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家忙活完毕,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一名名洗完澡,换上了新衣、草鞋的少男少女,满脸欣喜的重新汇聚在土地庙的后院空地上。
“唐广强,先前的十六吊钱,用完了没有?”
李定国对来到身边的唐广强问道。
“老大,钱还没有用光。”
唐广强连忙回答说道,“但剩下的也不多了,不到三吊钱。”
“主要是衣服太贵,即使是粗布衣衫,买完了衣服,我们手里的这些钱,就用掉了大半。”
他解释了一下,并且在吐槽了一声。
“嗯,剩下的这些钱,你带上几个人去食肆那边,买两筐白面馒头,让大家再吃一顿饱饭。”
“还要买一些碗筷瓢盆,顺便去买两只新的大木桶,去那集市边上的粥棚,打上两桶稀粥回来!”
“要是那里的义军将士问起,就说是我李定国要的。”
八大王张献忠近期的动作那么大,不用多想,李定国也知道自己与艾能奇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城内的所有义军将士耳中。
这点小问题,只要提起自己的名号,那些普通义军将士,根本不敢为难。
唐广强他们这些少年武者,身上穿的武者劲装,就是他们这支孤儿少年营的明显标记。
“动作要快一点,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在傍晚时分还要赶回王家大院。”
李定国摆了摆手,最后说了一句,示意唐广强赶快带人去办事。
“好的,老大!”
唐广强忙不迭的再次点齐了十位武者少年,拿着剩下的那些钱,急匆匆的带队离开了土地庙,飞快的离去。
即便是把大王发下的钱财,一下就用完了,这些少年武者,秉性都很不错,也看得很开。
反正自己现在拿着这些钱,也没有什么多大的用处,花光了也就花光了。
第38章 早有对策
久别重逢的时光,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李定国等十几位武者少年,与小豆芽她们在土地庙门口,依依惜别。
“小豆芽,红梅!”
李定国对站在人群最前方,带领那些孤儿乞丐,前来送别的小豆芽与另一位身材比较高挑的少女交代说道,“这些小伙伴们,就暂时交给你们两人来进行管理。”
“任何人有什么意见,你们就给我记下来,然后交给我来处理!”
“你们要牢记,今后这里的环境卫生管理,包括你们大家的个人卫生,都要给我按照先前刚刚定下的条例,严格的执行下去!”
李定国抬头,眼光凛冽的看向前方的几十名少男少女,冷声喝道,“你们都要给我记住,今后这里的后勤工作,由小豆芽与红梅两人进行全面管理!”
“谁不服气的,就给我从这里滚出去!”
“我们今后的这支队伍,不需要任何不遵守规矩之人!”
“千万不要给我发现有人阳奉阴违,否则,后果你们承受不起!”
说到这里,他又朝着这些噤若寒蝉的少男少女,环视了一圈,见到他们都没有异议,才放缓了声音,对身前的小豆芽与红梅两人说道,“如果这段时间内,你们遇上了任何的难事,都可以去那王家大院,让人通知我一声。”
“从明天开始,我们这支武者小队,就会经常去城外进行战斗历练。”
“以后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会不时的过来,顺便交代你们一些事情。”
小豆芽与红梅两人,是今天下午李定国亲自任命的这个小团体管理者,主要是管理这些孤儿乞丐的后勤工作,让他们从现在开始,慢慢的形成纪律性与团结性。
至于红梅这名少女,则是李定国在这些孤儿乞丐之中,发现的唯一有大局观,说话做事都很有条理的天才。
为了让小豆芽他们这些孤儿乞丐,今后的生活不再是一塌糊涂,任命两名管理者,很有必要。
如今开始做一些准备,算是未雨先绸,总归是没有坏处。
不然的话,等事到临头,就会变得毫无头绪,乱得一团糟。
“是!老大!”……
现场数十位少年,连忙在纷纷的应承道。
李定国与众人挥手作别,带领着手下的这支武者少年队伍,转身大步往回走。
现在已经差不多到了晚饭的时间,他们还要急着赶回王家大院,免得错过了一顿灵食,对修为正在突飞猛进的他们来说,可是不小的损失。
义军面临的严峻局势,越来越紧迫,任何一丝能够提升自己修为与战斗力的机会,大家都不想错过。
……
夜幕深深,县城衙门,大堂中,灯火通明。
张献忠端坐在大木椅子上,看着身前刚刚被人叫来的张可望,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可望,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他是真心的在称赞对方,没有敷衍。
事实证明,有过丰富从军经历的张可望,是有真本事的。
自从他加入义军,拜张献忠为义父以来,不但把张献忠交给他指挥的手下一百老营将士,整治得服服帖帖,而且对张献忠交代的一些杂务,也尽心尽力的完成得很好。
他最近在军中接连立威了几次,在对义军的后勤杂务巡查中,亲手斩杀了几名在屡屡违背军令的义军小头目,震慑了了众多将士,在义军中初步站稳了脚跟。
原本混乱不堪的义军,在张献忠与张可望这两名武者四重的强者管理下,现在的转变不小,与以前的乌合之众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尽管还不能够与那些精锐官兵相提并论,但也是今非昔比。
“义父,这是孩儿的本分,孩儿不敢居功!”
