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鸿道。
郝伯光沉吟一二后,缓声道:“要想在尚未抱丹情况下打出丹劲,其实有两个法子,一个是凭着无敌之势去练古法丹劲,也是最常见的法子,但我这一脉却认为这算是取巧,真正的正途,应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抱丹之路,再去练古法丹劲,而非以无敌之势强行升华……
接下来的丹劲、丹道,跟前面差别极大,要么走极尽的阳,要么极尽的阴,要么就是最难的阴阳互济,循环往复……
“八极的硬开天门,追求的是极尽的阳,太极的缠丝,讲究的是极致的阴,而我形意,更重‘诚’之一字,心意诚于中,拳意方能形于外,以心意统领周身细微,方能真正把握劲力之动静、刚柔、生灭……”
“你若想抱丹,光靠前人的八极和太极,不够,抱丹是前人的尽头,也是自我的新生,古法丹劲不是用来指点如何抱丹的,而是在先知道自己该以何种方式抱丹,明确方向后,再借古法推陈出新,真正打出丹劲的指引……
唯有走出适合自己的抱丹之路,才能真正抱丹!否则如果跟前人学模学样就能抱丹,又如何敢称一派祖师,敢称绝巅!”
“哪怕有些人因为拳意不够,用了歪门邪道的取巧手段抱丹,可在开辟抱丹之路上,也是没法取巧的,顶多借鉴下前人的丰富经验,有东西可参考……”
“像你师傅,将八极拳和劈挂掌融为一体,开辟出‘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的至阳至刚,当年的“天下第一手”孙露堂,融太极、形意、八卦之长,自成一派,所以你要想真正抱丹,也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抱丹之路,做自己的祖师!”
“而最简单的路子,就是集百家之长,你如今有八极的刚,又有太极的柔,要是再融入形意的心意把握,就有望达到阴阳互济、循环往复的丹道境界,开辟出独属于你的霍氏八极,到了那时候,你便是真正的祖师辈人物!”
“只是,要想将三门最主流功夫的长处真正融为一体,而不是简单学了三门功夫,难,难,难!据我所知,只有已经去了真界的天下第一手孙露堂曾达到过这个层次!”
郝伯光的眼力无比厉害,教人更是厉害,否则老徐也不会写信邀请他来代替教丹劲。
简单搭了搭手,就看出霍元鸿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不过,阴阳互济,循环往复的丹道境界实在太难,远胜阴极和阳极,三门主流功夫的长处合一更难,若非先前搭手中郝伯光为霍元鸿的惊人化劲震撼,发现霍元鸿已经将太极的柔融入八极拳中,是根本不可能指向这条艰难道路的。
“徐老,我要在这里住个一阵,将十二形传完,麻烦帮忙安排个住处。”
郝伯光跟老徐道了声。
“没事,你先传着再说,万一今天就能回去了。”
老徐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丝毫没有安排客房的意思。
郝伯光有些莫名其妙,不知老徐在说什么。
虽说有着化劲基础,习练其他拳意很快,但形意十二形颇为复杂,哪怕两天学会一形,那也得快一个月了。
他当年学的时候,可是学了五六年,虽说是因为当时才刚入门,是从头学起,可哪怕让现在丹劲的他去练一门其他拳术,也得差不多一个月。
一天就要他回去,这是不欢迎他传拳?那为何还要写信大老远的喊他过来?
而且,以他对徐老的了解,也并非那种拘泥于门户之见、不希望门人学他派拳术的顽固派,为何不欢迎他传形意拳?
不过郝伯光也没说什么,只当是自己隐居揣摩丹劲太久,外边说话方式有了变化,就没甚在意,直接开始传授形意拳。
只见他在院子中心站定,一股无形的气势悄然勃发,没有惊天动地的起手式,只是一个简单的三体式站桩。
头微顶,目视前方,肩沉肘坠,腹实臀敛。
“形意拳,脱枪为拳,取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骀、鹰、熊十二形之意,其根本,在于‘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讲究形断意连,意到劲到……”
“具体分为五行拳和十二形拳,这两天你先练着五行拳和龙形拳就好……”
郝伯光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缓慢细致的演示。
先是劈拳起势,手臂缓缓下劈,动作看着极慢,却有着一股仿佛要将山都给劈开的凌厉、锋锐意境。
这就是五行金!
