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昨日他们还接到消息,梁王上书,称黄潮并贼将秦奉权已经伏诛,雒阳危机已解。
报捷之余,又说西京粮价高昂,暗指权贵们为富不仁,侵吞民脂民膏。
恳求天子为百姓生计,御驾回转东都就食。此处有通济渠输送漕粮,足以解眼下危局。
据说奏疏送到的那一日,政事堂上空,有两轮大日同辉。
明明是十一月深秋,房屋上都开始凝结冰霜,皇城却是好似重回三伏酷暑。
明明是当今最大的反贼,却反而做出一副朝廷忠良的做派。
严道通用小指头都想得到,高骈看见那篇奏疏,必然是勃然大怒,以至于心神震荡天地,引发异象。
在他思索的同时,长孙炽和秦思行又爆发了争吵,尉迟沐则在中间和稀泥,太乙真人则是闭着眼,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等到这场没有结果的争论结束,其他人都离开了三清殿,老道士才睁开眼睛,幸灾乐祸地看着严道通:
“还好当初我没听师父的话,入了青龙一脉。若是要让我做掌教,只怕早就把长孙炽他们打出屎来!”
“你打不过,所以是我做掌教。”
严道通无奈地捏了捏额角,起身朝后山走去,太乙真人顺势跟在一旁。
“长孙师弟心系朝廷,厌恶藩镇,是敢战的。”
“秦师弟也心系朝廷,却想合纵连横,想缓。”
“至于尉迟师弟,大概心系家族,还没想好。”
这位楼观道的掌教忍不住叹了口气,和太乙真人对视一眼。
两人的立场不言而明。
“存孝准备得如何了?”
“按他的说法,已经是九成九了。”
严道通看着近在咫尺的祖师殿,脸上终于露出几分真切的笑容。
“祖师保佑,有此逸才,无论如何,至少我楼观道的道统不会断绝。”
“要是存孝做了掌门,天运怎么办?”
太乙真人先一步踏进殿中,李存孝快步上前行礼。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要能熬过即将到来的乱世,便是立两个掌门,又有何妨?”
严道通低语喃喃,另外两人都听不真切。
为了龙舟的保密,此时此地发生的事,就连薛天运也不知晓。
“若准备好了,便去吧。”
李存孝不知道两个老头的心思,拱手一礼,便拈香祭拜。
水波似的波纹抖动,转眼又来到了三元极真洞天的匾额之下。
不过这一次,李存孝没有跨出云海升天而去,而是就地盘坐。
眉心之中,赤红龙纹发烫发光,一颗“珍珠”吐出,被赤龙送入丹田——这是上次积攒下来的太清玄气。
伴随着青龙和菩提树真形显现,真元在太清玄气的滋补下越发澄澈,顺着二十四节通天骨,涌入玄关——
开泥丸!
第285章四九神宫,泥丸灵相
武者晋升第七境界玄关,有两个关键步骤。
其一,开辟泥丸,铸造神宫;
其二,本尊入主,元神相合,成就灵相。
一般而言,成就灵相这一关更为凶险,决定的是“成与不成”。
而开辟泥丸、铸造神宫这一节,虽然难度不高,对武者今后的修炼影响却至关重要,决定了“好与不好”。
而武道发展至今,对于铸造神宫,也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衡量武者成就玄关之后的潜力。
道藏中说,天数起于一,终于九……九者,究也,物极于斯。
神宫作为灵相的居所,元神的摇篮,以“九”为衡量,分为四等。
最低为“一九”神宫,中间为“二九”“三九”,最高者“四九”神宫。
四个等级的神宫,同时也大致决定了武者在玄关境界能走多远。
第七境玄关,有重楼,内景,交感三个小境界。
重楼境界,是玄关的基础,号称“十二重楼”,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修成十二重楼。
一九神宫能成三重楼,二九神宫能至六重楼。
但六重楼以下,最多修成内景,难以交感天地。
唯有三九神宫能至九重楼,有望第八境宗师;
而四九神宫更是能至十二重楼圆满,有望第九境地仙。
因此,若要打个比方,泥丸之中,神宫便是大楼的“广度”,一旦决定,不可更改。
而重楼则是“高度”,虽然可以后天修炼,但是地基越坚实,才能越高,修建起来也越轻松。
对于李存孝来说,这两者完全可以同时兼顾,因为击败大秦太宗之后,除了用来培育化身,剩下的太清玄气还有不少。
此时伴随着青龙和菩提树真形显现,真元在太清玄气的滋补下澄澈如碧海,顺着二十四节通天骨,涌入玄关。
在蒙昧黑暗的大脑识海中寻找泥丸所在,向来是武者突破玄关的第一个难关。
但对于李存孝,却根本不必寻找。泥丸所在,好似天上的北极星,再清晰不过。
真元滔滔,发出江河浪涛般的声音,轻松冲破了那一层隔阂,涌入泥丸之中。
这个瞬间,好似有一股清凉之气涌入天灵,熟悉的感觉,就像以往使用金刚杵一般。
尽管闭着双眼,但李存孝却有一种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的感觉。
太清玄气所化的宝珠随着真元的河流,冲入泥丸,随即不断有乳白的气息混入其中,随河水冲刷周遭的混沌。
