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上 第497节

  直到数十万年后的一天,有人登上白玉小径,打开一缕封印。终于外界的阳光照入黑暗,在黑暗中投下一缕光芒,将她唤醒。那时,已是真王时代了。

  她看着身边的少年,陈实正在专心致志的抄录头骨上的巫祭道纹,很是认真。

  小椴仙子心道:“反攻神洲的奢望,早已破灭了。我只是想再见到族人,仅此而已。”

  而这些,系在她身边的少年身上。

  巫祭道纹中蕴藏着神官掌管的大道之妙,属于高度凝聚的道法,倘若天资聪颖,可以破译巫祭道纹,转化为符箓,从中领悟出不凡的功法。

  陈实如今见多识广,辨认这些道纹,将之破译成各种符箓篆形态,发现有一部分与周天大醮中的符箓图案有些相似,突然心中微动:“符箓篆一开始描绘的神祇形态,可能就是商时神祇的形态,只是后来逐渐转变为如今的模样。”

  陈实抄录完成,在抄录的这段时间,便已经将其中的奥秘破解了两三成。

  不过,他破译这些巫祭道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辟魔梭向前驶去,河底还有一些沉船,残破不堪,船体多为木质,船身上有青铜蒙皮,蒙皮上也绘刻着各种大道纹理,常见的有螭龙纹、夔龙纹、云纹、雷纹、风纹、水纹。

  陈实将这些纹理抄录下来,随着深入,他们发现更多的尸骨,竟也是神官的尸骨。

  他们发现更多的沉船,这些船大部分已经破损,桅杆断裂,船体破开,像是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战斗。

  这时,上方投来一个巨大的阴影,二人仰头望去,只见辟魔梭不知何时行驶到一艘船只的下方。

  “那艘船,是漂浮在河面上的!”

  陈实催动辟魔梭,从船边驶过,来到水面上,但见一艘完整木质舰船飘浮在水面上。

  舰船长十多丈,从两侧探出一排排船桨,组成羽翼的形状,船尾也有着调节上下左右的尾羽,而在船头则是青铜鸟首。

  鸟首的青铜纹理简单,寥寥几处凹凸修饰,便将一只鸱鸮脑袋调绘得栩栩如生。

  “这种船叫做鸮舟,是水师用船。”

  小椴仙子飞临船头,尝试催动船只上的道纹,只见道纹逐渐亮起,喜道,“这艘船还能用!”

  陈实收了辟魔梭,与她一起降临船头。辟魔梭的速度虽快,但消耗也大,不适合长久使用。而这艘鸮舟是普通法宝,催动并不费力。

  鸮舟微微一震,缓缓启动,沿着河道向前驶去。

  这里的天地也是一片昏暗,看不太远,而且天地间弥漫着浓郁的邪气,比正常的邪气浓度要高很多,带给陈实一股深沉的压迫感。

  陈实心念微动,火光顿起,一轮大日自他身后绕行,挂在空中,接着又有一轮明月自他身后飞出,日月环绕,将四周照亮。

  更远的地方一片昏暗,那股压迫感,让他的道场无法延伸到更远的地方,日月所照的距离也只有里许。

  光芒照亮河岸,但见河岸两旁飘浮着仙山,山体不大,上面修建亭台楼榭。

  不过楼宇亭台,多已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偶尔可见一两栋较为完整的建筑。

  它好像经历了严酷的战斗,以至于原来金碧辉煌的建筑,只剩下废墟。

  小椴仙子神情微动,望向远处。

  这地方不像是普通的地方。

  鸮舟向前行驶,更多的仙山和仙家宫阙映入眼帘,这些山体飘浮在空中,多已残破,山上的建筑也已经毁于战火。

  有些山体上还有暗红的血迹,血液像是还在流淌,未曾干涸。

  鸮舟顺着河流向更远的地方驶去,照亮沿途的景色。这里的仙山静静地飘浮在空中,像是凝固在时光中,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死一般寂静。

