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95节

  不过这位幽州节度使,李存孝的确有所耳闻。

  其是否无能不好说,但生性残暴却是远近闻名。

  自从安史乱国之后,藩镇节度使的任命逐渐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变成父子相传、抑或上级传给属下。

  而这位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其人凶淫纵毒,欲自尊大。

  为了节度使之位,囚父杀兄。上任之后,治理属地更是残暴不仁,百姓纷纷逃亡境外。

  而为了惩治这些人,刘守光专门叫工匠做铁笼、铁刷,令人坐到笼中,从外面用火燎,或用铁刷来刷剔人的皮肤,使其皮肉如泥而下,生不如死。

  要是和这位畜生比起来,别说晋王李翼圣,就连朱全忠,也都像个人了。

  “殿下,既然提到乞答蛮人,不知其族中,可有高手?”

  李存旭原本滔滔不绝的架势被打断,脸上却没有流露出半分不悦。

  “乞答人逐草而居,游牧为生,虽然族中人人弓马娴熟,号称十万控弦之士,可在宗师面前,不过土鸡瓦犬,一触即溃。”

  话到此处,他不自觉收敛了几分骄矜,流露出几分凝重,李存孝知道“但是”要来了。

  “但是几十年前,乞答蛮中,出了一个人物,名叫耶律亿。”

  “这耶律亿野心勃勃,明面上臣服恭顺,暗中却悄悄收拢了漠北的大小部落。”

  “当时朱贼背上,攻陷河北四镇,牵制了我河东兵力,没能顾及。”

  “事后发现时,此人已经统一草原各部,更兼收拢了乌斯藏番僧,习得密教法门,以欢喜金刚法相晋位大宗师。”

  “其王后月理朵号称狮面佛母,同样是少见的宗师高手。”

  “这一夫一妻,时常骚扰边境,刘守光那废物不敢直面锋芒,一退再退,营州、平洲都已经落入乞答之手。”

  “若是再丢了蓟州和幽州,北蛮穿过河北四镇,便可长驱直入。那时生灵涂炭,我大秦子民将为异族铁蹄践踏,谁能力挽天倾?”

  什么?!

  李存孝和李思齐大吃一惊,这个消息他们当真是第一次听闻。

  大秦内地十六道都乱成了一锅粥,谁还有心思顾及边疆?

  没想到李存旭一开口,直接将两人的心吊在了嗓子眼。

  乌斯藏本是大秦西面上的雪山之国,安史之时还曾经发兵叩关,四处劫掠。

  后面被横空出世的郭令公打得大败而回,国中高手死伤惨重,连宗师都再没出过,渐渐就没落了。

  但是雪山上的番僧,却是曾频繁下山,学得佛门密宗陀罗尼,并结合本土萨满雍仲之术,另辟蹊径,开辟出一条成佛之路。

  这些往事,契此曾经着重给李存孝讲述过,让他见到雪山番僧,必杀之后快。

  翻阅了不少秘闻卷宗后,李存孝才知道,这雪山密教,行事极其残酷,尤其喜欢以人骨、人皮作魔宝。

  又有明妃欢喜之术,采补妇女,蜜慧灌顶,在极乐中追求涅槃。

  一言以蔽之,是把密宗“方便法门”剑走偏锋,走到阴沟去了的一支道统。

  那乞答蛮的领袖耶律亿能够以雪山番僧之密宗术,成就陆地神仙,必然是杀人盈野,流血漂杵。

  死在那夫妻手中的中原百姓,只怕已经不下十万!

  想到这些,凡是良知未泯者,谁能不胆战心寒?

  李存孝同样大受震撼,但是他也没忘了,说这话的人是晋王的世子。

  “所以,朱全忠在东都兴风作浪,晋王却不能南下拨乱反正,是被乞答蛮拖住了?”

  “不错”,李存旭见其很快恢复了冷静,甚至还有余力分析局势,心中不由得更加激赏,越发坚定了要将其收入麾下的想法。

  “三郎,风雨将至。”

  “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想必不用我来教你。”

  “这东西你且收好,将来再见时,希望你已经做好了决定。”

  李存旭说着,在李存孝疑惑的目光中,递过来一方金印,并微笑示意。

  后者接过,将金印翻转,只见其上线条粗拙刚健,像是用手指勾勒出阳刻的四个大字:

  十三太保。

第297章混天绫!画龙点睛!

  “殿下,这方金印是大王的意思,还是您的意思?”

  骏马奔驰,身后的山峰迅速缩小,直至看不真切。

  李存审脑海中仍然浮现着方才的一幕幕,终究忍不住朝疾驰在前的李存旭发问。

  “怎么,心中不平?”

