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啥祖宗,都是我编的 第31节

  曲小鳐一听,也抱怨起来练字沉闷。

  陈清微微一笑,果断开编:“修行之路,本就坎坷,莫说是你们了,当年中兴祖师被困上古宝库时,可比你们狼狈多了。”

  “中兴祖师可也遇到过挫折?”

  两小只顿时竖起耳朵。

  “何止。”陈清拂袖坐下,示意二人近前,“听说那宝库四壁刻满禁制,连只蚂蚁都爬不出去,祖师苦思几日,粒米未进……”

  “啊!水也不喝吗?”曲小鳐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重点吗?”方大螯急不可耐,“师叔,那后来呢?”

  陈清笑道:“自然是脱困了,不然焉有今日传承?”

  两个师侄当即就追问:“祖师是如何脱困的?”

  “我记不太清楚,好像是偶遇上古修士,得其助力,这才脱困出来。”陈清正等着这句,“不过门中典籍记载更详,明日我查证后再与你们细说。”

  方大螯听得两眼放光,道:“有些像是传奇话本中的故事,不愧是中兴祖师!”

  曲小鳐也重重点头。

  目的达成,陈清倒也没将两个师侄扔一旁,等两小都歇息了,才回到静室,一番布置后,缓缓入梦。

  待到了梦中平台,他翻开《太虚道衍录》,眉头一皱。

  “道痕少了五道,还剩十四道!但有关‘陈虚’的语句并未增加,看来是新增设定消耗了道痕,却被规则判定为无效了,可这得前辈高人之助的设定并不夸张,毕竟有个神秘老人在侧……”

  他也不觉得遗憾,这本就是在测试和尝试,寻找规律,因此马上转而分析起缘由。

  “道以为我要凭空捏造一个上古修士?但我的本意是指那灰袍老者……”

  陈清梳理着《太虚道衍录》的规则,忽然明悟:“陈虚的故事发展到现在,新增设定只能针对陈虚本人,不可涉及外界!”继而,他意识到,需要找到一个能自然融入剧情、即刻见效的切入点。

  有这样的切入点吗?

  “还真有。”

  次日,陈清依旧是指导了两个师侄一天,待晚上闲下来,便又提起昨日之事,说自己看过门中记载了,并非得高人相助。

  他倒也不直接说,反而问道:“你们猜祖师是如何脱困的?”

  方大螯当即握拳道:“定是以力破禁!在宝库中踏破平静,一拳打碎大门!”

  “不对,既然那宝库是什么仙朝的藏宝之处,那仙朝听着就很厉害,哪是轻易能打破的?”曲小鳐却摇头:“能破早就破了,说不定是智取!师叔,你赶紧说吧。”

  陈清笑了起来:“关于祖师脱困之法,许是年代久远之故,门中典籍的记载也不统一,共有三说。这第一种,说他在宝库中得旷世奇宝认主,不仅破困而出,还震慑当世、实力大增,留下传承。”

  “厉害!大丈夫当如是也!”方大螯听得两眼放光,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但陈清跟着话锋一变:“但也有记载说,祖师在绝境中忽然明悟前尘,知晓自己乃仙人转世,一念破禁,逍遥自在,留下真仙道统!”

  曲小鳐小嘴微张,手中的药铲“当啷”一下掉在地上:“咱们隐星门是真仙道统?”

  “第三种说法,”陈清话锋又一转,“说祖师在宝库墙上发现了一部玄法残篇,那玄法包罗万象,他从中领悟了一种法门,人虽被困在方寸之地,心神却可随天地之气遨游八荒。”这说法显然承接《混元一气经》的设定。

  他嘴里说着,却又想着,不知那《混元一气经》能修到什么境界,里面多是玄妙之言,但因为是残篇,不曾提及对具体境界的打磨。

  方大螯听罢,却挠头道:“这也太玄乎了吧?”

  曲小鳐却说:“我倒觉得,比之前两种说法更可信一些呢。”

  “修行之事,本就玄妙难测。”陈清点了点头,“就像你们此刻的瓶颈,或许换个思路,便能豁然开朗。”

  方大螯一听,盯着自己的拳头,若有所思:“山势入骨,莫非山势不是重点,得多敲敲骨头?”

  “……”

  陈清一阵无言,最后道:“你还是多敲敲脑袋吧。”

  待方大螯回过神来,面皮发红,陈清却摇了摇头。

  他转身望向渐暗的天色,心中期待。

  三个版本,哪种能被《太虚道衍录》承认?

  梦中,便知分晓。

第37章 妙啊!

  【昔有祖师陈虚,值宗门倾颓之际,独擎危厦。虽羁玄扃,不惑声色,日契玄功,自此气与天通,能一念神游八极,乃得主旨,复立道统,重续长生之基,被后世弟子尊为中兴之祖,香火永祀。】

  当陈清再次翻开《太虚道衍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有关“陈虚”记载的变化。

  “‘虽羁玄扃,不惑声色,日契玄功,自此气与天通,能一念神游八极,乃得主旨’,这些是新加的,果然是第三个啊……本以为既是梦中,或许可以再美点,可惜,可惜……”

  他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旋即便有几分遗憾,但旋即振奋精神,翻开了第一页,点了一眼道痕数目。

  “六句真言,理应只消耗六道道痕,但原本十几道的存货,如今只剩三道!也就是说,至宝镇世和真仙转世不仅被无效了,还消耗道痕,却因太过离谱,最终没有定稿、显现。”

  叹了口气,陈清没在这上面纠结,这本就是探索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其实比预想中要好,至少还留着三道,可做不时之需。”

  他凝视着《太虚道衍录》上新浮现的文字,推敲着新增的每一个字。

  “虽羁玄扃,对应得是当前困局;日契玄功,指参悟《混元一气经》;气与天通,是点名所契合的功法特性;而最后这句‘一念神游八极’,便是摆脱被困局面的钥匙!”