  他们看到巨大的法宝碎片,插在山体上,或者夹在两山之间。

  日月从这些法宝碎片旁边飞过时,光芒照亮了碎片上面的玄妙的大道纹理。

  法宝的材质有的是青铜,有的是黑铁,岁月太久,染上了斑驳锈迹。

  这里的历史无言。

  这些法宝碎片,在今人的口中称作史前残留物,无论阴间还是阳间,有许多类似的法宝。但如此密集的史前残留物,陈实还是头一次看到。

  长河行于空中,鸮舟鸟首向前,沿着河面静静驶去,驶过一片片古老的废墟,横七竖八的巨人骸骨映入眼帘,即便倒下,比鸮舟还要高很多。

  这些巨人骸骨呈现出战斗姿态,像是在与敌人厮杀,力竭而死。

  两人停下船,来到这些巨人骸骨前,仔细查看,骸骨表面浮现出巫祭道纹,表明他们的身份,大商的神官。

  “他们是朝廷的神官。”

  小椴仙子面色黯然,喃喃道,“灾变发生时,他们为何没有自封小世界?”

  陈实抄录这些骨骼上的巫祭道纹,这些巫祭道纹蕴藏着大商时代的智慧,很有可能已经失传,趁此机会,将它们抄录下来,倘若商人可以恢复,就传给他们。

  而且,陈实也需要将这些道纹化作更多的符箓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

  他们一路搜寻,更多的骸骨映入眼帘。

  这时,日月光辉照耀,驱散四周的黑暗,一堵连绵不知多远的青铜城墙映入他们眼帘。

  城墙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道纹,复杂,相互勾勒,组成一道抵御外敌的长城!

  这面难以想象的壁垒上,映照出一只黑色玄鸟的图案,纵横数千丈,壮观惊人!

  城墙下坐着一具骸骨,手中握着一柄断剑。

  小椴仙子怔怔看着那把断剑,突然将那骸骨搂入怀中,泪如雨下。

  “他是我弟弟,子玉。他应该也自封了,为何死在这里?”

  她难过难分,低声道,“灾变到来的时候,父王传令,让所有仙人第一时间破碎小世界,打碎合道状态,自我封印,免得危害世人……”

  陈实观察这具骸骨,询问道:“那时,你弟弟多大年纪?什么修为?”

  小椴仙子怔怔出神:“他十五岁,走的也是仙道,已经修成元神。”

  陈实道:“这是一具老年人的骸骨。”

  他站起身来,打量四周,说出自己的猜测:“你们自封之后,高手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只剩下你弟弟他们这些人。大商朝廷危在旦夕,可能是你弟弟率领剩下人,在那个末日中继续挣扎求生存。他在这里建造了防线,战斗到晚年,力竭死在此地。”

  他看向青铜城墙后的那些骸骨,道:“他是最后的商王,率领大商最后的一批精锐,战死在这堵墙的后面。”

  小椴仙子喃喃道:“为何是这里?他们又在对抗什么?”

  陈实摇头道:“不知。但我知道他们为何把战场选择在这里。因为下面就是天池国,大商最后的子民。他们必须守护住最后的希望。”

  他心中黯然。

  “商王子玉以为护住了大商的子民,却没想到他们变成了鬼族。但无论如何,他们存活下来,留下一线希望。”

第462章 大道之墙

  小椴仙子抱起商王子玉的骸骨,默默起身,将他放在鸮舟上。

  当年灾变发生得太快,大商的仙人反而是第一个抵挡不住的,不由自主便发生邪变,修为越强,道行越高深,邪变的速度便越快。

  在小椴仙子破碎小世界自封之前,已经有不少大商仙人邪变,化作灾厄,屠杀苍生。剩下的仙人见势不妙,破碎合道的天地,自我封印。

  此乃无奈之举。

  玄鸟天庭的祖先神去迎战这些邪化的仙人,祖先神也是死伤惨重。

  这个时候,朝堂之中,所有高手消失,剩下的只是一些修为低微的炼气士,群龙无首。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在末日降临时挺身而出。

  从前替他遮风挡雨的人,他所能依仗的兄长姐姐,父母亲朋,都不存在了。他只能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与天斗,与地斗,与邪祟斗,与自然拼杀,救族人于危难之间。

  他战斗了很多年,为大商延续气运,让民众可以存活下来。

  他终究还是老了,英雄迟暮,修为虽在,但身体大不如从前,终于战死在这里。

  “他们在阻挡什么?”

