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12节

  再之后法象修行,老道士便只是简单提了一嘴,李存孝也只是记在心中。

  眼下更重要的,却是另一件事。

  原本青龙一脉所传神功是《东华木公书》,但此次太乙突破大宗师,有所感悟,已然推演出新法。

  只看新神通天地烘炉,就知道这门神功绝对不差,老道士也毫不吝啬地全本传授给了他,只是.

  “只是《太乙救苦护身妙经》终究是草创,后面的内容还不完整。而且练出的灵相,怕也是师父的模样,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李存孝看着光芒璀璨的金刚杵,思忖再三,终于是下了决心。

  “推演!”

  无数信息瞬间炸开,脑海之中一片混沌,任由无数武学精义如河流冲刷而过。

  如此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李存孝耳边忽然响起天音,开天辟地,分辨清浊:

  “鑊汤火翳,变作莲池;剑树刀山,翻成花圃

  赦种种之罪愆,从兹解脱;宥冥冥之长夜,俱获超升.“

  “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委气聚功德,同声救罪魂”

  清醒之后,看着再度黯淡的金刚杵,脑海中已经多出一门和《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似是而非的神功:

  《十方救苦天尊妙经》!

请假,以及后续安排

  第一次写到百万字以上,经验不足导致战力出现崩坏,大家的评论我也有看,写得不好就是不好,没得推脱。

  小说已经到了后半,字数和我预计的差不多。

  调整下大纲,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正常完结,太监不了,新书也已经有规划了。

  今天就请假一天,感谢看官们的支持,老实说这本书到现在有两千均订,我没什么不满意的,希望以后能越写越好,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

  以上。

第309章元神出窍!生机所在?

  头戴冕旒,上穿青衣,下着赤裳,胸前挂方心曲领,端坐天穹。

  身边影影绰绰,时而归于一身,时而分化十方,变化不定,经忏声声不绝。

  等李存孝回过神来,神宫当中的青龙灵相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这样一尊仙真神圣。

  而且,原本鄙陋的神宫,此时也已经如佛门龙华宝殿一般,无数星光凝结,化作琉璃宝殿。

  细看之下,竟然和妙严宫的主体有几分相似。

  “这就是十方救苦天尊灵相?看上去处处有师父的影子,但细究根本,却是不同。”

  李存孝回忆着脑海中焕然一新的神功秘典,同时内视神宫。

  只见道门神宫从原本的一重楼左右,猛然窜起至六层,直接超过了佛门的四重楼。

  泥丸之中,三座神宫,天、地、水三坛交相辉映。

  以昊天祭坛为主导,十方救苦天尊灵相与西方广目天王灵相的真元仍旧融合无碍,彼此之间,毫无冲突。

  原本太乙真人的太乙救苦护身妙经,是要将青龙灵相,化为太乙救苦天尊。

  而经过金刚杵推演,这一尊灵相,却是多出了几分变化。

  所谓十方救苦天尊,乃是以太乙救苦天尊为基础,衍化而出,即: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如此囊括东西南北,四正四偏,包举上下,大有充塞宇宙之意。

  但这不是说一尊灵相变成了十尊,而是说,有了十种不同的状态。切换不同的天尊灵相,自然有各种对应的能力,乃至于神通。

  不过正因为这门神功立意如此之高,所以眼下以太乙真人提供的底本,加上十次破障推演,也只是能化出东南两方救苦天尊而已。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位列震宫,尊居卯位,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正是木行衍化风雷之故。

  而南方玄真万福天尊,位列离宫,尊居午位,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正好能叠加于广目天王之身,使得控火能力更上一层楼。

  李存孝手中,金色的龙元分化成青、红二色。

  青色真元旋转,渐起风声,呼啸慑人,房间当中竟然隐隐传出雷霆之声,风中亮起蓝白电光。

  随手一弹,青色真元散去,火行真元中的金色转而璀璨,红色的部分却不断变淡,最后竟然化作纯白透明。

  随手将练功用的假人摄来,白金火焰还没贴近,掺入了灵矿、连下品魔宝都无法斩断的假人,竟然好似猪油上了油锅,肉眼可见地软化流淌。

  哧哧哧。

  几声轻响,地面木板上已经多了几个拇指大的漆黑空洞。

  “威力不错,可似乎并没有得到火、木相关的神通。”

  “之前我都靠推演得到了能看破天地之气的净天眼,这门神功品级并不低于《广目天王经》,不应该啊。”

  李存孝先是满意,此后却又不禁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十方救苦天尊脱胎于太乙救苦天尊,虽然分为上下四正四偏十方,看似贴合八卦五行,但实际上的权能,却是执掌地狱,裁断生死。

  就像老道士,拘拿魂魄,反手之间,炼制为兵难道说,这门神通是关于元神,作用于泥丸方寸之地?

  李存孝思及此处,再度合上双眼,静坐蒲团。

  果不其然,这一次,他全心灌注于泥丸神宫之中,不多片刻,竟然感觉到外界传来些微的吸引力,让神宫中的三尊灵相都蠢蠢欲动。

  “难道是出阴神?出阳神?”

