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339节

  【此人正是司马亭派遣来给你送《太祖圣猿桩》的司马盘。】

  【你起身笑着招呼道:“司马兄!”】

  【这位司马盘可是一位中三境的武夫,在十三洲足以成为一郡的豪强霸主。】

  【他恭敬地行礼道:“见过观公子!我家老爷特来送来邀贴,乃是为年底的西巷楼的群芳宴。”】

  【你接过他递来的漆红色邀贴,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紫潇阁”,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乙,二十六。”】

  【紫潇阁乃是西厢楼最富盛名的三大轻吟小班之一,以高雅别具特色著称,不次于月华轩。】

  【司马盘交代完几句紧要之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便拱手离去。】

  【谢原在一旁倒是注意到上面所写的的“乙,九十八。”】

  【“嘿,这司马将军出手倒是阔绰,要知道,这紫潇阁邀贴,在汴京城里,在如今可是被炒得比金子还贵呢!”】

  【你闻言,对于这“乙,九十八”却是不懂。】

  【谢原见状,解释道:“这群芳宴,年年都在西凤楼的紫潇阁上演。那紫潇阁,端的是个好去处,地处西厢楼繁华之心,治水穿流而过,修建了一座大桥,架起了一座巍峨的十层高楼,宛若仙境。”】

  【“每当群芳宴启,那桥上便是盛会之地,无邀贴不得入内。”】

  【“这群芳宴,又分为内外两场。”】

  【谢原继续说道,“外场设在桥的两岸,届时,两岸人挤人,摩肩接踵,身形矮小之人,根本只能看后脑勺。”】

  【“而内场,则是桥上的贵宾之地,都是有邀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席位,总共不过九百席。你这乙区九十八号,位置靠前是可以进楼,能亲眼目睹三家青楼的花魁,在那桥上争奇斗艳。”他的言语中,多了几分羡慕。】

  【“若是此刻将这邀贴转手,怕是能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紫潇阁,其余两家青楼也是有一百一十个席位。”】

  【谢琦月也是有些羡慕,她去年的时候去的也只是丙席,从没有去过乙席。】

  【乙席之人都是汴京非富即贵之人,仅次于最高的甲等。】

  【你看着手中的邀请贴,走回院中的石桌,正在思索之时。】

  【外面又是响起一行人的脚步声,七八人走在外面的石子小路。】

  【梧桐前去相迎,心中奇怪今日怎么这么多人来访。】

  【眉清目秀的仆从,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口,轻声问道:“请问观公子,此刻可在院中?”】

  【梧桐眼神一亮,认出此人正是上次苏家苏云公子身边的下人,上次送来了钱财,心中不禁疑惑,怎地他又来了?】

  【梧桐往后面一瞧,看着小厮身后还有四五人手中都端着托盘,上面盖着大红的布。】

  【梧桐心中猜测,领着小厮快步的走进院内。】

  【为首的仆从见着于你,脸上洋溢着喜色,齐声拜道:“拜见观公子!”】

  【“我家主子特来送礼,这里有三百两白银,请您笑纳。”】

  【话音未落,身后之人迅速扯下红布,露出托盘内白花花的银子。】

  【你心中的疑惑更甚,上次加入诗会时,不是已经送来了一百两吗?】

  【这突如其来的三百两,究竟是何缘由?】

  【眉清目秀的小厮见状,连忙解释道:“观少爷,您可能有所不知。那日您在月华轩即兴挥毫,所作的那首残词,为草堂诗会赢了名,主子高兴。”】

  【“按照诗会的规矩,诗首夺魁者,可获赏银三百两,这都是您应得的。”】

  【他又从怀中掏出一个朱红色的邀贴,其上赫然写着“月华轩,乙,一百九十七”。】

  【小厮双手奉上,恭敬地说道:“这是苏云少爷特意为您准备的群芳宴邀贴,请您务必赏光。”】

  【谢原、张云芝以及在一旁的第三人,闻言皆是微微一惊。这苏云,怎地也给你送来了群芳宴的邀贴?】

  【要知道,这邀贴可是相当贵重之物。】

  【面对此事……你决定。】

  1.拒绝所有邀约。(提示:有可能难以避开灾祸,有着殒命之危。)

  2.接受司马亭的邀约,拒绝苏云的邀约。(提示:有可能趋吉避凶,事情往好的发展。)

  3.接受苏云的邀请,拒绝司马亭的邀约。(提示:有可能难以避开灾祸,从而远走他乡。)

  4.亲自参与。(0/3)

  大鼎上的文字缓缓定格而出。

  俞客看着上面四个选项。

  从提示来看,似乎只有一个选项,只有选项2接受司马亭的邀约,才有往好的发展。

  他没有犹豫直接选项。

  2.接受司马亭的邀约,拒绝苏云的邀约。(提示:有可能趋吉避凶,事情往好的发展。)

第297章 相约群芳宴,斩妖剑!

