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81节

  此起彼伏的声音里,有生杀予夺的暴戾,有蓄养苍生的傲慢,有主宰万灵的冷漠;

  有好为人师、有刚愎自用,还有对人间的自暴自弃.杨英和文中子数百年的怨念,在这一刻如同海啸,反复冲刷着岸边的礁石。

  有那么一个瞬间,李存孝几乎觉得自己要迷失在这些狂乱的呐喊当中。

  但是,金刚杵的光芒就像海上的灯塔,刺破了无边的黑暗。

  短暂的煎熬,换来的是耀眼的金光,将宝杵上的摩羯一次又一次地点亮,转瞬间,便已经没有一丝黯淡。

  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煞气也在金刚杵中被转化、吞噬,好像其中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吞吐着亿万江河入海的水流。

  对于推演来说,投入的煞气越多,得到的功法和武学就越完善。

  而这一次靠着文中子和杨英,一位三教合一的宗师,一位大宗师,其提供的煞气相比上次不知多出多少倍。

  梵文散发璀璨金光环绕交织,如同蚕茧将李存孝包裹。

  在这个瞬间,熟悉的感觉再度袭来,他知道自己即将失去对外界的感知。

  不过,有文中子牵制杨英,又有龙舟器灵护身,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在此之前,李存孝还没忘记文中子的话:

  普通武者只有一个本尊,一个灵相。

  而实际上每多一个本尊,泥丸宫洞开之时,便能大出一倍,元神的力量也就要比普通武者大出一倍。

  当时他还不明所以,如今青龙灵相成就,有了经验的他自然豁然开朗。

  一尊灵相,一座神宫;三尊灵相,自然是三座神宫。

  在彻底被海量的经验感悟沉浸之前,他最后的念头,驱使着佛门本尊从天梯入主泥丸,第二座神宫隐隐间显露轮廓。

  一念不生,一念不灭。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一切作意起念,一切心动意动,统统消失,曾经的画面再度在这虚无之地上演。

  种子没入土地,菩提树拔地而起;

  黑龙在绿叶中膨胀,盘绕成硕大的华盖。

  欲飞天而去,却被锁链束缚,无法动弹。

  剧烈挣扎,震动了树下汪洋;

  口吐毒火,焦枯了世间青翠。

  一切都是徒劳,巨龙磅礴的生命力涌入龙华树的躯干,一尊强大的神灵在其中孕育,这是上次推演神功中断时的场景。

  然而这一次,有了足够的煞气作为能源,功法和武学的精义如同巨轮转动,在每一次生灭中不断更迭变化。

  李存孝的意识有了别样的感知,他好像回到了母亲的肚子里,即将诞生为一个新的生命。

  不,并非是作为凡人的母体,而是作为天地的胞胎,在渺远不可及的须弥,在四大部洲仰望的三十三天之上。

  龙头枝干般的宝树打开门扉,熔岩一般赤红的身躯踏足于天际,琥珀般纯净的天眼将阎浮提世界的一切囊括其间。

  凡人、畜生、饿鬼、修罗、地狱、天人.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

  九山八海,有情众生,尽皆顶礼;

  天女散花,地涌金莲,雷音浩荡:

  “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未来世尊于此树下成佛!”

  “世尊!我等四王领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及无量百千鬼神,以净天眼过于人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世尊!是故我等名护世王!”

  “此西方有大天王,名曰广目,是大龙王,居须弥山半之西白银埵,城名周罗。以无量百千诸龙而为眷属,守护西方!”

  雷音如同席卷宇宙的波纹,遍及阎浮,吹入恒河沙数;

  铁围山中,八大海水,无尽汪洋,亿万蛟蛇龙种如沸!

  雄伟的天王顶天立地,戴宝冠,着璎珞,穿金甲。

  左手执长槊,矗立须弥;

  右手持赤索,网罗霄汉!

  菩提树叶化为翠瓦,龙华主干色作琉璃;

  树枝横生,化作梁柱斗拱;

  赤面天王端坐其中,灵相的光耀,辉映青龙!

  “呼~”

  李存孝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狂猛气流将眼前的流云推开一大片扇形的空白。

  睁开紧闭的双眼,琥珀水晶般的瞳孔散发出璀璨的神辉。

  而在泥丸宫中,两座四九神宫比邻而起。

  相较于青龙灵相头顶模糊的弧形轮廓,赤面天王所居的菩提宝殿,已然升起三重楼阁!

  “佛门本尊,这就已经神宫三重了吗?”

  李存孝还未从那化身神灵的余韵中脱离出来,轻而易举迈过了普通武者苦苦追寻的门槛,竟然也没什么惊讶的情绪。

  真正体验过神功推演的过程,他才知道,神功之所以在绝学之上,就是因为这已经超脱了凡俗能够理解的极限。

  在推演的幻境中,短短片刻,他真的感觉自己化身成为了天地的宠儿,亿万龙族的主宰。

  只要愿意,摘取星辰也好,劈开汪洋也罢,不过弹指而已。

  超脱一切的力量,让人无比的沉醉。

  这就是宗师的境界?这就是胎化炼形后的神魔之躯?

