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神一动,回头望去,只见湖面上一群鸟雀竟围绕着亭子盘旋飞舞。】
【谢原满脸惊奇,指着那些鸟雀道:“快看!白鹭、湖鸥、东方白鹤、白琵鹭……竟有十几种鸟类!”】
【亭中众人皆被这奇景吸引,纷纷起身观望。】
【苏云微微一笑,“这些鸟儿,皆是闻声而来。”】
【谢轩眼中已难掩惊讶之色。】
【刘渊赞叹:“彩凰姑娘果然名不虚传,此技堪称天籁!”】
【彩凰唱完,湖面上盘旋的鸟群还是不散,她略显得意,眼神瞥向于你。】
【鸟群逐渐散去,唯有一对尾翎斑斓、身形修长的鸟雀,腹部覆盖着五彩绒毛,翩翩飞入亭中,引人注目。】
【谢原脸色惊讶,不由脱口而出,“昭明鸾!”】
【彩凰脸上有一丝诧异,“想不到原公子如此博学多识,竟能认出此等神鸟。”】
【谢原有些不好意思,他只是喜欢了各地的《风物志》,尤其是大先生写的《许羡游记》他几乎倒背如流,晚上都是放在枕头下面。】
【谢轩亦开口,脸上有难以置信,“这莫非是北海传说中的神鸟?”】
【“相传昭明鸾乃上古天神所化,因悲悯人间善恶难辨、忠奸难分,遂化身为鸟,降临凡尘。它常年栖息于北海,每逢人间大灾之事,便会振翅九天,盘旋于苍穹之上,发出清越悠长的鸣声,以示天意。”】
【彩凰微微颔首,“此鸟乃祖父昔日机缘巧合之下所得,历经五代人蒙养,方育得这一窝珍稀之物,一公一母成双成对。”】
【你心中微微诧异,对彩凰的来历多了几分好奇。明明是青楼女子,却无需参加群芳宴,还能以养鸟为乐,显然非同寻常。】
【两只昭明鸾在亭子周围翻飞,羽翼流光溢彩,宛如传说中的凤鸟降临,令人目眩神迷。】
【刘渊目光炯炯,心中暗自惊叹,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低声道:“神鸟显世,莫非寓意天下将有大灾大祸?”】
【长生天的太子贺兰真术,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之光。北方草原素来敬仰神鸟,他望见这两只昭明鸾,心中早已蠢蠢欲动,难以自持。】
【他猛然张开大手,试图捉住其中一只,然而转瞬间,两只昭明鸾便如幻影般出现在另一处,轻盈地避开了他的捕捉。】
【彩凰见状,掩唇轻笑,“贺兰太子,这昭明鸾既有神鸟之称,自然有神鸟之能,其速度之快,即便是武道元神强者也难以触及。”】
【贺兰真术身为武道修行者,又尝试了数次,结果确实如彩凰所言,难以触及那两只昭明鸾。】
【彩凰稍作停顿,继续道:“而且,此鸟性情高洁,不愿落入凡俗人之手,只愿栖息于梧桐树。若遭人强行捕捉,便会宁死不屈,绝食而亡。我祖孙几代虽蒙恩得以养护,却也只是远远投食,从未敢奢望与它们亲近。”】
【她妙目之中闪过一丝古怪之色,“今日倒是奇了,它们竟主动展翅飞出。”】
【贺兰真术闻言,只能无奈落座,只是眼神之中贪婪神色未减。】
【彩凰倒是无所谓,昭明鸾堪称神速,别说是贺兰真术,怕是大齐神隐司来也是徒劳无功。】
【苏云朗声笑道,“今日真是大开眼界。”】
【“据传昭明鸾一雄一雌,雄鸟偏爱至真至善之士,雌鸟则对大奸大恶之人情有独钟。二者形影不离,若雄鸟择定主人,雌鸟便会毅然撞石而亡;反之,若雌鸟选定,雄鸟亦会如此。”】
【李琴岚闻言,眼中闪烁着好奇之光,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对在空中翻飞的昭明鸾也不落下。】
【彩凰微微点头,“云公子所言甚是。相传夫子出海之际,船头忽现昭明鸾。那雄鸟敛翅落于竹简之上,雌鸟却在悲鸣三声,径直撞向海中礁石。”】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夫子身为儒家至圣先师,品德高尚,得雄鸟青睐,自是理所应当。】
