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从灵兽图开始 第144节

  赵林心想这里的行政效率倒是挺高,微微有些惊讶,又问:“进内院不用交药材费学费吗?”

  行事弟子摇摇头,仍是笑道:“内院弟子是宗门精英,一切免费。况且只有几十人而已,想必宗门也负担得起。”

  “好,我后天就能去内院是吧?”

  “对,后天一早。”

  ……

  虽然赵林无意炫耀,但他突破血境,进入内院的事还是很快在舞象院传开了。

  出入练功室,或者到膳堂吃饭的时候,经常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弟子跟他聊上几句。

  其实对舞象院的弟子来说,突破到血境不难,难的是在二十五岁前做到。

  大多数人都很服气,毕竟赵林能从血境武人的手底下救出同门,凭这份胆识和勇武,宗门给予丰厚奖励也是应该的。

  项豹得知此事,特意从内院跑来给赵林道贺。

  “我哥说你一年之内能进内院,我还不信,没想到才区区两个月,你就来了。”

  赵林注意到项豹脖颈附近有几处红肿,问道:“你在内院怎么样?脖子上怎么了?”

  项豹把衣领竖起来,挡住脖子,“刚进来,能怎么样?院首凶得很,一天到晚的操练人。”

  “每个月还要考校实战,我们几个新来的都还垫底呢!”

  接着便把内院情况大致给赵林介绍一番。

  原来内院有正副两个院首,正院首杨林,副院首潘岳,都是去年刚刚上任。

  内院当前有三十八名弟子,年龄在二十岁到二十八岁之间……

  赵林打断道:“等等,你说内院弟子最大的二十八岁,不对吧?不是说进了内院,可以一直待到三十岁吗?”

  项豹摆手道:“比武朝会三年一届,上次是去年,下一届就是后年。你算算,如果今年二十九,后年多大了?”

  赵林心头恍然,暗暗琢磨,自己后年二十岁,不知道能不能参加比武朝会。

  ……

  两日后,赵林换上刚发给他的练功服,来到内院门前。

  内院在行云宗山肩的位置,再往上就是长老们的居所,从位置上看,地位仅次于掌门和长老。

  由此也可以看出宗门对内院的重视。

  内院占地不广,大约只有舞象院一个部那么大。

  门前竖着一个长条形木牌,赵林扫了一眼,只见木牌上写着人名:肖劲,苗天锋,吕正龙……项豹,钟业武,赵林。

  末尾居然有自己的名字。

  据项豹介绍,内院注重实战,每月都要比武考校,木牌上的名次就是弟子实力排名。

  赵林出示腰牌,值守弟子立刻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个三旬男子大步走出来。

  看到赵林,三旬男子眼睛一亮,“原来是赵师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进内院了!”

  赵林一看这人自己认识,正是当初进舞象院时,给他们领路的胡宣成。

  不过胡宣成此时不再穿着弟子服饰,而是作执事打扮,赵林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

  胡宣成见状笑道:“我年龄过了,不能继续在内院当弟子。院首觉得我有些经验,便安排我做了传功教习。”

  “胡教习。”

  “不用这么称呼,还是叫我胡师兄吧。”

  胡宣成没什么架子,很随和地道:“我先带你在内院转转,一会儿去见杨院首。”

  说着便带赵林在内院各处转悠,顺便给他讲一些内院的规矩。

  内院结构跟舞象院相仿,练功室,讲武堂,校场,传经阁,静室……

  转了一圈,赵林发现一个问题。

  他只在练功室看见项豹和钟业武等几个新来的弟子,老弟子一个也没见到,不由好奇地问:“胡师兄,咱们内院不是有三十多人吗?人都去哪里了?”

  胡宣成声音放低:“杨院首去年刚来,立了规矩,除了新来的弟子在本部修炼,老弟子全都赶去守山,在山里独自修炼。”

  “守山?”

  赵林知道守山就是看守药山的意思,大多由血境武人担任。

  一来防止行云宗以外的人偷采珍稀药草,二来清除山上的猛兽,防止药农遭受攻击。

  “派弟子守山,不影响修炼吗?”

  胡宣成微微一笑,解释道:“守山只是顺便,实际上是培养弟子心境。像老虎一样占山为王,而不是整天挤作一团,如羊群一般。”

  “这话是杨院首说的。”

  “你刚才在内院转了一圈,看见膳堂了吗?”