张可望听得心中一喜,连忙起身,朝着张献忠躬身一礼,毕恭毕敬的抱拳一礼,肃然说道,“义军现在有今天,多亏义父的统筹安排,孩儿不过是尽到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罢了。”
“对了,义父。”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了一件事,禀报说道,“我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朝着延绥镇方向,派出了老营的两支精锐斥候小队,严密的监视来往我们定边城的要道。”
“一旦官府的大军前来征伐,我们会先于敌人到来之前,至少提前一两个时辰得到消息。”
“不过……”
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之处,“我现在有些担心,毕竟我们定边城,属于延绥镇东路副总兵的管辖区域。”
“听说那延绥镇东路副总兵曹文诏,从辽东边军参将,今年升任延绥镇副总兵以来,动作不小。”
“有传闻说,那曹文诏不久前带领手下的三千精锐骑兵,擅自出了外长城,灭掉了边境靠近外长城的几个鞑子中小型部落,已经震慑住那些屡屡前来延绥镇东路犯边的鞑子!”
“连鞑子都不惧怕的曹文诏,一旦亲率手下精锐大军前来围剿我们,那……”
说真的,即使是张可望自视甚高,心里面也没有正面对上曹文诏的信心。
这就是他近期以来,一直在担心的地方。
天知道自己在赫赫有名的曹文诏手下,能不能走过一招?
更别提曹文诏的手下,还有一名超级武将曹变蛟。
一旦对上那种存在,他可没有信心能够逃出生天。
而且,凭借着手下这些刚刚成军的义军将士,估计在对上了曹文诏手下的三千精锐骑军之时,恐怕连一个照面都撑不住!
他敢打赌,不说八大王现在这支刚刚举旗造反的草创义军,即使是那号称“紫金梁”的秦地众多义军名义上共同盟主:王自用,手下的义军将士超过十万,也绝对不会是曹文诏这支精锐骑军的对手!
“可望,你担心的这个问题,我早就在准备应付方案。”
张献忠闻言,淡然说道,“面对如此的强军,我们提前及时的转移,撤离这定边城,才是唯一的方法。”
“为此,我已经下令,让后勤营将士,开始将各种钱粮、物资打包入库,让工匠营全力打造大马车与大板车。”
“我定下了撤军的路线,准备在不久后,带领将士们向东南方向的内长城方向撤退。”
“从我们定边城,通往关内米脂县的关口,已经彻底的荒废,只要我们沿着无定河边的官道,一路向东南方向撤离就行。”
“等我们抵达米脂后,再向西转道至安定城,就可以离开曹文诏管辖的地盘,不用再担心他来追击。”
“现在朝廷的余威犹在,在没有得到兵部的调兵令或是圣旨的情况下,谅那曹文诏,也不敢私自越界,带兵踏入不属于他管辖的区域。”
对于张可望提到这个问题,老谋深算的张献忠,早就考虑好了。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家派出的斥候小队,能不能及时的发现朝廷大军来袭,提前进行预警。
至于为什么不带着义军将士,提前离开这定边城范围?
张献忠如今也是左右为难。
现在定边城的情况,是自己手下的义军一次务实根基的绝好机会。
如果提前离开这定边城,对手下义军这次彻头彻尾的重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仅仅是这三百老营将士,现在需要安定的环境来修生养息,最近大量招收而来的新兵将士,也急需时间来快速成长。
至于那支刚刚组建完成、被他寄予厚望的孤儿少年营,更是如此。
反复的思忖,衡量了一些得失后,张献忠不得不冒上一些风险。
第39章 先要解除后顾之忧
“可望。”
“为了及时掌握官府大军的动向,我们已经派出的几个斥候小队,就由你来亲自监管。”
张献忠想了想,决定再给这个义子,加一副胆子,考验一下他的成色,看看能不能在未来肩负重任。
“哦,还有,那冯双礼,今后就调到你的手下,当个副统领吧。”
“他也算是有勇有谋,应该能够帮上你的不少忙。”
这个好大儿,现在看起来很能干,而且文武双全,但毕竟才加入义军,老营的三百将士,对他都不怎么熟悉。
让自己三位心腹将领之一的冯双礼,去辅助张可望,可以帮助他尽快掌控手下的一百老营将士。
“多谢义父!”
张可望听得心中大喜,连忙上前躬身一礼,拜谢道,“义父,你就放心,对于那官军前来定边城的必经要道,我会亲自去监控。”
“尽量避免一旦官军抵达定边城周边,我们义军却被蒙在鼓里的糟糕情况。”
这可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他孙可望是想通过帮助张献忠造反,继而成为人上人,却不想自己英年早逝。
所以,对于目前义军的最大危机来源,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嗯。”
张献忠点了点头,满意的微笑道,“可望,这件事情,你也不需要亲自去,毕竟官军的反应速度再快,但是当今的官府,要拨付给官军将士的开拔钱粮到位,有多么的拖沓,你也清楚。”
“正常情况下,至少在两个月内,我们应该暂时安全无忧。”
“如今那支孤儿少年营,已经算是被我初步培养出来。”
“等我带他们出城历练两次,见过血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慢慢的放手,也有时间操心一下别的事情了。”
他算是掏心掏肺的、对张可望说出了自己近期的计划,“现在我们义军,有了可望你这个武道四重炼气境高手加入,老营战兵将士们的训练,也初步有成,最多再等半个月时间,我们义军也要动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