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 第443节

  唐皇听闻此言,立刻上前询问何为大乘佛法,并邀请那两位僧人开坛讲法。

  而那两位僧人,却直接飞身至半空,显露出真身,原来是观世音菩萨及其弟子木吒尊者。

  观世音菩萨当众显圣,阐述大乘佛法的种种益处,上至唐皇,下至文武百官,听后皆露出痴迷之态。

  唯有那状元“方明”,面色惊异不已。

  方明惊讶地环顾四周,未发一言,但心中却已确定了一件事:“不对劲,大家怎么都是这种痴迷的模样?”

  “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在起作用吗?为何我未受影响?”

  “对了,我已开始修行《白骨观》,能固守精神,有白骨护佑!”

  方明看着这一幕,心中感到有些恐惧。

  “这佛法明明不事生产,且对国家无实际益处,但此刻文武百官及唐皇却如此着迷,实在可怕。”

  “在唐朝普及知识,扫除各种‘障碍’十分必要,只有持续教育,才能让新一代的人们不盲目愚昧地信仰。”

  “信仰,应是自由的,而非如此不由自主!”

  方明心中对此十分确定,周围的人都是被神通所影响了。

  这让方明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水陆大会结束后,唐皇与玄奘法师结拜为兄弟,并赐其国姓为唐,还赐了法号。

  从此,玄奘法师又名唐三藏。

  并且,唐皇将“西游”之事交给了唐三藏,命其前往西天灵山取回大乘佛法经书……

  西游之事,也自此正式拉开序幕!

  “开始了……”

  当唐三藏被唐皇派人送出大唐边境的那一刻,漫天神佛不知有多少都在暗中关注。

  就连叶恒,也在关注着唐三藏的行程。

  只不过,叶恒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当唐三藏走出大唐之后,才真正将漫天神佛的注意力从大唐引开。

  叶恒的目光,还投向了长安城的方向。

  “种子们,要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长安城举办了一场水陆大会。

  这场水陆大会,前后持续了七个七之数,即七七四十九日。

  随后,唐三藏一路向西,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真正离开大唐的边界。

  而就在这大约八十天的时间里,方明已顺利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应用出来,并开始向外推广。

  除此之外,大唐的第一份报纸也正式创刊!

  这份报纸名为《大唐日报》。

  在方明的推动下,第一份报纸经过整理排版后印刷而出!

  《大唐日报》设有“官方新闻”“民生”“杂谈”和“科普”四大栏目。

  报纸的四大版面,恰好对应这四大栏目。

  而第一批报纸的官方新闻栏目报道了几件事。

  其一,是水陆大会的圆满成功以及唐三藏的西行。

  此外,还记载了大唐新科状元方仲永的事迹。

  在科普栏目中,介绍了方仲永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情况,并科普了这一举措将对大唐产生何种影响。

  民生栏目则发布了最新的惠民政策。

  这项惠民政策由状元郎方仲永牵头,成立“大唐工程院”,号召征集天下能人巧匠,并提出“专利”费制度,上报技术有奖。

  而“杂谈”栏目则收录了唐皇李世民及一些底层百官对报纸的寄语。

  其中还有方仲永的一段话:“时代的改革已经到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大唐工程院,向所有有识之士敞开大门。”

  筹备已久的报纸,暂定为每月刊发一期。

  而第一期报纸,竟然印刷了数万份之多。

  紧接着,依靠长安城的交通便利,报纸被发往全国各地!

  在长安城中,大街小巷都回荡着“卖报咯,卖报咯”的叫卖声。

  一时间,长安城中人纷纷讨论“报纸”。

  许多茶馆酒馆还专门聘请读书人,为大家“读报”,吸引了众多人气。

  许多大唐百姓被新奇的报纸吸引,报纸在整个大唐引起了轰动。

  在这种环境下,大唐各地都有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看到报纸后心情激荡。

  “开始了,改革开始了。”

  “大唐状元方仲永……也是我们的同志!”

