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世界:从乞儿营开始爆肝! 第108节

  这一切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功于李定国的好运气。

  在这个神奇的大世界上,运气真的很重要。

  这座小镇已经结束了战斗,红梅冲着这里过来之前,已经下令各营将士们打扫战场,清点收集这座小镇所有的有用物资。

  “大哥,红梅姐,你们也吃一个大梨子吧,很好吃的。”

  小豆芽拿着两只大青梨,分别递给了李定国与红梅两人,这是她从边上这棵最大的梨树上摘下来的。

  她将自己两人发现这片灵果园后,捡到了一颗顶级天材地宝地灵珠一事,对红梅说明。

  “这就太好了!”

  红梅听得眼神大亮,她看过有关书籍对地灵珠的介绍,是清楚这种顶级天材地宝的作用的。

  她稍稍的想了想,说道,“有了这颗地灵珠,就等于多了一块大型灵田,今后我们复兴军的修炼资源,可以自给自足的解决一部分。”

  “我们出关后,在大草原上择地将生存基地建立起来后,通过种田种地,自给自足,然后解决最棘手的粮食问题。”

  “只有今后的粮食与修炼资源能够自给自足,就能解除我们复兴军发展的最大桎梏。”

  “这次捡到的这件宝贝地灵珠,其蕴含的价值。比起前两天的收获,加起来还要好一些。”

  本来还对复兴军的前途有些担忧的红梅,原来那淡淡的阴郁之色一扫而光,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她拿着手中的大青梨,咬一口,眼神又是一亮,“不错,这青梨虽然只是一级灵果,但口感很好,而且价值不比一级灵米与气血汤来得低。”

  “我们现在的人这么多,完全可以让匠作营,打造出几十辆特殊的加长大板车,将这里的几十棵一级灵果树,全部挖掘起来随军带走。”

  “我们现在有了五行聚灵阵,也有了地灵珠,根本不用担心移植这些灵果树不成功。”

  她说的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复兴军来说,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做到。

  这个神奇的世界上,因为武者战兵的强大,一些强悍的军队,甚至还随军带着几艘下品与中品的宝船,一起在陆地上行军。

  他们这支庞大的队伍,带着几十棵一级灵果树一起行军,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

  “嗯嗯!这个想法好,我是很赞成的!”

  小豆芽听得眼神大亮,连忙在举手赞同说道。

  无它,这大青梨虽然只是一级灵果,但是太好吃了。

  小豆芽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现在既然有了办法把这些灵果树全部带走,她自然要举双手赞同。

  “行!就这么办吧。”

  李定国点了点头,说道,“我看这座小镇的各种物资极多,尤其是各种生活物资,红梅你命人去我们暂时停留在原地的大部队所在,让曹永祥派出几千名后勤营青壮,一起过来帮忙。”

  “今天因为这次的战斗比较特殊,大家也还没有启程赶路,就在附近不远等着,过来一趟也十分容易,一会就到。”

  “再让匠作营派出千名工匠一起过来,打造一些大板车什么的,加快物资搬运的速度!”

  “再有两三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抵达外长城,必须要尽量做好一些完善的准备才行。”

  这几天以来,复兴军以战养战的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而且连续几次战斗的收获极大。

  这让李定国更加的有信心,出关后快速的将自己的队伍发展壮大起来。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红梅知道必须要抓紧时间,当即领命,纵身飞掠而去。

  只要复兴军一天还没有出关,官军的威胁就一直存在。

  他们的这支大部队,人员太多太杂,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战斗力的普通人,现在正处于最虚弱的状态,对官军能避则避,不宜多生事端。

  不到半个时辰,数千后勤营的青壮年,以及上千名匠作营的工匠,在红梅派去接应的一队武者战兵带领下,赶到了这座小镇上。

  在复兴军大总管红梅,与朱雀营几十名天才少女的指挥下,来到了这镇上的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忙活起来。

  李定国与小豆芽两人,也没有闲着。

  两人先是找来一些大筐,把这些灵果树上面的大青梨,全部摘下来放进筐内。

  两人深怕别人弄伤了这几十棵一级灵果树的根部,索性亲自动手,连同它们树根的一部分泥土一起,将它们的根部挖掘出来。

  整个过程,尽可能保持根须不受到太多的伤害。

  两人一起忙活了一个时辰左右,终于将这几十棵大梨树,挖掘完毕。

  这时候,几十名工匠已经按照红梅的要求,打造了几十辆加长加大版的大板车,将它们推了过来。

  李定国与小豆芽帮着大家一起动手,又花了半个时辰左右,终于将这些大梨树,全部搬到这些特制的大板车上面,并且牢牢地固定完毕。

  为了不让树根处的泥土脱落,甚至用了几十匹粗布,将它们的树根全部包裹了起来。

  这样做,既可以减缓树根的泥土与水分的脱落流失,也可以更方便的运输。

  等到李定国他们忙完了这些,这座小镇也被千多名的战兵,与数千名后勤营将士、匠作营的工匠一起,把对自家有用的物资搬空,并且装车完毕。

  “出发,返程与大部队汇合!”

  “现在的天色已经不早了,大家好好地休整一夜,明早继续赶路!”

  随着李定国的一声令下,庞大的车队开启启程,朝着原路返回,与大部队汇合。

  ……

  “什么?”

  “你说有一支足足超过了十五万人的义军,朝着我们这座关口过来了?”

