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鲲鹏:从南华经开始证道长生 第111节

  而在气运的强盛之下,苏阳只感觉头脑清明。

  虽然他体内法力并没有任何增长,也没有表现出活跃的迹象,但他却产生了一种与天地契合的感觉。

  自古以来,修士都喜欢借气运修炼。

  因为气运本质上来讲,有五成来自天,五成来自人。

  这种由天人交汇带来的特殊力量,拥有着让使用者头脑清晰,更容易接近天人合一状态的特殊能力。

  只要南华大学彻底建立,他老庄观至少可以享受千年气运。

  前提是,只要能建起来。

  “长话短说,我想讲的差不多已经讲完了。”苏阳再次深吸一口气,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

  “但我之前说过,我们南华大学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学校。为了让大家尽快搞清楚咱们学校特殊在什么地方,我还准备搞一个活动。当然,我相信军训时教官应该已经让你们练过了。”

  “请同学们,到时候跟着我的指挥,来共同完成这个仪式。”

  苏阳轻轻拍了拍手,主席台后方一直挂着的帷幕,终于缓缓落下。

  露出的是一座巍峨的太乙救苦天尊雕像,以及一座镌刻着古朴符文的大鼎。

  而主席台,则是突然一阵变化,瞬间呈现出太极、四象、八卦的图案,仿佛天地间的奥秘在这一刻凝聚于此。

  正在此时,天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它们迅速摆出太极、四象、八卦图像的无人机阵型,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这一出搞得不错,是那个天才想出来的,回头给他加工资。”苏阳收回视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看向分别位于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其他重要地点的坛场。

  那些位置,都有各派的道士正在准备。龙虎山、青城山、白云观……

  他们各自占据一方,配合苏阳接下来打算做的事情。

  在今天,苏阳不仅仅要举办开学典礼,还要举办一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感应诸天神明的普天大醮。

第168章 普天大醮

  大醮分为三级,罗天、周天、普天。分别敬奉一千二、二千四、三千六诸神。

  大蘸,并非用来比武的场合。而是一种庄严肃穆、用来敬告上天诸神的仪式,往往由皇帝敕令道观举办。

  当然,近代以来也有道观邀请全国各地的道人举办罗天大醮。上世纪白云观的仪式上,数百名道人齐诵经文,场面蔚为壮观。

  这世纪的青城派以及茅山等名山大观,也都曾举办过类似盛会。据说举办这种仪式时,诚心至处,极有可能引起祖师爷目光垂怜。

  据传,在宋朝,龙虎山张天师主持大醮时,天空突现五彩祥云,隐约可见太上老君驾鹤亲临的景象。

  想要举办这种规格的大醮,不仅需要极高的影响力来召集全国各大道门,更需要朝廷的支持。而这两样,南华大学恰好都具备。

  操场上,虽说被拉了一片乌云,但空气中温度依旧炽热。

  新生们列队而立,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这场普天大蘸的深远意义。

  “好烦啊,军训完了能不能早点放我们走啊?“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小声嘀咕,不停地用手扇着风。

  “我倒觉得这种仪式挺有意思的。”小平头男生转过头来,他偷偷瞄了眼远处的法坛,那里香烟缭绕,道士们正在布置法器。

  这次教官们都肃立在队伍两侧,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法坛方向,无暇顾及学生们的窃窃私语。

  “有什么意思的?还真能召唤出神明来不成?”后排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瘦高男生撇了撇嘴,推了推滑落的眼镜,

  “都2023年了,还信这些封建迷信?”

  “你不信,来这里读书干什么?”小平头不服气地反问。

  眼镜男生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还不是因为它被列入了九二工程!”他咬牙切齿地说,

  “我本来以为能捡个漏,谁知道分数线要六百四!要不是我在省排名差两位没够上清北,你以为我会来这儿?”

  越说越激动,额角青筋都暴了起来。

  ......

  法坛前,张石道长紧张地搓着手中的拂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准备好了吗?”他压低声音问道,目光不时瞥向天空,

  “虽说建国后龙虎山和各大道门都举办过大醮,但近几十年来,从未有祖师爷显圣的记录啊。”

  随着末法时代灵气枯竭,近三百年来,典籍中记载的祖师下凡事例屈指可数。

  若是苏阳真能请下诸天神明,不仅是对他个人,对整个道门都将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万一…

  万一祖师爷垂怜,赐下一缕仙气,说不定能让整个地元界重现灵气复苏的盛况呢?

  “尽人事,听天命吧。”

  苏阳整理着法衣的领口,神色平静如水。作为大赛的主持者,他反而显得最为淡然。

  “我办这个普天大醮,主要是为了增添几分仪式感。”他抬头望向天空,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能请下祖师爷最好,请不下也无妨。前路终究要靠自己开创,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后人口中的祖师爷。”

  说完,苏阳深吸一口气,从怀中郑重取出南华印。古朴的玉印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印纽上的螭龙纹栩栩如生。有此印为凭,便能确保敬告的诸神,只会是太乙一脉的尊神。

  “开坛!”

