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损害,不感劳累,不被污染,不失本真。”
“你做到了吗?”
周举踉跄后退,脑中轰然作响。
不是就李老夫子那副德行能引用这么深奥的道理???
这种至高的境界只有于师才能达到才对吧可想起老夫子说话时的高深莫测之感他又有些拿不准。
加上于公背书,以及这个颇有能量的许教习的引导。
最终的结论就是周举自身学艺不精,不能解得其中大智慧,然后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
许宣满意的笑了。
实际上李老夫子当然没有搞什么深意,就是字面上的随波逐流的意思,但架不住有人暗中给其增添人设。
毕竟不能在于公眼皮底下用当头棒喝打他的学生,那么就用点精神攻击好了。
也怪周举自己意志不坚定,以及看的书太少了。
圣父神魂之火旺盛到吓人,书本几乎一扫就可以录入其中。
即便如此,依旧每日泡在南山的书库之中翻阅各种典籍,领悟前人智慧,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如此才有底气去忽悠别人。
留下陷入自闭模式的歪脖子树,走到了后院。
“老夫子,好久不见。”
两人之间少了一些商务往来,多了一些真诚。
毕竟李老夫子是圣父的天使投资人,一封推荐信让他推开了书院的大门,也遇到了若虚师兄,这份恩情虽然已经还过数次,但是感情还是维系的很好。
老夫子后续也一直坚定的站队己方,还赠予了一柄神兵做了追投。
这一次来是专门送东西的。
“这是我们保安堂的菖蒲和艾草,从南山上采的上等品。五色丝则是请金山寺的高僧编制好东西。”
此时的端午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有“恶日”之说。因此百姓们通过各种习俗活动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健康。
而菖蒲和艾草具有香气且可入药,于是在病疫高发的夏季将它们插在门口可以寓意驱邪、治病。
若是作为驱邪所用,那么还有什么比南山这座江南文脉之一出产的更好呢,光是这个原产地就可以讲一个很好的故事。
佩戴五色丝也是一种习俗。
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所以大家会在这段时间用五彩丝线系在手臂上,有的还会将五色丝悬在门上或床帐等处,以祈求平安健康。
五色丝则是来自于金山寺的季节性限量产品。
广亮在搞光头产业上真的是一把好手,不同的节气推广不同的产品。
若论祈福当然是佛门更亲民一些,于是就让寺里的和尚们加班加点的赶工。
说是考教课业,以此来为自己积累福源以及领悟入世之佛法的真谛,嘴上说的也是天花乱坠。
难怪可以把刚刚建成的金山寺经营的红红火火,这让许宣越发不舍得放他重建灵隐寺了。
此时书院之中的李老夫子是心情大好。
置办这些东西对于李家而言轻轻松松根本无需过问,只是这是许汉文送来的那就是意义不凡,人家这叫不忘初心。
笑呵呵的聊了几句,然后许宣让老头这几天少出门,有事让歪脖子树多承担一些就行。
老头子闻弦知雅意,也不问为什么。
等到许宣走了立刻说自己身体不适回家休息几天,端午这段时间书院就拜托周教习了。
周举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刚刚被pua了一顿,现在大脑还处于混乱状态,也就应下了这个差事。
离开锦天书院,许某人又去了觐天书院。
“于公,你那弟子改造的挺好。现在已经开始研究和光同尘了,我看再有个几年就能走出过去的樊笼。”上来就是表功,狠刷NPC好感度。
随后就是送礼,也是菖蒲,艾草,五色丝这一套,礼轻情意重嘛。
随后就是
“最近钱塘确实热闹,人道气运蒸腾而起。不过现在局势不好,说不定就有哪些妖魔鬼怪潜入进来作乱。”
“到时候咱们作为人间正道,要守望相助啊。”
图穷匕见,最后一句是关键。
于公嗤笑一声,他被贬吴郡不得外出,还以为之后会有朝堂政敌接二连三的来搞事。
没想到最近遇到的全是某个和尚搞出来破事,引来了不少牛鬼蛇神,也不知道这一次又招惹了什么厉害人物,还敢跑来查岗。
“您这就冤枉人了,我许某人行得正坐得直。”
“为了江南安定做出了不少贡献,还培养出了几名好弟子一起保护九州天下。”
巴拉巴拉说了半天,还屡次提及了周举的表现,让于公不得不答应了守望相助的提议。