【唯有佛子度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低声冷笑,“夫子不过道貌岸然之辈。”】
【他声音虽轻,亭中众人皆闻之。】
【刘渊眉头微蹙,似有不悦之色,毕竟此地在大齐汴京,议论夫子之事可大可小,尤其苏云还是苏相之孙,他却也未多言。】
【李琴岚突发奇想追问道:“若是两只鸟共择一主,那又当如何?”】
【苏云被这一问噎住,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既是‘大奸大恶’,又是‘至真至善’?这世间怎会有如此之人?”】
【彩凰却微微一笑,“古籍中确有记载,若两只昭明鸾共择一主,此人必是天生圣人,集至真、至善、至圣于一身。”】
【众人闻言,虽觉新奇,却并未深究,只当是传说罢了。】
【谢原仰头望着空中那对神鸟,翎羽在阳光下流转着五彩光华,啼鸣声清越动人,心中不禁对游历天下生出无限向往。】
【他低声喃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是一直困在家中,哪有机会见到这等神物?”】
【正感慨之际,谢原忽然发出一声轻呼。】
【“嗯?——”】
【在他的视线中,那两只神鸟竟低飞而下,似乎正朝着他的方向而来。】
第412章 两鸟落肩头去又散,门客舞剑有意在
【谢原一惊!】
【不仅是他,在场众人皆面露不可置信之色。】
【刘渊瞳孔骤缩,眼中满是震惊。】
【李琴岚望着那只“昭明鸾“几个盘旋后,轻盈落在谢观肩头,红唇微张。】
【神鸟灵性十足,用爪子轻拨谢观发丝,朱红喙尖亲昵地啄动他的衣领。】
【苏云霍然起身,眼神颤动,“白冠为雄,赤冠为雌。此乃昭明鸾中之雄鸟,唯有至真至善、心怀天下之大德者,方能得其栖息。”】
【“大齐传闻中,也唯有夫子一人……”】
【你伸出手轻触间,鸾鸟亲昵地蹭着你的手指。】
【彩凰手中杯盖“当啷”坠地,茶渍在青砖上洇开。这位善养鸟的女子妙目圆睁——她豢养此鸾三载,莫说触碰,便是近身一尺都会遭其厉啸。】
【满室寂然,唯有昭明鸾振翅时带起的细微风声。】
【谢原亦是惊讶不已,只是轻轻伸出手,你肩头的昭明鸾便转身飞落至另一边。】
【一双鸟目之中对于谢原全是嫌弃神色。】
【贺兰真术面色铁青,他堂堂草原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两只扁毛畜生戏弄!颜面扫地,竟然被眼前这个身份低贱的谢观,比下去了。】
【苏诗诗见此,心中不由想到,若是这昭明鸾真有灵,传闻是真,若传说为真,眼前这个青衫少年岂非……真是磊落君子。】
【谢轩脸色沉吟,袖中拳头攥紧,若是今日之事传播出去,汴京百姓之中可是有不少信奉这天人感应之说,谢观又是风头正劲。】
【唯有抚琴的宋婷婷目中神采奕奕。】
【彩凰正准备开口之际。】
【场中变故又生!】
【盘旋在亭外的那只赤冠的雌鸟,也是轻轻落在谢观对的另一边肩头,似乎很是欢喜,放出阵阵清鸣。】
【“这……”】
【彩凰见此,素手已经捂住嘴边,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
【刘渊脸色不变,握住轮椅檀扶手,被按的“吱呀”作轻响,现身出内心的不平静。】
【两只昭明鸾似乎很是欢喜,与白冠雄鸾一左一右,闻着谢观身上的味道,亲昵地蹭着谢观颈侧。】
【苏云眼神复杂,昭明雌雄同至,圣德之兆,乃是至真至善至圣之人,谓之天生圣人。】
【他看着眼前少年,眼神复杂。】
【场中一片寂静!】
【只有两只神鸟的,透着欢欣的清越鸣声。】
【谢原的一声惊叹,“我之观弟,有圣人之资!”】
【你虽面色如常,眼底却闪过一丝诧异。】
【心中倒是奇怪,为何这神鸟会如此。】
【是何原因?】
【你此时若拥有这等名声,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并不是好处。】