  苏阳突然一声清喝,声音如黄钟大吕,清晰地传遍整个祭坛。

  他手中的拂尘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银白的尘丝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霎时间,数十名道士同时开始诵念《净秽咒》,低沉浑厚的诵经声在操场上回荡。苏阳取出一道朱砂符箓,指尖轻抖,符纸无风自燃。

  他将燃烧的符箓投入盛满清水的玉碗中,随后以柳枝蘸取符水,向四方挥洒。晶莹的水珠在空中划出,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这一步,是为了驱邪去秽,为诸神降临做好准备。

  苏阳的吟诵声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特殊的韵律。法坛周围的旗幡无风自动,发出猎猎声响。

  “撒米!”苏阳突然一声断喝。

  在场师生纷纷将事先发放的米粒抛向地面。细白的米粒如雨点般落下,在地面上弹跳滚动。这一步名为血湖科、摄招科,意在开地狱救度冤魂。

  队伍中,不少学生皱着眉头,不情不愿地撒着米粒。一个穿着名牌运动鞋的男生撇着嘴嘟囔。

  “这么多米就这么扔了,够我吃一个月的…”

  这其中,自然有人已经开始心生不满。很多人连碗中无剩菜都做不到,又开始觉得学校又开始浪费米粮。

  当最后一把米粒落地,苏阳郑重地从法坛上取出一卷玉册。玉册用金线装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缓缓展开玉册,上面用朱砂写着密密麻麻的祈愿文字。

  “维:

  东极青华妙境、大慈仁者、十方化生、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圣前。

  下土承嗣弟子玄阳,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百拜上言:

  伏以……”

  祷文格式极有讲究,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古老的仪轨。

  首先要写明敬告对象的圣号,字迹必须工整如刻。

  接着要详细陈述祖师爷的丰功伟绩,言辞需谦卑恳切。

  然后要禀明自己的身份来历,以及所求之事。

  最后还要虔诚祈求祖师爷相助,并郑重署上日期与名号。

  这份祷文是苏阳闭关三日,沐浴焚香后亲手所写。

  写完后,他又亲自将祷文交给各派道长过目,请他们共同诵读。此刻,数十位道人齐声吟诵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余音袅袅。

  若是祖师爷愿意回应,此刻应当已经显现神迹。

  然而天空中依旧万里无云,四周寂静如常,连一丝微风都没有拂过。法坛上的香烛燃烧得异常平稳,连烟柱都笔直如线。

  失败了吗?

  张石道长不自觉地捏紧了手中的拂尘,指节微微发白。他既为未能请下祖师而惋惜,又莫名松了口气,毕竟数百年来都无人能做到的事,今日若真成了,反倒让人不知所措。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眉头紧锁,目光复杂地望向法坛中央的苏阳。

  “还没结束。”苏阳突然低声说道,声音虽轻却异常清晰。

  只见他双手捧起那卷玉刻祷书,深吸一口气,突然将祷书朝着环形湖的方向奋力一掷。

  随后他仰头望天,清喝一声:

  “开!”

  这一声如同惊雷炸响,震得在场众人耳膜生疼。有些体质较弱的学生甚至踉跄了一下,险些站立不稳。

  “咔嚓——”

  空气中突然传来玻璃碎裂般的脆响,一声接着一声,越来越密集。众人茫然四顾,却什么异状都看不见。

  唯有修为高深的道长们脸色骤变,因为他们能感觉到,无形的空间正在被撕裂。

  苏阳双目微闭,周身泛起淡淡金光。他将全部法力与神识都灌注在那道空间裂缝上,使其不断扩大。

  来自大乾世界的灵气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顺着裂缝向南华大学倾泻而来。

  灵气洪流在触碰到校园边界时,突然被一道无形的屏障拦住,那是苏阳早就布置好的聚灵阵开始发挥作用。

  随着灵气的注入,校园各处隐藏的阵法接连亮起微光。

  图书馆、教学楼、食堂……

  狂暴的灵气在这些阵法的引导下逐渐趋于平稳,最终形成一个天然的灵气循环系统,开始悄然改变整个南华大学的风水格局。

  南华印上原本略显浮躁的气运,此刻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渐渐凝实厚重起来。在古代地元界,有三十六洞天福地的传说,

  比如青城洞天、庐山洞天,都是灵气汇聚的修行圣地。但随着岁月流逝,这些福地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而此刻,在苏阳的引导下,南华大学正在发生惊人的蜕变。灵气与气运交织,竟隐隐有了洞天福地的气象。

  正在此时,异变突生。

  太乙救苦天尊圣像的眉间突然紫光涌动,那光芒起初只是米粒大小的一点,转瞬间就扩大成耀目的光团。紫光穿透大殿屋顶,直冲九霄,将整个南华大学上空都染成了绚丽的紫色。

  苏阳先前召来的乌云在这道神光面前如同薄纸般被轻易撕碎。

  片刻之后,紫光一分为三。左右两道如朝霞般绚烂夺目,中间一道则皎洁如月华。

  三色光芒交织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天宫缓缓显现。只见琼楼玉宇间有青鸟盘旋,朱红色的幢幡在云端飘扬。整座仙山悬浮于虚空之中,山上瑶草灵芝散发着莹莹宝光,几株榔梅树上绽放着永不凋零的花朵。

  在这片祥光瑞气之中,隐约可见三千六百位神明肃立云端。而在众神簇拥之下,一位身着九章法服的帝袍道人垂眸下望。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苏阳身上,随即又穿透空间裂缝,看到了另一侧的大乾世界。

  目光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沧桑,仿佛能看透过去未来的一切因果。

首节 上一节 111/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