  “这附近千里之内,足足有三个出关的关口,他们哪里也不走,偏要朝着最北边的得胜堡这里来,莫不是想要出关?”

  得胜堡的守备官马如虎,正在官厅的后院大厅中喝着小酒,哼着小曲,突然接到了哨兵的急报,顿时被吓得将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面无人色的对前来报讯的家丁头目连续追问道。

  超过了十五万人的一支神秘义军啊!

  这其中光是武者战兵,至少也要超过五千人,才能够掌控这么庞大的部队吧?

  他马如虎何德何能,难道凭借着手下的几十个家丁,数百名低级武者将士,去与对方抗衡?

  好吧,他马如虎还不想死。

  自己的手下,战斗力最强的就是眼前这名家丁头目胡大海,也不过是武道三重初期的修为罢了。

  “是的,大人。”

  胡大海也是满脸惨白,嘴里在继续禀报说道,“我与几名将士,亲自去远远地观察了一下!他们的精锐骑兵就有三百人左右,身着黑衣黑甲,看上去十分的精锐!”

  “我估计对方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够将我们这座得胜堡拿下!”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胡大海这次是真正的被吓着了。

  他一想到那看上去无边无际,不见首尾的反贼大军,禁不住就想要尿尿。

  什么时候,这西北边关地区,会多了这么庞大的一支义军?

  他现在想的是:延绥镇之中,几乎所有的精兵强将,都已经随着巡抚洪承畴大人,去神木那边剿匪去了。

  听说还要一举入晋,将那占据了晋西北河曲重镇的王嘉胤一群贼酋,通通的消灭掉。

  已经距离得胜堡数千里之外的洪承畴大军,根本不可能及时的返回来,对付这支突然来袭的庞大义军。

  光靠得胜堡这里的数百兵丁,拿什么去与贼军抗衡?

  如果光靠得胜堡这些乌合之众,去与对方开战,还不如拿起刀抹脖子算了。

  “胡大海!”

  “快!快去召集我们的所有家丁,护送本官与家小,立即出城去附近的山谷中躲起来!”

  “老子还不想死,只有暂时性的使用空城计迷惑敌人,战略性的撤退,先避开这支庞大的贼军。”

  马如虎这个家伙的脑袋十分灵活,明明是要暂时放弃这座得胜堡,嘴里却说得堂而皇之。

  如果不是胡大海很清楚自家大人的兜底,估计也会被迷惑住。

  “是!大人!”

  “我立即去召集手下的将士们,护送大人一家老小,暂时转进到城外附近的山谷中,避开这支吓人的神秘义军兵锋再说!”

  胡大海当然不会拒绝活命的机会,接着说道,“大人,我们索性将前后的城门打开,让那支估计想要出关的神秘义军,直接过去得了。”

  “等他们走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回来收复得胜堡,任谁也挑不出我们的毛病,借此来诬陷我们。”

  “反正我们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至于上面的那些大人,会怎么想,就不是我们可以去关心的了。”

  “只要我们不傻傻的去上报,谁又能够有证据,来追究我们的责任呢?”

  他倒是很聪明,三言两语的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好好……,大海,就照着你说的办!”

  “快走!我们动作快点!必须要趁着敌人还没有来到之前,带着家小与一些重要财货,出城去暂时的避开对方!”

  马如虎哪怕一刻也不想耽搁,连声催促胡大海快点行动。

  据胡大海说,对方距离得胜堡,还有差不多十里,时间上还来得及。

  约一刻钟后,得胜堡的前后城门大开,随着一支不大的车队,在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家丁护卫下,带着数百名兵丁一起,急匆匆的离开了这座关口要塞。

  整座得胜堡,顿时成了不设防状态。

  这时候堡内的军户与民众,依旧一无所觉。

  大家自顾自的该做什么,还是在做什么。

第149章 面临严峻局势,制定初期计划

  “大统领!”

  “刚刚我们前出的一队情报人员,快马传回来一个好消息!”

  通往外长城关口最北方的得胜堡方向官道上,一支看上去无边无际、不见其首尾的庞大队伍,正在迤逦而行,一匹灵兽战马,从前方飞驰而来,来者飞身下马,对李定国禀报说道。

  这名女骑士,正是昨天才刚刚突破到武者三重初期的情报部负责人韦金梵。

  “大统领,刚刚接到的情报人员禀报说,他们一直在进行严密监视中的得胜堡,一刻钟前,城门大开,那守备官马如虎带着数十名家丁以及数百名兵丁,押送着几十辆大马车,急匆匆的出城跑路了!”

  “现在前方三里的得胜堡,防御根本没有,甚至连卡住要塞关口的前后城门都已经大开,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御措施。”

  “我们的两名情报人员,甚至还进入到得胜堡之中一观,已经查明对方真的是弃城而逃,没有虚假。”

  韦金梵在禀报的同时,小脸上的神情也是十分古怪,像是要笑出声了一般。

  也是,不久前大家还在考虑着,要不要强行破关而出。

  虽然李定国现在并不想闹出什么大动静,但如果对方不开门投降,他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他们这支队伍人数太多,车马也是极多,根本不可能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悄然的绕道出关。

  所以,李定国干脆下令大军沿着官道行进,不准备绕路去翻越外长城出关。

  反正自己的这支大部队,太过于庞大,怎么也不可能避过各方势力的眼线,包括这千里方圆的官府与边军在内。

  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加快速度,沿着官道,以大部队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赶路,早日出关,才能尽快避开来自大明皇朝官方的危机。

首节 上一节 108/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