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593节

  “让周家的子弟在外堂磨上几年,锻炼一下心性,也是好事。”

  “加上如今周泰已经道胎境界,其实已经能上方寸山名录……”

  袁书剑说到此处,便不再多言。

  陈霖心中却是一惊。

  那日渐衰败的周家背后,竟真与方寸山一位大人物有所牵连?

  能让徐长老都心存顾忌的,想必是山中某位长老。

  看来对付周家,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至于周泰那老匹夫突破道胎境一事,虽在意料之外,倒也不足为惧。

  不出三月,陈霖自信也可踏入同等境界。

  真正令他如芒在背的,是周家那个被誉为“麒麟子”的小辈。

  若让其直入内门,得方寸山真传,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袁师侄所言极是。”

  陈霖抚掌而笑,“年轻人多在外堂磨砺几年,沉淀心性,反倒是桩好事。”

  “此番多亏袁师侄周全,陈某感激不尽。”

  陈霖见状,连忙从袖中取出一方锦盒。

  即便盒上贴了三道封灵符箓,仍掩不住其中溢出的缕缕霞光,隐约有龙吟凤鸣之声透出,显然装着非同寻常的宝物。

  “区区薄礼,还望袁师侄笑纳。”

  陈霖双手奉上,眼角堆起殷勤的笑纹。

  袁书剑却摇了摇头,目光稍冷,转身离开,踏入廊外那片潇潇竹影中。

  “多谢陈家主好意。”

  陈霖捧着锦盒站在原地,忽然想起关于这位方寸山高徒的传闻——除了冠绝同辈的修为天资,更出名的是他那“铁面无私”的性子。

  门中弟子皆传,袁书剑最常挂在嘴边的便是“方寸山规矩不可破“,曾为秉公执法甚至当面顶撞过长老。

  陈霖自嘲地摇摇头,将锦盒重新收回袖中。

  ~

  【第二日·周府门前。】

  【晨雾未散,几缕金芒刺破云层,洒在周家古朴的府门上。】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清越的鹤唳,数十只雪羽仙鹤振翅而来,鹤背上立着一道道身影,衣袂翻飞间,方寸山的云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周家守门的之人还未回神,为首之人已飘然落地,正是昨日还在陈家的袁书剑。】

  【“奉山门之令,接引周家子弟入方寸山。”】

  【你告别祖父等人,便坐上仙鹤去往方寸山。】

第496章 方寸山小青峰 一位灵植夫!

