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14节

  赵都安来时,早打好腹稿,且对汇报这种事已驾轻就熟。

  不急不缓,将自己昨日如何思考,又如何定计,如何立了一根“虚空靶子”,将包括马阎在内,所有“嫌疑人”诓入其中。

  并于今早“一网打尽”,玩心理战诈出内鬼的经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一遍。

  过程中,徐贞观不曾打断,只是安静听着,旁边的女官亦然。

  “……事情经过,大概便是这般了。”

  赵都安最后做了个收尾,对自己这次的表示颇为满意。

  结构清晰,表达完整,语言流畅……实在是一等一的好汇报。

  大虞女帝却没立即吭声,只是略有失神地凝视着他。

  心下远不如外表平静。

  掐指算来,才过了多久?

  似乎,对方赴任满打满算也才七日。

  上次,她于天子楼上,丢给赵都安抓鬼的任务,但当初也不曾抱有太大的期望。

  提拔他入诏衙,更多还是觉得该赏。

  而以赵都安的才能,也的确需要更大的舞台。

  至于能否揪出内鬼,甚至于……诏衙中究竟是否存在内鬼,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那之后,赵都安连续的操作,引发朝堂议论,她才提高了期待。

  开始觉得,这小禁军或许真能做到。

  可饶是如此,她昨日与袁立打赌时,说的也是一月之期。

  这还是高估的说法,毕竟袁立合理推测起码两个月。

  结果,两人的赌约才建立一天,就宣告结束。

  没用两月,也没用一月,赵都安只用了七天。

  匪夷所思。

  但在详细听了他整个套路后,徐贞观又觉得,内鬼暴露理所当然,。

  严格来说,整个套路摊开来看,并不精妙,甚至很粗糙。

  包括海棠指出的漏洞等等,有太多不尽善尽美的地方。

  但赵都安偏偏用自己的“人设”,掩盖了这些漏洞。

  “朕且问你,你这些日子折腾出的动静,也是为了……”徐贞观檀口轻启,略带不确定。

  赵都安心领神会,不等她说完,便点头道:

  “陛下明鉴,臣这几日先后得罪云阳公主,与朝堂百官,确系出格。

  但唯有出格举动,方能坐实臣好大喜功,喜排场,仗势力的印象,才好令今日这禁足抓人的手笔,不令人起疑心。”

  果然……

  徐贞观轻轻颔首,忽然扭头,似笑非笑看向贴身女官:

  “莫愁,你可听见了?”

  莫愁沉默,说不话来,只觉得自己的脸有些火辣辣的。

  尤其想到,就在不久前,自己还在女帝身旁,大声说出那些话,笃定认为,赵都安绝不可能抓捕什么厉害人物……

  反转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将她刮蒙了。

  “哦?昭容莫非也提到过微臣?”

  赵都安故作天真无邪,实则暗暗挑衅。

  “奴婢……奴婢……”

  大冰坨子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第一次在她讨厌的狗贼面前,垂下了头。

  女帝莞尔,却也没有作弄婢女的心思。

  她重新看向赵都安,美眸中满是激赏赞叹,似有许多话想说。

  但最终,也只是感慨一声:

  “朕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眼光了。”

  赵都安诧异:“陛下何出此言。”

  女帝幽幽叹道:

  “否则,如何令明珠蒙尘一年有余?”

  不,这真不怪伱,之前那个的确是真“猪”……赵都安想了想,说道:

  “陛下眼中是天下,是众生,是黎民万户。看得远了,自然易忽视身边人。”

  女帝一怔,继而笑着打趣:

  “花言巧语。”

  赵都安厚着脸皮道:

  “花,巧二字,都是好词,陛下称赞微臣言语,臣受之有愧。”

  呸……臭不要脸……低头画圈圈的莫愁心中啐了一口。

  心想:

  不怪陛下信谗言,实在是这奸贼说话太好听。

  徐贞观收起打趣心思,回归正题,脸色也严肃起来:

  “诏衙缉司,这般职位竟也背叛朝廷,一出还就是两个,逆党残存势力之顽固,强大,野蛮,只恐超出预想。”

  “莫愁,你即刻去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法司传朕口谕,责令审理此案,务必彻查,揪出更多同党。”

  涉案之人出自诏衙。

  为了避嫌,这件案子的后续必须移交三法司。

  莫愁应声。

  女帝想了想,又补了句:

  “你再顺便去诏衙走一趟,命马阎处理好后续后,入宫见朕。”

  这般大事,赵都安虽汇报了一次,但马阎肯定也要汇报第二次。

  “是。”莫愁点头,这才转身匆匆离开,不想留在这个尴尬的场合一秒。

  “赵都安。”女帝又道。

  “臣在。”赵都安翘首以盼。

  女帝眯着眼睛审视了他片刻,说道:

  “你且在宫中候着,等稍后核实你奏报无误,朕自有嘉奖。”

  奖励啥……赵都安可记得,上次天子楼上,女帝许诺过。

  若揪出内鬼,除了身为“缉司”本职,履历考核上的功劳外,女帝还会额外给他一笔赏赐。

  女帝却没说,只是用眸子从上到下,仔细扫了一遍他的身体。

  似乎做下了某种决定,然后意味难明道:

  “你听说过,易经洗髓么?”

  见赵都安没吭声,她悠然道:

  “朕今晚,便赠你一场脱胎换骨的机缘。”

  ……

  ……

  就在赵都安等在宫中,对晚上的特殊奖励心驰神往时。

  这场事件的后续涟漪,也于宫外,层层扩散开。

  都察院。

  午后,袁立睡了个午觉,悠然转醒之际,推门走出衙门内供他休憩的屋子。

  穿过天井庭院,只见楼台假山,清风徐来。

  清俊儒雅,目蕴沧桑的御史大夫悠然迈步,在衙后小花园中踱步,以此令头脑清晰。

  这是他的习惯,衙门底下人都知晓。

  因此这时段,如非要事极少有人来打扰。

  可今日不同。

  袁立走了没几步,小花园外奔来一名御史:

  “大人,莫昭容自宫中来,携陛下口谕,似有要事发生。”

  “哦?”袁立略意外。

  从裴楷之倒台后,朝堂上两党之争趋于平稳,除了姓赵那小子这两天折腾的小事外,并无其他风浪。

  何以令莫愁亲自来一趟?

  少顷。

  袁立在内厅,见到了莫愁,笑道:

  “昭容今日气色欠佳,可是出了什么事,寻到这里来。”

  莫愁苦笑了下:“袁公还不知?”

  都察院并非情报机构,袁立整日在衙门,尚不知外头动静。

  莫愁叹了口气,语气复杂道:

  “是诏衙……那赵都安于今日设计,诓出两名内鬼……”

  她简明扼要,将事件经过叙述了一番。

  大青衣起先还悠然,渐渐严肃起来,而后转为怔神。

  末了,等她说完,袁立才怀疑地盯着她:

  “你是说,赵都安仅用了七日,便擒下诏衙内潜藏逆党?”

  莫愁艰难点头:

  “虽尚未核实,但既已入宫禀告,想必是真的。”

  沉默。

首节 上一节 114/1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