  参悟《混元一气经》,就是陈清选择的切入点,既符合现有剧情,又因功法高深莫测的特性,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

  这一安排巧妙衔接了已有线索,又自然的铺垫了未来发展。

  且通过一番对照后,陈清更隐隐把握住了中途增加设定的三条则——

  “其一,须基于已有事实合理延伸;”

  “其二,无法直接改变外部环境或他人意志;”

  “其三,应尽量与已有功法、宝物、物件产生联动!”

  简单来说,过分夸张的设定会被否决,但基于现有线索的合理延伸,能被接纳!

  “也就是说,此番入梦,我可在参悟《混元一气经》时获得‘神游’之能,从而找到脱困之法!但这神魂出游,至少得阴神凝聚,且还有诸多限制。梦中身虽有几分际遇,但到底也只是第二境的修为,又该如何神游?”

  想着想着,他摇头失笑,将杂念压下。

  “想这么多作甚?入梦一观,自然明了。”

  一念至此,他不再犹豫,指尖轻触书上语句,闭目凝神。

  “入梦。”

  随着一声轻吟,陈清的意识渐渐沉入黑暗。

  窗外,月光如水。

  陈清的肉身盘坐于蒲团上,闭目无声,表情恬静。

  啪嗒。

  不远处,一只金丝小猴倏然顿住。

  它歪头盯着屋内人影,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突然后腿一盘,前爪下垂于腹前,指尖相触,竟是将陈清的冥想姿态学了个十成十!

  夜风掠过时,猴儿绒毛根根竖起。

  它却纹丝不动,唯有鼻翼轻颤,仿佛嗅到了什么玄妙气机。

  仙朝纪,七百九十七年。

  玉京,森罗阁。

  “陈虚”盘坐于地,双目空洞如潭,手中青铜酒爵机械地抬起、倾倒,琥珀酒液入喉,不见丝毫醉意。

  他的另一只手在砖墙上缓缓描摹,指尖过处,《混元一气经》的刻痕微微发亮。

  “咕咚——”

  又是一杯饮尽。

  酒爵刚放下,便自行斟满,仿佛有无形侍者在侧。

  暗处,灰袍老者的身影若隐若现,眼中满是惊异。

  “怪哉!”老者拂尘轻摆,“这太上忘情之境持续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这人莫不是太上后裔?道祖庶子?可他也不姓李啊!”

  嗡——

  喝着喝着,“陈虚”周身气息越发澄澈,砖墙上那些被描摹过的刻痕,渐渐连成一片玄奥图案。

  “咔嚓——”

  一声轻响,酒爵突然裂开一道细纹,裂痕中显露玄光。

  老者瞳孔骤缩:“这……裂痕显露,说明是饮酒之人马上要千杯不醉了!这还真要成了?那这事可有些复杂了!这是要闹出事端来啊!而且,此子以酒为媒,以墙为鉴,莫非要参悟出什么来了?”

  他竟是感到,那堂下盘坐之人的心头,似孕育着一滩幽水,水波阵阵,似有什么要一跃而出!

  话音未落,“陈虚”忽然抬头。

  那双空洞的眼睛里,骤然清明,似有星河倒悬。

  灰袍老者猛地攥紧拂尘,胡须无风自动。

  “要成了!”

  另一边。

  “原来如此!”

  陈清主意识归位的刹那,无数感悟如江河倒灌,直入心田!

  他顿时双目微阖,周身灵气如沸,一股明悟如同积蓄已久的酒酿,在他心头绽放开来。

  太和之气自丹田涌出,在经脉中奔流,最终汇聚于天灵,化作一缕晶莹剔透的灵丝。

  “气与天通,一念神游!”

  轻声呢喃中,那灵丝倏忽离体,如活物般在虚空中蜿蜒游走,顿时陈清感到自己的意识、灵识朝外延伸出去!

  灰袍老者心有所感,凝神一看,瞳孔骤缩。

  “心念神游?!不成阴神,如何能出窍神游?”

  他他死死盯着那道游走的灵丝。

  见那灵丝并非纯粹的灵识、意念,而是由精纯至极的灵气构成,内里包裹着一缕灵识念头,灵气在外流转不息,不断从天地间汲取精华,反哺其中意识,使其始终凝而不散!

  “以灵气为舟,载灵识出游?不是阴神出窍,而是将意识、念头寄托于灵气之中,灵气不散,神游不止!”老者倏地瞪大眼睛,“妙哉!这灵气为舟的神游法门,简直是自成一派!虽是取巧,但也称得上是开宗立派了!没想到,此子灵骨不存,却还能有这般悟性!”

  越是品味,他越觉得精妙,忍不住抚掌赞叹:“老夫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精妙绝伦的取巧法子!这小子,有意思!有意思啊!”

  在他的目光尽头,陈清的那道灵丝每一次游动,都会吸附周围灵气,壮大己身,其意识更顺着灵气丝线延伸,如游鱼入水,在宝库禁制的缝隙间自如穿梭。

  宝库禁制在陈清“眼中”已化作透明脉络,那些维持阵法运转的灵气细流,此刻全成了他的通途!

  几息之后,他的灵识已顺着灵气溪流,穿透了最外层的禁制。

  呼——

  塔外,浓郁的天地灵气如潮水般涌来,让陈清这缕意识瞬间壮大了十倍不止!

首节 上一节 3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