此番来到少林,就是来报仇的。
当年你把我拒之门外,现在我来挑战少林绝技,不知你能否接战。
为了给自己壮声势,神山请来普渡寺道清大师,东林寺觉贤大师,净影寺融智大师,还有自家师弟神音。
“少林庄严宝刹,小僧心仪已久,六十年前便来投拜求戒,却被拒之于山门之外,六十年后重来,垣瓦依旧,人事已非,甲子岁月,可喜可悲!”
玄慈听出挑衅之意,并不动怒,柔声化解敌意:“原来师兄昔年曾来少林出家,天下寺院都是一家,师兄今日主持清凉寺,佛门子弟无不崇仰。
当年少林未敢接纳,得罪师兄,小僧恭谨赔罪,但师兄因此另创天地,弘法普渡,有大功于佛门,当年之事未始不是日后因缘,还请师兄明鉴。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玄慈深施一礼。
神山还了一礼。
他今天是来挑战少林绝技的,岂能三言两语就离开,各自试探数句,神山沉不住气,厉声道:“玄慈,咱们俩在江湖中齐名,今日趁着英雄大会,不妨试试谁是降龙,谁是伏虎,佛门弟子本不该争胜,但武僧毕竟是武者!”
“不知师兄想讨教哪门绝学?”
“听说少林有七十二绝技,你身为少林方丈,想必全都练成了吧!”
“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敝寺虽有七十二项绝技,但每一项功法均极难练,纵是天资卓异之人,也难练成三两门,何况全部精通?
七十二绝技有刚有柔,有阴有阳,有的心法互相冲突,内息极易走差,倘若贪图武技,多半会走火入魔。
有史以来,天赋最高的武僧只修成二十三门,最近二百年来,只有玄澄师弟精通十三门绝技,可惜急功近利,走火入魔,一夕之间,经脉寸断。
我等佛门弟子,当以修佛为主,以武道为末,岂能贪图武道争胜?
不可取!不可取也!”
玄慈暗戳戳讥讽神山。
神山冷笑:“方丈此言差矣,没有七十二绝技,少林哪有今日声威?吃水不忘挖井人,方丈说修佛为主,但江湖人提及少林,哪个会谈论佛法?”
此言一出,玄慈无言以对。
少林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靠的是绝世武功,靠的是最强的拳头。
江湖中,提及佛法,可以去开封大相国寺,可以去洛阳白马寺,还可以去普渡寺、东林寺、净影寺、文殊院,唯独没人来少林谈佛论法,来到少林的要么是为了比武,要么是为了学武,说不上三五句话,就开始比武论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
少林武功源自佛法。
武技中的戾气需要佛法化解。
佛法确实是七十二绝技的根基。
“诸位高僧相聚少林讲论武功,实乃江湖盛事,不知小僧能否有缘做个不速之客,在旁恭聆双方高见么?”
鸠摩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对于江湖武者而言,远距离传音不是难事,功力浑厚就能做到,但距离这么远,如何能听清众人的辩论?
花满楼也没有这般耳力。
鸠摩智既不会天耳通,也没有顺风耳的天赋,完全是习惯性装逼。
鸠摩智是和神山一起来的,躲在外面听人讲话,随后再跑到山门处,默默测算对方何时会动手,掐着时间呼喊小僧来也,看起来就像有顺风耳。
说话时故意拉长声音,等到最后一个字落下,恰好到达大雄宝殿。
方面大耳,宝相庄严。
一看就让人好感大增。
影视剧中的鸠摩智,大多不符合原著描述,最符合的演员应该是
——唐僧!
“小僧鸠摩智,拜见诸位师兄。”
鸠摩智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这是鸠摩智的爱好。
越是张狂,越是装逼,表现得越是低调谦逊,用极致的谦逊,说出极致的张狂挑衅,以此完成极致装逼。
——原来是吐蕃大轮明王!
——这个番僧,不好惹啊!
众僧心中升起两个念头。
玄慈请鸠摩智入座。
鸠摩智大喇喇坐在上手位置。
“小僧刚刚听师兄说,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能合练,此言大错大谬。
莫说合练十几门绝技,就算同时精通七十二绝技,又有什么难度?
