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禁山海 第220节

  反正哪怕是这些被神州视作蛮夷的倭人穿到了汉末三国,那也一定得跟着诸葛孔明匡扶汉室,总不至于倒反天罡。

  此时,大友义镇看到自己的前锋军大胜,脸上却是早就没有了半点智将的稳重,满脸喜形于色:

  “我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后勤已经到了极限,再不一鼓作气占领筑后川,粮道就要坚持不住了。高桥做的好!”

  这段时间,东海国守军虽然连战连败,不停后撤给大友家留下了大片疆土,却没有留下任何补给。

  差不多算是在几百里蜿蜒的山路范围内执行了坚壁清野。

  为什么说是差不多?

  那是因为他们只带走了公仓内的粮食,却给住在城中和村庄里的底层平民留下了让他们不至于饿死的基本口粮。

  这比坚壁清野还要狠。

  就跟战争中打伤敌军的战友,让他们不得不带着累赘行军,要比直接打死他们效果更好一样。

  当原本统治这些地方的大名、豪族兴冲冲地回到自家领地上一看,好家伙,抢平民一口粮食就是要他们一条命啊。

  这算的也太精准了,执行力也太恐怖了。

  自己要是帮大友家从平民手里筹措了粮食,就算成功杀回来,还怎么可能稳固统治?

  可是大友家已经深入东海国,不仅需要派驻士兵沿途驻防,还把补给线在山间拉长到了几百里,补给实在太过困难。

  不得不对占领区强行征收了“一点点”粮食。

  这就让那帮原本的豪族全都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返乡团”。

  平民哪管那么多,豪族把他们当鬼子整,他们恨不得把这些人生吞活剥。

  好日子都是对比出来的。

  到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切身体会到,这些曾经的自己人,还不如那些神州来的唐大人呢。

  因此大友家必须速战速决,至少打下作为东海国天然运兵线的筑后川,才算是安稳吃下占领区的地盘,有时间慢慢解决后患。

  大友义镇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扬起手中的生铁军配扇正要用力挥下,却突然被人叫住。

  “主公!我们是不是再谨慎一些?不如本阵暂时按兵不动,先派高桥绍运的先头部队过河占据桥头堡如何?”

  家老重臣【雷鬼】立花道雪单膝跪地出声谏言。

  大友义镇还没有说什么,一直侍奉在侧的那位阴阳师倒是先跳了起来:

  “立花殿,您难道是在质疑我对天气的判断吗?您抬头看看,艳阳高照哪里有雨?”

  立花道雪不去看他,只是看着大友义镇道:

  “主公,内臣身为雷鬼一族,天生就有【听雷】的灵应,感知向来很敏锐。

  虽然不确定发生了什么,但能隐约感知到我们自从进入东海国国境后,身边就像是被笼罩了一层壳,什么都看不分明。

  东海国一定有阴谋,我们的任何决定都要格外谨慎啊。”

  只不过,他的老成之言或许有道理,大友义镇却不可能因为这种没有确凿证据的疑点就偃旗息鼓,错失一鼓作气拿下王家二代当主的机会。

  “你多虑了,神是万军之主,他在时刻护佑着我们,不会有事的。”

  有些敷衍地翻转了手中两面各画有日、月的军配扇,让月亮的一面朝上。

  武将手中的军配扇,本质上也是阴阳术的一种。

  万一碰到不得不出战的凶日,便在白天把军扇的月亮面显现在表面,让日夜颠倒,以便将凶日化为吉日。

  随着军配翻转,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布城”内的气氛陡然轻松了不少,但也仅此而已了。

  然后,大友义镇手中的军配扇终于用力挥下。

  “全军出击,拿下筑后川后面的久留米城!诸将为我讨取王家二代当主王澄!”

  想了想终于还是加了一句:

  “铁炮队和国崩队押后!”

  打赢了山坡上的外五旗前锋后,大友军的武士、足轻、骑兵纷纷衔尾追杀。

  现在只是六月初,河里的水确实不多,只要身高超过一米三的成年倭人都能轻松涉水过河。

  加上此前所有人都听到【阴阳师】用自己的人头作保,保证五天之内筑后川流域没雨。

  为了追击主力,抓住“靖海王”,大友家的军队在足轻组头、上级武士、大将们的指挥下争相渡河。

  “大纛王旗之下,穿黑色王袍的那个就是靖海王!讨取此人可换取城池或万石以上领地!”

  “吼——!”

  这个时候,他们却不知道上游筑后川和巨濑川的交界处,早在半天之前就下起了一场大暴雨!