  心里一惊,这种情形,老道士倒是和他提到过,那就是武者在凝聚法相的时候。

  要三元合一,前提是将精气神各自修持到极限,然后于虚空中造作元胎。

  在这过程中,便需要元神脱离肉身。毕竟,肉身既是元神的容器,也是元神的囚笼。

  不脱离小天地的束缚,就没法借助外界大宇宙的力量复返先天。

  实际上,第七境界的交感,练的就是这个。

  “那岂不是说,我虽然是重楼,但或许已经提前将第三个小境界修成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出元神本身也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不然天下的宗师也不会那么少。

  哪怕直觉告诉他可以这么做,可就这么冒险还是叫人担心。

  好在他身上还有灵宝。

  “龙舟”

  心底轻唤一声,眉间赤龙纹一闪,李存孝已经出现在乾阳殿的龙椅上,头顶正是器灵赤龙盘踞的藻井。

  有器灵护持,便是元神短暂离开肉身,也不怕出问题。

  毕竟,当初和文中子演练时使用的化身,就是器灵提供的。

  万事俱备,李存孝当下再无迟疑。呼吸之间,静心净念,很快三尊灵相都变得轻灵起来,像是要脱离肉体凡胎,飞升而去。

  “真的行?”

  将昊天祭坛和十方救苦天尊按住,转而在广目天王背后推了一把。

  啵!

  几乎是刹那间,李存孝感觉自己穿过了一层薄膜,卸下了千斤重担。再睁眼,眼前已经化作了俯视的视角。

  身穿淡紫道袍的青年盘膝而坐,面容平静,呼吸极其缓慢,好似假死过去一般。

  而当视线收回,真元与元神之力凝结的五根手指好似赤红的琉璃,轻微活动,和本身的躯体并没有什么分别。

  宫殿里早就存放了不少日常生活物资,此时随手摄来一面等身镜,其中显现的赫然是头戴宝冠、面容威猛的西方天王。

  “靠!真的能出阳神?”

  武道越到后面,越发接近神话,李存孝即使早就通过师父等人有了心理准备,可自己亲自体验,又是一回事。

  魂魄离体这种事情,上辈子也只在修仙故事里看过啊!

  一时间,李存孝颇为兴奋,尝试着灵相离体后的种种变化,玩得不亦乐乎。

  只是还没一盏茶的功夫,他就感觉到灵相在快速消耗。

  外界天地给他的感受也从平常,变成了一个逐渐露出黑暗的深渊,给人冰冷的感觉,吓得他赶紧奔向自己的身躯。

  啵。

  李存孝打了个哆嗦,像是从冰天雪地一下回到了温暖的炕上。

  睁眼一看,镜子中的青年已然面色煞白。

  “消耗这么大?才一盏茶功夫而已。”

  “这能力对眼下的局面,似乎没什么作用啊。”

  灵相本质上,就是他所修武学的具现,里面有他的精、气、神,但是前两者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后者。

  所以灵相离体之后,除了能穿过实物之外,其他能够做到的,本体一样能做到。

  甚至于,在灵相离体的这段时间,本体基本是成了植物人。

  “搞了半天,元神出窍还不如不出窍呢。”

  李存孝叹了口气,等状态恢复之后,转眼离开灵宝秘境,推开了静室的大门。

  “罢了,不管怎么说,至少之后交感境界时会轻松很多。”

  “加上《昊天上帝古文书》入门的天人感应状态,成就宗师的把握也会更大。”

  思忖之际,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院,却见李木叉、魏河、叶乘霄三人正在一起比武演练,自家夫人则一边旁观,一边翻阅着几本账册。

  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有太乙真人这位新晋大宗师坐镇,但是一年之中,频繁被人打上山门,此次连北漠的蛮人都打到了大秦的腹心,傻子都知道如今楼观道情况不妙。

  道兵这段时日巡山,甚至抓到了不少偷跑的弟子,倒不是说要东奔投敌,而是想要躲回西京。

  好像这样做,就能够从即将到来的危险之中抽身一样。

  当然,也有人在这压力之下拼了命地习武,希望能在大战到来前,再突破一些。

  但习武终究是水磨工夫,并非人人都像能李存孝一样,一天一个样。

  李存孝也看得出来,自家几个小弟这一两日拼命练功,与其说是想要增强实力,不如说是借着练武排解心中的压力。

  “三郎”,叶淑仪注意到来人,没有打扰练功的几人,莲步轻移,自然地牵住青年宽厚的手掌。

  “家中的东西,我都清点打理得差不多了。”

  “嗯”,李存孝反握住一双纤手。

  “师父给你的灵丹,炼化得怎么样?”

  “很好,今晨我已打破天梯第二关,不出半年,必然能打破第三关,触及玄关。”

  叶淑仪心中既有暖意,也有担忧。

首节 上一节 412/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