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240节

  若是再做出什么对书院有益处的事情,到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上位。

  当然这套方法最快也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许宣人都麻了。

  沈山长,咱们关系很熟吗?你这兴奋的样子是不是很遗憾当年是顺利继承书院啊。

  还有这不是堂口选话事人,咱们都是混书院的,要文雅。

  八卦之后就是正事。

  “听说了嘛,于定国要当建邺王,正在和朝廷拉锯?”

  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许宣无语的表情他放声大笑,觉得自己很是幽默。

  实际上白鹿书院得到的消息非常严峻。

  宿卫军已经有两支南下,建邺城原本的戍卒都被看管起来,郡尉大人也在翊军校尉营中吃好喝好呢。

  城内所有奉于公之命的官员也都被暂时控制住,写详情陈述以及各种密报。吏部,刑部的天官正在进行初步审查。

  据说有几个平常干的太过分的已经下了大狱,拿到了不少通贼证据。

  龙江关被重新封锁,太史令正在看龙脉,定龙气,寻找镇压之法。

  毕竟五条龙气的诱惑力太大,不知有多少人正在打这里的注意。

  而司徒大人则是陪着于公待在相府之中每日谈心,非常关怀退休老人的生活。

  第二日就传出司徒大人被打了的消息,随后相府周边的兵力翻了一倍。

  至于长沙相畏罪自杀的事情简简单单的就被定性下来,殷家和朝廷根本没有过多关注。

  “不需要担心,谁都知道于老匹夫不会干这种事的。儒家若是行此事,心中道理会先一步崩塌。”

  “只是帝王会本能的忌惮和厌恶这种人而已。”

  沈义甫更气的是别的。

  “那老家伙说不来就不来,密信之中还说想知道什么直接问许汉文。”

  “真是让人恨的牙痒痒。”

  懂了,这个才是核心问题,许宣只能坦白自己的身份之一。

  这个马甲还是可以拿得出手的,和尚不是坏人。

  反正随着道消魔涨,以及各种因果缠身估计也藏不了多久。

  就是殷夫人那边事后也要好好解释,不过有若虚在,她应当早就知道。

  当然此刻先把好奇的白鹿山长给应付过去,对方可是个老油条了。

  “唉~~说来话长。”

  “此间事不作外传!”

  沈山长认真的点点头,这可是第一手的情报,肯定藏有大隐秘。

  “长沙相勾结白莲教放出地脉龙气意图谋朝篡位,于公和我一同镇压了这次人祸引动的天灾。”

  说话掷地有声,这就是参与到这次事件之中所有人的认知,谁问都是这个结果。

  各种细节全部填充到位,讲起来是跌宕起伏,有头有尾。

  “原来如此,白莲教还真是可恨。”

  “当年他们还想夺走我子野贤弟,想要利用《清角》继续攻击失德的先帝。”

  白莲教在祸乱天下上一直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什么能让世间动荡就找什么。

  只是接下来山长看着许宣表情有些怪异,最后终于控制不住。

  “噗~~~~~~啊哈哈哈哈哈哈~~~~~”

  “你~~~和尚~!哈哈哈哈哈哈~~~”

  “太逗了,你怎么能是和尚呢?”

  白鹿书院的扛把子当场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笑到直拍大腿。

  沈义甫在钱塘见到许宣第一面的时候印象就很好,对方身上有着他们那一辈的匪气。

  而且朱尔旦文比之后立刻失踪的操作让其有一种同道中人的感官。

  当初浔阳郡守就是风波一过立刻落水而亡。

  结果同类说自己是和尚这件事实在是让他愉悦。

  最后得知是老邻居净土宗的和尚后更是笑声翻倍,让远处的教授学生们都看了过来不知什么情况。

  老者一边笑一边指着许宣说道:

  “净土宗出魔头我知道,你肯定不是,你是魔头入净土啊。”

