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590节

  【二十丈开外的山洞中,一头人面蛛身的巨妖正破土而出。】

  【它八只复眼泛着幽光,身前蛛网上悬着七八个被白茧裹住的凡人,已然气若游丝。】

  【妖物察觉你们存在,当即喷出漫天毒丝,遮天蔽日般罩下!】

  【庄秀胤的星斗剑阵瞬间展开,青玺绽放出璀璨华光,正准备出手。】

  【此时!】

  【朗朗晴空骤然劈下一道雪亮雷霆,其光耀目如白虹贯日,其声震耳似天鼓轰鸣。】

  【那蛛妖连惨叫都未及发出,便在雷光中灰飞烟灭,连半片山岩都被劈成两瓣。】

  【道胎境界的蛛妖,瞬间命陨。】

  【庄秀胤僵在原地,脸上一片茫然之色。】

  【她望着那尚未散尽的雷光,瞳孔中映照着蛛妖湮灭处焦黑的裂谷——这分明是带着煌煌天威的“诛恶破魔天雷”。】

  【她倏然转头,却见你眉心灵光隐现,正是太平要术中记载的“外丹悬照”之相,以丹御雷。】

  【这个发现让她呼吸一滞——短短月余,你竟真将这门雷法修至如此境地。】

  【微风渐起,一道剑光已经腾起,熟悉的声音传来。】

  【“庄道友,告辞了!”】

  【剑光一卷,吹动山林,已如白虹贯日般笔直冲天而起,又折向东而去。】

  【一道有些快意长吟回荡山谷间:“御剑乘风去——”】

  【庄秀胤仰望着那道划破苍穹的剑光,耳畔又传来遥遥续上的后半句:“——除魔天地间!”】

  【余音震得满山松涛簌簌,恰似应和着这道剑意中的逍遥洒脱。】

  【庄秀胤一怔,忽然想起师尊说过的话:“有些人生来就是要惊动天下的。”】

  【“这位井道友,便是此种人。”】

  【她有喃难道,“御剑乘风去,除魔天地间。”】

  【“这位井道友年龄还小,便有如此风采,五官看起来俊郎,要是长大了,不知道多少仙子被其迷倒。”】

  【此刻的你正踏剑穿云,沿途遇见为祸的精怪便随手一道雷光劈下。】

  【正如《太平要术》其上记载,这“诛邪破魔雷”每诛一恶,威力便涨一分,“替天行道,雷威自增”。】

  【俯瞰大地,干涸的清河已复潺潺流水,两岸渐渐有了归乡的灾民。焦土中冒出点点新绿,几个顽童正在浅滩处嬉戏——谁又能想到月前这里还是赤地千里的死域?】

  【你心中多了几分暖意。】

  ~

  九月初七·白露时节。

  清河郡郊外·折柳亭

  晨雾氤氲,如轻纱般笼罩着苍翠山林。

  青瓦飞檐的送客亭中,两道身影相对而立。

  “可惜啊,丹丘你临别之际,竟未能见到景儿一面。”

  说话的是位精神矍铄的高大老者,周家族长周泰。

  他望着眼前一袭青衫的中年儒士,眉宇间透着几分怅然。

  元丹丘整了整衣袖,温声道:“周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一路相送六百里,已是情深义重,便在此处留步吧。”

  周泰抚须长叹:“元兄弟何不多留几日?或是让景儿破关一见?此去山遥水远,只怕.”

  “天涯浩渺,如风飘四海之萍;尘世流离,似灰染半生之劫。”

  元丹丘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声音轻若晨露,“既知别离苦,不见反倒成全。”

  “景儿正值破境关键,若因送别扰其修行,我这个做先生的,岂非罪过?”

  亭外,一片柳叶打着旋儿落在石阶上,沾了露水,再飞不起。

  “周兄,就此别过!”

  元丹丘拱手一礼,正欲转身离去,忽闻远处一声清亮呼唤——

  “先生且慢!”

  话音未落,一道剑光破空而至,如惊虹掠影,瞬息间已至亭前。

  周泰面露讶色——景儿何时修得如此精妙的遁术?

  剑光散去,亭中已多了一道小小身影。

  那是个约莫四岁的稚童,生得灵秀非凡:眉目如画,骨相清奇,一袭羽衣随风轻扬,袖袂飘飘似有仙韵。

  尤其那双眸子,澄澈如秋水,灵气逼人,顾盼间竟隐隐有神光流转。

  元丹丘喜笑颜开,“景儿,你来了。”

  稚童双手捧着一方锦盒,向前一递,声音清亮。

  “先生远行,弟子特备薄礼践行。”

  周泰也是面露好奇。

  元丹丘笑着接过盒子,锦盒启处,一缕缕凶煞之气倏然溢出。

  盒中赫然盛着一颗头颅,虽血迹已净,也可辨认一二。

  他细细感应,最后猜到是什么了。

  开始眼露震惊之色,然后,哈哈大笑。

  “有徒如此,我心甚慰!”

