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对岸的复兴军大举渡河来袭,而且不止是青龙军团,还有朱雀军团?”
“孟津渡已经沦落敌手,这只灵鸽还是守将见状不妙,及时放飞回来传讯的。”
得悉这个惊天噩耗,卢象升顿时被惊呆,“那李定国是疯了不成?数月前复兴军才攻占辽东,有着大把的事情要进行善后处理,照理来说,如今是分身乏术才对。”
“他不趁机一鼓作气兵进高句丽,一举灭掉残存的皇太极这些鞑子余孽,反而选择了渡河南下,开启统一华夏之战?”
也怪不得卢象升这样想。
按照复兴军面对的当前局势,稳定黄河以北地区,全力恢复民生秩序,才是当务之急。
正常情况下,李定国只要想稳中求胜,接下来的攻击目标,也应该是盘踞在高句丽王朝的皇太极才是。
然而现在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自然超出了卢象升的意料之外。
“莫非……难不成陛下最近的动作,已经被李定国得知……”
卢象升不笨,稍稍的一想,就猜到了对方的打算,“他这是预见了陛下的雄心壮志,想要提前扼杀大明皇朝复起的苗头!”
“是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李定国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常决定。”
“毕竟传承数千年的大明皇朝,即便是日落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隐藏的各种底蕴根基,远非皇太极的后金余孽可比。”
“一旦遇上了一位英主,逆势而起的话,不是没有反转乾坤的可能。”
“丝丝……”
想通了其中的原因,卢象升禁不住在到抽了一口冷气,只感到浑身发凉,“不愧是李定国,应运而生的绝世枭雄,查知了陛下在励精图治,立即就启动了扼杀计划,根本不会给大明复起的机会!”
至于李定国为什么能够这么及时,得知崇祯皇帝的一系列大动作,以南明皇朝内部那漏洞百出的情报部门,自然无法阻止传闻中名声赫赫的复兴军军情部人员探查。
由此暴露了崇祯皇帝的计划,实属正常。
这也证明了李定国的果决,即便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也悍然发起了大军南下,一统九州的战争。
“现在的孟津渡口失陷,挡不住复兴军的舰队攻击。”
卢象升双眉紧锁,脑海中如同电光闪过,“洛阳城距离孟津渡不过是万里,用不了几天,曹永祥率领的大军就将到来。”
“洛阳城的防御虽然不错,更有我带领天雄军亲自驻守,挡住敌军一段时间不是问题,但最终也是守不住的。”
“我个人殉国尽忠事小,但因此导致陛下的谋划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卢象升不惧生死,早有了为国尽忠的准备,却不得不顾及南明皇朝的生死存亡。
死得毫无价值的话,他就算是在九泉之下,也无法瞑目。
在陛下谋划启动的关键时刻,卢象升不想这么轻易的战死在洛阳城。
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留给自己做出选择的时间,只有数天。
即便是卢象升文武全才、足智多谋,在仓促之间,也有些乱了方寸。
死守洛阳城,最后以身殉国?
还是放弃洛阳,提前发动陛下的大清洗计划?
卢象升感到左右为难。
主要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够。
如果有着十天半月的缓冲时间,他完全可以去与孙传庭、黄得功商量联系,共同作出应对方案。
卢象升心急火燎之下,脸色青红交加,脑海中如同电光闪过。
“象观!”
片刻之后,他已经有了决定,对刚刚查看完毕军情密信的弟弟说道,“我要立即骑乘仙鹤灵鸟,去南方的开封城一趟,与孙传庭商议提前启动大清洗计划一事!”
“你与象同一起,马上召集天雄军将士,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钱粮物资,在今晚悄然带领将士们撤离洛阳城,连夜朝着东南方的登封城挺进,趁着高杰手下的将士不备,一举夺下登封城。”
“我会在三天内,回返前来与你们汇合,然后兵进汝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杀高杰,收编他手下的一镇新军!”
“镇守开封城的孙传庭,十有八九也将遭受复兴军一支主力大军渡河攻击,我会说服他尽快的放弃开封,南下凤阳,然后东进扬州,看看有没有机会灭杀刘泽清,收编他手下的那支新军。”
“只有这样,突然发难之下,我与孙传庭分头去将这两镇新军成功收编,才会有足够的兵力与钱粮物资,挡住复兴军南下狂飙突进的势头,为陛下清理内患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如果不出所料,此时的徐州城应该已经陷落,刘泽清这家伙十有八九会退避到扬州城。”
如今掌控两淮之地的刘泽清,是一个什么货色,卢象升十分清楚。
位于黄河南岸的徐州城,根本挡不住复兴军的一波攻击。
易地而处的话,如果他卢象升是复兴军一方的决策者,大军南下的突破口,肯定会选择徐州这座军事重镇。
看如今的复兴军来势汹汹,卢象升已经断定,这时候的徐州城已经陷落。
“大哥。”
卢象观闻言,有些焦急的的说道,“你这样直接去找孙传庭商量,如果他不配合该怎么办?”
“我们天雄军一旦撤离洛阳城,就将彻底与江南世家决裂,今后必然处处受制,这……”
无诏撤离洛阳城,放弃这座超级大城南下,意味着天雄军将再也无法回头。
无论是卢家还是天雄军将士,只有一心追随陛下走到底,同时与南下底蕴深不可测的江南世家大族联盟决裂。
那种后果,只是想想就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可以说,现在卢象升的决定,足以关系到天下兴亡的地步。
只要这一步踏出,将再也没有回头路,一不小心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成功就成仁!”
卢象升的脸色一狠,果决之极的大手一挥,断然说道,“既然陛下现在有了雄心壮志,我卢象升也豁出去了!”