  不,就算是两位师父,只怕也比不上.

  “《西方护世大龙广目天王经》,这就是我自己的第一部神功.”

  “我的《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本来取自五部如来中的北方天鼓雷音,后来又学习了契此师父传下的西方无量寿如来一脉武学。”

  “由此,哪吒太子为北方天王之子,善能降伏龙众,转入西方,独立门户,成为驾驭万千龙众之天王,倒是也合情合理。”

  除了神功,配套的武学自然也是一并推演出来,还有双眼之中,似乎也诞生了什么神异。

  但现在并不是检查收获的好时候。

  身上的道袍不知何时已经披散,露出其中玉色的起伏线条,还有盘踞游走的赤红虬龙。

  龙舟器灵和李存孝的联系在不断加深,也是因此,后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乾阳殿前的景象。

  成百上千只佛掌遮蔽天日,本该慈悲的观音菩萨眼角流下血色的泪滴,将方圆十里都污浊为血海;

  血海之中,断肢残躯重叠拔升,酱紫色的僵硬肉身好似被冰寒地狱扭曲化作的怪竹,哀嚎着向天空伸出手去。

  这就是杨英作为大宗师,作为陆地神仙所拥有的道场“南海紫竹林”。

  而在这一片地上魔国的对面,文中子的气势看上去却是弱的多。

  滔天魔焰的侵蚀下,砖瓦堆砌的小庙摇摇欲坠。

  古旧的匾额上,“先师庙”三个字隐约模糊,两旁的对联在魔威的冲击下艰难地绽放光辉:

  金声玉振,垂范千古。

  儒门初祖,号为素王的孔文宣逝去之后,当时的圣王敬仰其人,立“先师庙”祭祀。

  数千年下来,先师庙早已遍布天下,儒者尊崇。只是前周到如今大秦,佛道兴起,儒门式微,香火日渐稀薄。

  文中子的“道场”就像是现实的映射,残破的“先师庙”中,素王居中,太上玄元皇帝和伽蓝帝君分坐左右。

  光焰熊熊,雷音浩荡: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素王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

  残破的小庙好似洪流中的礁石,看上去似乎是杨英占了上风,但借助器灵的力量,李存孝却看得出,这两人都已经是强弩之末。

  杨英入魔前是大宗师,但一来被司马扶风和宇文坚背刺,二来受困多年,本源已经接近干枯;

  文中子半魔半人,状态虽好一些,但境界的差距摆在那里。若不是因为三教合一的特殊,他早就该魂飞魄散。

  “小友”,先师庙中,文中子看着光门之后的李存孝,眼底有惊奇,有欣慰,有遗憾,唯独没有后悔。

  “按照约定,这《中道》便交给你了。”

  “真可惜,见不到你未来成道之日.三教合一的大宗师,这天下在你手中,会塑造成什么样子?”

  李存孝闻言心头一震,就见那一篇文字铸就的长城卷为一册书籍。

  失去了防护的手段,文中子却反而仰天长啸,在杨英疯狂和恐惧的吼叫中,携先师庙凌空飞渡,不偏不倚地镇压在千手观音的头顶。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小友,动手吧!”

  “如您所愿”,眼瞳倒映着魔佛头顶的破旧小庙,李存孝默然合掌,双拳结印。

  秘境颤动,赤龙横空,四重宫阙解体、重组,好似监牢,将血海道场中的二人紧紧包裹。

  死前的疯狂,让煞气的海潮翻涌不休。

  心中怀着对文中子的敬意,李存孝握紧了书册。

  心神之中,《中道》和《昊天上帝古文书》两篇神功相互呼应,残余的一点太清玄气仍旧在两座四九神宫之外,倔强的驱逐混沌。

  “只差最后一位本尊入驻泥丸了。三教合一前辈,我能做的,比你想象得更多!”

  “金刚杵,推演!”

第287章出关!首席邀战!

  “已经七天了。”

  太乙真人皱眉看着棋盘,举棋不定,半晌后随意将棋子一掷,黑白棋局顿时弹跳散开。

  严道通不满地瞪了一眼,却也没有了继续的心思。

  “突破玄关本来就颇为耗费时日,何况你那徒弟还是兼修佛道,慢一点才稳妥。”

  “话是这么说不错。”

  太乙真人揪着拂尘末端的鬃毛,眼神隐隐透着担忧。

  玄关是天地之门,也是生死之门,历来武者在此境界,无不将其视为鬼门关。

  若非如此,郭钊、秦思行、程若水这三位真传,也不会迟迟停滞不前。

  踏错一步,荣华富贵也好,家族的荣誉也罢,全都化作过眼云烟,无法不叫人心生畏惧。

  一般认为,突破玄关所用的时间越短,成功的几率越大,越安全。

  这是因为元神合真形成就灵相的时候,会架起天地桥,那个短时间内,会有大量灵气和魔气同时对武者造成冲击。

首节 上一节 381/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