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494节

  钱塘,觐天书院。

  圣父就像是回家一样走了进去,门房都给许公子行了个礼,一看就很忠诚。

  之前早同学在这里进修儒侠之道的时候许某人趁机来了很多次。

  靠着自己的地方声望,以及撒钱的手段可以说一声觐天崇绮,同气连枝了。

  微笑着和路过的教授和熟人打着招呼,熟练的来到最里面的房间。

  推门就是一副熟人见面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

  “于公相招,小生岂敢不来。”

  许宣笑的很灿烂,看得出心情极佳。

  现在保安堂正在高速前进,每个人都有任务,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和这位儒侠好好拉关系。

  若是可以这吴郡的天呐~~~就.

  哦,已经被魔掌遮住了,那就可以再往外遮一遮。

  只是以往这老头都很嫌弃自己心眼子多,怎么今天主动相邀?

  老头子则是皮笑肉不笑,若不是有事岂能联系你这个让老夫背锅的贼和尚。

  他从本心是不想和许宣有过多交集的,这厮实在是太会顺杆爬了。

  至今那场三人饭局的传说还在吴郡之中流传,甚至传到了扬州,还有不少人写信来问的。

  作为民间小故事里的顶流这本不稀奇,就是这版本迭代的太快。

  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已经算是比较友善的版本,衣钵传人现钱塘这是尊敬的版本。

  剩下的什么许教习落笔鬼神惊,于定国泪撒望江楼之类的.不知道谁干的。

  就连宋有德上任吴郡郡守后也是经常酒后落泪,屡屡提及和于公关系都是一副感动莫名的样子。

  碰瓷式营销的毒性太重,偏偏这两个混账东西又不是什么坏人。

  宋有德在钱塘的时候工作确实是可圈可点,功过行能上超过了大晋官场九成九的官员。

  上任吴郡郡守后立刻组织剿灭太湖水贼,成果显著,区区月余就铲除了这块顽疾。

  要知道在不耗费大量钱粮,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做到这个地步说上一声青天不为过。

  若是自己辟谣说自己和宋有德不熟,那么这个胖子转瞬之间就会被官场里的其他人拖入深渊吃掉。

  眼前这个贼和尚倒是没有那么凶险的局面,但是好歹也算是正道中人。

  二人的交集还是蛮多的。

  建邺镇龙脉,城外斩血魔,书院西行游学等等。

  建邺之事虽然搞的堂堂儒侠被困在吴郡不得离开,但那个时刻挺身而出参与五朝龙气的大因果之中,这份勇气和担当还是没话说的。

  这厮干的都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急公好义,奋勇争先。

  就是手段实在是.比邪道还邪道,且有些不管洪水滔天的意味。

  但是在效率上,效果上,都是一等一的优秀。

  恰好手上有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思来想去拜托许宣还真是最优解。

  只是于公多好面子的一个人,且不愿意欠人情。

  所以打算用交换的方式来让这个贼和尚出手。

  “湛卢在你手里?”

  许宣微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为了从石碑中取剑没少找老头子旁敲侧击,对方肯定猜的出来。

  而且孝侯殿中《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失窃一案在官场也算上一场不小的风波。

  阳羡县的县令差点被撸掉,因为平西将军之死本就有朝堂倾轧的影响在其中,算是半个民间黑历史。

  现在人家身后的碑文都丢失了,岂不是引人浮想联翩。

  让老爷的屁股都露出来半个,这县令的脸也是丢干净了。

  于公也不管石碑是怎么到许宣手里的,直说:“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告诉你如何取剑。”

  圣父当场推翻之前不承认的态度,瞬间同意这次交换。

  “哎呀呀~~~于公您这话说的,就是不告诉我如何取剑咱也得帮您排忧解难。”

  “咱们是什么关系,那可是一起喝过酒,一起降过魔的。”

  好一个义薄云天的许孟尝,老头是无语又想笑,口绽莲花的劲还真不愧是和尚庙出来的。

  随后就开始谈正事。

  “我有一个学生最近碰到了棘手的事情.”

