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朝 第242节

  而赵云,在景天说着侯经赋的时候,便感知到了那股压在精神上的压迫感,陡然爆发!

  即便调集着全身金光去抵抗,仍抵抗不了精神被压的嘎吱嘎吱碎的状况!

  此外,这次精神被压制,很突然!

  且智商开始被降低的时间点,赵云感觉很巧妙。

  就像是有幕后黑手做到了某些统一……

  ‘有种这侯经赋给我挖坑的背后势力,与搞我的那个相家之人,联合到了一起!’

  ‘也对,我进入归鸿洲城快有10天时间了,想必该知道我的人,也早就知晓了!’

  ‘此外,我查到儒家在归鸿洲城内有一个山麓书院,且时常有相家之人进出……’

  ‘相家?儒家?还是其他的人,想要对付我?’

  但这些,对于现在的事情而言,或许是背后的原因,不过不是现在去追究的,而是自己的精神正在被压迫,正在被降智,需要赶快在智商下降前,解决此刻的问题!

  或者,指定个人,让其专职负责此事,自己脱身至外!

  而赵云选了一下,就选到了麻烦的开端,丙区大田的田主:侯经赋!

  此外,赵云要做的是:

  公正,

  公正,

  还是公正!

  “老侯啊,此事你有大责任!既如此,便由你通知一下咱们司农监的护卫司,军管的巡城司,还有王天和,一起前来处理这件事情!

  且记住了,要依法而办即可,不得欺负于他人。若不然的话,到时候便是治你的罪了。”

  赵云趁着金光咒还顶着一点用,还有些智商,就直接安排了接下来的事,避免自己继续插手,避免自己真没智商的时候搞出乱子。

  除此之外,这旁边种地的李维,究竟是什么状况?

  干他鸟事。

  既然出手了,那就先剁了再说!

  此外,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保持公正,外人找不到闲话,都能让李维脱层皮!

  至于说是在处理之中,或许李维会反抗,或许会拉其他人下水等等之类的事,那就更妙了……

  所以,这事依法处理即可。

  这些条条框框之间的政治性问题,赵云读读律法,也基本懂的!

  以及,赵云也明白,此番这般处理了这李维,肯定与王天和那老东西之间会有一些触碰,但是都走到这里了,不想自己被举报,那就只能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呗,还能怎么办?

  且这事,是堂堂正正的,让赵云跟王天和对上的阳谋!

  不过,赵云都已经将事情处理的权限,给了丙区大田的田主侯经赋,还有这司农监之中,自有护卫司等等维护规条之类的相关人员。

  这个时候,就是要他们来处理的!

  而赵云自己,就可以趁此机会,避开了。

  除此之外,赵云倒是想要知道一件事:

  关于李维的这件事,是王天和主动推他这侄子来过来设下套的呢?

  还是说,王天和这侄子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自己参与了某个组织的事,自己前来,以身入局?

  若是前者的话,那说句实话,王天和不足为惧。

  且赵云打算了,一直待在于司农监之中,且还是住在景大司农的住所周边。

  这安全上,大有保障。

  但若是后者的话,那事情可就有些不好搞了。

  能提前知道,这景天昨天得了职位之后,于今天要来赴任;且知道自己还会一起到,帮景天站台等等之类的事情,

  这背后,是需要一套严密的情报体系,以及那触手也必须要足够的长,才能从这北凉边洲一直延伸到那大周神朝的司农总监,乃至吏部,钦天监气运监察部,才能将这一套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

  然后,才能用于此时此刻的谋算。

  毕竟,就算是景天那任职手续办好之后,也只是从大周神朝的神都中,通过天地宝鉴,直接将信息传到了北凉边洲归鸿洲城的司农监,也就是景大司农这边。

  而后经景玉蟾过手的信息,才传到赵云这边,以及当事人景天那边。

  甚至昨天晚上,这丙区大田的田主侯经赋,都不曾被赵云告知过这件事情。

  赵云带着景天今早过来丙区大田时,才将事情告知给侯经赋,让其通知所有人的。

  所以说,这一个不在册的李维,恰到好处地在这里,以及在这被田令侯经赋所选择的巡查路线上,正好被看见的时机……

  太过于巧妙了!

  而一切巧妙,用相家、风水师、阴阳家、屠龙术等玩气运命运之人的精典理论来理解:

  世间不存在巧妙的事情,一切巧妙,都是裹挟着因果之由的命运到了!

  巧妙之中,蕴含着必定的命运!

  即:巧妙是无可更改的命运!

  而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巧妙:

  一切的巧妙,必定有对应的因果,与一系列事情的反应中促成!

  所以说,赵云还疑虑这一位田主侯经赋,不知在这件事情中充当着什么角色?

  明明通知下去,是所有的人都过来参加景天的任职,而偏偏遗漏了李维继续耕田耕地?

