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世干则是更早期的江南巨寇,只是被江淮军击败,变成流匪贼寇,四处流窜,但实力势力不可小觑。
再加上盘踞吴郡的闻人遂安,都属“七十二路烟尘”中的巨寇,个个威名赫赫,势力雄厚,实力非凡。
至于大梁王萧铣,势力盘踞在天江以南更南方,占据巴陵、江陵等地,也属江南区域,因与南蛮诸族勾结,互助互利,有南蛮非议,其势力丝毫不下于江南三王。
唯一一点,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是有入族谱的西梁萧氏族人,也算萧皇后和萧影的亲近族人,或者说五代内近亲……
这就是世家大族,拐弯抹角可能是自己人!
“这……还真是天下瞩目,江南荟萃啊!”谢映登有些口干舌燥叹道,形势复杂且压力山大到他思绪混乱了。
萧影则脸色发黑地郑重提醒道:“紫面天王是南阳侯结义兄弟,混天无敌是南阳侯堂弟,而且……近几年应该接触过,此战重点提防!”
话落,想了想苦笑道:“全力策反或说服南阳侯,不惜代价!”
云锡海组合一现,别说隋军,纵观江南也没人没军挡得住,宇文成都来了也得败退!
再次提前更新,主要是影子自己迫不及待了……真想化为八爪鱼,一次性全写完更新了……三十万字不上架,应该也没多少了,拜求支持啊!谢谢!
第122章 岭南王
随着各路豪强齐聚海陵,局势愈发复杂。萧影深知,仅凭隋军之力,难以独自抗衡如此多的强敌,必须另辟蹊径,精准掌握且谨慎行事。
目前战局,对隋军还算过得去,不像之前那么无解。只要注意时间差,不被凤鸣军和江淮军捡了便宜,渔翁得利就行,这是隋军目前主要且首要任务,其他要么势力太小……诸多巨寇,要么距离太远……大梁王,重要性暂时靠后。
对于云锡海组合,变数太大,足以改变战局,萧影就比较头疼,最为戒备了!
这是沙场上的无敌组合,或许除了隐藏中且没见过的李元霸,谁都拿他们没办法,更挡不住。即便是几位至尊天人出手,在沙场上也难以抗衡。
独孤凤一怔,没再要强,而是温顺点头附和道:“他们还有这层关系?那确实不得不防了!”
独孤凤就算自视再高,再有自信,自认顶多抗衡其中一位,还没自大到觉得自己可以以一敌三。
王采璇郑重点头道:“目前之计,也只能加强情报,盯紧云锡海三人和各个势力动向了……”
“如今海陵战场,天下瞩目,江南群雄齐聚,不知岭南王是否也会插一手……”凤鸣公主杨青萱忽然插言提醒道。
“……”
包括萧影在内,众人不由得一愣,差点忘了岭南王这个实际上的南方霸主,比目前的江南五大势力……包括江都隋军和大梁王萧铣,都明显强得多,强出几个层次。
岭南区域,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区域,很多人称之为南蛮地区。以萧影前世地理对照,便是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
隋朝初年,隋帝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理,设立了广州、循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可想而知区域之大,权势之高。
所谓岭南王,指的是四大门阀中的岭南宋氏,乱世至今,宋阀一直没什么大动作,宛若闭关锁国,不问世事,确实容易让人忽略、轻视。
但是,宋氏可是四大门阀之一,统治岭南多年。隋朝数次征伐未果,曾以一万精兵,击败隋朝先帝杨坚的十万大军,后接受隋朝册封的“镇南公”,并未封王,换取保留独立,方才止戈。
即便封公,却是公认且真正的无冕之王!
有点讽刺的是,处于南蛮区域且镇压大半地域,被很多世人称为南蛮的宋氏,偏偏是四大门阀中唯一保持纯汉人血统的门阀!其他三大门阀及大半顶级世家,基本有异族血统,或与异族联姻,或直接就是异族嫡系后裔,比如匈奴族、鲜卑族等五胡十六国后裔。
独孤凤绝美凤目眨了眨,迟疑应道:“应该……不会吧?距离这么远,而且宋氏向来不理外界之事!”
“好了!目前转机已现,可谓……优势在我,我军主要对付江南三王,无需忧虑太多……”
看众人各自沉思,明显为难纠结,皆为目前复杂局势和众敌所困。萧影故作轻松地微笑安抚道,随即又叮嘱道:“传讯朝廷,加强情报能力,盯紧各个势力和各位名角的动向,特别是云锡海三人!”
“是!”千松乖巧应道,众人点头表示明白。
众人商议聊天之际,也在戒备四方情况,免得遭到突袭。
没过多久,南路隋军便全部登岸,分为两万武僧军、五万中方军、五万西方军、三万东方军等十五万黄级精兵,以及包括万余精锐降军在内的近十二万人级大军。
“我们也该行动了!”
看大军就位,萧影朝左右招呼了下,又朝更远处副将吩咐道:“稍后就劳烦诸位将军护航回都了!”
“诺!”诸多副将应诺。
“等等……我……末将还是随行吧!预防碰上强敌啊!”
独孤凤却是脸露纠结地硬着头皮出声道,又迅速解释道:“只是大军急行军,诸将足矣,相信不会遭遇强敌伏击,次之强者更不会来找死!”
“嗯?”
众人一缓,按照计划,是靖武王萧影,仅带着四婢、二十二僧卫,赶往海陵城,也可能前往凤鸣军和江淮军的伏击或截断之处,到时随机应变,所以不会且不适合带太多人!