  小椴仙子喃喃道,“是邪化的仙人,还是其他什么危险?为何要打这么久?”

  陈实仰望这座青铜长城:“翻越这座长城,就知道了。”

  两人正欲登上城墙,突然陈实停下脚步,看着墙角。墙角除了巫祭道纹外,还有一幅画,画得很是粗糙,画中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很是英俊,但模样与陈棠有些像!

  那女子满面笑容,靠在男子的肩膀上。

  两人脑袋大,身子小,脸上挂着夸张的笑容。

  “这个人,应该是爷爷!爷爷身边的女人是谁?谁画在墙上的?”

  陈实错愕万分,仔细打量,在陈寅都的腰间,看到了一个布偶娃娃,布偶娃娃露出一张笑脸。

  造物小五的脸。

  “爷爷来过这里?”陈实更加错愕。

  小椴仙子飞身向上,陈实收拾异样的心思,连忙跟上她。

  两人很快来到城墙上,陈实还在想着爷爷身边的女子是谁,向前看去,不由怔住。

  只见城墙的对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座座仙山飘浮在云海与霞光之间,仙山上有着仙阁仙宫,宛如人间仙境。

  在仙境与城墙之间,还有着一道由无数巫祭道纹共同构建而成大道之墙,将仙境与黑暗隔开,宛如两个世界。

  陈实和小椴仙子呆呆的看着这一幕,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他们本以为商王子玉率领大商强者与邪恶作战,但是从两边的对比来看,好像商王这一边,才是邪恶的一方。

  小椴仙子怔怔看着对面,喃喃道:“我不明白……”

  这时,陈实身躯微震,目光直勾勾的看向远处。

  那是一片飘浮在半空中的祭台,比陈实从前见过的任何一个祭台都要庞大,仿佛是由整座山体切割而成,祭台的顶端极为平整。

  下方分为九重,象征九重天。

  每一重天上,皆有一尊尊形态各异的神人铜像,有数丈之高。

  其中有些铜像,分明是鬼族形态!

  确切地说,应该是商人中的神官的形态!

  这座祭台复杂无比,每一层还有戈状的旗杆,悬挂着奇特的大幡,幡面长达四五丈,下方挂着流苏,迎风飘展。

  而在祭台的四周,飘浮着一面面巨型铜镜,环绕祭台,铜镜中映照出瑰丽山河。

  陈实匆匆一瞥,不由怔住,看到很多熟悉的地理。

  四年来,他东奔西走,四处复生华夏神祇,对西牛新洲的地理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极为熟悉,一眼便看出,这些铜镜映照的是西牛新洲阴阳两界的地理!

  阴阳两界,被分为一百零四大区,铜镜共有一百零四面,将阴阳两界几乎所有地理悉数囊括其中!

  除了一百零四面铜镜之外,还有其他更为奇特宏大的布置,如祭台下有三尊青铜玄鸟,背部驮起这座祭台,环绕祭台,还有围绕祭台飞行的雾状物,穿插交错。

  但是,最吸引陈实目光的不是这座祭坛上的各种奇异布置,而是祭台上的几个身影。

  其中一个身影是个脑门光亮的道人,宽袍大袖,顶着大肚子,不修边幅,他脑袋前面没有任何头发,只在耳后到后脑勺长了一圈头发,偏偏又很讲究的扎起来。

  此刻这道人在祭台中央,脚踏禹步,步罡踏斗,在另一个年轻男子的帮助下,周身层层叠叠的符箓四面八方散开,与九层祭台上的那一尊尊大商青铜神像相对应!

  罗天大醮,一千二百尊神祇。

  周天大醮,两千四百尊神祇。

  普天大醮,三千六百尊神祇!

  祭台九重,每一重有四百尊大商青铜神像,共计三千六百尊神像,与三千六百尊神祇相对应!

首节 上一节 497/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