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行能上必记你一笔!”
县令苦笑,他也不想摆烂。
可您是于公学生,蛇妖是山野精怪,这件事还有朝堂诸多大佬关注。
一个小小的县令算什么,背后的水太深了。
反正这官是做到头了,能调走就调走,调不走也不过是罢黜官职回家乡当个富家翁。
于是站起身来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
“那请您用德和正去除妖。”
“而不是带着兵丁和百姓讲道理。”
县令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可知道不该怎么做,刺的很准。
周郡守当即脸色涨红!
又不能反驳,毕竟他安排的猎户以及卫兵们进入大山后全部失踪,可能已经喂了大蛇。
现在正在张贴告示请民间奇人来将乐县解决妖患。
实在不行就写信给老师,不过那是最后一步。
“大人,钱塘来人”
话刚说完,手下就禀报钱塘许公子来了。
周举有些疑惑,他刚来扬州还不知道这位长袖善舞的许公子是何方神圣。
经过手下的科普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种风云人物,本能就有些不喜。
而且老师怎么可能会和一个年轻人一见如故呢?
就算有才华又怎样,性情不对付照样挨上一拳。
他在边陲地带勤勤恳恳的当官吃苦,最看不得这种圆滑人物。
尤其是见面的那一刻,排斥感达到顶峰。
好一个丰神俊朗的书生,仪容俊秀,双目清耀,气质超群不凡。
身后竟然还跟了三个学生,衬托的其更有几分宗师气度。
得出结论,这是个很不一般的小白脸。
简单打过招呼之后有些意外的接过了信件,竟然真的是老师写来的?
于公在信中先是关心了一下学生的近况,周举有些感动。
自己之前在南方边陲干的..磕磕绊绊,无颜面对老师。
随后提了蛇妖之事已经沸沸扬扬,朝中上下都在关注。
周举又有些羞愧,人在混的不好的时候,是不希望被在意的人知道的。
信中最后说了许宣是给他请的救兵情绪一下就不好了。
儒侠说话很直,尤其是给弟子写信的时候非常不婉转。
总结起来就是你小子太菜,老师不得不搭人情帮你收拾烂摊子。
好好学着点许宣的手段,但凡能从中领悟一二都大有裨益。
看得出于公是非常相信某人的钻营能力,尤其是交朋友的能力,以及拉背景的能力。
区区三年可以和江南另外两大书院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就已经给自己打好了坚不可摧的根基。
扬州境内数郡之中已然遍布盟友,吴郡更是成了自留地。
并且这个关系网还在往外辐射,通过老教授的关系网进行蔓延,通过学院往年的毕业生进行传播。
陆家的那个小子就要进京履职,还有桐庐的西门县令好似也在运作什么。
秋闱在即估计又有一批学生跟好友走向天下九州。
有时候于公都会感到忌惮。
这厮并不是用血脉关系以及利益交换来完成这种扩散的,若只是这样那么根本不值得他高看。
在九州历史之上,有无数人都可以做到,这不算什么。
可怕的是用感情,思想,文化,来完成的勾连。
那是非常特殊的纽带,有着神奇的力量。
这种人但凡有了反心,席卷天下轻轻松松。
幸好许宣是个正道第一大宗的和尚,行事有些离经叛道但骨子里还是良善的,不然真的要想办法盯死这个怪物。
于公想让周举学的就是其中几分皮毛,让其往后的人生路能顺遂一些。
毕竟他被某人坑进吴郡无法出门,不能再庇佑弟子。
有时候都怀疑这是不是也是那个狗东西故意设计的。
可惜于公在西北边境历练后的人生终究是太辉煌,太璀璨了。
忽略了人心的变化。
看完信的周举除了感动之外就是羞恼,甚至有一丝不甘心。
这信是啪啪打脸,岂不是说明自己这个中年郡守还没有这个年轻秀才有用?!
把被人生偶像否定的痛苦压在心底,挤出一个笑容。
“老师不在东冶郡可能不了解这里的情况。”
“我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大。”
许宣倒是一点不奇怪对方的选择,毕竟是一方郡守,放在天下九州都不是寻常人物,岂能被一封信函左右。
更何况是个有名的执拗性子,几十年下来想改都难。
同时也知道于公为何让自己来帮对方一把,原来不只是蛇妖的问题,人本身才是大问题。
“周兄。”
“我这么称呼可以吗?”
很明显周兄不愿意,他甚至想让某人称职务。
只是碍于老师的面子,只能勉强接受,就是对这个小白脸的看法更差了。
许宣也不管对方怎么想,当场讲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叫做: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
在天竺之外郡,有一座城池.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该下雨哩田畴久旱逢甘雨,河道经商处处通。深感神僧来郡界,多蒙大圣上天宫。解除三事从前恶,一念皈依善果弘。此后愿如尧舜世,五风十雨万年丰。
讲完之后问周举。
“周兄,您觉得那位上官大人冤不冤?”
周举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说了一声冤也不冤。
虽事出有因,可不敬上天确实当罚。
孙大圣解除了误会,郡守又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
如此解了凤仙郡的旱灾,倒也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
“那凤仙郡的百姓何辜啊.”许宣一句话犹如利刃戳进了周举的心窝子里。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您可要好好想想这个故事。”
说完许宣带着学生们离开了县衙。
回到客栈之中,早同学疑惑问道:“那位郡守可是隐藏了什么,不然您如何讲这个故事来提点他。”
宁采臣也疑惑,虽然对方很执拗,但是心声之中还算正直。
唯有季瑞说了句对方的身上有些让他不舒服的感觉,就像是自家老祖宗的感觉。
三个弟子之中早同学的浩然气没有看出问题,宁采臣的情魔之力没有感应到异常,唯有季瑞这个奇葩猜对了。
许宣从进入县衙就发觉到了不对。
冒着人道气运反噬打开灵觉,看到了隐藏在人道气运之下的海量怨气和冤孽。
作为三境大佬,在佛门也算是货真价实的禅师。
这一眼已经足够获取到许多信息。
随后再联想到对方的出身,以及于公的关照,还有读了这么多年书依旧没有开窍的状态,大概推出了几分真相。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这句话不是随口装逼的感慨,而是对周举现状的描述。
第573章 战略汇合
乾坤目前还是无私无别的,所以天谴依旧存在,善恶依旧有别。
许某人可是挨过天谴的,自然理解更深。
周举的娘亲死后,东海郡可是整整大旱三年。
意味着那三年之中,粮食减产,饥荒蔓延,流民四起,盗贼横行,瘟疫,死亡,道德崩溃
“你们说老百姓除了怨恨那个不公的东海郡守,会不会也怨恨东海孝妇?”
“俗话说得好,冤有头债有主。”
“玉帝不惩戒凤仙郡守一家子,惩戒凤仙郡算怎么个事。”
“周郡守的身上有海量的冤孽之气缠绕。”
“若不是于公收他为学生,以及周氏平反之后的皇朝人道气运加持,可能早就夭折。”
“若他还是悟不透这一点,不以百姓安危为首要,不懂变通,不知求援,那么与当年那位东海郡守不过是极端的两个点罢了。”
“所以我说百姓何辜.”
三个学生沉默,原来上天惩罚的洪涝灾害是如此的不合理。
几乎没有人对这种事情产生过辩驳,都如周举一般轻而易举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很对啊。
“走吧,去看看李家女。”
周举不正常,李家女明显也不正常啊。
反正许某人十二岁的时候可做不到那么坦然的面对死亡,甚至主动站出来说什么活着没有益处,倒不如卖掉性命来供养爹妈。
这也太孝了。
许宣感觉东冶郡也是离谱,荒野出麒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