玄澄师兄走火入魔,是因为他内功根基不够深厚,天资不够灵悟。
倘若有根基浑厚、根骨绝佳、悟性奇绝的聪明人,区区七十二绝技,并不算什么难事,请师兄把话收回。
否则,小僧愿向师兄讨教。”
“哦?根据国师所言,莫非世上有人精通七十二绝技?真是奇了!”
“并非玄奇!并非玄奇!”
“不知这位大英雄是谁?”
“区区在下,愧不敢当!”
“国师真是好大的口气!”
“小僧怎敢在诸位面前胡言?”
鸠摩智缓缓站起身子,对着大雄宝殿中心的大鼎轰出一掌,大鼎轰隆飞向房顶,鸠摩智沉腰坠马,向上冲拳,轰在大鼎底部,大鼎向上飞起,在撞到房顶时失却力道,飞速落向地面。
鸠摩智看准机会,挥动袈裟,大鼎飞速旋转,一点点卸去力量,最后轻飘飘落在地上,没砸碎半块地砖。
“阿弥陀佛,小僧对于般若掌、大金刚拳、袈裟伏魔功三门绝技,着实没什么天赋,只能贻笑大方罢了!”
“国师可曾精通拈花指?”
玄渡大师主动站了出来。
“略有小成。”
“老衲想领教几招。”
“请玄渡师兄指点。”
此言一出,众僧又是一惊。
先前玄渡现身,并未通报法号,鸠摩智一眼认出玄渡,显然对少林高手有十足了解,今日之事万难善了。
……
“萧伯父,伤好些了吗?”
到达嵩山后,李兆廷没有上山,而是去往乔家,与萧远山汇合,早在杏子林大战后,乔三槐夫妇便被段誉护送到大理养老,房子早就空了出来。
大半年时间不见,萧远山的气色好了很多,再无先前的阴戾之气。
“薛慕华还是有点儿本事的!不枉费我儿子上天入地追杀丁春秋!”
萧远山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萧家人祖传爱喝酒。
萧远山年轻时也是豪饮之士。
“谁让您瞎练少林绝技。”
“那是因为中原武士诬陷我,他们说我想盗取少林绝技,不分青红皂白杀我全家,老子此生最受不得冤枉!这群王八羔子,没一个是好东西……”
萧远山愤怒的拍桌子。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
“去他妈的名利,那是私利,为了一己之私利滥杀无辜,事后没有丝毫悔改之意,这种混账,死不足惜!”
说到此处,萧远山长叹口气。
萧远山继承三和逸士遗志,用萧家在辽国的影响力,诉说和平的好处,减少打草谷,不要侵害边境百姓。
这换来什么结果?
伏击他的人有什么结果?
想到此处,萧远山无言苦笑。
……
大雄宝殿。
玄慈面如死灰。
十几位玄字辈高僧车轮战,尽数被鸠摩智击败,鸠摩智连续施展出四十门少林绝技,全都练得精熟,细微之处略有差别,但考虑到鸠摩智出身密宗,根基是密宗,没有差别才是怪事。
“小僧孤身来到中土,本想见识中原泰山北斗的风范,看这号称中原武林第一宗门的古刹,是怎样一副庄严宏伟的气象,如今看来,着实失望!”
“阿弥陀佛,老衲前来领教。”
“敢问师兄法号?”
“老衲,方正!”
罗汉堂首座方正,少林所有武僧中唯一精通《易筋经》的高僧,精通十一门少林绝技,尤其擅长狮吼功。
一声大喝,当头棒喝。
所有僧众都被惊醒。
鸠摩智眉梢微微抽搐。
“原来是方正师兄,久闻师兄精通少林至高绝学易筋经,为何屈居罗汉堂首座之位,莫非有人嫉贤妒能?”
“这是少林私事,国师管不着,贫僧只好奇一件事,国师号称精通七十二绝技,不知国师会不会易筋经?”
“易筋经博大精深,小僧这点微不足道的根基,如何有资格参悟?师兄能指点几招,是小僧毕生的荣幸。”
“既然如此,接招吧!”
方正双脚狠狠跺在地面上,浑身笼罩一层黑气,两道战纹贯穿面颊,修为赫然到了黑级浮屠二间境界,比传闻中的黑级三间,高出一个大级别。
易筋经没有那么多境界划分。
实际境界只有三重:
入门、黑级之前、黑级之后。
黑级浮屠是至高境界,之所谓划分出区间,是为了控制浑厚功力。
每提升一重,功力会增强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