  不愧是人老成精,这种话都能说得出来。

  当然某人肯定是要辩解两句什么慈悲啊,什么善良啊之类的进行挽尊。

  可惜老贼意志坚定,嘴上是是是,心里偷偷乐。

  “和尚也没关系,咱们读书人不问出身。”

  “净土宗的秃大师行事比其他寺庙强多了,哪有危险往哪冲,很对老夫的脾气。”

  “放心,老夫和于老儿的口风很紧的。”

  明明说的是建邺的事情,结果落在了许宣的和尚身份上,

  八卦之后才和众人汇合。

  书院交流正式开始,为期一个月。

  许宣跟着学生们蹭了不少课,精进了自身的学问。又去白鹿的外层书库找到了不少兵书战法什么的,开始补充弹药。

  除了学习之外也需要上几节课给白鹿的学子们带来一点外界的风气。

  接着就是日常的文斗在沈山长的撺掇下开始了。

  就连卢柟这位特立独行的狂生也被提溜了出来,三杰也早就有心理准备迎战。三方混战,打的是热火朝天。

  最后脱颖而出的是季瑞为首的三奇,这三人给白鹿带来了一点小小的震撼。

  “这三个也是你的学生?”

  “.嗯。”

  “很不错啊,想不想让他们还有三杰再进一步?”

  沈山长的善意让许宣提高了警惕。

  今天两章。

  状态很奇怪,明明有剧情但是写不出来。就如同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

第280章 辣手引白鹿

  先有白鹿,后有白鹿洞。

  初代山长选择在这里建立书院就是受了白鹿点化,寻得了圣人手书。

  自此潜心学问,一砖一瓦的奠定了书院的根基。

  往后只要是文华鼎盛之际,或者神州危急之时。

  历代优秀的年轻学子都会得到馈赠。或是灵药,或是石刻,或是竹简。

  有所成就的儒家门生们会下山以自身能为影响天下大事,以验证自身所学。

  沈义甫年轻时就遇到白鹿,还被赠予了机缘。

  下山之后横冲直撞,做出了一番事业。这也奠定了山贼出身依旧能继承书院的根基。

  许宣听闻白鹿献瑞的典故之后只有深深的羡慕,没有任何质疑。第一书院就应当有这样的底蕴。

  这方世界原先有仙有神,有妖魔,那么有祥瑞也是正常。

  历代传奇帝王的人生中少不了这些东西,尤其是上古之时仙神与人间未曾分离。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人王伏羲和大禹王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后世之人里献瑞最高级的应该是孔子。

  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於阙里人家,文曰:‘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

  连素王都整出来了,白鹿书院这种真的是小场面。

  不过很值得学习啊。

  许某人不敬天地的想法再次冒了出来。

  以后崇绮书院有才子出世,有玄龟自西湖而出献宝,留甲一副,文曰:‘十八男儿,起于南山;惟天生水,顺天应人。’

  搞出来还了得。

  以后诸多学子不得拼了命去夺第一名的头筹。

  当然我许汉文也是年轻人,玄龟多少有些拿不出手,还是让青龙出世吧。

  “日升月落昏已过,许氏青年石上坐。崇绮一脉己相承,承宗流源应不错。”

  此乃玩笑之语,他的人生肯定不止在钱塘一地,可要是当了院长那就真的走不了了。

  修行者不应与红尘牵扯过深。

  沈山长不知道这厮内心想着何等龌龊的念头,继续诉说着白鹿书院的担忧。

  那就是从几十年前灵兽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南屏山中。

  老教授们心里一直犯嘀咕,他自己也比较担心。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白鹿就是运,可助人冲天。

  不出现也有可能是失运,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帛书《易传·要篇》中孔子提出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

  儒家并非不求福、不求吉,只要尊德性、行仁义的福吉还是非常重要的。

  白鹿书院没有白鹿这像话嘛。

  不是山主无德,就是山主没干人事,反正得有人负责。

  “卢柟也不够资格吗?”

  江南第一才子这个名号在文会结束后可是分到了不少气运。

  “白鹿献瑞看的是读书人的道理以及文心。”

首节 上一节 240/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