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眼神却像是被水洗干净,仿佛少年时明亮,就像这些年来一切崎岖世事无非暴雨一场,而如今的他已从中过。
“遇没遇上你……”
陈迟笑了,轻声念着:“我都可以是我想要的那个自己。”
说完这句话后,他开始上路,赶路。
是的,那场战斗不是他所能掺和进去的,但他绝非什么都做不了。
顾濯的身份早已公诸天下。
道门上下,无论玄都还是清净观,都不曾做出反驳。
顾濯依旧是道门之主。
天下道门中人就有倾巢而出的理由。
这其中只存在一个问题。
荒原地处偏远,无人能知此间事。
一念及此,陈迟感慨万千。
“这就是因果所在吗?”
他想着近些年来,因顾濯缘故来回奔波千万里,硬生生活成一个邮差的事实,却行唯有自己才能把这个消息带出荒原。
陈迟最后看了一眼北方的天空,视线落在飞舟即将消失的末端,相信这将会是他人生中送的最重要的一封信。
伴随着清鸣之声,剑锋倏然出鞘。
一道剑光出现在湿地中,离地约莫数尺,疾驰向南。
陈迟随剑而行,宛若御剑,却又更像是缠在剑身上的一条绳索。
不过片刻,他竟已至数里外,只留残影于原地。
……
……
飞舟上。
王景烁心有所感,回头望向后方。
那一缕剑光映入他的眼中,只是一个念头,他便已确定去者是陈迟。
一道声音在旁响起。
“要把他留下来?”
“杀了。”
王景烁收回视线,随意说道:“本想着他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又是无关重要的蝼蚁,留着不杀也没什么,但既然非要找死,那就死吧。”
冼以恕没有接这句话,搭箭矢于弦上,随意挽弓,再放指。
从数千丈的高空,至荒原上的那片湿地,其间距离不可谓不遥远。
然而如此遥远的距离,却在弦动后被一条纤细至极的白光连接起来,再无隔阂。
当那道白光消逝时,大地随之而发生震颤,数不尽的泥土被翻开,湿地被挖出一个深坑。
烟尘就此升起,遮蔽星光。
就在冼以恕准备调息时,那道剑光忽而破尘嚣而出,纵弯弯曲曲跌跌宕宕,带着草木破碎后的絮流,仍旧是在向前,向南!
飞剑依旧在。
冼以恕皱起眉头,准备再次拉弓,王景烁的声音响了起来。
“算了吧。”
“他不可能再接我一箭,必死无疑。”
“先前说过,陈迟不过蝼蚁,既然是蝼蚁,那就没有可能干扰到接下来的事情。”
王景烁笑了笑,笑容因平和更显不屑,说道:“就当是做件善事好了,何必赶尽杀绝。”
……
……
慈悲为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些话总是挂在僧人们的嘴边,从千年到万年,信者多,不信者却更多。
尤其是那些在修行路上有所得的真正强者们,更是对此多有鄙夷,甚至于是唾弃。
对修行者来说,真正值得去尊重的永远是境界,是道休这般明明杀人无算却被禅宗称之为大师的绝代强者。
慈航寺的僧人们对此心知肚明。
峰顶,主殿灯火幽暗,清寂无声。
无垢僧站在殿中佛祖雕像前,远望,与当年道休无甚区别。
在那场雨中的谈话结束后,他离开南齐,带着那面缘灭镜的碎片来到慈航寺,以顾濯所言与老住持开门见山。
老住持无法隐瞒,在良久的沉默过后,与他全盘托出。
无垢僧听到的越多,越是知道那两场谈话中的顾濯,不曾抱有私心。
他从未怀疑过,但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人口中被道出,终究是两种感受。
那是纯粹的善意。
“抱歉。”
无垢僧的唇角泛起笑容,满是自嘲:“你我大概是无法愉快再见了。”
他往殿后走去,对等待已久的老住持说道:“走吧。”
老住持沉默半晌后,在心中叹息了一声,眼神无奈中夹杂着悲悯。
不多时,两人登上那株古树的粗壮枝干上。
古树是树,更是佛祖当年圆寂时留下的遗蜕,禅宗最后也是最为强大的手段。
今夜东南有雨,树上的光火却未熄灭,把雨水映照成丝线,暖融的光芒中都是禅意。
在古树顶端,无垢僧取出缘灭镜的碎片。
——苦舟僧当初将缘灭镜碎片一分三送出去,白皇帝与顾濯各有所得,但最重要的那部分始终在禅宗,为的就是此时此刻。
“我想最后再和你聊一遍。”
沙沙的雨声中,老住持的声音也变得携远。
但再如何委婉的嗓音,都无法掩饰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无垢僧留下遗言。
当佛祖那一缕禅念醒来后,他将会如顾濯所说那般死去,无任何转机。
无垢僧沉默片刻,迎着雨水笑了起来,摇头说道:“我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又有什么好和你说的呢?”
——只有一件该做的事情。
这句话他没有付诸于口,在心中静默念诵禅宗真经。
当经文无声奏响时,缘灭镜最核心的碎片飘起,往高处去。
当镜面去到古树顶端,满树上下灯火,于这一刹那映入镜中。
下一刻。
万丈佛光自镜中出,降临在无垢僧的周遭,然后开始不断地聚拢,再聚拢,直至完美地与小和尚融为一体。
他的身躯开始泛起金黄的色泽,那是一具金身正在被铸就,那是佛祖正从沉寂中归来的迹象。
无垢僧眼中所见人间,再非身前事。
整座慈航寺以一种奇特的角度,出现在他的眼中,或者说是感知中。
他可以随时俯瞰寺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神圣的塔林,还是正在禅房里赌博的僧人,乃至于角落里的一只虫儿。
他朝着远方望去,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无比平整,只要他变得足够高大,便能以这种方式窥见众生,执掌天下地上一应事。
他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为什么道休祖师会将自己的神通称之为掌天法地,因为这是禅宗自存在以来,唯有佛祖抵达的最高妙境界。
思绪不过瞬间,感慨都是转眼事。
无垢僧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决定。
是为禅宗而舍身。
但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与此无关的极重要事。
无垢僧朝中原望去。
他的目光降临在白帝山上。
凝视着那面缘灭镜碎片。
……
……
白皇帝偏过头,望向东南。
慈航寺中的景象映入他眼中,那是佛祖遗蜕所化古树的千万灯火,是正在成佛的小和尚。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错愕,甚至泛起一缕意趣。
哪怕就在下一刻,无垢僧对他道出那两个字。
“抱歉。”
话音落时,白皇帝身外那面缘灭镜碎片再次破碎。
砰!
裂纹彷如荒原上的那片土地,几乎是在瞬间布满全部镜身。
紧接着,与古树如出一辙的光火依次从更细微的碎片中迸发绽放,极尽绚丽之色。
就像是一场缩小无数倍的烟花在白皇帝前方盛开。
连带着缘灭镜的碎片转瞬即逝。
无垢僧的声音不再出现,目光也消失。
白皇帝突然笑了。
“真有意思,你一个手中满是僧人血的人,能让佛祖转世如此相助。”
他不再去看慈航寺,目光再次落在荒原之上。
白帝山上钟声复而悠远,难觅其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