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139节

  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这魔宝的威力,比起定风珠和龙雀刀,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不仅不需要我的精气就能发挥神异,更能认主择主,甚至还可以化作无形,兵解入体。”

  “虽然方才炼化时没发现什么精神印记,但这样一件好宝物,怎么可能就放在这个地方,白白送人?”

  “是太乙真人,还是别的什么高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天鼓寺的主持和首座们保底是第六境的高手,他们却从不到这山上来.”

  李存孝不知想到什么,猛地打了个激灵。

  “妈的,闯祸了!”

  李存孝并不后悔炼化风轮,因为方才的情况,不炼化就要死了。

  但如今危机已除,他才不想在这里等失主上门。

  三十六计走为上!

  心中一动,脚下风轮气流骤然激烈,好似战斗机的喷口一样向后喷涌风力。

  李存孝只是眼前一花,下一刻,已经出现在山林当中。

  狂风直接将周围的草木拔地而起,赤骊连连踉跄,惊恐地嘶鸣。

  但主人顾不得安抚,手掌一勾,神骏的马儿就被大风翻了个跟头。

  尚未落地,便直接被虬结双臂举了起来。

  下一刻,狂风大作,举马的身影轰然冲向九天,六十息后,已经出现在州城几里外的无人小径——

  转瞬即至!

  通往宋州城的官道上,一个奇异的道人似慢实快的前进着。

  说他奇异,是因为这道人面容苍老,却留着银白络腮胡,身形也十分高大威猛。

  说似慢实快,则是因为他身下青色的宝马,马蹄起落从容,好像很慢。

  但一步踏出,便从道路的一端到了另一端,而路上的其他行人却视而不见。

  “太乙道兄~太乙道兄~”

  洪亮却又温和的声音,上一刻似乎还很远,下一刻却已经出现在了身边。

  威猛的老道嘴角抽搐,面色不善地看向一旁。

  “布袋和尚,你缠着我到底想干什么?”

  一个憨态可掬的胖大和尚,穿着一身粗布僧衣,袒胸漏乳,左肩还扛着一个打补丁的大布袋。

  他双腿看上去也只是普普通通地走路,可是却半点也不曾落后于青色的宝马。

  “你看看你,都是出家人,不要那么暴躁嘛。”

  他笑容可掬,颇有一种亲和力,但被叫做太乙真人的老道闻言,却是越发不快,

  “我只听说布袋和尚喜欢除魔卫道,没听说过你还喜欢说教?”

  “你是来求丹药,还是来借东西,痛快点,别啰嗦!”

  “太乙道兄倒是和传闻一样快人快语”,

  胖大和尚说罢,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听闻道兄有一面照骨镜,能洞彻人身血气真气,就连魔头煞气,也无所遁形”

  太乙真人顿时恍然,粗大的五指摸了摸白色的络腮胡子。

  “原来是来借照骨镜”

  “不借。”

  胖大和尚见他回绝的干脆,倒也不恼,仍旧笑容和煦:

  “贫僧不是那等爱占便宜的人。”

  说着,胖乎乎的大手就往肩上的布袋里摸索。

  但太乙真人颇为傲然地摆了摆手。

  “不需要,我什么也不缺。”

  布袋和尚顿时头疼起来。

  他知道对方出身高贵,又是楼观道里首屈一指的丹鼎道人,身家不凡。

  但也没想到,对方连问一声都懒得问,直接回绝。

  可这照骨镜,是无论如何也要借,这关系到他这一脉的衣钵传承。

  念及此处,肉乎乎的脸上露出一抹肉疼,一团赤炎在手中化作花苞,绽放作红莲。

  其中无数金色梵文浮沉,显得神异非常。

  “道兄,这是我偶然所得的武学,来历极其古老。”

  “虽然对出身圣地的你我来说不过尔尔,但其中化魔成道的法门,还算有些意思.”

  “来历古老?那就是残缺不全的意思咯?”