  本地的河神巨濑川主,收到了沈月夜烧掉的一道求雨符诏,以及十万香火法钱的好处费,立刻联合众多水属的毛神们从四面八方卖力鼓动水汽。

  制造了一场十二个时辰降水量高达1870毫米的超级大暴雨。

  要知道十二时辰降水量≥50毫米为暴雨,≥250毫米就是特大暴雨,可想而知这些本地的“神明”为了钱到底有多么卖力,又有多么不给瀛洲大名面子。

  这已经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了,而是有钱能使鬼推油,还是可以随便加钟的那一种。

  【靖海王之宝】织成的天规地矩和燮理阴阳,封锁了战场周围所有的天地灵信,就算是雷鬼立花道雪都没能锁定危机感的源头。

  变化成王澄模样的沈月夜,站在久留米城的城头默默注视着蚂蚁一样蜂拥而至的大友军,掌心里紧张到有些冒汗。

  当目光落到慢悠悠走在最后的三千铁炮队和数百国崩队身上时,忍不住皱了皱眉。

  旁边董七叔倒是看得很开,对她安慰道:

  “战术这种东西越简单越好,凡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战场上瞬息万变,有目前这种局面其实已经很好了。”

  沈月夜点点头:

  “知道了七叔,是我有些着相了。”

  眼看第一批前锋已经杀到了岸上,主力半数都已经进入河道,她算好提前量,对上游的龙尾爷发出了信号。

  然后默念:三、二、一

  轰隆——!!!

  只听一声好似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撕裂云霄,脚下大地都猛地震了一下。

  不对,不是一下,而是持续不休,越来越剧烈的震动从筑后川上游的方向呼啸而来。

  战场上双方所有人都下意识停下了动作,默默转头看向筑后川上游的方向。

  不知道哪个妖怪的眼睛最尖,第一个看到了那一条夹杂着碎石、木桩、沙包和动物尸体的浑浊水线,好似千军万马奔腾而至。

  口中发出刺耳的尖叫:

  “水,是洪水——!!!嘎嘎嘎.”

  惊骇之下,这只眼神格外好的妖怪,突然振动一对.黑色的乌鸦翅膀腾空而起,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反应过来的其他人却没有他的那份幸运,还有机会能回家感谢父母送给了自己一对翅膀,仓惶大叫着冲向两侧河岸。

  “阴阳师算错了!”

  “快跑啊!”

  但上万大军挤在一起,哪有那么容易逃跑?

  刚刚转身,足足超过一丈高的浑浊洪峰便转瞬即至。

  就算里面有中三品的强大武士,在这种恐怖的自然伟力面前也跟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

  一个浪头打来便被卷了进去,被其中裹挟的尖头木桩一撞就彻底失去了意识。

  首波冲击便造成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瞬时伤亡,后续每分每秒都有士兵死去,场面惨烈无比。

  哗啦啦啦

  顷刻之间,涛涛大浪裹挟着数不清的尸体冲向下游。

  正应了圣人说过的那句老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234章 沈月夜:功夫再高,一枪撂倒

  大友家已经上岸的前锋部队眼睁睁看着那些同伴被冲走,艰涩地咽了咽口水。

  就看到前面一开始还在逃跑的外五旗倭人足轻,早就从战阵两侧溜走,露出中间的东海国疍民主力。

  他们整齐划一地排成一线,端平了手中的燧发枪。

  沈月夜抬手抛出了自己的兵道密卷——【靖海练兵术·线式战术】加【阳明练兵术·此心不动】。

  一个凝聚阳气烘炉专克妖鬼,一个能将杂兵化作庙军鬼卒。

  两者互相助益,威力倍增,要是弗朗机火枪陆战队有这种组合,也就不至于连步人甲的防御都破不开了。

  “三段射,开火!”

  沈月夜一声令下,火枪队千百人如同一人,同时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砰!砰!

  本来就惊魂未定的大友家先锋部队,好像突兀撞上了一道炽热的金属巨锤,前排被巨大的冲击力猛地拍到了地上。

  “啊——!”

  “还有埋伏,快逃!”

  队伍中有不具备实体的妖怪一开始还不以为然,无视了打在身边的弹丸想要渡河逃跑,可中枪时却跟凡人没有任何区别。

  刚刚向前走了两步,便颓然扑倒在地,愕然低头发现自己浑身都是血洞。

  后有洪流,前有火枪,前锋部队中普通的足轻、武士、骑兵、乃至是最精锐的赤备,都在一轮轮齐射中像田中的稻草一样被轻松收割。

  虽说燧石比起火绳有一定的哑火率,却在炽热的阳气烘炉帮助下彻底归零,变得比火绳还要可靠。

  接舷战的时候虽然也有燧发枪亮相,但只有如今这种规模的陆战才能显出这种新式武器的厉害。

  立花道雪发明的“早込”之法在这样的火枪战法面前都变成了玩笑。

  三段射连续射击一旦开始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军阵加成下,单支燧发枪一分钟五发,三段连射,一分钟十五发排枪速射过后,筑后川的整个河岸西侧,依旧还能站着的已经寥寥无几。

  最显眼的便是那位身穿武士大铠的五品【武士】【不败奇将】高桥绍运。

  胯下的战马早就倒在了血泊里,只有他一人浑身染血,手握武士刀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浑身都透着英雄末路的悲凉。

  回头看了一眼河对面本阵中那位骇然失色,却又无计可施的主公大友义镇。

  脸上惨然一笑,刀刃指向城头那个站在大纛王旗之下的身影,怒吼道:

  “王家当主,你可敢与我一骑讨决胜负?

  外臣听说你的剑很快,请来跟我比一比到底是你的剑快,还是我的刀快!”

  战国时代两军大将之间的单挑作战方式被称为“一骑讨”,字面意思就是“一骑对决”。

首节 上一节 220/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