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臣只想做个逍遥王 第77节

诰命和官职一样,

从五品和正五品的诰命也是天差地别的。

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从五品至九品授以敕命,

从五品以下的诰命夫人在面对正经诰命夫人的时候,

主动开口可是没有礼数的,

只能等着别人问话或者主动说话。

但贾母不同,

她的超品诰命可是实打实的,

那是贾代善用命换回来的,

因此她有资格被称作一声老封君。

这些年贾家没落了些,

贾母看似什么都不管,

每日里只是和孙子孙女享受天伦,

其实贾珺知道,这老太太心里什么都清楚。

贾母是最重规矩的,却也最不重规矩,

因为她不死板。

庄重在其外,

那是生在史家那样大家族受到长久的熏陶,

但不在其内心。

原著中大观园里的很多活动都是她提倡的,

她知道在这个时代,

女人也就只有在闺阁之中可以肆意玩闹,

所以她为大观园姐妹撑起了一个乐园,可以肆意玩闹的乐园。

秋夜宴,她强撑着一个人在活跃气氛,

不让众人散去,

可是到最后却只留下一句,

‘你去吧,我们也散了......'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

老太太带领刘姥姥和众媳妇挨个逛大观园的每一处屋子,

到了探春的秋爽斋时,

简单看完了一圈就走了,

还和跟刘姥姥说咱们走吧,她们爱干净,不爱让人来,别扰她们清净。

贾珺当时看的时候就深有感触,

前世多少父母都不能在进孩子卧室时有这种尊重和觉悟,

贾母却在封建年代和宗室家族的桎梏中就有这种觉悟。

老太太这种制度森严的大家族出身,

对小辈不只是宠爱,还有理解和尊重。

原著中的老太太见过贾府最富贵时的盛世华庭,

亦感受到后来衰落的穷途末路。

知道元春省亲时那种开心但又隐隐忧虑的神情,

知晓贾珍点的戏曲之意却不语,

猜到元春灯谜之意心下不安,

大约心底已是有了估量。

只是怎么都没想到忽喇喇似大厦倾,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太突然了!

老太太不能安度晚年,总是白发送黑发,

至抄家去世又不知何人去为她收尸,徒留一曲悲凉。

这样的贾母其实糊涂也不糊涂,

糊涂的在于她把许多事情都想的太简单了,

总以为贾家已经没落了,

又不像是甄家那样严重,总不至于落得一个抄家的下场。

却没想到最后新皇反倒是真的对四大家族下手了!

不糊涂的是贾母对有些事还是很有头脑的,

比如贾家的大房二房的问题、

 她让贾政住在荣禧堂,

却没有出现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篇章里,

可见众人对次子‘侍奉’母亲住进荣禧堂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已经说明了贾赦之前即便是袭爵,

肯定也是发生什么变故,甚至之前就出现什么事情的。

贾赦和贾政肯定是有些不愉快的,

甚至贾赦袭爵之后就有正式分家的年头。

但她不想让两个儿子分家!

贾母对贾家权利的构想是邢夫人、王夫人都不去管家,

和她一样含饴弄孙,作为董事一样的存在,

让王熙凤作为执行总裁。

这样将来的贾家管家权就跳过邢夫人回到了大房,

对外,

大房的儿媳妇管家也是正理,

对内,

贾赦贾政一个得到未来,一个得到现在,

也都是无话可说。

另外凤姐儿和王夫人的关系也是能安抚二房的,

不过王夫人对凤姐儿并不信任,

因为她想要完全占据荣禧堂,将来都留给宝玉。

现在她们住在荣禧堂,那是因为贾母说疼爱小儿子,

所以才拘着小儿子一家住在这里。

邢夫人也一样不信任凤姐儿,

因为她不甘!

连管家的权利滋味都没有尝到,直接就退休了......

凤姐儿也都一清二楚,

所以必须靠近贾母,以贾母为最高的指示。

贾母的想法就是不分家,管家权也不给儿子、儿媳,

而是给孙子孙媳。

贾赦搬到了东路院,也是眼不见心不烦,

但这并不代表贾母并不在乎大房。

她只能在还活着的时候,

用自己的身份来让这一切都紧紧的围绕着自己,

将来一切也都还是还给大房贾琏的。

这其中也有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贾母能活多久,能不能支撑到王熙凤完全执掌家中的权利。

不过她怎么都想不到,

堂堂的国公府最后竟然会被掏空了底子,

更是被真的抄了家!

王子腾如日中天的时候,

贾母都能压得王夫人一点浪花都翻不起来,

借着清虚观打醮,

就把元春给宝玉宝钗相同赏赐的‘暧昧’瞬间打消。

这样的老太太如今坐在高榻上好像是饱学之士一般和众人谈笑风生,

羡慕的王熙凤双眼放光!

可卿在一旁点了点王熙凤的后腰说道:

“二婶子莫要失了仪态,被人瞧了岂不是在心里笑你?好不容易管了家,每日里多少事情劳心费神的,可别在这种小事上招了把柄。”

凤姐儿‘横眉冷对’的哼了一声说道:

“这满天下的人,我不去笑话倒也罢了,谁还敢来笑话我来?不过还是咱们的好侄媳知道疼人,等一起回去了,我陪你住几晚去!”

可卿恼羞的啐道:

“二婶子还是去寻琏二叔吧!莫要拿我来打趣!”

王熙凤摸了摸下巴,嘶了一声说道:

“说到二叔,珺哥儿也是你二叔啊......”

首节 上一节 77/7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