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
长剑出鞘,寒光四射,剑鸣之声如清泉流淌,清越而激荡。
搅动的剑风,卷动庭院中的白色梨花起舞。
俞客挪动身形,家传的剑法一式一式使将开来。
他身如轻燕,抹开剑身,回身一刺,
侧身而立!
握住剑柄,剑刃颤鸣不停。
他体内涌出的灵气,轻轻覆盖在法剑之上,仿佛福至心灵,以一种俞客前身从未想到的方式。
运用自身的灵力,引发了剑身周遭灵气的共鸣与震动。
俞客的脑海中浮现出俞家初祖在《钧天剑诀》第一篇中的精妙论述。
其中不仅蕴含了剑术,更有俞家初祖对天地之道的理解。
“天地之间,唯有一气流转。因其动静之变,遂分阴阳;因岁月之更迭,遂有四象之分。”
“水,乃太阴之象;火,为太阳之征;木,显少阳之姿;金,呈少阴之态;而土,则是阴阳交融、木火金水四象之气冲和凝结而成。”
俞客对此的理解是。
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力量所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万物的构成,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互滋生,循环往复。
而五行之中亦分阴阳,如火有阳火与阴火之分,木有阳木与阴木之别。
这便是天地间的至理!
物物皆有阴阳,不可割裂,阴阳必相互依存,万事万物中都包含阴阳的特性。
而这一式《钧天震剑》正是源自八卦之中的一组——【震巽】,它们之间的阴阳同根关系,意指两者同一起源,皆源自震卦。
此剑招中的“震”,便是取自这一卦象的精髓。
《均天震剑》也叫“震巽震剑”。
在阴阳转化的微妙过程中,蕴藏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而《钧天震剑》便是旨在将这种力量放大,犹如“四两拨千斤”,将这种潜在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这虽是理论知识,但真正做起起来却绝非易事。
它要求修行者能在瞬息之间捕捉到阴阳转化的微妙瞬间。
然而,俞客满怀信心。
自打开“神天穴”后,他的五感与神视能力已再度跃升一个层次。
他静心感悟!
院中似乎有一缕轻风拂过的微妙气息。
“就是现在!”
长剑之上,一泓清光潋滟,一丝丝灵气落如沸腾的水面,在上面缠绕震荡。
剑身震动不止,犹如蝉鸣般鸣叫。
“剑如蝉翼震携,威如雷霆击地!”
俞客将一部分灵力贯注其中,抬手一剑,劈向院中的木偶。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剑身竟深深没入木偶三寸有余。
“这……”俞客望着那木偶,心中震撼难以言表。
前身俞客倾尽全力,也只能在这木偶上留下几道浅浅的划痕,而眼下,他仅仅用了一分力,竟有如此惊人效果!
剑尖没入木偶的瞬间,俞客敏锐地察觉到,原本缭绕在剑身上的灵气,悄然钻入了木偶之中。
木偶随之一阵轻微震动,而后渐渐平息,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形的洗礼。
这仅仅是木偶啊,若是换作血肉之躯,岂不是要伤及五脏六腑,后果不堪设想!
俞客心中暗惊,对这门剑诀的威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一式剑诀,据说乃是俞家初祖在年少之时所创。
俞客心中不禁感叹:“这也太强了吧!”
家族之中,关于这位初祖的年少记载寥寥无几,更是未曾明确提及他是否“天道筑基”。
但眼下这一式剑诀的威力,却让俞客坚信,这位初祖必然拥有“天道筑基”的惊世之才。
年少之时便能创造出如此剑招,怎么可能没有‘天道筑基’!
如今,自己也算是多了一门压箱底的剑招。
俞客心中高兴。
这一式剑诀,若是修炼至极致,在第三天梯筑基之时,甚至有可能凝聚成威力绝伦的“道术”。
道术,乃是由灵元催动,其威力相较于普通武技,提升何止十倍。
筑基之后,步入第三天梯,修士便能开辟出两个洞天,也就是说,可以学习并掌握两个道术。
而若是天道筑基,更是能得天道种子赐福,天生便多拥有一个道术,这无疑让修士在修行路上多了一份底气。
筑基之后,每一个道术的选择,都至关重要。
有的道术主攻击,有的则主防御。
不一而足。
内门八脉之中,有一脉名为“何首峰”,乃是专门种植各类天地灵宝的修士所在。
他们筑基之后,种下的道术大多是“小灵雨术”,以此来招来水气,灌溉那灵田,使得灵药茁壮成长。
还有以配合灵兽的施展的“道术。
道术千变万化,无有穷尽。
内门八脉,各有千秋。
俞客准备试试模拟之中陆沉的《先天功》和《空明拳》。
还有最为期待的《炼天劫手》和《禁字决》道术!
正在他思量之际行动。
此刻!
他虽未转头,却也是察觉到,南屋之内有二人缓缓走出。
“师弟,好剑法!”
一阵清脆的掌声与赞许之声,带着几分由衷的赞叹。
俞客闻言,身形微转,目光落在了来人身上。
一男一女。
俞客瞄了一眼,是从南屋而来!
这是昨晚来的邻居?
刚刚出声的是,走在前面的青年男子,他笑着打着招呼。
“师弟,真是好剑法!”
男子一袭整洁的神霄宗外门服饰穿的妥帖,身材修长,腰间一根红绳束腰,挂着一块雕刻这龙首的墨玉印章。
五官清秀俊郎至极,眼若桃花,没有一丝娇柔魅惑,反而是是透露而出儒雅随和。
玉树临风!
这相貌和气质完全不输俞客对屋的蔡英招。
男子身旁的女子,俞客倒是有些意外,竟然是相熟之人。
女子身穿青衣,长相柔美。
大周琅琊王氏,王云汐。
俞客第一次参加宴会,正是这位琅琊王氏的王云汐升为内门。
为此举办宴会!
那一次酒足饭饱,算是来此界的俞客第一次出门。
对其印象深刻。
想不到,竟然在小院住处遇见了。
此人能让王云汐这位内门弟子陪同,身份就不一般。
而且自称师兄,要知道俞客已经在外面之中混迹四年,只有一年时间就要结业。
莫非此人来的时间更久。
王云汐眉头轻蹙,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片刻后,她恍然道。
“是俞……洛水的俞师兄?”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俞客闻言,笑容温暖而不失谦逊,他轻轻点头,招呼道:
“王师妹,几日未见,别来无恙。”
王云汐抬眸上下打量此人,俞客手中拿剑负在身后,身材欣长。
眉眼清冷,神情萧轩疏举,举止自若,全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稳重和从容之气,让人难以忽视。
似乎和自己印象之中那位俞客师兄对不上。
这才几日功夫?
王云汐心中暗自嘀咕,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记错了。
莫非是自己记忆之中出了偏差。
五日前似乎还是见过一面,王云汐对其好像没有一点印象。
王云汐举办宴会,对其来赴宴之人自然有所了解。
俞客,是俞家不受重视的旁支,并无别的才能,自己无需特意交际。
王云汐身边的男子笑道:“云汐竟然认识,到是巧了。”
王云汐也是回过神,简绍道:“这位是是俞客俞师兄,大周洛水人士。”
“这位是陈惊秋,陈师兄……”
王云汐犹豫了一下,没有全部说完后续之话。
男子倒是直爽道:“天青神朝,骆云山,陈惊秋。”
俞客闻言心中微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