  “您还有学生?!”许宣的大惊小怪让场面有些沉默。

  老头瞬间黑脸,老夫好歹也是名扬海内外的儒家侠客,上到金殿,下到草莽,谁不尊称一声于公。

  论学问论人品都是一流人物,怎么有个学生就让你如此惊讶。

  许宣赶忙陪笑,他这个这个好吧,确实挺惊讶的。

  在许某人横空出世之前,于老头就是九州最大的刺头。

  是横在白鹿沈山长,惊鬼神师旷,崇绮大学士,御史傅天仇等等之上的奢遮人物。

  引动宿卫军‘护送’出京,还在吴郡附近驻扎一支专门‘保护’的国宝。

  得罪过的妖魔鬼怪人精更是数不胜数,伺机报复的更是可以从江南排到太原府。

  用脚趾头想和其有关联的估计都得倒霉,还能有活着的学生.这学生的命够硬的啊。

  于公叹气,当初在建邺城外真的该一矛戳死这个混蛋。

  思虑再三还是被这混账东西的办事能力给压住心中恼火,黑着脸说正事。

  他的弟子最近遇到了比较棘手的事情。

  文和三十七年升迁调动了一大批官员,这位学生就是刚刚上任的东冶郡郡守。

  上一任郡守被降职到了荆州某个小地方当县令去了。

  降职原因就是境内有蛇妖作祟,影响民生。

  “蛇妖?”说到这个许宣可就精神了,他最擅长拿捏蛇妖。

  原来在东冶郡中有一座庸岭,高几十里,岭西北山洞里有一条大蛇,七八丈长,十几围粗。

  一阵风起,将人家牧放的牛马吃了,猪羊吃了,见鸡鹅囫囵咽,遇男女夹活吞,凶戾的很。

  当地百姓一家出一两请了佛门法师来降妖,结果光头打的似个烂西瓜。

  又请了道士,道门高人与其斗到天晚。怪返云霓,人已然渰死在山溪。

  富户大族也拿其无法,东冶郡都尉及属县的县吏也有不少被它咬死。

  于是人们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样得不到保佑。

  大蛇有时候托梦给人,也有时下告巫祝,说是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前任郡守以及当地都尉和县官都为这件事大伤脑筋。

  最后.

  许宣听到这里便明白结局。

  若只吃一人可保一郡之安危,大家必然是会妥协的。

  就如西游记的七绝山,西门豹治的水,都是老传统了。

  果然于公眼中凶光直射三丈,强忍着怒火讲下去。

  当地人一起寻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养着,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

  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连好多年都是这样,已经断送了九个小女孩的生命。

  只是这件事终究是被捅了出去,惹的扬州和朝堂大怒。

  晋帝正处于应激敏感期,当场掀了桌子。

  这郡守简直是无能中的无能,这种事情为什么要爆出来?!

  除不了妖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时不时吃个小姑娘而已,一县之地都可以奉养的下,更不要说一郡之地。

  你这样无能的表现让朕很失望!

  于是以贾家为首的势力联手弹劾这位郡守,贾充顺道提议让于公的弟子顶上。

  治国之道,在于得人;安邦之要,首在选贤。今有于公门下弟子品德高尚,才识过人,实为国家栋梁之材,臣不敢不荐。

  群臣附议,纷纷说到这位弟子受教于于公之门,秉承师训,博通经史,熟谙典章,文能安邦,武可定国。

  天子更是转怒为喜,赞曰于公弟子定然不凡。

  任命是当天举荐,当天通过,快马加鞭的送达,没几天就把人打包送到了任上。

  许宣一听就乐了,果然好事轮不上,坏事一箩筐。

  于公也是怒极,当年就该把这帮腌臜货再狠狠锤一顿。干正事不行,搞落井下石是专业。

  不过学生去东冶郡这事他是支持的,换了其他人更不会管蛇妖吃人的事情。

  现在问题就在于于老头自己困在吴郡无召不能外出,想帮忙都做不到。

  “正好你是和尚,手段也多,同门也多。”

  “区区一个蛇妖肯定难不住你。”

  许宣自然是不会拒绝的,这可是好事啊。

  于公总算发布任务了。

  老头一身浩然正气没有丝毫破绽,内心稳如泰山更是不好动摇,咱可以先从学生开始。

  凭自己的手段,这不是手到擒来!

  桀桀桀桀

  于公看着许宣有些雀跃的眼神突然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所托非人了?

  但,没得选啊。

  贼和尚只是底线灵活,可本身不是坏人,再差应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接下来就是破碑取剑的事情。

  于公明确表示早同学不是湛卢的天命剑主,命格不对。

  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神兵除了代表仁道,更是代表着君王之道,预示着国家兴衰。

首节 上一节 494/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