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691节

  陆耽.

  听完这番“冰清玉洁”的自白,他怔了半晌突然郑重其事地躬身行礼:

  “许兄大才!”

  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钦佩。

  这年头能言善辩之士不少,但既能舌战老臣,又能把“捅刀子”说得如此清新脱俗的,普天之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和许宣相比某个律博士真像个新兵蛋子啊。

  “为兄有预感——”陆耽直起身时,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待你到了洛阳,定会搅动九州风云!”

  说罢竟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童般,兴冲冲地告辞离去。他要赶着整理文书,把这趟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谁能想到呢?

  廷尉府的同僚们都以为这是个烫手山芋。按常理,调查傅天仇这种三朝老臣,少说也要在扬州耗上三五个月,最后还得落个“办事不力”的评语,搞不好还要被御史台那群疯狗追着咬。

  可他陆耽——区区一个刚入廷尉的律博士,居然只用月余就完美交差!不仅拿到了傅天仇的亲笔陈情,还顺带摸清了苏州案的症结所在。

  这份政绩,足以让他在廷尉府站稳脚跟了。

  迈着轻快的步子消失在长街尽头,官袍下摆随着步伐欢快地摆动,活像只得意洋洋的锦鸡。

  这一趟扬州之行,可谓圆满至极。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许宣站在客栈窗前,望着天边渐亮的晨光,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他尤其满意傅天仇这个意外收获——这倔老头若能重回御史台,不知要搅黄多少阴谋家的好事。

  他许汉文平生最见不得的,就是坏人做事太顺当!

  指尖轻点,从钱塘到洛阳,从洞庭到蜀中,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落着若隐若现的棋子。

  这一手,正是传说中的“布子九州”。

  古往今来,有资格这么玩的,不是正道魁首就是魔道巨擘。而他许宣——

  “道消魔涨?哼!”

  扇面猛地合拢,惊起檐下一群宿鸟。

  “且看我翻转这天地大势!”

  豪情万丈之后就是一群琐事找了上来。

  红木匣子“咔嗒”一声掀开,厚厚一叠地契整整齐齐码在锦缎上,墨迹尚新。

  “这么快?”

  他原以为至少要周旋数月,没想到短短三日寿春城最繁华的几条街巷竟已腾空,这等效率简直令人心惊。

  “那原来的那些店家.”

  好的地段肯定不是无主之地,早就被几个大世家以及豪商瓜分完毕。

  结果这才三天不到就完成了搬迁工作,是不是也太有主观能动性了。

  “望许公子知道,刺史府已经打点好了一切,绝不会有任何隐患。”

  来人也是个心思伶俐的刺史心腹,办事也是稳当的很。

  把这里面的因由讲的清清楚楚。

  很明显这群人背后的势力在这个时候根本挡不住一位求生欲望极强的土皇帝。

  尤其是手段还是软硬兼施的情况下,该交换交换,该赎买赎买,若有死扛的就得吃点硬的。

  最妙的是,所有腌臜事都被刺史府一肩担下。许宣接过这匣地契,手上不会沾上一星半点的因果。

  “那就多谢刺史大人了。”

  收的是大大方方。

  毕竟许宣这一次出手,终究不是毫无代价。

  不是指元气大伤,而是自己的身影已经走入了世界最高层的舞台之上。

  扬州有个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号称‘神鬼莫测许汉文’这件事已经传开了。

  往后会找来的麻烦不会少。

  不过,值。

  江南这片地图快要通关,在进军新副本前刷一波“神医”声望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比起庆有和尚那种动不动就要降妖除魔的苦差事,一个妙手回春的大夫显然更人畜无害,也更容易在各方势力间周旋。

  正思量间,刺史府又抬进来几口沉甸甸的樟木箱。箱盖一掀——珠光宝气,晃得人眼花。

  南海的夜明珠大如鸡卵,西域的猫儿眼泛着诡谲的绿光,还有整块和田玉雕的送子观音,金丝楠木镂空的百鸟朝凤屏风饶是许宣这样见多识广的,也不禁暗暗咋舌。

  “人族不愧是天地主角啊.什么好东西都能扒拉出来。”他指尖抚过一尊灵气逼人的青铜错金博山炉,炉盖上的仙山云纹精细得连松针都纤毫毕现,“这东西不知道是哪位修行者的法宝,竟然也沦落到了和金银珠宝放在一起的地步。”

  忽然有些遗憾——这要是有个像“三皇祖师会”之类的组织跳出来斗宝,他非得把这些宝贝摆出来好好显摆不可。

  感慨完之后.照单全收。

  大不了就在扬州境内开展义诊以及赠医施药。

  顺便给茅道长再提升一下修为。

  这里就要提一嘴道长的修行功法了。

  现在保安堂主流的功法是蜀山派的《九天玄经》。

  这本真经乃是广成子所留,作为《紫清宝篆》中册而传世。

  其中包含万象,直指天人之法就有好几种,更别提那些五花八门的旁门之法。

  许宣等人从这本镇派宝典里拆解出十几门筑基功法,像发员工手册似的分发给新入门的弟子。

  有人领到《太清引气诀》,有人拿到《玄冰凝露篇》,全看个人资质禀赋,再根据后续表现以及心性来决定以后的道路以及功法。

  这套模式看似粗暴,实则暗合天道。

  毕竟修行本就是件唯心的事,强求不得。就像现代企业培养管培生,总得先轮岗再定岗不是?

