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501节

第574章 孝顺传说

  李家。

  许宣看着这座房子暗暗感慨,不愧是能生六个女儿的。

  起码不是普通的黔首百姓,多少算个乡绅。

  而且这地方风水极佳,可谓“藏风聚气,得水为上”。

  背靠青山如屏风护佑,面朝碧水如玉带环腰,四象俱全,祥云缭绕。气脉贯通,生机勃勃。

  如不是有高人指点,那就是天赐的福源。

  正所谓气运阴阳成世界,水浮天地寄虚空。

  灵觉之中感应到原本偏白的气运如潮水一样正在不断的翻涌,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有点门道啊。

  许宣带着几名弟子,缓步踏入李家大门。

  亮出了自己郡守好友的身份以及招牌笑容,温暖且正直。

  今日来此是解决问题,会一会那位愿意自我牺牲的李家女。

  结果

  “许老爷饶命啊!!!”

  撕心裂肺的喊声以及哭声瞬间传递四面八方。

  李家本是一片宁静,此刻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家中人远远望见许宣一行人,脸色骤变,慌忙奔走相告。

  不一会儿上下便如临大敌,慌乱成一团。更有四周百姓过来围观,堵的是水泄不通。

  李父急匆匆从屋内奔出,额上冷汗涔涔,双手微微颤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迎上前来噗通一声就是跪那了。

  “大人.我家六妹年幼无知,前些日子冒犯了官府,实在是无心之过,还望大人高抬贵手……”

  声音发颤,眼神闪烁,显然心中惶恐不安。

  圣父脸色一僵。

  本座出道至今,除了在史举人家里露了几分真面目,到了其他地方都是被当做好人看待的。

  难不成第一次折戟沉沙竟然是在这偏僻之地?

  没道理啊

  温和的把李父从地上硬生生的拉了起来,后边还有一堆百姓看热闹呢。

  耳边已经听到了什么赶尽杀绝,惨无人道之类的流言蜚语。

  周举在东冶郡到底都干了什么?怎么风评如此不好?

  当即让如沐春风的气质直接加倍,拱手道:“老丈不必惊慌,令嫒之事,受旧俗所惑,情有可原,官府已有定论。”

  李父一愣,随即松了一口气,但眼中的疑虑仍未消散。

  小心翼翼地问道:“那……许大人今日前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许宣环视四周,见李家上下依旧神色紧张,周围百姓的耳朵都快贴过来了,知道想要屏退左右只会引起更大的恐慌。

  于是给早同学一个眼神。

  只见这气宇轩昂一身正气的汉子走了出来,朗声说道:“许师为崇绮教习,亦为于公好友,特为破除旧俗,铲除妖患,还百姓一个清明世道而来。”

  点明自家来路,让书院背书,又扯上一张虎皮套在身上开路。

  果然众人闻言议论纷纷,剑拔弩张的氛围消散了大半。

  于公的名头还是好用啊,一辈子走南闯北的名望只要一抬出来信任危机就迎刃而解。

  周举是自己拧巴,不想借用恩师的名头。

  许宣这人从不纠结,他和于老头可是一起吃过饭的交情。

  而且因为身在扬州,许教习也有了自己的传说度。

  四周有消息灵通的已经开始说什么铁掌镇钱塘,文采惊三院之类的。

  李家主闻之更加放心:“许大人快请进,我们还当是周郡守又.”

  还是那个问题,周举到底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庭院中的紧张气氛消散,许宣走入屋中,弟子们紧随其后,一场误会终于化解。

  其他人也都散开,看样子不是来拿人问罪的。

  到了屋中几人一起商务交流了几句。

  许某人更是及时改变了策略,流露了几分和周郡守不对路的立场,果然谈话更加顺畅。

  之后话锋一转,表示要见见这个孝顺的李家女。

  见家眷这个要求比较突兀,所以又扯了另一个大人物的名号。

  “我有一个朋友乃是扬州别驾。最近准备升迁帝都,正好需要一些教化之功。”

  懂的都懂。

  这个时代对于孝之一字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凡是能当典型的故事,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比如著名的卧冰求鲤,正是本朝前太保,睢陵公王祥的故事。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往前一些的哭竹生笋,也是当年吴国司空孟宗的故事。