“复兴军如今来势汹汹,如果不尽快的将刘泽清与高杰这两镇新军将士掌控,无论是陛下还是我与孙传庭、黄得功、卢九德、周遇吉夫妇,根本不会有半点胜算可言!”
“反正左右是个死,我卢象升不缺乏掀开底牌来搏一搏的胆气!”
他直截了当的做出了决定后,又叮嘱了弟弟一番,招来自己的六级本命灵鸟丹顶鹤,骑乘着它冲天而起,朝着东方的开封城极速飞去,一会就消失在天际尽头。
第485章 天雄军与晋军的战略性撤退,开门红过于简单
“王爷,这洛阳城我们根本守不住,今晚必须要南撤!”
卢象观看着身前浑身颤抖、如同筛糠一般的福王朱常洵,眉头微皱,直言说道。
放弃洛阳城可以,毕竟复兴军的大军压境,以他们天雄军的兵力,肯定是守不住的。
但崇祯皇帝的三叔福王,却不能任由其落入贼手。
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死要面子的秉性被朝中的文武大臣熟知。
一旦卢象升抛弃福王一家南逃,必然在事后被问罪。
盛怒之下的崇祯皇帝,下旨灭杀卢象升满门也很有可能。
毕竟崇祯的爷爷万历皇帝亲生的五个儿子,如今只剩下了福王朱常洵与桂王朱常瀛。
因此福王与桂王两人的地位,远非其它的大明亲王可比。
“卢将军,南撤可行。”
脸色惨白的福王朱常洵连连点着大脑袋,圆滚滚的肥胖身子,上下的肥肉不停抖动,“不过我们福王府的家财钱粮太多,一时半会根本无法全部转移运走啊!”
“这些家财得来不易,如何可以轻易放弃?更别提被复兴军接管……”
他视财如命,自从受封洛阳以来,一直都在大肆敛财,这些年来积攒的财货物资,可谓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光说家财,他与蜀地的唐王府,当为大明诸王的前两位。
“是啊!”
福王世子朱由菘在一旁插口说道,“我们福王府的大船队,正好停在南城外的洛河大码头,各艘宝船满载的话,至少可以搬走一半左右的钱粮物资。”
“问题是时间不够,从今天下午到晚上,根本搬不走一成!”
“卢将军,你让手下的将士,一同前来帮助搬运如何?”
朱由菘比起已经五十岁的老福王,要清醒明智不少,不至于太吝啬,“如果将士们能够前来帮忙,将士们南撤所消耗的钱粮物资,我们福王府出了!”
福王父子一贯作威作福,不把那些文武官员放在眼里,但他们毕竟不傻,也知道现在是生死关头,不得不低声下气的恳求对方。
福王一家一直被陛下派人盯得很死,深怕他们造反,就连家丁护卫与亲兵也不多,拢共只有区区的五千人。
这么一点武力,在逃离洛阳城南撤途中,根本无法保证自家的安全。
“这……也行。”
驻守洛阳城这近一年时间以来,卢象升兄弟三人,自然清楚福王府有多么的豪富。
对于视财如命的福王能够松口,同意提供天雄军南撤途中的军需消耗,卢象观当然十分眼热,于是点了点头,说道,“今晚的子时一到,就是我们离开洛阳城南撤之时。”
“只有这样,才能够趁着夜色避开复兴军的眼线,降低被敌军猛追不舍的危险。”
“所以我们大家的动作要加快,到时候无论转运成功多少钱粮物资,剩下的也必须要放弃。”
与复兴军对战这么久,卢象观很清楚复兴军的可怕。
如果过于贪恋钱财,估计最后想走也走不了。
“这……好吧。”
三百多斤的大胖子福王朱常洵,闻言脸色一变,嘴角抽动,说道,“我这就下令福王府的全体人员,开始往城外洛河大码头的船队转移财货物资。”
说实话,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朱常洵是真的不想离开洛阳城。
他在这里的根基底蕴太深,积攒下来的钱财物资太多,怎么甘心舍弃其中的一部分?
但复兴军一向对他们这些王侯官绅斩尽杀绝的清算行动,福王早就有所耳闻,如今被吓得不轻,自然不会留在洛阳城不走。
迄今为止,已经有多位大明亲王被李定国抄家灭族,朱常洵只要不傻,自然就会害怕。
由于驻守在洛阳城北方孟津渡的天雄军将士,只有三万人,在孟津渡口陷落后,天雄军的损失不大。
随着卢象观、卢象晋兄弟二人一声令下,驻守在洛阳城军营的二十七万天雄军将士,开始了撤离洛阳城南下的大动作。
加上福王府的兴师动众,无数的大马车满载着各种财货物资,急匆匆的前往城外洛河边上大码头,顿时让这座古都大城内的官绅世家坐不住了。
在打听清楚复兴军即将到来,天雄军准备护着福王一家撤离洛阳城后,激起了轩然大波!
早就被复兴军大清算吓怕了的他们,一个个的心急火燎,同样在想方设法的快速撤离洛阳城。
好在天雄军名声在外,卢象观见状抽调了五万精锐将士,负责维护城内的秩序,才没有引发多大的混乱。
至于这座六朝古都中的数千万普通民众,虽然有些慌乱,却没有多么恐慌。
传闻中的复兴军,根本不会祸害他们这些普通人,即便是他们这些人想要背井离乡去逃难,也根本做不到。
他们这一类没有多少武力在身的普通民众,完全不具备在去远方逃难的资格。
这个大世界上,野外的危险性太大,没有大军的守护,普通民众是无法安然迁徙的。
还不如留下来,坐观其变,生还的几率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