伴随着混沌的褪去,光明在泥丸中一点点地扩大,勾勒出一个朦胧的轮廓,像是一个半球状的盖子,这便是“神宫”的雏形。
这个过程中,李存孝能够明显察觉到自己的元神在壮大,对于周围的感知也逐渐清晰。
没有耗费多久时间,一块近似于“井”字形的九宫格便在混沌褪去的空间中确立下来。
“这就是‘一九’神宫?有太清玄气的帮助,很是轻松啊。”
李存孝都略微有些吃惊。
原本他在诸多前人笔记上看到的内容来说,开辟神宫难度不高,却很是消耗精神。
对于一般武者来说,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一乃至数日,期间还要不断进补丹药恢复元神,如此才能顺利地铸造出‘一九’神宫的雏形。
可对于他来说,整个过程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唯一被消耗的,或许就是真元河流之中沉浮的乳白宝珠,比起一开始显然缩水了一些。
“太清玄气,真是了不得的造化,怪不得郭钊困于瓶颈多年,却能一朝突破。”
“可惜,大秦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就算拥有太清宫,也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杰,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
小小地感慨了一下,李存孝见证了太清玄气的强大,索性一心二用。
一边在原来的“一九”神宫基础上继续扩张,一边开始转移道门本尊。
菩提树的华盖上,手足五官都已齐备的莲藕小人张开怀抱。
青龙盘旋,缠绕其上。青红二色的青龙汞珠从龙口中喷吐而出,注入莲藕小人之中,不消片刻,头顶的青碧莲花便一点点绽放。
直到青莲完全开花,内里金色莲蓬的孔洞中,顿时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李存孝没有犹豫,青龙真形蜿蜒而上,分作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尾火虎、箕水豹、房日兔、心月狐七尊星君,填入其中化作莲子。
在这个瞬间,空虚的感觉短暂地上涌,但很快便消失无踪。
“应当是转移本尊到了化身之中,我的肉体短时间有些不适应。”
“不过七宝莲花扎根丹田,与我已经是一体,所以不会造成实质的损伤。”
李存孝闭目内视,只见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之中,金莲和青莲的根茎好似七彩的经脉,四通八达,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与此同时,由于佛道本尊都已经入驻到莲花化身之中,两者也就被七宝莲花这一至宝连接起来。
等到适应了这一变化,再度召唤真形的时候,李存孝惊奇地发现,巨大的苍龙已然缠绕在了龙华菩提树的树冠之上,龙尾和树根悄然连接。
相互区别,却又紧密联系。木行的青龙汞珠和火行的焰摩宝珠,两种不同性质的真元隐隐交汇融合。
与之对应地,本体的七窍之中因为魔头的离开再度变得空空荡荡,为儒门本尊的到来腾出了位置。
泥丸之中,浪涛依旧奔涌,太清玄气在真元带动下冲刷着混沌。
方才的“一九”神宫,此时俨然已经增多了两倍,三个“井”如同品字排列,也就是达到了“三九”神宫的标准。
到了这个地步,即使有太清玄气相助,神宫的扩张也明显慢了下来。
“这才一个本尊,我还有佛、儒两门没有开始,不能让太清玄气消耗太多。”
李存孝当机立断,菩提树上苍龙长吟一声,化作流光,自尾闾穿过夹脊、玉枕,撞入泥丸。
轰!
好似混沌中的巨人挥舞巨斧,分开了清浊。
明明安坐在地,李存孝却觉得整个天地都在颤抖、轰鸣。
青龙真形冲入泥丸,周遭的混沌破碎、倒卷,露出第四块“井”。
四九神宫如同田字格一般两两排列,璀璨的光芒喷薄而出,涌入苍龙的身躯——那是他的元神之力。
灵相的融合,开始了!
龙舟秘境,乾阳殿。
寂静。
四重宫阙,安静无声,就连往日人魔们似有若无的嘶吼,而今都听不到半分。
这是文中子的功劳。
得知李存孝即将打破玄关,前者也顾不得什么同级交手的考验,干脆利索地将乾阳殿外全部扫荡了一遍,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
如今整个秘境当中,已经再找不到一个人魔。除了——
踏,踏,踏。
脚步声由远而近,回荡在乾阳殿外的广场上。
这脚步声很有规律,像是每一步都计算好了步伐,不紧不慢,从容自在。
最终,停在了乾阳殿前。
平顶幞头,白衣黑缘襕衫,青黑平头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