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会选择上阴学宫,也是因为上阴学宫虽名为儒教,实则所学驳杂无比,诸子百家的学说都能并存,且考核相对公平。
只要你有一项特长,就有机会进去。
这就很对他胃口了,在这么一个不自在的世界里,还有这么一个自在的场所,可不就是天生为他准备的么?
这地方号称圣人域,他可不就是个武圣人么,命中注定就是要主宰学宫,当国师的。
之后一个月,赵珣的先生增加了四名,都是青州府有名的士人。
一个月后,赵衡得到了四名先生的一致答复。
世子虽然资质鲁钝,但胜在一个勤字上,学习刻苦努力,或有进步。
第二个月。
世子资质鲁钝,但学习刻苦,在经义上虽无什么悟性,但字渐渐工整。
第三个月
世子资质鲁钝,但要有韧性,惜悟性不高,然字迹渐正。
第四个月,换了个先生问话
世子资质鲁钝,拙于口舌,无辩才,反应稍慢,但性格坚韧,勤奋好学,字写的不错。
第五个月
世子资质鲁钝,拙于口舌,但有恒心,于书法一道上,有些灵性。
第六个月
世子资质鲁钝,然向学之心日坚,于书法一道颇有灵性,未来或有建树。
第七个月……
第八个月……
…………
……
一年之后,离阳王都,太安城
皇帝赵惇处理完朝政,在御花园中逛了一圈,舒散了筋骨之后,回到殿中,在一大堆放置于一旁的奏折中无意中翻到一封来自于青州的情报。
“靖安王世子赵珣,资质鲁钝,不堪造就,然颇有恒心,一心向学,书法工整,颇具灵性,欲往上阴学宫求学,不日靖安王奏请将至。”
靖安王!
想到这位当年差点将他斩落马下的兄弟,心中不由一阵的烦闷。
“来人,把靖安王府世子的情报都找出来,另外,传韩貂寺。”
当下,便有内侍快步进入档房,一番查找,拿出了几封密折,同时,一名身形消瘦,面容阴柔,眼神锐利如刀的宦官也出现在了宫室之内。
赵惇翻看着一封封密折,神色变化不大,最后,原本有些锁住的眉头,放松了下来。
一名资质鲁钝,但一心向学,在书法上有些灵性的孩童形象在脑海中渐渐的固定起来。
韩貂寺静静的侍立于一旁,对于陛下突然想要了解靖安王世子的举动有些不解。
“靖安王世子,是如何安排的!”
“一年前鱼儿白发作,大病一场,王临每月会为其诊断一次,六个月前确定,鱼儿白已经完全与血液融合,不分彼此,武道断绝,脑子也受了一点影响,反应有些迟钝。”
“嗯,鱼儿白还能伤到脑子?!”
“鱼儿白没有这个效果,不过毒发时,他烧了三天三夜,许是脑子被烧坏了。”
赵惇点了点头,“倒是有这个可能,与这些密奏相吻合,只是想不到,他的性子倒是颇为坚韧,你看看吧!”
赵惇将密折递给韩貂寺,韩貂寺看了一眼,目光并无太大的变化,将密折递给赵惇,小心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既然中了鱼儿白,就不必管了,书法一道,呵呵,你说,他能通过学宫的考核吗?!”
“他现在只有九岁,书法一道上能有什么建树,估计很难,陛下,要不要……。”
“不需要。”赵惇打断了他的话道,“既然鱼儿白已经生效,其他的就不用管了,不过,赵衡那家伙竟然能够生出一个心性坚毅的儿子,倒是让人意外啊!”