  有许多少年收拾行囊,前往大唐长安城,投奔那位“状元郎”。

  而在长安城中,状元郎的声望更是水涨船高。

  “爱卿这报纸一事,办得极为成功啊。”

  朝堂之上,唐皇对方明大加奖赏:“赏爱卿黄金千两,绫罗绸缎百匹……”

  “谢陛下。”方明道谢后,又递上奏折:“臣回去酝酿许久,整理出了这关于纸张印刷及出版的管理方案,还请陛下过目。”唐皇李世民招了招手,让执笔太监将奏折内容宣读出来。

  执笔太监大声宣读。

  这个奏折中,完整介绍了纸张的应用方法及建议。

  此外,还有针对出版的规章制度,条理清晰、规规矩矩。

  “准了,就按爱卿这个方案,成立‘出版总署’。”

  “由爱卿来管理这个出版总署。”

  “谢陛下。”方明没有客气,直接应了下来。

  下朝之后,方明没有回到自己的“状元府”,而是前往了自己工作的地方——大唐工程院。

  方明的“招贤令”,是以大唐工程院的名义向外发布的。

  “报纸的影响已经扩散开来,前几日来投的,还只是一些普通的贤才。”

  “不知道什么时候,其他的‘同志’们才会到来。”

  方明心里想着,回到了工程院中。

  “大人,今日又有不少贤士来投。”

  方明一回到工程院,立刻有下属来禀告。

  “安排一下,我现在在待客大厅见他们。”

  “是。”

  很快,下属就已安排妥当,将这几日来的“贤士”都聚集在了待客大厅。

  这时,方明才步入其中。

  待客大厅里,大约聚着三十多人,此刻却是一片安静。

  方明步入其中,随即开始打量起众人。

  一番观察后,方明不禁微微动容。

  因为他在这群人中,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人!

  这种不同,并非体现在长相或穿着上,

  而是源自于“精神”层面的差异。

  他们目光坚定,眼中似乎闪烁着某种坚定的信念之光。

  方明再也按捺不住,试探性地开口问道:

  “自由?”

  人群中,一个装扮成农夫模样的少年站了出来,目光如炬,语气坚定:“平等!”

  接着,一个少年樵夫也站了出来,神色认真:“公正!”

第474章 南无白骨夜叉佛

  一个不断咳嗽的瘦弱少年上前一步,喊道:“医者仁心!”

  一个乞丐擦了擦手,郑重地站了出来:“爱国!”

  “友善!”一个猎户少年挺身而出。

  “诚信!”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站了出来。

  “敬业!”一个少女面色坚毅,开口说道。

  这一刻,方明深受触动,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

  他仿佛是在茫茫大海上独自飞翔的海燕,终于找到了同伴;又像是草原上孤独的狼,重新回到了狼群之中。这一刻,方明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为了平复自己的情绪,方明念了一句佛号:

  “南无白骨夜叉佛。”

  下一刻,方明再也按捺不住,上前紧紧握住其中一人的双手,“同志们,我们不再孤单了!”被叶恒带入西游世界的‘种子们’,有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都将‘白骨观’修炼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若这些人继续生活在现实世界,说不定还能成为进化者。

  然而,他们却因各种意外离世,被叶恒带到了这西游世界。

  即便经历了这个世界的轮回转世,他们灵魂深处那枚白骨烙印也未曾磨灭。

  这枚白骨烙印,让这些种子的成长之路变得顺畅。

  当他们觉醒后,更被白骨烙印赋与了诸多特质。

  其中,他们都有一个无法磨灭的共同点,

  那就是对叶恒的坚定信仰。

  基于这一点,他们也都会选择继续修炼‘白骨观’。

  甚至,远在北俱芦洲的叶恒,都能感受到自己获得了诸多「精神加持」。

  “当他们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人族,让‘白骨观’在其中广泛传播,那么在这个世界,我也将能够进入那完整的‘大罗量子思维’状态。”

  “完整版的大罗量子思维,近乎对天地全能全知,集合人道之力。”

首节 上一节 443/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