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世界:从乞儿营开始爆肝! 第308节

  今后谁敢不开眼的前来招惹己方,必然要对方好看。

  “大人,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情报,需要伱做出决定。”

  洪远峰随即对洪承畴禀报了另一件重要情报,“据我们洪家安插在辽东的那些探子回报,皇太极最近有了大动作!”

  “他已经下令全族动员,开始了大战前的各种准备。”

  “他的动作太大,根本就隐藏不了,被我们的探子轻易就打听出了一些隐情。”

  “皇太极这是要第二次率兵入关了!”

  “与上一次不同,他这次是兵分三路,其中的两路大军,居然将矛头指向李定国与他的复兴军!”

  “只有多尔衮、多铎兄弟两人率领的六十万鞑子战兵,是冲着大明京师去的。”

  “大都督,我看这回李定国与他的复兴军,有点悬了。”

  “不仅仅是秦地北部这里的复兴军,要面对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八十万大军攻击,就连他在东南沿海创建的那支以海军为主的复兴军,也要面对以岳托与莽古尔泰为首的六十万大军攻击!”

  “面对这么多的后金鞑子大军,任凭那李定国有万般能耐,也会徒呼奈何!”

  洪远峰的言语之中,十分的兴奋。

  “远峰,别在这里高兴过早!”

  洪承畴的反应与洪远峰不一样,眉头一皱,对他斥责说道,“别小看了那李定国,即便是面对皇太极的强大兵力与攻势,他与他的复兴军也未必会输。”

  “自从李定国神乎其神的飞快崛起以来,我仔细研究了有关于他这三年多以来的相关情报,发现他并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这李定国每一步都走在危险的边缘,却总能够打败所遇上的任何敌人!”

  “即便是在他去年的年初,初来乍到去了胶州湾灵山岛,也稳稳地占住了脚跟,并且组建出了一支庞大的海军,战斗力当为大明皇朝沿海地区之冠。”

  “就连那不可一世的壕境白种人,先后派出的两支大舰队也被李定国击败,并且一口吞下了所有的大宝船!”

  “还有那与鞑子狼狈为奸的福清叶家,也吃了大亏,被李定国吞下了家族半数的大宝船,灭杀了一半的族兵!”

  “即便是投奔了后金鞑子的登莱水师,也损失了一半的兵力与一半的大宝船。”

  “这是李定国孤身一人去那东南沿海,花费了区区半年时间,就达成的惊人成就。”

  “这支占据了秦地中、北部的复兴军,被他苦心经营了三年之久,可想而知实力有多么可怕。”

  “也就是那李定国现在吃撑了,得好好地消化一下如今占据的庞大地盘,否则的话,他如今带领手下的五大主战军团主力继续南下,我们这边十有八九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即便是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能够支撑半年就相当不错。”

  洪承畴越说,脸色就越是凝重。

  “能够坐看那后金鞑子与复兴军火拼,继而双方两败俱伤,对我们来说虽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我担心多尔衮与多铎兄弟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入关直奔京师而去,会导致我们的处境很不妙。”

  “那些朝着的大臣,一个个的是什么德性,我比谁都清楚。”

  “一旦后金鞑子入关,在北直隶在大肆烧杀抢掠,那些贪生怕死到了极致的朝中大臣,必然会一致上书,让陛下调派我们这支大军,北上回援京师。”

  “彼时与鞑子进行一系列战斗,无可避免。”

  “如果是以前倒也罢了,我们带领这些一盘散沙的各路官军,守住鞑子入侵京师的几道关卡要地,与他们捉迷藏就行。”

  “但如今我的手下有了这么多的精锐大军,怎么可能坐视鞑子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的肆意烧杀抢掠?”

  “到时候我要去试试,争取灭掉十几万鞑子将士,提着他们的首级去向朝廷报功。”

  “一旦战果达成,我这三边总督之位,也该继续升一升了。”

  洪承畴代表着南方士绅们的利益,一旦立下了大功,不可能会被人贪墨,升官发财是必然。

  他一生之中所追求的名与利,不正是如此么?

  外人不知道的是,洪承畴这家伙最近气运勃发,在一年前的一次骊山之行,竟然得到了一次惊人奇遇。

  他不但得到了一件本命神器,而且借助奇遇所得,将自己的修为也提升到了武道第五重后期!

  别看他现在看起来文质彬彬,战斗力可不差,虽然打不过婉儿,但应该能打赢曹永祥。

  这也是他有信心率领大军,去与鞑子硬碰硬的底气所在。

  以洪承畴的秉性,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本命神器暴露于人前,会隐藏得好好地。

  即便是遇上了生死危机,必须要将本命神器招出来保命,也会对外宣称这是他幸运得到的一件本命法器,混淆视听。

  洪承畴也是想不到,自己刚刚练出了一支精锐大军,马上就有机会来了。

  至于那多尔衮与多铎兄弟,肯定具备了大气运,会不会也有本命神器在身?

  洪承畴不但不担心,反而在心里面很是期待。

  他已经可以断定,那李定国与皇太极两人,大概率会有本命神器在身。

  这也是他们两人能够飞快崛起的主要原因。

  自从得到了一件先天神器后,洪承畴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天骄崛起的速度这么快。

  任何一件先天神器,都具备了各种不同的神威,帮助主人快速崛起,不是多大的难事。

  甚至在传说中,一些顶级的后天神器,也能够造成这种效果。

  以洪承畴自身的实力与手中掌控的兵力,不会去妄想着将李定国或是皇太极斩杀,在有心算计之下,斩杀那多尔衮与多铎其中一人,还是有一些把握的。

  如果能够从敌人身上,再得到一件本命神器,无疑让洪承畴做梦都会笑醒。

  尽管洪承畴醉心于名利,但他不傻。

  论起一件神器的真实价值,哪怕是拿一个大明皇朝来换,任何的天骄强者都不会同意。

  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修炼者,都想突破到炼神境,以期获得寿元暴涨,坐看世间繁华,潮起潮落,那才是神仙过的日子。

  洪承畴经过细心的研究发现,自从李定国在关外崛起以来,这方大世界的天机变化越来越剧烈。

  像是他这种有着星命在身的天骄,如今每个月的修炼进度,以前的三年都比不了!