  丹丘生蹲下拍了拍稚童的肩,与其平视,豪气道,“景儿,若有本事。”

  “便扫尽天下不平事!”

  周景重重点头。

第494章 叩开天门 有妖魔处斩妖魔,方寸山来人!

  【你和祖父送别元丹丘之后回到周家。】

  【翌日清晨,你收拾行囊去向祖父辞行。】

  【清河两岸的桃花正灼灼盛开,你想溯清河源而上,看尽这人间秋色。】

  【然而一路行来,虽见旱魃已除,却见赤地千里。两年大旱留下的疮痍尚未痊愈,荒野中妖魔横行,占据山林水泽,为祸一方。】

  【若不斩灭妖邪,灾民就算是重建家乡也很艰难生活。】

  【你在《太平要术》之中后篇有学习诸多岐黄之术,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那位太平道人,最后的人生都在行走天下,用医术救人,用雷法除妖。】

  【有济世之术,有除妖之法,你准备效仿。】

  【祖父听罢却劝说于你,今年便是方寸山开山之日,想为你谋取一个弟子名额。】

  【祖父彰显家大族长的威严,命令于你,“景儿,中土禹洲没有宗门背景,难以混迹,可谓寸步难行。”】

  【他的声音不由拔高,“你必须要去方寸山。”】

  【一旁的下人惊得厅内侍立的仆役纷纷跪伏,额头紧贴冰凉的地砖。】

  【你立在堂下,往昔的恭顺之色尽褪,只余一派沉静,“孙儿已有决断,我有自己的选择。”】

  【周泰运出自身固神修为,威压倾轧而来。】

  【对于你来说,却如同清风拂山岗。】

  【你没有再隐瞒修为,“道胎中期”的修为显露,祖父还未站稳,便被一退再退,最后被一股灵力扶稳。】

  【祖父张了张嘴,先是诧异,后叹气口气,眼中又恢复了光彩,欣慰看着你。】

  【你却已经跪下对着这位老人,“祖父,您说过男儿立于天地之间,当仰不愧于天,俯不愧地。”】

  【你深深磕头在地,再不起身。】

  【“景儿虽小,却也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想做之事。”】

  【“还请祖父成全!”】

  【老人继而眼中有着沉思,后又缓缓道,“景儿你长大了,雏凤清于老凤声,不愧是我周泰的种。”】

  【他将你拉起,“去吧,但明年今日,需得归来,我带你上方寸山。”】

  【你答应下来。】

  【这次斩旱魃之事你也告诉祖父,还把《太平要术》抄录下来。】

  【然后,你辞别祖父,一路顺着清河而上。】

  【周泰负手而立,目光穿透天边云层,久久凝视着你远去的背影。】

  【脚步声自身后传来,你的父亲周汇恒自屏风后转出,眉宇间隐现忧色。】

  【“父亲,你就放心景儿这般去吗?”】

  【周泰却拍了拍自家老五的肩头,“你真给我生了一个好孙子。”】

  【周汇恒摇头无奈道,“父亲,我这个做老子的已经被他压的抬不起头了。”】

  【周泰哈哈大笑,“我这个做祖父的何尝不是如此,老子不如儿子,不丢人。”】

  【他语气多了一分感慨,“在今日之前,我认为周家之兴便在这个孩子身上。”】

  【“今日之后,我知道了,周家、清河还是太小,困不住,这条真龙。”】

  【“我记得景儿,还有两个月才满六岁。”】

  【周泰脸上多了哂笑,“六岁不到的道胎境界,就算是方寸山道子那位天府星,也是稍逊半头。”】

  【“什么正道魁首,魔门圣子,都不如我孙儿!”】

  【周汇恒也是笑道,“我儿有大道金丹之资。”】

  【你一路向西而行,沿途所见尽是灾民流离、饿殍遍野的景象。】

  【深秋时节,瘟疫肆虐,无数饥民倒在路边,哀鸿之声不绝于耳。】

  【你按下剑遁术,落在一群灾民中间。百姓见你腾云驾雾而来,纷纷露出惊惧之色——对这些高高在上的仙师,他们既敬畏又惶恐,不敢有丝毫冒犯。】

  【忽然,有人认出你是周家那位时常施粥的公子,顿时激动起来。】

  【众人纷纷围拢,下意识就要跪拜,却又想起周家立下的规矩——“不得跪拜”,一时面露迟疑,进退两难。】

  【你温声开口:“无需跪。”随即从储物袋中取出粮食,支起大锅,生火煮粥。】

  【待粥香四溢,你又取出《太平要术》,以符水为染疫者祛病消灾。】

  【如此往复——熬粥、治病,再熬粥,再治病。】

首节 上一节 590/6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