【名声二字,最是杀人利剑!】
【神鸟伴圣人而生,所谓“圣人“者,在儒家典籍中当为道德冠绝古今、智慧通彻天人之辈。】
【有着君子行于世,当立德、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信以为宝,见利不亏其义,敏于行而讷于言。】
【有着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之说。】
【然则青史煌煌,能立不朽之言、树万世之德、建不世之功者,自古及今,屈指可数。】
【你自忖德功难比燕王,言未若夫子,距圣人二字差的太远!】
【你更不信这鸟雀真能通晓“四书”微言、“五经”大义,辨得清人伦纲常,当另有所指——】
【你想起道家《南华真经》有云:“不离于宗,谓之天人。”盖言得道真人不离造化根本;又曰:“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天人相合,羽化而登仙。】
【你蓦然惊觉,丹田内二先生所赠“九剑“剑气犹存。当年先生剑开天门时,那冲破九霄的剑意早已超脱此方天地,正是道家所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天人至境。】
【莫非这两只“神鸟”,只是感受到你身上留有二先生的气息。】
【再仔细打量,两只神鸟,似乎贪婪着你轻啄于你身。】
【你心海之中,九剑静静竖起旋转,尤其是那第八、第九剑,更是光华流转,如日月悬照。】
【此刻你运《阳符经》的元神之力包裹其上,开始渐渐敛去锋芒,归于晦暗。】
【肩头两只昭明鸾,瞳孔之中闪过一丝人性化的困惑,尖喙轻啄你的衣襟,似在探寻那骤然消失的玄妙道韵。】
【片刻后,它们振翅而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盘旋数周,羽翼掠过湖面,荡起细微涟漪,最终飞远,没入远山青霭林中。】
【亭内寂静片刻,众人面面相觑,尚未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神。】
【你心中所料果然如此,这两只灵禽所感应的,从来不是什么儒家圣贤之气,而是二先生当年剑开天门时,残留于你体内的那一缕……天人剑意。】
【世人多喜穿凿附会,每遇玄奇难解之事,便托于天命谶纬之说。】
【夫子虽得雄鸟所青睐,未必因其德行圆满,不过是修为已至返璞归真之境,气机自然清和。】
【然未得双禽同钟,终究差了一线“天人境界”。】
【亭内气氛微妙,众人神色各异。彩凰眸中惊疑不定——从未见到这种事情。】
【贺兰真术忽得嗤笑,“看来神鸟还是慧眼识珠。”】
【度空也是少有双手合十,脸色自在。】
【刘渊的手也是缓缓放开。】
【苏诗诗脸上面有所思。】
【毕竟,谁能轻易接受一位突然出现的、被神鸟认证的圣人呢?】
【苏云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心知这神鸟之说终究难成定论,便朗声笑道:“诸位,既见神鸟已是一桩雅事,何不再续风雅?不如行个飞花令,以诗会友,岂不快哉?”】
【苏诗诗附和,“此议甚妙。兔院清幽,最宜吟咏。”】
【兔院位于亭内的上方,需沿着蜿蜒的回廊拾级而上。】
【她含笑指向亭间的回廊,恰有侍女捧着新折的丹桂经过,暗香浮动间。】
【飞花令是文人饮酒作乐时的一种文字游戏,源自燕朝的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意,后发展为以“花”字为核心的行酒令,至演变为更丰富的文字游戏形式,不全是指“花”,也可以他物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