  这就意味着这方大世界的修炼者有福了,即将迎来一个辉煌大世。

  至于会不会被辉煌大世给淘汰出局,就要看各人的运气与自身的努力。

  不管怎么说,这方大世界越来越明显的天机变化,对于任何的修炼者来说,都是一个福音。

  一旦你运气到了,飞速崛起不是做梦,而是现实。

  洪承畴基本上确定,那复兴军之主李定国,就是导致这轮巨变发生的源头,可想而知他具有的气运是何等庞大!

  起码洪承畴如今是不会去想着,将李定国这种盖世天骄灭杀的。

  像是李定国这种搅动天下风云之人,不可能会被轻易的杀死,逢凶化吉那是家常便饭。

  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能够堵死李定国与他的复兴军,朝着关内别的地方扩张,对洪承畴而言就已经足够。

  一旦在这次鞑子入关行动中,灭杀数万的鞑子,洪承畴就有把握将自己的职位再往上升一升。

  彼时虽然依旧脱离不了秦地这里的烂摊子,但重兵在手的他,就不是谁想动就能够动得了的。

  大明皇朝已经出现了李定国这种巨寇,要是再出现一个,估计大明皇朝很快就要完蛋。

  只要朝廷忌惮自己的实力,不敢逼迫太紧,让自家稳步发展起来就行。

  至于大明皇朝的未来,谁管它呢!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皇朝覆灭,大明皇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远峰,皇太极的动作那么大,那些世家大族的耳目遍布天下,不可能不知道。”

  听完心腹爱将洪远峰的回报,洪承畴想了想,对他吩咐说道,“你再派出一些使者,前往那些世家大族负责游说。”

  “就说一旦后金鞑子入关大肆烧杀掳掠,如果他们能够提供给我们更多更好的军械物资与修炼资源,这一次我洪承畴承诺,包他们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劫!”

  “尤其是北直隶那边,即将面临鞑子威胁的世家大族、豪商巨富,他们只要不想身死族灭,十有八九会答应下来的。”

  “尤其是要他们筹齐大量的各级宝船,我们要争取在西北三省之中,除了复兴军的地盘之外的所有大江大河,都布置有一支大船队!”

  “北直隶那边也一样,这方面是重中之重。”

  “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军才能够快速的转进,对后金鞑子的大军发起一次次快速突袭!”

  “我研究了复兴军使用的战术,他们之所以自从组建以来无往而不利,几乎所有的战争之中,都采用了突袭战术,收获巨大。”

  “这么好的战术,也很适合我们这支令行禁止的亲卫军。”

  “以有心算无心,这次我非得给多尔衮、多铎兄弟两人,一个永世不忘的深刻教训不可!”

  “哼!我们大明皇朝虽然在江河日下,但也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这次不拿到十万颗入关鞑子的人头,算我洪承畴没本事!”

  他这可不是在互吹大气,而是实话实说。

  洪承畴的文韬武略,比起那皇太极也不差,算计甚至更为阴狠一些。

  一旦给他手中掌握了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锐大军,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哪怕是同等规模的后金大军,也要掂量掂量。

  后金鞑子这次大肆入关打草谷,无论是哪一路大军在入关后,都不可能时刻聚拢在一起行动。

  为了利益最大化,那些心高气傲的鞑子绝对会分出数支军团,朝着四方席卷而去。

  这就给了洪承畴集中己方的优势兵力,将其逐个消灭的好机会。

  以洪承畴的韬略城府,不难找到这种机会,灭掉数支分散开来打草谷的鞑子军团,实属正常。

  “是!大都督!”

  “我这就去挑选人手,尽快前往大明北方的各地,完成这次对那些世家大族的恐吓任务!”

  洪远峰脸色一喜,随即告辞离去。

  他已经是五级中期高手,当然不笨。

  洪承畴的安排无疑是恰到好处,通过这次软硬兼施手段,十有八九能够获得更多的各种钱粮物资。

  有了足够的钱粮物资与修炼资源、各级宝船,再有了老谋深算的洪承畴指挥,无论谁家势力对上了他们,都会十分的头疼。

  包括了连李定国的复兴军,也包括了皇太极的后金鞑子大军在内。

第350章 人间清醒左良玉,感激涕零卢象升

  “这位三边总督洪承畴,很不简单啊!”

  “如今他统领这么多的官兵,居然还能够保证各部的军械粮草物资足额供应!”

  韩城的官军大营,中军大帐中,左良玉、左梦庚父子二人相对而坐,左良玉一口喝光手中的一大碗山东秋露白,手持酒碗,禁不住在感叹一声。

  左良玉能够发迹这么快,根本原因就是他投奔了东林党的主事人之一候恂。

  这与他手下的左家军能打、敢打,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当今的大明皇朝之中,一名武将的后台不硬,是不可能蹿升起来的。

  即便是曹文诏,也是因为死忠于皇家,才能够一路升任总兵。

  不然的话,即便是曹家军再厉害,也是被边缘化的小角色。

  这也是曹文诏感恩皇家的栽培,成为死忠之人的主要原因。

  “父亲,我们左家在辽东的探子接连发回灵鸽传书,说那皇太极已经在全族大动员,准备再一次挥军入关,而且规模比起上次要大了一倍。”

首节 上一节 308/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