霍元鸿看得真切,在郝伯光的毛孔开阖间,气血奔流的声音清晰可闻,那股劲力仿佛无数无形剑气凝成的活水,在后腰、脊椎、手臂间流淌凝聚,却含而不露。
随着劈拳落下,一爆发便是雷霆万钧,在空气中带出凌厉的呼啸,却又能在力尽之时瞬间导引回旋,化作下一招的基石。
这正是劲力高度凝聚,收发由心、循环流转的体现,远超单纯的爆发。
接着,郝伯光又逐一演练了钻拳水、崩拳木、炮拳火、横拳土……
将五行生灭的拳术在手中精妙绝伦的演绎出来,动作简洁质朴,却在简朴中蕴藏着千百种生灭变化。
练拳之时,步法稳健,落地生根,又轻如狸猫,踏在青石板上几近无声,两种矛盾的状态在郝伯光身上交织着,却又仿佛本就是一体,自然如行云流水。
霍元鸿看得渐渐入了神。
他的一羽不能加,给了他超绝的感知力,能“听”到郝伯光体内气血如大江奔流,随着拳意调动而微微起伏、震荡、转化,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力量流转不息的内循环。
这与他之前理解的丹劲只为瞬间压缩爆发截然不同!是更高层次的劲力运用,是以抱丹状态孕养自身、延绵持久的奥妙!
进入这种抱丹状态,非但不会对身躯造成压力,反而能不断孕养强化身躯,活得越久,体魄越恐怖!
“看好了,这是龙形!”
演练完五行拳后,郝伯光突然身形一变,身体骤然舒展,宛如大龙腾空,脊柱涌动如龙行九曲。
他并未真正高跃,但那股矫健升腾的意境已然磅礴而出。
紧接着身形再变,缩身拧转,如潜龙在渊,一股沉凝浑厚、蓄力待发的磅礴气势瞬间笼罩整个庭院。
升龙潜龙的转换间,劲力在体内完成了从升腾到沉凝的无间隙转化,没有丝毫散逸浪费,循环到了不可思议的境地!
待郝伯光演练完五行拳和龙形,霍元鸿也在一旁练了起来。
一法通,万法通,不管什么拳术,劲力本质练的都是明暗化劲,只是呈现形式不同罢了。
所以在化劲已经极致后,他练形意拳并不需要从头开始练起,直接以体内的劲力为根基练就行,费不了多少时间。
否则,倘若真需要每门拳术都从头练起,哪怕天下第一手孙露堂,逐一将太极、心意、八卦练至化劲到顶,都得年纪一大把了!
在三百六十倍的练拳速度下,霍元鸿的学习能力更是强到离谱。
第一遍还生疏,第二遍就很是熟练,第三遍就炉火纯青……
四五遍练下来,就能用已有化劲施展出来五行拳和龙形拳!
出神入化了!
“不错,你对五行和龙形适应性挺好,也是,八极也有外具八形的说法,跟形意有互通之处,四五遍就出神入化,倒也……
也算合理吧……”
郝伯光默然片刻,开始演示第二形——虎形!
然后,没过一会,虎形也学完了,郝伯光就默默开始演示第三形,第四形……
基本上每种形,霍元鸿只要练个几遍,就出神入化了!
才只花了两个时辰功夫,就在郝伯光渐渐茫然的眼神中,将五行拳和十二形都练全了!
而这时候,还大太阳挂着,连吃午饭的点都还没到……
第206章 气节!无敌之势!(4k)
“客房就不给你开了,要不吃顿午饭再走?”
看郝伯光久久无言,老徐笑呵呵道。
“……不必了,我回去缓缓。”
郝伯光眼神有些茫然,看了看天上高挂着的大太阳,看了看自己怀里的西洋表,又看了看周遭环境,感觉这片天怎么这么的陌生。
现在的年轻人,这么生猛了么?
还是说,他太久没接触外界,已经落伍了?
最终,受老徐相邀赶来的狂人郝伯光,还是没留下来吃午饭,想先回去静一静。
霍元鸿一路送对方出了武馆门,才走了回来。
他很清楚,方才在传形意的时候,郝伯光是真的没什么藏私,将会的都教了,否则因为保证正确的天赋,在三百六十五倍推演的时候,他早就发现问题了!
也正是因此,他对这位郝狂人,才会心怀敬意,一路送出门!