  “没有。”

  “一样的道理,既然是老虎,哪有聚在一起吃饭的道理。”

  赵林沉默了一下,想起前世听过的一句话:牛羊成群结队,猛兽却总是独行。

  如此看来,这个杨院首倒是很有想法。

  “红榕阁到了,我们现在去见杨院首。”胡宣成往前一指道。

第191章 拳力

  “你就是赵林?”

  庭院中,榕树下,磐石上。

  端坐着一个身穿绛红长袍的光头男子,样貌大约四十来岁,身量中等,但肩膀很宽,给人一种十分高大的感觉。

  光头男子见赵林进来,不等他开口,主动问道。

  声音浑厚有力,中气十足。

  “这位就是杨院首。”胡宣成提醒道。

  “弟子赵林,见过杨院首。”

  赵林行礼的同时,飞快地在杨林脸上扫了一眼。

  杨林长得浓眉环眼,留着八字胡,胡须尾部向上翘起,配上锃明瓦亮的大光头。

  整个人极具压迫感,就像从书画里走出来的大反派。

  赵林听说过杨林的事迹,知道此人不简单。

  杨林自幼天赋异禀,且性情好斗,二十二岁时就成为内院的首席弟子。

  一共参加过三次比武朝会,第一次进了前八,后面两次都杀入四强,战绩为大越朝五十年来最佳。

  凭借此功劳,他获封大越“武功侯”,据说在燕州还有一块封地。

  本来他一心追求武道,不理会宗门事务。

  不过因为近些年行云宗在比武朝会上表现不佳,才在掌门的再三恳请下,出山担任内院院首。

  除了杨林,院子里还有三名教习,分别叫刘胜年、周青和魏洪,年龄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间。

  胡宣成介绍之后,赵林上前一一见礼。

  “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天赋很不错。”

  杨林微微颔首,“我问你一个问题,伱知道为什么许多绝世天才,最终成就却不如天赋中上的人么?”

  “也就是常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赵林照理应该说“弟子不知”,不过他不准备这么回答,稍一思索,说道:“弟子略知一二。”

  “哦。”

  杨林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赵林斟酌了一下,说道:“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骄矜。天赋绝佳者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别人练十天才会的东西,他三天就能熟练掌握。”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他绝不肯多练一天,就要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

  杨林点点头,“你接着说。”

  赵林继续说道:“其二是没有长性。学文也好,习武也罢,最重要的是有恒心,不怕苦。”

  “但有天赋的人正因为学什么都快,从未经历过长久坚持,很难踏下心来专注一件事。”

  “其三,喜欢投机取巧。因为聪明,喜欢取巧走捷径。可惜大道没有捷径,时间放长远来,反而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路的人。”

  胡宣成诧异地看了赵林一眼,没想到他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道理。

  却不知这些都是赵林从前世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他虽然有灵兽图,但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日复一日地修炼。

  杨林赞许道:“既然你什么都明白,我就不跟你讲大道理了,希望你能说到做到,不犯这些错误。”

  “最近这些年,大越在比武朝会上的战绩一言难尽,行云宗也好不到哪里去,必须要有所改变!”

  “老夫虽然参加了三届,但从来没拿过第一,一直深以为憾,希望有人能替我一偿夙愿。”

  说罢目光灼灼地看着赵林。

  “弟子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为,是全力以赴!”

  “是。”

  杨林爽朗一笑,起身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看看你现在练到什么程度了。”

  说完大步走出红榕阁,带众人来到内院校场。

  校场西北角的一侧回廊下,摆着一只八足大鼎。

  鼎身通体漆黑,前后左右及四个角上各生出一只粗壮的铁脚,深深插入地下。

  八足鼎中间竖着一座铁碑,铁碑包裹着厚厚的兽皮,看样子是用来击打之物。

  赵林随众人来到近前,仔细观看,发现八足鼎上方有一截三尺长的水晶柱。

  有意思的是,水晶柱上标记着一道道的刻度,底部有一只圆球,盛着一团银色液体。

  看起来像一个大号的温度计。

  “你可知这是什么?”

  胡宣成见赵林一脸疑惑,笑着问道。

  “看着像拳靶。”

  赵林猜测道。

  “不错,不过这不是普通的拳靶,还能测出拳力。”

  胡宣成解释道:“拳头打在铁碑上,会震荡起水晶柱里的水银,拳力越重,水银激起得越高。”

首节 上一节 144/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