  当然了,侯经赋有问题,李维不按照通知参会,李维锄地等,这些都只是小事!唯一在这些事情之中掺杂着,所触犯的大事儿是:

  李维的一些列行为中,触犯了‘战时启动状态下,非是司农监对应大田之中的在册人员,不允许进田’的规矩!

  此外,这条规矩,是从兵部和归鸿洲城洲衙联合发布的战时状态开始的时候,就在司农监中三令五申严禁而止的事情!

  而每一项严苛制度背后,都有无数个案例在支撑着这一项规定的设立。

  所以,规矩反复传达给每一位司农,守卫大田的护卫不恪守职责,司农自己本事知法犯法……一系列,叠加起来,肯定是要当个典型处理的!

  包括大田外面的护卫,没有拦着李维进入大田,亦是要被处罚的。

  因此,这件事情顶格办的话,不少人是会入狱的。

  所以说,这个李维背后的王天和,知与不知这件事情,倒也是这场事情背后涉及势力的一个判别因素。

  以及,

  赵云给景天这边示意了一下,让他询问一下景玉蟾的意思。

  毕竟,好歹是景大司农的侄子第一天上班,就来了这么一个事件。

  确实引人不快。

  当然了,田主侯经赋这边,也别想置身于外,赵云是来这边巡视的,然后于询问中发现事情不对。

  出问题的,还是要田主侯经赋这边,检查不严、知而不报、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以及最重要,于赵云冥冥之中的灵觉,感觉这侯经赋不对劲,再给自己下什么套子!

  领导的不满,领导的警惕,才是最大的‘穿小鞋’原罪。

  半盏茶的时间,

  司农监护卫司的护卫小队、归鸿洲城北城军营下属的巡城司的巡查小队,便过来了。

  而王天和也匆匆从司农监中出来,来到了丙区大田这边。

  王天和虽然说是给赵云退位让贤了,但毕竟也是一位序列六:节气令,可执掌24节气天时。

  改天换地,一念之间!

  所以,即便是一洲的司农监,也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得力之人流落于外的。

  而司农监中,还有一些长老的名额,便落在了王天和的身上。

  让其可以继续在司农监中,执掌一定权利,发挥一些残余之力……

  现在,这场事件牵扯背后的正主王天和,也到来了。

  整个事件所牵扯的人,都到齐了。

  不过,司农监护卫司的护卫小队、归鸿洲城北城军营下属的巡城司的巡查小队的小队长们,看着这局面只觉头皮发麻。

  这件事情,说句实话,顶格处理的话。

  李维不用说了,肯定要入狱。

  王天和、侯经赋、周边巡查的护卫小队等,肯定也会受到惩罚。

  而得罪这一群大佬、和其背后的家族势力等,他们这些掌握了一点权力的小队长,都感觉有些吃不消的。

  况且,还有司农监的这位赵监令在此,三令五申地表示着,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

  因此,这种牵扯到大人物之间博弈的麻烦事,最是棘手。

  以及那规章制度,那是给所有人用的吗?

  现场犯事的所有人中的一些人,他不在‘所有人’的范畴中!

第263章 个人伟力爆发时的权利让步,敌人变成了自己人?

  若能随意被擒拿,那还修个啥的伟力归于一身?

  就连王天和这个老监令,上面知道其犯了事,景玉蟾这个大司农也知道其犯事成因,但最终,也只是清退了副监令位置,不让其继续捞利益了,然后返聘成了一位长老,而非是捉拿与一棒子打死!

  所以,若真去查封一位序列6半仙级别的人的时候,必须要有妥善的准备!

  若不然,一巴掌拍死你,人家再跑路去天涯海角,那又有什么办法那?

  所以,调查了一下,明白了事情经过后,且巡城司的巡查小队长见着赵云赵监令执意走‘正常流程’审判,感觉这事他这个小个子处理不了,且拿不下序列6的那位王司农,便立马向上汇报了。

  这事儿,他真的是搞不定啊!

  所以,还是来位大人物过来处理吧。

  但信息通过天地宝鉴发出去后,最不理想的状况出现了:

  上面的大队长,隐晦的表达了上面有人打招呼不让更多的兵卒出动,且让他这个小队长直接按规章制度处理即可,这有什么可办不了的?

  这可真是烫手的山芋……

  巡城司的巡查小队长,那个愁啊!

  而赵云,对巡查小队长的焦急表现,洞若观火。

  寻常之人,若是犯了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但王天和、李维等人的背后,不仅仅是职位、世族等等的一个利益集体,更是序列境界上,打不过的……

  序列6的节气令,若是有个歹意发作,那此刻周边的一圈人,都要死的!

  这可不是寻常的,没有超凡的王朝那样,人多、穿上盔甲、拿上利器,他就是武力担当的代表……

首节 上一节 242/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