要知道,正常的拳师,哪怕教衣钵传人都可能留一手,以防徒弟学完了师傅的真功夫后,因为年富力壮反过来击败师傅,丢大脸。
当初老徐对他倾囊而授,还可以说是因为自己人缘故。
但这位郝狂人,分明跟自己素未谋面,就因为老徐的一份推荐信千里迢迢赶来,又因为跟他搭了下手,确认真的天赋极好,就直接将练了一辈子的形意拳传给他这个其他门派的人。
虽说郝伯光出名的除了拳,还有剑,但形意剑其实就是以形意拳的技法驾驭器械,就像八极拳用大枪一样,他从未正儿八经练过六合大枪的打法,但也同样会用。
将最根本的拳术传了,其实就等若剑术也传了,无非是得到真传的人究竟喜欢用剑,还是喜欢用刀用枪罢了。
哪怕不提功夫,光是这份胸襟、气魄,就值得人敬重了!
“郝伯光这人就是这样,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该藏着带进坟墓里,否则只会一代不如一代,认为功夫不应有门户之见,而应该是天朝人共有的财富,得传出去,让国人都能够强身健体,有自保能力……”
“对于天朝人,无论出身,只要真是诚心学拳的,他都会传真功夫,不会收一分钱,早年还曾作为天朝代表团的领队,去海外交流技击,击败了一堆东瀛的剑道高手,从没败过,还顺带传授海外的华裔功夫,让他们能够自保,不再受到外国人欺负。”
老徐道了声。
霍元鸿也是有些可惜,自己当年怎就没听说过郝伯光的名头,否则也无需在问剑武馆苦耗十年。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真听过名头,知道住在哪里,以他们家当时的家境,也未必有本事大老远的跑过去。
对这年头普通人来说,出远门可不是容易事,而且兵荒马乱的,太容易出事了。
此时,王顺已经将午饭送来了。
老徐一边吃着药膳,一边道:“藏书阁里有主脉送来的祖师抱丹心得,你抽空去翻翻,抱丹这步尤为关键,可万万不能出差错,而且根基越深厚越好,这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丹劲强弱……”
“好。”
霍元鸿简单扒拉了几口药膳,就匆匆去藏书阁了。
……
进入藏书阁,他很快就找到了主脉送来的那一沓祖师心得。
在花了些时间翻阅完后,他就对丹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由人到天人、陆地神仙的蜕变,抱气成丹这道天堑,虽不像明劲到暗劲那样,要走意合、气合、力合三个阶段,但需要足够的大药最大限度激发精气神,将全身的精气神、血髓浆浓缩于一点,才能完成龙门一跃!
否则除非将体魄削下去,削到没有养补药那时候,才能以古法抱丹成为技艺极高、但基础素质太低的古法丹劲。
像极个别奇才,为了能提前感悟丹劲,就选择了先不用任何养补药,用古法一路从练劲、明劲一直练到抱气成丹,乃至丹劲中后期,然后再用养补药提升体魄,改练后世法。
不过,古法丹劲终究不是光明大道。
毕竟古法的丹劲平衡,是根据古人的体魄强度来的。
而今人在体魄上一枝独秀远超古人,但拳意、劲力跟古人几乎没区别,所以哪怕先削体魄抱丹了,后面一旦用养补药提升体魄,就会打破丹劲平衡,跌出抱丹状态。
像东瀛那个流主便是如此,尽管曾经用古法练到丹劲后期,但后来用养补药将体魄提到大宗师,就跌出了古法抱丹状态。
只是因为感悟太高,所以打出的丹劲不论威力还是持续时长,都强悍得不可思议!
那些没古法抱丹过,只有在极尽升华时才能伪抱丹、但一瞬就会退出状态的顶级大宗师不是其对手,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劲力是要真正上手练才能进步的,光靠瞎想进步太难了,像天朝正常的大宗师,在没抱丹的状态下根本没法感悟丹劲,总不可能靠着一次次拼命打出丹劲来体会,那得把人练死!
所以基本上,对丹劲感悟都只是堪堪入门,少数顶级大宗师才感悟深入些。
至于将体魄削下去,古法抱丹感悟丹劲,这个法子正常人都不会用。
一方面,一路提升到大宗师,本就用了大量珍贵的养补药,真削下去了,就未必能凑够药了。
另一方面,大宗师几乎都是一路踢馆踢出来的,难免打死人,仇家一堆,要真将体魄削下去,有被仇人逮住活活打死的可能!
而如果是从一开始就不用任何养补药,用古法一直练到抱丹,那也不现实,因为古法抱丹难度也不比后世低,只是用不着那么多大药罢了。
若非武学怪胎,真古法练到抱丹,都年纪一大把了,因为没用养补药早身体衰退,有大药也不敢用了。
他所知道天朝先练古法的,也就只有在武城的沈凌霜一个,或许会有其他隐藏着的,但肯定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