  太乙真人的话听上去很是嫌弃,但手却很诚实地伸了出来。

  布袋和尚心中一喜,暗道有戏。正要把手中红莲递过去,情况忽然再变。

  太乙真人的脸色忽然剧烈变化,嘴巴开合不知道在说什么。

  下一瞬,脸色已经铁青地快要滴出水来。

  而胯下的宝驹感知到主人心意,忽然发出类似狮虎的低吼。

  狂风裹挟着一人一马,转眼身影已经消失在道路尽头。

  布袋和尚顿时急了:

  “道兄!照骨镜你到底借不借啊?!”

  话音未落,前方忽然飞来一道流光,直直射入布袋和尚怀里。

  伸手一接,却是一面铜镜,背后雕刻着繁复的花纹。

  但除了纹样比较精美,其他看上去都是普普通通。

  但布袋和尚却极为欢喜,胖乎乎的手轻柔地在镜面上抚摸。

  太乙真人暴躁的声音这时才顺着风声传来:

  “东西借你,算你欠我一个人情,别跟着我了!”

  布袋和尚五指一捏,红莲火焰消散,微笑着朝远方合十一礼。

  “这太乙真人还真是喜怒无常,说翻脸就翻脸不过有了照骨镜,和尚我的衣钵总算能找个人传下去了。”

  把玩着手中的铜镜,胖乎乎的脸上笑意更浓。

  这一会儿功夫,太乙真人已经杳然无踪。

  布袋和尚不急不缓,两边的风景却在他身侧飞速倒退。

  不多时,其人已经停在一处岔路口。

  左边道路的尽头,能看到一座雄伟大城。

  右边道路的尽头,却是一座高山,其中古刹深深,十分幽静。

  “到宋州城了?”

  “正好去看看德正师侄,顺便,要是天鼓寺里有什么好苗子,我也能挑一挑.”

  大和尚呵呵一笑,望着坐落在群山中的寺庙,好似个普通的行脚僧人一样,信步走了过去。

  宋州城六十里外的平顶山,太乙真人骑着青色宝驹,狂风一般,转眼便来到半山腰。

  看着平静无风的狭道,白色络腮胡的脸上神色极为难看,但脚步却没有半分停留。

  沿着山路,转瞬便到了顶峰。

  舒缓的平顶上,十分突兀地搭建了一间草庐。

  太乙真人到了此处,神情一下子就舒缓了。

  他甚至跳下宝马,步行走了上去。

  “火轮。”

  一声呼唤,山顶之上,虚空中生出金红赤炎,一只赤红神禽不知从何处飞出,温顺地落在他的手臂。

  太乙真人松了一口气,手指轻抚火焰凝结的赤羽,眼中露出怀念和一抹哀伤。

  赤鸟顺从地蹭了蹭他的手掌,随即轻轻振翅,向着草屋飞去。

  奇怪的是,这草屋不知是用什么搭建,赤鸟的火焰灼烧在上面,竟然一点焦黑都看不到。

  太乙真人跟着走进草屋,然而进门之后,却没有任何陈设,地上竟然是一个洞窟的入口。

  一人一鸟顺着洞窟走入,直到尽头。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寒潭。

  丝丝凉气散逸,暮春时节,此处却好似深冬。

  潭水深处,隐隐有金光闪烁。

  但太乙真人却看也没多看一眼,反而径自走向寒潭旁边,一个小小的坟冢。

  赤鸟轻鸣一声,落在墓碑之前,火光内敛,化作金色的飞轮,叮当当滚到墓碑旁。

  太乙真人看着这一幕,嘴唇颤抖起来。

  短短的两三步,他却走得极为艰难。

  手掌抚摸青石雕琢的墓碑,厚厚的尘灰在一股柔和的震荡下簌簌而落。

  “吒儿,爹又来看你了”

  “今年爹来得早,还没到中元.”

  “.自从十多年前找到金莲,剩下的再也找不到了”

  “.大师兄.说我疯了想让我收徒.”

  “.吒儿,爹该怎么办啊”

  声音断断续续,模糊不清。

  痛苦和挣扎在那苍老的面容上满溢,最终化作晶莹流淌。

  只是还没滴落,就被粗大的五指拭去。

  威猛的道人拾起金轮,后退几步,盘膝坐下,默默看着墓碑。

  七个大字,从上至下。字迹不太规整,不像是凿刻而出,更像是某个人心情狂乱时的挥洒。

首节 上一节 139/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