  【你乘白鹤御风而行,历经四日跋涉,终至正道九门之一的方寸仙山。】

  【临近,便觉灵气如潮,较之清河郡浓郁何止十倍。但见天地灵气凝如薄雾,时聚时散,恍若仙境。】

  【山门巍峨,上书“方寸山”三个古篆文字。】

  【两侧,矗立着两尊百丈高的青玉麒麟,双目镶嵌灵珠,威严凛然,任何心怀不轨之人靠近,必遭其神念震慑。】

  【灵泉自山巅飞泻而下,形成千丈瀑布,水珠溅落腾起,显出彩虹一般。】

  【主峰高耸入云,山势如剑指天,四周群峰拱卫,宛如众星捧月。】

  【仙鹤、青鸾盘旋,羽翼流光溢彩,清越啼鸣,回荡山谷。】

  【你们这批新晋弟子乘鹤悬于云海,脚下烟波浩渺。不少人目眩神驰,更有人伸手欲揽那近在咫尺的流云,却见云絮自指缝流过,徒留满手清露,冰冰凉凉。】

  【除却你们这批从清河郡远道而来的弟子,云海之上还悬停着八九支队伍,皆是从中土禹洲各地遴选而来的新秀。】

  【这些尚未入门的少年,年岁或与你相仿,或稍长几岁,此刻无不睁大了双眼,眸中映着方寸山的巍峨仙景,满是憧憬与向往。有人低声惊叹:“真是好大一座仙山!”】

  【随行引路的方寸山入门弟子中,有人眼含轻蔑,有人冷眼旁观,显是对这般大惊小怪的新人早已司空见惯。】

  【唯独袁书剑身后的一众弟子,个个神色肃穆,御空列阵一丝不苟,连衣袂飘动的幅度都似有规矩,不见半分懈怠。】

  【你不由多看了这位袁师兄一眼,心中暗忖,看来这些弟子对他,不仅是敬重,更有几分畏惧。】

  【很快,附近几支队伍的领队修士纷纷上前与袁书剑寒暄,言语间透着几分恭敬。】

  【这位袁师兄在方寸山的地位,恐怕比想象中还要尊崇。】

  【借着众人交谈之际,你悄然探查他的修为——道胎中期,竟比祖父还要高出一线。】

  【这般年纪就有如此境界,难怪如此。】

  【不多时,数位身着云纹道袍的方寸山弟子踏云而来,开始分派你们这批清河郡来的弟子,被打散分入各脉。】

  【人群中顿时热闹起来,同乡们互相报着姓名,有些甚至已经开始与其他郡县的弟子攀谈结交。】

  【你却独自静立一隅,细细体悟着体外灵气的变化。】

  【方寸山浓郁的灵气让你如鱼得水,修炼效率竟比往日快了数倍。】

  【若不是你刻意压制,周遭的灵雾恐怕都要被你吸纳一空。】

  【环顾四周,不少初来乍到的弟子正因灵气过盛而面色潮红,有人甚至头晕目眩,几乎摇摇欲坠,显然尚未适应这仙家福地的环境。】

  【你舒展身躯,只觉得四肢百骸说不出的畅快,仿佛每个毛孔都在吞吐着天地灵气。】

  【思绪流转间,忽然想起曾听祖父提及:正道九门中,天玄宗的“太虚洞天”才是真正的修行圣地,据说那里的灵气浓度比方寸山的“斜月三星福地”还要浓郁数倍。】

  【一念及此,你不禁心驰神往——那等仙家福地,不知又是何等光景?】

  【前方,接待弟子正高声宣读分配结果:“陈霄,资质乙下,入炼丹阁。”】

  【“宋隘,资质乙下,入火龙台。”】

  【“蔡亚,资质丙上,入枫叶谷。”】

  【这些资质评定早在各郡筛选时便已测定,此刻不过是按例宣读。】

  【很快轮到你时,那执事弟子仔细比对着名册上的描述,确认无误后朗声道:】

  【“周景,资质丁上,入小青峰。”】

  【清河郡所来之人,都是目露惊讶神色,对于你的名头,他们自然听过。】

  【你四岁便是先天境界,怎么可能只有丁上的资质。】

  【你闻言眉头一动,在清河郡时分明未曾测试过根骨,这“丁上”的评定从何而来?】

  【略一思索,便相通其中关键,应是陈家在其中作祟,却也不在意。】

  【当接引弟子念出你名字的刹那,你敏锐地察觉到袁书剑的目光投来。】

  【你神色如常,从容接过接引弟子递来的小青峰的腰牌。】

  【指尖触及腰牌的瞬间,分明感受到上面刻着的“小青峰”三字略显粗糙,与其他峰脉的精工细琢大不相同。】

  【直到你将腰牌系在腰间,那道审视的目光才缓缓收回。】

  【你心中了然——来方寸山本就是为了完成祖父心愿,至于落脚何处,于你而言并无分别。】

  【小青峰便小青峰,哪里对于你都一样。】

  【随着各脉弟子陆续被接走,偌大的接引台渐渐空荡。】

  【炼丹阁的弟子乘着丹顶鹤翩然而去,齐云峰众人驾着剑光冲天而起……最后只剩下你们十余人孤零零站在原地。】

  【人群中开始响起窸窣的议论声。有人偷瞄着手中粗制的腰牌,脸上难掩失落——谁都看得出来,这小青峰怕是方寸山十八门庭中最不起眼的一脉。】

  【你对周遭的窃窃私语充耳不闻,只是借着这难得的浓郁灵气继续修炼。】

  【体内真元流转间,竟在周身形成一道肉眼难辨的灵气漩涡,倒是有些趣味。】

  【修行一个半个时辰之后,周天圆满,你缓缓收功。】

  【蓦然回首,却注意到队伍中有一名紫衣女童,正盘膝而坐,与你一般修行入定。】

  【细看之下,你心头微震——这女童周身气息晦涩难明,虽刻意收敛,却仍能感知到那修为深厚,至少是“塑体”境以上的境界。】

  【她为何会出现在此?又为何要隐匿修为加入小青峰。】

  【当然,这不关你的事!】

  【你只是目光略过,便不在意。】

  【女童睁开双眼,似乎感觉有人窥探,但是周围却无此等修为之人,便谨慎结束修炼。】

  【直至日影西斜,暮色渐染云海时,才见两道身影姗姗来迟。】

  【当先是个矮胖中年道人,腰间挂着个酒葫芦,圆脸上堆满笑意。】

  【其后跟着个青衣少女,巧笑嫣然,只是眉宇之间有些俏皮灵气。】

  【“让诸位师弟久等了!”矮胖道人搓着手笑道,“在下游三封,这位是吕青鱼师妹。”】

  【那吕师姐抿嘴一笑,“师弟师妹们不用这幅神色,小青峰虽小,却最是自在。”】

  【你暗自探查,发现二人都有道胎中期修为,这名青衣少女年纪不大,应只有十三四岁,却有如此修为,到让你颇为惊讶。】

  【而你们这批新弟子大多停留在塑体前期,你刻意将修为压制在此境界,倒也毫不显眼。】

  【众人被青衣少女直白之话戳破想法,一时间间脸色窘迫。】

  【众人踏上二人祭出的青玉舟,只见游师兄拍了拍圆润的肚皮,笑眯眯道:“咱们小青峰在三十六峰中确实排在最末.人数也是最少的,算上你们这批新弟子,统共还不足五十人。”】

  【此言一出,舟上顿时哗然。】

  【有弟子惊讶万分道:“不足五十人?!”】

  【脸上写满不敢置信——要知道齐云峰弟子逾千,龙首峰更是有一千五百余众,这般对比之下,小青峰简直寒酸得可怜。】

  【吕师姐青袖一拂,竹笛在掌心轻转:“峰主常言,修行一道,贵精不贵多。”】

  【你暗自好笑,眼前这群被各峰挑剩下的“丁等”资质弟子,怎么看都与“精”字相去甚远。】

  【众弟子面面相觑,个个面如土色,显然都已预见到自己黯淡的修行前景。】

  【青衣少女忽然俏皮地眨眨眼:“况且.”】

  【她压低声音,“人少有人少的好处。至少不用像龙首峰那般,为了一瓶丹药都要打破头。”】

  【“说起来,其他支脉弟子众多,连洞府都要数人共用。唯独我们小青峰不同,每位弟子都能独居一院。”】

  【吕青鱼笑吟吟道:“不过你们如今尚是外山弟子,若不突破道胎境,是不能录入方寸山的,都是要下山还俗的。”】

  【“可是,每一脉都有固定三十个名额,是不看修为……你们不是大有机会。”】

  【你的祖父便是如此,没有突破道胎便下山建立周家,开枝散叶去了。】

  【众童子眼神一亮,似乎又有了奔头。】

首节 上一节 593/6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