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太监的情况若是换算到那些个仙宗,便是被称作宗门底蕴。
只有当宗门有大变故的时候才会出手。
为了对付国师。
圣皇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不惜让这位藏得极深的一国底蕴都出手。
老太监郑延年淡淡道:“太平令大人,老奴此次是想请大人给令师爷书信一封,请其出山相助,朝廷必有厚谢,免去国师祸乱国运,以至万民生灵涂炭。”
李锐并无惊诧。
对此他早有预料。
国师是何等人物,若是逼急了,当叫一个翻天覆地,虞国朝廷必定不会好手。
而世间有那本事能镇压一国气运者,也就只有他的师爷,高天下一人。
要晓得一件事。
他那师爷与虞国的关系是盟友,并非臣子。
在大杀谪仙一事上,双方目标一致,可在国师这里,可就不一样。
圣皇的话,高天下必定是不会听。
但若是李锐这个徒孙去说,却说不定可行。
郑延年可是听说了。
高天下隔辈亲,对几个徒弟是不闻不问,可对这个徒孙,却是极为上心。
从那次鼎山别院便窥见端倪。
换句话说。
在高天下那里,李锐的话比圣皇的诏书还要管用!
李锐沉吟一声,而后点头:“好。”
第548章 地仙也需客气三分
云州官道之上。
一人牵马,踽踽独行。
这男人走得很慢,不是力有不逮,而是似乎不愿意过早到达终点。
他叫廖齐。
世人都叫他定远侯。
廖这一姓的辉煌,还要从他那老祖宗说起。
太祖皇帝问鼎中原,封天云台十二功臣,他那老祖宗排十一,算不得多出众。
可到了现在。
天云台十二功臣的后代几乎都失势,唯独定远侯一脉,越来越昌盛。
到了他这一脉。
甚至比他那老祖宗都更加显赫。
朝中至少也能排进前五。
靠的当然不是什么皇帝信任,而是他足够能打。
要知道,别看现在袁定庭被称作兵圣。
可要一百年前,他亦是定军侯。
然后仙祸平定。
圣皇要清算那些个在仙祸中甘愿成为黄龙子棋子的世家,他不去管。
可现在张子鹿还要继续对付世家。
他就不能坐视不管。
廖氏就是整个虞国最大的世家之一。
所以他只能与国师联手。
定远侯牵着马,亦如当年离开京城,一人一马北上杀蛮子时一样。
忽地。
官道上多出一个一身大红蟒袍的太监。
郑延年眯起狭长的眼睛望着定远侯。
“侯爷,你走错路了。”
按照朝廷的安排。
定远侯主北,安南侯主南。
云州在南。
不归定远侯管,可不就是走错了路。
当然。
可也能另有所指。
定远侯脚步顿住,别人不知道皇宫里这个老太监,他却不可能不知。
当年的谪仙人,不少都是他与这老太监一起杀的。
算是同袍?
定远侯不语,只是平静的望着,狂风将他一身衣袍吹得猎猎作响。
昔日的同袍,如今却极有可能要成为敌人。
他把手搭在了腰间刀柄之上。
郑延年望着眼前这个英武的男人。
曾经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他轻叹一声:“定远侯爷,陛下说了,走错了路,不怕,只要愿意回头。”
‘回头?’
定远侯轻笑:“如何回头?”
叫圣皇不打压世家?
当然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就没得谈。
郑延年摇了摇头:“侯爷糊涂,此界无路,他处就没有了?”
定远侯眉头微微挑起。
郑延年再度开口:“陛下仁慈,只要侯爷愿意回头,朝廷可送廖氏族人去往修仙界,爵位不改,开疆拓土,以全廖氏忠义之名。”
廖齐微微眯起眼睛,忽地一笑。
低低骂了一句:
“他娘的。”
饶是他也没想到,国师这个修扶龙之道的,竟然要谋反。
他认不认不重要。
这些年与国师联手,其实是做了不少实质上如同谋反的事情,他是为了护住世家利益,可架不住国师是真要谋反。
无论他是否自愿。
在一个帝皇眼中都是一样。
这是不可调和的对立。
若是圣皇只是说什么既往不咎,那就肯定只是为了安抚住他,等一切结束,便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这事老朱家的人最是擅长。
不看看,当年跟着太祖皇子从太恒山走出来的功臣还有几个没被灭九族的?
可圣皇却是说,送廖氏去修仙界。
这就完全不一样。
送的是廖氏,不是他。
而且是去开疆拓土,恰似当年人皇分封。
这已经是极为体面的结局。
去修仙界,换个活法。
这一代的圣皇,果真是不负贤明二字。
心胸确实广。
以后要是不得个上好的庙号,他廖齐第一个不答应。
定远侯嘿嘿笑了笑:“我承认,比起胸襟,我与陛下差太多。”
笑罢。
一道匹练亮起。
刀已出鞘。
“陛下大气,我廖齐也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郑先生,你我上一次并肩杀敌,恐是已有一甲子光景了吧?”
这一刻。
恍似又成了那位驰骋千万里的定军侯。
廖齐只觉得胸中郁结去了大半,忍不住骂了声:“袁玄明,干你娘!”
“廖侯爷?”
当李锐推开门的时候。
除了一身大红蟒袍的郑延年之外,还多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之人——定远侯。
定远侯望着李锐:“李大人,林琅曾常常与我提起你。”
李锐乐了。
他没想到,定远侯看到自己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这个。
虞国谁人不知,春风堂背后的东家乃是他还有天元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