杨青萱深深看了眼独孤凤,主动附和道:“王爷还是带上独孤将军吧!万一碰上南阳侯,也能一战,联手或能击退!”
独孤凤欣喜得凤目微眯,颇为感激朝杨青萱点了点头。
“也带上末将吧!至少能威胁强敌!”谢映登也适时凑了个热闹。
洪灵天精神一振,又迅速萎靡下来,欲言又止,自认战力不低,但速度不足,确实不适合跟随。
“行!那独孤将军和谢将军就一起吧!”
萧影只是稍微沉吟,便爽快应道,又看向杨青萱、李百药和洪灵天郑重道:
“随后就辛苦诸位了,万万不可轻视、懈怠!”
李百药身躯一挺,郑重应道:“王爷放心!若有失误,提头来见!”
“嗯!”洪灵天有些垂头丧气地重重点头。
杨青萱及其他副将、随军供奉等,纷纷郑重应诺。
“嗖……”
兵贵神速,萧影也没再多说和迟疑,一步踏出,虚空凌渡前往大军上空:
“星魂附体!”
数量太多二十余万星魂齐出,使得萧影浑身血气爆发,血光绽放,宛若血日当空!
地面上二十七万大军,齐齐精神一振,气息气势暴涨!
“靖武王威武!”
“大将军无敌!”
……
不知道谁先喊出的口号,越来越多人感受着自身力量,随之兴奋呐吼。
近三十万大军齐吼,声浪滔天,声压天江波涛,惊心震神!
“全军听令……”
凤鸣公主杨青萱紧随而至,运气高声喝道:
“目标……海陵城!急行军!”
“诺!”
稀稀落落却颇为洪亮的声音起,二十七万大军迅速变阵,铁血煞气弥漫,铁血煞云沸腾,方向指北。
此路大军并未结成战阵,毕竟距离太远,结阵太耗心神体力!
萧影施展“星魂附体”,便是以此加快行军,力量耗尽自会消散,重返《血魔图》。
反正都是不入级的血星星魂,力量耗尽只需十天半月就能恢复。如今萧影又无法练军,还不如用在急行军上,顺便加强归属和增强修为……
江南战局,确实很复杂,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种写法,欢迎建议提醒,查缺补漏,谢谢!
第123章 祭旗逼降
海陵城,江淮交汇之地,江南区域仅次于仙都江都的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只是资源财富和贸易交流等远不如江都城。
城高墙厚的海陵城,此时城墙上军卒密布,旌旗如林,还有无数军事器械部署,戒备森严,宛若军事重城。
海陵城外数十里处,数量高达三十几万的东路隋军,军势冲霄,军威浩荡,军营连绵十数里之遥,几乎堵死海陵城东面。
“轰、轰、轰……”
海陵城东城墙四五里处,此时正有五支军团(五万)排列,守护着两三百架十数米到数十米不等的庞大战争器械!
如此多战争器械,几乎应有尽有。但是,以各种投石车为主,弩车、霹雳车等偏向直线攻击者,只是唬人,并未爆发。
巨响轰鸣,那诸多器械大半不停发威着,一颗颗数米到数十米不等的投石,势若陨石、流星,划破长空,迅猛砸向东城墙。
每颗投石砸落,砸得碎石激射,墙砖崩裂。
偶尔有几颗投石砸在墙头上,把几位倒霉梁军砸成肉酱,轻则掀飞,重则砸烂。
还有不少投石,划着抛物线,直接砸向城内,砸得城内建筑崩塌,人心混乱。
可惜……
也就仅此而已了!
墙头梁军似乎已经习惯了眼前情景,全都缩在墙后,偶尔冒头看看城外敌军是否大举进攻,然后缩头继续……苦熬!
如此情景,不知持续了多久……
高耸城墙被砸得千疮百孔,龟裂处处,便是墙头也一片狼藉,小半墙垛已被砸烂,还有遍布各处的鲜血、血茧。
海陵城内上梁军,明摆着死守不出,城外隋军也只能望城兴叹。
倒不是隋军不能强势攻城,只是强攻伤亡太大,明显不划算,所以以战争器械不停骚扰、威慑!
……
烈日中升,阳光普照,更照射得海陵城血腥味弥漫,增添战争韵味。
战争器械不停咆哮中,数十道身形划破长空,落往连绵浩瀚的隋军军营……
“王爷!”
“参见大将军!”
萧影等人甫一抵达,便有警戒随军供奉和巡逻军,纷纷兴奋、期待且崇拜地见礼。
南路战局已经传来,靖武王仅率着十七万大军,就马到功成,击败且降服号称百万大军的南路梁军,不只是名传天下,更极大收割了己方民心、军心!
“参见王爷(大将军)!”
萧影等人停在军营上空片刻,便认准军营主帐,直接赶往。
以兵部尚书兼东路主帅荣华夫人蔡水岚为首的东路隋军诸将,主动出帐迎接,纷纷见礼。
“都准备好了吗?”
萧影没过多客套,朝诸将点了点头,便看向荣华夫人直接问道。
荣华夫人脸色一变,暗叹了声,语气沉重应道:
“五万敢死队已经选出,蓄势待发……”
“那就开始吧!”萧影理解荣华夫人的心思,却没时间多感慨嘘吁,直接吩咐道。
如今《血魔图》的星魂情况是:
正神:6人(王通、魏征、杜如晦、尉迟恭、杨广、陈叔慎)
副神:1,083人
小神:17,2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