  可以说保安堂在世俗之外的迅猛发展大部分都是踩着旧蜀山的积累起来的。

  毕竟谁家会拿着镇派功法来拆解呢。

  长眉对于保安堂和许某人的印象不佳也是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拿旧蜀山的东西培育新的蜀山,这着实过分了。

  而道长这个人放着这条通天大道不走,继续走自己那篇残篇的老路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坚持或者玄关无悔什么的,毕竟咱们保安堂走的是实用主义。

  起初或许还有些“不改初心”的坚持,可当他在吴郡开展义诊替百姓消灾祛病时,突然发现体内灵力竟如滚雪球般暴涨。

第808章 道长起飞

  那本被视作残篇的《神道书》,此刻才显露出真正的恐怖之处——毫无征兆的起飞了。

  “道门正法,贵在济世。”白素贞曾如此评价,“此功法立意之高,不在黎山之下。”

  比起传统打坐练气的苦修,《神道书》简直像开了挂——治病能涨修为,炼丹能涨修为,就连梳理地脉水患都能蹭到修为。

  更妙的是,这套“群众路线”完美契合保安堂的义诊业务。

  于是乎.当其他修士还在洞府里苦哈哈地“吸风饮露”时,茅道长已经带着散修学徒们走街串巷。

  今日给张家阿婆治个风湿,明日替李家小子驱个邪祟。每治好一个病人,体内灵力就浑厚一分;每平息一处灾厄,元神就澄澈一寸。

  最近在平息江南水患后,老道更是修为暴涨,眼看着就要突破“守一还神”的境界。

  “天地精气”并“守一”,使神归本位,实现身心灵的统一。

  对应的外丹境界就是炼气化神。

  可谁能想到茅道长这个修行大半辈子都摸不到门槛的老道士,当初全凭一颗赤诚道心打动了许宣,才侥幸越过天关入道。

  理论上成长上限不高,不换根基不行的。

  但自从保安堂正式建立和扩张开始,老道的修为就不正常了,也跟着水涨船高。

  虽然比不上某位白莲天魔王那般开挂,也不如“三英二云”那些应劫而生的天命之子,但这修为增长速度已经让燕赤霞这样的正统剑修直挠头。

  许宣特意为此事咨询过白素贞。

  “是愿力反哺。”白娘子指尖缠绕着一缕金色光晕,“治病救人积累的功德,梳理地脉获得的天眷,都在助长他的道行。”

  某人当时就沉默了。

  这功法根本是主角模板吧?!

  聚众修行,功德刷分,还能靠行善积德快速升级.

  您这是修仙呢还是搞太平道呢?

  只能说高端的功法都有着殊途同归的特性,这东西和自己的白莲法以及正统的净土法也有几分相似。

  所以说庄子大佬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份缘就应在了某个因果源上。

  就好像是火雷噬嗑与风雷益的组合:凶中藏吉,险中求机。

  火势猛烈,雷声震耳,二者相遇必有冲突与阻碍。但也有风助雷势,雷激风行,二者协同产生强大动力的另一面。

  这周易六十四卦当真是包含了天地万象,人生无穷。

  就连许宣这域外天魔仅仅是参悟了些许皮毛也从中获益不少。

  说回正题。

  保安堂的财富积累,早从雷焕时期就踏上了狂飙突进的道路。太湖水域的掌控权、龙宫秘藏的发掘、各地妖魔洞府的“拆迁工程”.

  金银珠宝,有矿产,有渔业,有林业,有牧业等等资源。

  这些年来暗地里的进项,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财富大多“见不得光”。

  众所周知若是大量贵金属和财物在短期内冲入市场,会导致货币贬值,以及引发价格波动和投机性交易,导致衍生品价格波动加剧,甚至放大系统性风险。

  远的不说,起码江南民生会遭遇灾难性的打击。到时候天谴落下,始作俑者必死无疑。

  前世作为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许某人还是有一点点金融常识的。

  加上在封建体系下的特殊情况,安全资产配置与权力博弈将会占据保安堂的大部分精力。

  这是一个地下组织转型阶段最麻烦的泥沼,若是投身其中就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幸好善于斗争的许某人在思维和眼界上比较灵活,决定从封建体系内部选求方法。

  毕竟领先了几千年的智慧,总是有很多处理方式的。

  《江南地区五年发展规划》之中既有汉代“均输法”的影子,又掺了宋代“市易务”的套路,甚至还抄了某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的对冲策略。

  还改造出了宋有德这张王牌。

  只是命运的齿轮似乎总在许宣指尖转动。

  谁能想到堂堂扬州刺史竟会自投罗网,将整个扬州行政体系的破绽亲手奉上。

首节 上一节 691/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