“是啊。”韩貂寺听了,也笑了起来,如果这赵衡的性格有他儿子一半坚韧,当年这皇位,可就不是赵惇的了。
“倒是可惜了。”赵惇一笑,带着胜利者的口吻。
※※※
一个月后,无想山,上阴学宫
望着眼前大片的竹林,赵珣的眼睛微眯,嘴角渐渐勾起。
上阴学宫,在离阳王朝的地位极为特殊,相当于太学,但比起他所知的太学,地位更加的超然,甚至可以说,是远超太学的存在,至少普通的太学祭酒不会成为国师一般的存在,但上阴学宫是。
由于上阴学宫其地位超然,是天下的学术中心,汇聚了诸子百家的贤士,涵盖儒、法、兵、阴阳等各大流派,占地也极为庞大,将一座庞大的无想山都给包围了起来。
最有趣的是,上阴学宫虽然是离阳王朝的官学,但距离帝都太安城却有着相当一段的距离,近年来,离王朝王扶持国子监,扩大规模,如今京都国子监已经有了三万士子,意图与上阴学宫争一争这天下学术中心的位置,可惜,天下人不认。
“那毒果然与皇室有关系,否则,赵惇不会这么大方,让我跑到这里来接受考核。”
他是靖安王世子,虽然离阳王朝那离谱至极的《宗藩法例》中只是规定了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但是他身为王府世子,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要么在京都为质,要么留在封地之中不能乱跑,所以他这一次来上阴学宫之前,还要赵衡向赵惇请旨,获得恩准之后,才能来到这无想山。
想想赵惇的性格,想来,也是对于自己太过了解,知道自己这个资质鲁钝的世子翻不出什么波浪来,这才同意的吧?
他心中冷笑,踏步走入竹林之中。
五日后,一脸阴郁的赵珣夹杂在一群失意士子之中,颓然的离开了无想山。
“这个世界,果然让人不自在啊!”
走在山脚下,赵珣回望无想山,“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变成我想要的模样。”
第205章 穿越者们最喜闻乐见的事
一个月后,青州,靖安王府
回到王府的他,仿佛大病了一场,整个人都瘦了下来。
这可把王妃给心疼坏了,又是一番折腾。
休息了整整三日之后,靖安王将他叫到了书房。
“如何?这一次死心了吧?!”
赵珣回到靖安王府时,那一副颇受打击的样子,让他十分的受用。
小小年纪,想一出是一出,真的以为上阴学宫是那么好进的?
上阴学子,哪个不是人才出众,堪称一方人杰的存在,你这个九岁的小孩,还被所有先生都认定的鲁钝之人,就凭字写的工整,也想进上阴学宫,想屁吃了吧?
想来这一次的上阴之行对他的打击应该很大,大到足以摧毁他对于上阴学宫的妄想。
却不料赵珣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不满,“父王,您一直在骗我。”
“我骗你,我骗你什么了?!”
“上阴学宫并不难进,也不要学那么多的东西。”赵珣说道,“我去看了,在那里只要有一项特长被看中就能拜师入学,根本就不需要精通什么经义诗文,从明天开始,我就学画习字,三年之后,我一定能进去。”
“你……!”赵衡感觉自己胸口一闷,“好,那你说说,你有什么特长?!”
“我,我字写的好,还有,我要学画画,我喜欢画画!”
赵珣仰着头,小脸上透着坚决,“三年之后,我一定能通过学宫的考核。”
“好吧!”