  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那些当大官的身上都会挂上一条孝顺小故事。

  甚至儒家还给孔子的弟子们每人安排了一个故事,啮指痛心,百里负米之类的。

  于公就不提了,那就太多了。

  为了父亲母亲干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连许宣在扬州吴郡之中也有了类似的孝顺故事,反正大众版本往上一套,谁知道真假呢。

  大家需要正面人物有一层符合人们期待的道德金身。

  凸显出孝道就是统治的基石。

  只是想要传播深广且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就必须要足够神奇,足够劲爆。

  若是神道还在,李家女投喂蛇妖完全是可以得到朝廷敕封成为阴神的。

  当然周举这辈子就算完了。

  就如之前的东海孝妇,当时的郡守也是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等到李家六妹走上来后许宣放开自身灵性,感受到的依旧是凡人浊气,但是又有一丝空灵之气时隐时现,属实是潜藏山野的璞玉。

  当然此行关注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对方惊世骇俗的举动。

  既然心有疑惑,不如主动询问。

  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探究:“李姑娘,半年之前你主动出首,愿为蛇妖祭品,此事非同小可。不知你当时心中可有计较?以及.当真不怕?”

  当许宣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李父在一旁骄傲的挺起了胸膛。

  怎么可能不怕呢,但我家六妹太孝顺了,不想给我们添负担。

  以及为了村民的安危才作出自我牺牲的决定,现在将乐县中不论谁提起李家都得赞上一句孝感动天。

  可惜六妹不是男儿身,否则可博一份功名。

  “怕,但我要斩蛇。”

第575章 疑似转世身

  清脆又坚决的声音响起。

  内堂之中,李寄端坐于席,神色平静,目光清澈如水。

  李父则是捂着胸口差点没昏过去,你当初可没有和爹爹说斩蛇之事!

  许宣坐于对面,微微倾身,神情专注,一副请继续的样子。

  “小女子之所以如此,实因梦中得神人传法,言我可斩蛇除妖,故而自愿为祭,以图一举除之。”

  至于所传之法.

  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简单来说就是蛇闻到糍粑的甜香气味,就先大口吞食起来。接着立即放出猎狗上前撕咬。李寄则是从后边用宝剑砍蛇。

  听上去看似有道理,又有几分离谱。

  以至于李父当即就跳了起来大骂梦中神人,这劳什子方法怎么可能有用。

  诸多猎户以及官府兵丁,还有之前请来的和尚道士都被吞食,你这方法简直如同儿戏!

  而三奇经历过许许多多神鬼之事,也觉得不靠谱。更像是蛇妖托梦,让食物自我活动一番来获得更好的口感。

  许宣

  则是微微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李姑娘心怀大义,令人钦佩。”

  甭管离不离谱,这份勇气和大义他是佩服的。

  寻常孩童,纵然是有神女传法也难免心生畏惧。

  她不仅毫无惧色,更是果决的主动请缨,言谈间更是条理分明,毫无稚气。

  说明不是一时冲动。

  而对方气运之中灵机翻滚,可能也正是因为斩蛇之事。

  可许某人决定打断这种势头,因为没有道理让一个少女去承担大人该肩负的责任。

  这个年纪的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所以递出了保安堂的橄榄枝,想让这孩子来学习当一名女医。

  毕竟出了这么大的风头,后续哪个黑心的为了成全这个扭曲的孝道故事,说不得真的强制祭献了李家女。

  还是来钱塘学一份手艺傍身比较好,说不定还能开出什么隐藏副本呢。

  结束拜访,等出了李家,三奇开始讨论刚刚的对话,只要眼睛不瞎都会认为姑娘有些问题。

  年方十二,举止沉稳,言辞间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智慧与勇气。

  “许师,这算不算胎中之谜?”

  修行之人,若未能圆满,便可能转世重修,忘却前尘,但灵性未泯,故而在幼时便显露出异于常人的天赋与心性。

  很多佛道高人都有这样的前世履历,当然大部分自称仙神的都是要造反的。

首节 上一节 501/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