  淡黄圆领的下摆随风飞扬,男人的嘴角翘起,显得心情极好。

  “属下还不至于这般小肚鸡肠。攻城拔寨是功劳不假,但大军行动,离不开粮草补给,丹药更是我等武者的命脉。”

  “大秦覆灭在即,朱贼是咱们最大的对手。必须要有太乙真人师徒这样的丹师存在,咱们将来才能一直源源不断地诞生精兵强将。”

  “如此,大王看重也好,殿下看重也好,其实都是一样。”

  “哈哈哈哈哈”

  李存旭大笑,忍不住举起马鞭,朝自己的心腹指了指。

  “没想到,一堆军汉里,倒是你李存审最能审时度势。”

  “我倒是可以告诉你,这方金印既是我的意思,也是父王的意思。”

  “将来李存孝若入我麾下,你也会因今日的情分受益的!”

  李存审笑着点头附和,但笑容淡去之后,回首而望,双眼之中还是不可遏制地流露出忌惮和妒忌之色。

  从龙之功,赌的就是一个下注。

  若是投注的人多了,最后赚的便少了。

  本来以为此人不过是一个天梯,就算会炼丹,自己也能以境界拿捏。

  谁知李存孝竟然不声不响,突破玄关。

  这样一来,对方的价值只怕已经一跃超过了自己,将来便是殿下上位成功,最靠前的位置怕是也轮不到自己了。

  可除了发愁,自己又能怎么办呢?难道要暗中使绊子?

  只怕到时候李存孝未必有事,自己倒是要负荆请罪了!

  在战场上被箭矢扎成刺猬也不愿吭声的李存审,此时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夹紧马腹,朝着自家殿下追了上去。

  “十三太保吗”

  李存孝把玩着手中的金印,若有所思。

  不远处,李思齐站在山崖。

  方才李存旭的邀请和示好,后者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但此时他却一言不发,远眺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半晌没有转身。

  为了陇西李氏将来的前途,有那么几个瞬间,他不是没有开口劝说的想法。

  但思来想去,李思齐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他清楚地知道,如今真正能决策的,除了师父太乙真人,便只有师弟李存孝。

  对方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何须自己多嘴?

  大家虽然都姓李,但李存孝的李到底还不是陇西李。

  要恨,只恨晚了一步,让越国公府缔结了婚姻。

  眼下再要加深关系,除了把族中子弟送给李存孝做徒弟,再有就只剩纳妾了。

  不过李存孝和叶淑仪还没完婚,平时也不像好色之人,要怎么才好

  “师兄,我们走吧。”

  李思齐从沉思中惊醒,目光偏转,只见李存孝已经是再度恢复了平日波澜不惊的气度,心中不由为对方的养气功夫暗自赞叹。

  一方金印,便是一个承诺,而且是一位大宗师的承诺。

  放眼天下,大宗师也不超过十指之数。无论在什么时候,这样的一件事,都有足够的分量,叫人心中动荡难安。

  哪怕李思齐自己,平日在门中也是和严道通有接触的,但是听到李存旭抛出橄榄枝的刹那,也忍不住心跳加速。

  陆地神仙的青睐,岂是寻常人能够承受?

  一路无话,沉默的气氛中,两人顺利回到了门中,在青龙峰分开。

  李思齐去处理杂务,李存孝则径直回到家,先把犹自躁动的青狮子安抚下,送到马厩。

  随后捏着袖袍中的金印,缓缓来到了后院。

  “我回来了。”

  “大哥!”

  “三郎。”

  李木叉正在叶淑仪的指导下练功,闻言,两人都迎了上来。

  上午见面会谈的事李木叉并不知晓,只当大哥是有事出门。

  他也懂事,没有缠着问东问西,很快便去了别处,给两人留出了空间。

  “李存旭拉拢我了”,对未来的妻子没有隐瞒的必要,李存孝拿出金印,简短地将上午的事说了一通。

  顺道,将那张龙象丹丹方也取了出来。

  叶淑仪拿起来看时,上面已经多了许多注解,和正文相比,明显痕迹很新,像是刚写上去的一样。

  等到听完事情始末,她看向李存孝的目光中不禁多出几分异彩。

  武者总是慕强的,男女皆是如此。

  而自己的未婚夫,几乎是无死角的强大,无论武力还是技艺,样样都是顶尖。

  如此,哪怕是让宗师折服,也都并不是让人惊讶之事了。

  “晋王如今,的确势大。藩镇节度之中成就大宗师者,唯独李翼圣与朱全忠二人而已。”

  “眼下形势未明,能多一条后路,也是好事。”

  李存孝闻言暗自松了口气。

  他想着自己丈人一家终归是朝廷册封的越国公,对于结交藩镇或许会比较反感。

  不过眼下来看,就连与国同休的勋戚,对朝廷也不怎么看好。一时间,他心中也不知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晋王的使者来了又走,并没有惊动门中上下,事后只有契此和严道通来问了一嘴。

  前者是询问李存孝对李存旭两人的观感,似乎在权衡什么;

  而严道通则没有多言,这件事事前他知晓,事后似乎也不是很关心。

首节 上一节 395/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