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109节

  好吧,在人生有限的时间中,有人起点高就算了,选的道路还挺花。

  “季同学,写一篇有关于《太初历》的文章给我。”

  众人噤若寒蝉,许教习可是凶焰滔天的主啊。

  季瑞也有些害怕,汉文兄来了崇绮之后越发的残暴,真怀念当初在画舫上的友情。

  许宣都不需要利用参悟心经的感悟,仅凭借眼神就看得出那个家伙在想什么。

  给了季同学一个温和的笑容。

  “不少于三千字。”

  被收拾了一顿后学堂气氛好了不少,起码大家都按耐住了小心思。

  教授们很满意大家的态度,课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老头子们也蠢蠢欲动了,一年了,也该从教化之中抽身而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课间时分,门房过来分发信件。

  到了这个时候江南各地发往这里的信函格外的多。

  都是询问何时归家,可有其他安排之类的。

  早同学也收到了信件,拆开一看顿时有些不安。

  “吾儿,今日郭北”

  这幅愁眉不展的样子让其他两奇自然过来关怀一下。

  “无事,只是家里人希望我回家过年。”

  哦~~~哦?

  两位好友面面相觑,听起来怎么感觉平时过年不回家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不回家可是不孝啊。

  感觉不妥,但是如何劝说呢。

  早同学见到也不避讳的就说了,毕竟几人的友情真的很好。

  他家是落魄的世家,当年衰落迁回了郭北祖宅。

  没错,就是郭北县。江南风评最差的地方。

  当初许宣问他为何旬假不回家。

  回复的是:家乡情况复杂,旬假之时不太方便。

  劝宁采臣不要去郭北也是作为当地人的劝告。

  人心鬼域都不足以形容那个地方,自从搬回那里后发生的事情让他现在回想都心有余悸。

  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妖魔当道,人鬼不分。

  那个家也不像个家,父亲送他出来时也是希望不要回来。

  早同学读书的愿望就是考中举人,然后回郭北当县令,借朝廷之力整顿这个地方。

  所以收到今天的来信反倒是感觉有些异常,确实是父亲的手书,但是内容有些离谱。

  信中说郭北有了变化,人心安定,道德再起。

  他自然是不信的,然后在腊月之中接到了第二封信。

  信中补充了不少细节,比如福德之气降临,老人住了长寿,还有神女布施等等.

  回忆了一下郭北活着的老人不多了吧?

  而神女?就郭北那帮人的德行只会想方设法的玷污。

  越来越离谱了,接着就是第三封,第四封。

  阿父身体不好,家里人想见你,理由越说越多,越来越严厉。

  直到当孝顺这个词说出来后他就不得不回去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从孔子到孟子都在强调孝的重要,这也是维持统治阶级的基础框架。

  若是不孝,什么功名都可以被剥夺,读书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若是担心我借你两个护卫,都是我爹从江湖上顾来的好手。”

  季同学直接给出了方法,还表示等到上元节那一天要以三奇的名头举办一次小型文会。

  到时候他会提前去接宁采臣和早同学。

  江南文会之后催生了各种小型文会都不是很成功。

  而年后的这一段时间,尤其是上元节左右会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书生过完节闲着没事想要外出展示才华,普通人也是没有劳务可做,正好凑个热闹。

  季父就打算在此期间借着儿子的名望开展一个小型文会活动,获胜者会有丰厚的奖金。

  也算是维持酒楼知名度的一种方式。

  至于儿子的学问会不会被人吊打这件事.这不是拉上了同学一起嘛。

  算盘打的是格外的精。

  到了最后一日,书院准备正式放假。

  许宣作为二十名寒门和布衣子弟的负责人这个时候把所有人都聚拢到一起谈话。

  或者说直接开了一节小课堂,算是古代版的大学生放假安全教育课吧。

  “回乡路上提高警惕,时刻注意自身财物安全,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管好,防范偷窃。

  遇到危险可以交出财物,或者报崇绮书院的名号。

第122章 好人才能成仙

  与陌生人交流要慎重,切忌贪心,不是自己的物品不拾取。记住,地上是不可能捡到无主的金元宝的。

  车船店脚牙这五类要格外小心,莫要多交流。”

  世家子弟有车有护卫,不会遇上这些事情。

  以往崇绮的教习们也不会叮嘱这些,还好许宣是个后世人,专门开课教育这些穷学生要小心。

  学生时代有人猴精,但大部分还是比较清澈单纯的。

  本来说到这里就该进入下一部分,但是许教习突然想起了什么,还是补充了一些。

  不要走夜路,荒郊野岭出现一户人家绝对不要进去。

  碰上学问高深的人,不要怀疑对方不是人。

  碰上和尚道士老人小孩不要多嘴,不要靠近。

  遇上艳丽的女子找你行燕好之事不要答应,动心之时想想圣贤道理,再不济想想自己的模样,想想自己的荷包。

  说到最后大家一阵哄笑,许宣看着宁采臣也在笑都无语,点你呢,小子。

  提点完路上的事情再说说归乡之后的事情。

  “不要去画舫青楼,不要酗酒,那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看了一眼季同学。

  “不要去郭北等县,年关不要再收账了。”

  看了一眼宁同学。

  宁采臣有些无辜,这次看错人了啊。

  “与学院和同学保持信件联系,若是有事晚归必须联系书院。

  遇到异常的事情可以写信给我,老师的手段还是有几分的。

  请各位保重!”

  很多老教授都过来看热闹,觉得许教习说的非常的好,可以总结出一篇正式的文章出来,每次放年假,授衣假之前都给学生们讲一讲。

  有些人总是书生红袖添香的话本故事听多了,老以为自己能遇到什么艳遇或者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最后就消失在了野外。

  崇绮这些年也是发生过几起,都不了了之。

  下课后就是三位亲传弟子过来简单的告别,实际上等年假之中三人还要去许宣家里送礼的。

  都完成之后许教习就心情愉悦的前往大课堂听别人给自己开会了。

  江南顶级教育集团的年会。

  到这个环节,某人是非常振奋的。

  殷夫人是什么人?

  那是书院的定海神针,以四十两月俸调动了白莲圣父的狠人。

  想那陆判出身地府,修为已至人间极限,想动崇绮气运都被打至魂飞魄散,肉身到处都是。

  这样的院长能一般吗?

  此刻浑身就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

  殷夫人认真的感谢了每一位教授教习一年的付出。

  总结了一番今年书院的成就。

  比如蹴鞠,比如文会,比如改革,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又额外感谢了许教习的付出。

  接下来不搞表演,不搞煽情,不用员工上节目。

  好话说完就是上硬货,生活物资都是直接送到家。

  此刻发的都是最质朴的物质奖励,别人非常淡定,财物而已。

  还有各种文人雅士喜欢的好货是一套接一套。

  许教习表面上跟着大家一起淡定,内心开始启动明算之道,噼里啪啦的一阵算。

  嚯嚯嚯~~~~~

  崇绮,我的第二个家。

  之后就是教授教习们互相道别。

  这些老头子们有时候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突然想通了,第二年是说不来就不来,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好好打招呼。

  许宣混迹其中也是给每一位老前辈们行礼,等于是提前拜年了。

  来到书院这么久,人际关系还是可以的。

首节 上一节 109/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