  【你望向苏云的仆从,缓缓言道:“恐难遂苏公子之愿,谢观已受他家邀约。”】

  【仆从闻之,面色骤变,此事乃主子千叮咛万嘱咐,若未能成,怕是少不了责罚。】

  【“观少爷,不如暂且收下此邀帖,也好让我有个交代。回去后,我必向主子如实禀报,再让主子定夺。”仆从恳求道。】

  【你瞧他神色哀戚,遂微微点头。】

  【仆从见状,连忙奉上邀约,身后随从亦将白银放下,躬身行礼,匆匆离去。】

  【梧桐望着眼前骤然增多的银两,眸中闪过一丝惊喜,却又忽生疑虑:“少爷,咱们收下如此多银两,是否……”】

  【谢原笑道:“梧桐,你且宽心。”】

  【“三百两白银于苏家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若非他觉得以银相赠太过辱人,只怕要车拉马送了。”】

  【“至于这群芳宴的邀帖,其价值岂止三千白银可比。”】

  【张云芝亦微微颔首,苏家身为九大姓之首,自然不会将这点钱财放在心上。】

  【说来可笑,这群芳宴举办的目的,竟是为江南道筹集赈灾银两。】

  【汴京城外,不知有多少灾民饿死路旁。她曾随母亲前往陇南道,途中亲眼所见,掀起马车看向道路两庞,皆是奄奄一息的灾民,腹胀如鼓,痛苦不堪。】

  【他们因饥饿至极,无奈吃下“观音泥”以充饥,却无法排出,只能任由肚子被撑得浑圆,无法起身,只能绝望地等待死亡。】

  【然而,当马车驶入京师道,进入繁华的汴京,眼前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城内,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城外,却是唉声叹气,满目凄凉。】

  【九大姓的子弟们,仍在花天酒地,享受着他们的奢靡生活。】

  【张云芝轻轻摇头,这也正是她不愿与谢家那些小姐夫人往来的缘由,一开始宁愿跟随谢原来这破旧小院开避闲,各院的小姐夫人只喜欢攀比虚荣罢了。】

  【受父亲熏陶,她已识乾坤之大,尤怜悯草木青,对世间疾苦,感同身受。】

  【梧桐闻言,满心欢喜地收下银两,步履轻快地回到房中。】

  【谢原笑道:“我方才还与四表姐商议,定要设法为观弟谋得一份群芳宴的邀帖。”】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他接着说道,“届时,我与观弟同乘轿子前往,不过距离除夕尚有近两月,倒也不急于一时。”】

  【几人谈天说地,从时局到天南地北的趣事,你倒是很少发表意见,多是用心倾听。】

  【不觉间已至黄昏,日落西山。】

  【梧桐正欲准备晚饭,谢原的母亲诸葛夫人便派人前来,邀请二人回府用餐。】

  【谢原感慨时光匆匆,意犹未尽。临行前,他忽然想起一事,道:“观弟,你明日可愿来我院中?近日母亲命我开始习武,你不妨也来瞧瞧。”】

  【你略作思忖,摇了摇头。】

  【你心中明白,谢原即将开始习武,而你已有司马亭赠予的《太祖圣猿桩》与《阴符经》两部武学秘籍,无需再去旁观他人。】

  【于是,谢原三人便告辞离去。】

  【用膳之后,梧桐想着家中已攒下的四百两银钱,以及院中常来常往的谢原、张小姐、张先生、华大夫等人。】

  【司马将军与苏云所送的邀帖亦静静躺在案头。】

  【梧桐如今即便是遇到大院中的管事,也能感受到对方多了几分和颜悦色。她不禁说道:“少爷,我似乎有些明白你之前所说的话了。”】

  【曾几何时,梧桐曾疑惑为何你要如此用心结交华安大夫。】

  【你当时答道:“昔日齐国弱小,尚且广交东边的蛮夷小国,终成大器。这些小国,皆因诚心归附而得庇护。”如今,梧桐似乎有所领悟。】

  【你望着梧桐,微微一笑,道:“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过是借了他人的势,终究算不得什么。”】

  【“犹如无根之萍,大风一吹,柴火便熄,灶炉也就冷了。”】

  【“世间真正的道理和依靠,在于自身。”】

  【梧桐闻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太明白,她只是知道少爷是个本事的人。】

  【已是夜里,屋内!】

  【你点亮烛火,你拆开谢鸿给予你的二先生的书贴。】

  【这便是二先生的真迹,抄录的一份《圣语》前篇,足足有四千个字。】

  【满纸云霞!】

  【脑海之中的“斩鬼剑”和“斩妖剑”,似乎收到感应一般,齐齐放出光华。】

  【尤其是今日所得的“斩妖剑”,更是光芒大放。】

  【你沉心静气,细细体悟心海之中的那副“斩妖剑”,将上面的文字反复研读后发现。】

  【这些文字,也和斩鬼剑一般,毫无章法可循,仿佛东拼西凑,甚至还夹杂着故事,全然不似一篇剑诀应有的模样。】

  【开篇写道:】

  【“朝游北岳暮苍梧,袖中青蛇胆气粗。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学我此剑者,斩天下万妖。”】

  【你心神沉浸其中,如同斩鬼剑一般,直到你阅毕所有文字,上面的“鸿”字上的光芒越来越盛开始变幻,化作人形,开始舞剑。】

  【只见金光四射,你凝神细观。】

  【有了之前斩鬼剑的经历,你早有准备,此乃是剑意幻景传承。】

  【眼前浓雾袭来又散去,你竟置身于另一片天地之间。】

  【这是身临其境之感?】

  【你再次看清之时,低头发现踩在冰冷的湖水之上,正午的阳光照耀下,倒映出水面波光粼粼。】

  【你抬起头一看水面一望,浩渺无边,隐隐约约可见前方有一块冒出水面的岛屿。】

  【此时!】

  【你才注意到,在你的侧面有一叶竹筏正静静地漂浮在湖面上,上面载着三人。】

  【一个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男子,正悠闲躺在竹筏上晒着太阳,怀中抱着一把剑。】

首节 上一节 339/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