赵衡无奈的揉了揉眉心,虽然他不认为赵珣三年以后真的能够通过考核,但至少这种好学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即使他不去参加上阴学宫的考核,这个年纪也是进学的时候,不管是什么目的,好学总是值得鼓励的。
所以,赵珣又多了一名以书画闻名青州的先生。
※※※
半年后
春日,清晨
靖安王府硕大的花园里,世子赵珣一身青色的衣袍,坐在一株大树之下,面前摆开一张桌案,清晨的阳光透过高大的乔木枝叶洒落在赵珣的身上,留下斑驳的光印。
赵珣目光灼灼的盯着面前桌子上的白纸,手中持着一根炭笔,在白纸上勾勒着稀疏的线条。
在他的后,站着一群人,为首的便是靖安王赵衡,其他约十几人,或是青州有名的书画大家,又或是有名望的士子,其中有好几个都是上阴学宫的学士。
此时,靖安王赵衡盯着赵珣的动作,面上隐现激动之色。
“春桃,不要乱动。”
“对不起,世子。”
名叫春桃的侍女就坐在赵珣对面,不到一丈的距离,保持着一个相对固定的姿势,虽然看起来有些别扭和不适应,但她必须得坚持,毕竟,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珣一会儿将手中的炭笔竖起,对着对面的春桃比划着,一会儿下笔,不断的勾勒着粗线不一的线条,纸上的画像渐渐的成形。
“要画人像,最重要的是结构,主体要放在纸的三分之一处,注意留白,要有呼吸感,下笔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头部的结构比例,先学着画球,要把人头看成一个球,如果是初学者,要先画辅助线,主要是两条,中轴线和水平线,然后观察三庭五眼的比例……”
一边画,一边说,纸上的画像渐渐的清晰起来,观察的人看看开始清晰的画像,再看看坐在对面的春桃,面色俱都变的惊异起来,最终,化为一声声的惊叹。
“好,好啊,想不到区区一支炭笔,竟然能够将人勾勒的栩栩如生,几无二致,这独特的画法,实在是闻所未闻!!”一名白衣中年男子激动的大声赞道,“世子殿下小小年纪,便创出了一门新的画法,当真是画道奇才啊,此事我一定会上报学宫,为世子做保。”
“王先生说的是,世子所创素描法看似简单,却画皮见骨,折光为墨的功夫,却是深得画道精髓,佩服,佩服。”
…………
……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靖安王赵衡也显得高兴不已,抚须开怀,大笑道,“哪里哪里,犬子鲁钝,也就是在这书画之道上有些灵性,不过好在其心性坚韧,行事执着,又靠着一点运气才弄出这素描之法,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赵珣面色一片灰败,心道,老子为了这素描,都调动了本我帮忙肝了三个月才有现在的成就,你特么竟然跟我说不值一提。
家人们啊,谁能想到呢?
他一个投影觉醒,除了本我的记忆外,挂是一个都带不来。
为了给自己立人设,他愣是与本我掰头了好久,才让庆余年世界的李承乾开始学习素描,利用本身的力量与天道酬勤的命符,将素描这技巧肝了出来,你以为容易啊!
“王先生,你也知道,犬子一心想要加入上阴学宫,自半年前于上阴学宫考核失败之后,回来便一直苦心钻研这书画之道,就是想要等三年之后的学宫再次考核,也不知这一次,能不能成功啊!”
“王爷说笑了,哪里还要等三年之后!”王先生笑容满面的道,“世子虽然年幼,但自创素描技法,已有自成一家的气象了,我今日便传书老师,请他来青州一趟,只要老师认可,世子便可以破格进入学宫,这也是符合学宫规矩的。”
“呵呵,明成先生精于的书法之道,学宫之中,书画一道,还要看玉垒先生。”王先生刚刚说话,便听到了另外一个声音传来,转头看去,却是一名黑袍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但面上却带着一丝倨傲,“在见到世子上一副画作时,我便已经传书学宫了,想来玉垒先生不日将至。”
“什么?!”王先生面色一变,“李子非,你……!”
“手快有,手慢无,王先生,都是学宫弟子,就没有必要分你我了吧?!”
名叫李子非的学宫弟子微笑道。
王先生一脸怒气,正欲开口,却见赵衡微笑开口道,“好了,诸位先生贤达,劳烦诸位了,春日清寒,还请诸位入室一叙,至于犬子之事,就看他的缘分造化吧。”
说话间,便将一群人引入了重重殿宇之内。
一个月前,他也像是眼前这些人一般的激动兴奋,同时也意识到了机会。
身为藩王,受限颇多,而他最大的心愿便是将这靖安王的位置安安稳稳的传到赵珣这个世子的手上,为此,他多有谋划,但他同样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的艰难。
只是,儿子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在开始提出要入上阴学宫时,他还以为这只是孩童戏语,但随着赵珣一步步的展现出在书画方面的天赋与灵性之后,他的想法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