紧接着许宣又来到了西湖,看到水府已经封闭就离开了。
绕着钱塘走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
最后来到保安堂,把软乎乎的小青拖了出来。药店里囤积了大量驱逐五毒的雄黄粉,光是溢散出来的气味就够一般妖族远离的了。
也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为了啥非要守在这里。拖着副堂主一路紧走慢走,到了清波门的豪宅。
上一次为了收拾大慈法王整理出来的宅院正好用在此时。水石相映的园林主景正好适合藏蛇,地下四通八达的水路保证了其中的舒适度,错落的房间投射的阴影也可以遮住阳光。
扑通一声,小青就被扔到了水里。
“这几天就不要露头了,好好待着。”
“嗷~~~”
已经化为人身蛇尾的小青听话的点点头,随后愉快在水里游玩起来,看样子是没全听。
五月朔日,端午。
钱塘城郭已悬菖蒲。其叶修长如剑,民户皆以红绳系之,谓可斩千邪。
小儿辈争采艾草,揉为虎形,悬于楣间。
时有西域贾人贩雄黄,色如金屑,富家以锦囊贮之,贫者亦倾囊购粟粒大者,投酒中,浊浪翻朱,满城皆浮辛辣气。
小贩们推着车,叫卖刚出锅的“角黍“——柊叶包裹的糯米团,内藏赤豆或腊肉,形如牛角。这是粽子的前身,百姓买来投入江中,说是喂食蛟龙,免得它们吞食屈原的遗体。
还有贩卖新鲜药材的,人们认为端午节采集的药材药效更好,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制作香囊等。
保安堂则是推出了拳头产品,上等的雄黄酒。
一旁还有茅道长在压阵,毕竟数遍组织内部,可能就道长的因果最少。
同时还可以借助节日氛围,继续以结缘法精进修行。
道长现在的卖相越来越像是老神仙,人气自然是会聚拢而来。
披羽衣执桃木剑,踏禹步咒曰:“菖蒲为戈,艾作旌,五毒退散,百秽清!“言罢焚符,灰烬随风散入茶坞,引来阵阵喝彩。
每交换一个凝聚真心之物,都会用符纸或者五色丝交换,场面分外和谐。
但钱塘这种地方本身基调与和谐就是两个方向,千防万防,防的就是意外。
现在意外来了。
“我有一物,道长看看可以吗?”
茅道长抬头,从容的笑容僵在脸上,手中的桃木剑瞬间被捏爆。
但见来者长的好生古怪:
两道长眉垂过腮,银丝灿灿似雪裁。
眉梢倒卷如钩月,梢末一点金光来。
面如枯松皱叠叠,颧骨高耸似崖开。
一双鹰目藏寒电,鼻若悬胆唇乌黑。
头戴一顶鱼尾冠,青纱道袍绣云霾。
腰间系条黄丝绦,足踏芒鞋不染埃。
端的是一副“仙风道骨藏煞气,慈悲面目隐祸胎”的相貌!
第649章 长眉送礼
茅道长手中的木剑“啪”地一声炸成木屑。
瞳孔剧烈收缩,额头瞬间沁出冷汗,后背的衣衫已然湿透。
其色如熔金之辉,熠熠生光,恰似日轮初升,耀破九霄云雾;其形若鼍龙之珠,圆润饱满,仿若灵物蕴藏天地之精。
若是他看过的蜀山名剑录没有错,桌上的这枚应当是
“金鼍剑丸?”声音发颤,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软红砂。
作为保安堂的保命制式道具有着严格的携带要求,那就是哪怕本命法器不带,那三样也要带着。
此刻茅道长就感受到了微不可查的安全感。
之所是微不可查,因为他不相信这东西此刻真的有用。
站在台前的奇人两道雪白的长眉随风轻拂。面容慈祥,却感到一股彻骨寒意。
这正是保安堂内部多次警示的大敌——前蜀山之主,暗中覆灭蜀山的元凶,长眉真人!
“道长好眼力。”
“七修剑之一,确为蜀山旧物。”
“路过龙潭之时发现,顺手就捡了起来,想来和你们是有缘分的。”
你们,缘分。
这两个词说的有些吓人,似乎点破了什么。
茅道长喉结滚动,脑中飞速思索对策。保安堂开业至今从未有过如此强敌上门。这老魔头如何找到这里?又为何偏偏选在此时?
“贫道.贫道去取些药材。”道长强自镇定,缓步后退。
暗中激活了袖口中的纸蝴蝶,同时脚踏禹步蓄力。
若是稳住对方进到屋内,绝对要把供奉在后方的三神剑取出,今天就是豁出性命不要也要砍下对方的生机气运。
进庙烧香,上山拜佛。
你这厮虽然很懂规矩,但是没有提前打招呼就是有点不懂礼貌。
大家都是混修行界的,贸然入侵道场看我斩不斩你就完事了。
长眉似笑非笑地看着并未阻拦,也未跟随。
眼前的医馆里面有着很多杂七杂八的气息,高淼如天道,低沉如九幽。正气,佛气,道气,剑气,鬼气,妖气,神道之气,有些就连自己都拿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