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禁山海 第201节

  也是同时代最大的战舰,没有之一。

  长度59.53米,龙骨50.82米,宽度16.09米,吃水8.06米,火炮数量更是达到了空前的140门!!!

  主炮42磅,跟岸防炮都差不多级别。

  当然目前这艘船上只有140个空空如也的炮位,以【蜃楼云龙号】的能力暂时还变不出像火炮那样精细的战争机器。

  需要后续自己配置才行。

  “可惜东海国目前的铸炮工艺虽然比以前进步了不少,但想满足这种级别战舰所用的42磅加农炮,技术暂时还达不到。

  而且拿一级舰当作战平台实在是太慢了。”

  不等阿绡惊叹太久,王澄自己就否决了这种作战模式。

  泥丸宫中的白气继续呼呼往外冒,脚下庞大的战舰继续膨胀、变化,最终定格成了终极形态——海市蜃楼。

  阿绡再睁眼就看到战舰变成了一座高约三层,拥有四个角的奇怪军事要塞,周身雾气缭绕好像海上仙山。

  但是如果有西洋人来到这里就会骇然发现,这并不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城关,而是专门为火炮时代而诞生的棱堡!

  说白了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

  使得无论敌人进攻要塞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两到三个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而且要塞墙壁倾斜,最擅长抵御炮击。

  王澄这才满意地打了一个响指:

  “我听说大友家的盟友弗朗机人最擅长打海上攻城战,但是没有城怎么能叫海上攻城?

  就像大夫必须要懂医术一样,海上攻城战一定要有城!

  今天我的蜃楼云龙舰虽然只有一个壳,却也填补了海上没有城的空白。

  希望弗朗机人能对我的这份礼物感到满意。”

  或许丐版【蜃楼云龙舰】确实连最基本的动力源都没有,只能撑起风帆或者临时划桨才能移动。

  唯一的功能就是可以充当一座十分稳固的作战平台。

  但它即使只是丐版,还没有吞吃阴鬼邪祟获得成长,王澄觉得装上个一二百门动辄几吨重的火炮应该不成问题。

  阿绡这时一针见血地提出了疑议:

  “小澄子,关键问题是想要让要塞形成完整的战斗力,我们从哪里弄这么多火炮?

  既然大友家和弗朗机结盟,我们就算有钱也不可能从弗朗机人手里买到军火,跟他们不对付的尼德兰人暂时可没有这个实力。

  等他们万里迢迢从本土把军火运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王澄其实也在郑重考虑这个问题。

  统治西弗朗机王国的阿维什王朝前几年刚刚换了国王,新任国王塞巴斯蒂昂在襁褓里继位,还是个小孩子。

  现在西弗朗机王国由来自东弗朗机哈布斯堡王朝的祖母卡塔琳娜摄政,而国王的母亲胡安娜,同样也是来自东弗朗机的哈布斯堡王室。

  听弗朗机商人还说,那个孩子国王身上存在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可能不会拥有子嗣。

  所以,这一时期东西弗朗机几乎可以被视作一个国家,用不了多久他们两国还会变成叩拜同一位国王的共主邦联!

  东西弗朗机综合实力足以碾压任何一个海权强国,跟一家为敌也就相当于得罪了另一家,别想借力打力。

  不过王澄也有办法,露出一个成竹在胸的笑容:

  “常见的重型加农炮不行,但我们可以用别的。

  恰好,我手里有一个不逊色于燧发枪的‘发明’,不仅制造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威力还不小。

  前置技术问题不大,回去就开搞。

  阿绡姐姐,我把第一支燧发枪给了师姐,等我把第一门样品做出来变成镇物,就把大炮送给你玩,体型绝对相配。”

  近墨者黑的阿绡最近一直被王澄传染,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不能言说的画面,又给他腰上一顿掐。

  随即王澄收回棱堡,将乖龙珠朝着头顶一抛,体内心光一卷便将它卷进了代表水的肾庙,安放下来。

  “丐版蜃楼云龙舰不仅能装火炮,还能装活人,【天市均平】阴阳互换的功能一下子就有了战略意义。

  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铸造火炮,解析天工宝船其他的功能模块。

  还要想办法抽冷子灭了广泽王世子韩武圭,把融合了三朝龙气的【乖龙珠】彻底变成一国之宝。

  只要有了一艘完整的天工宝船,我就有了进取瀛洲五畿七道的底气!”

  抬手拨动无形的天平,将阴阳二身重新换了回来。

  蜃楼云龙舰将会成为靖海王的专属座驾,暂时不会跟王富贵产生任何联系。

  第二天天一亮。

  沈月夜给老父亲留下一句:

  “爹,我要去东海国帮师弟打理家业,过年再见!”

  便毅然决然登上了那第一批支援东海国的三十八货船。

  拒绝了走王澄的第一班“均平天地特快”,生怕货船出问题要以五品之尊亲自押送。

  老父亲又能如何?

  天高老子远,这女儿去了东海国,就真的成了泼出去的水,恐怕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张了张嘴,最后想要叮嘱点什么,最后还是放弃了,心道:

  “女大不中留,只要正式成亲之前别搞出人命,就随他们去吧。”

  转念一想,其实就算搞出人命也未必是坏事。

  嫁的远也有远的好处,反正街坊邻居又看不到,不会说闲话。

  最好能一口气生上个十七八个,顺便再过继一个给财神沈家,继承他们手里的一国之宝【聚宝盆】。

  老头目送女儿和“运金船”远去,还在患得患失之际。

  凤麟斋头柜赵金宝来到他身边请示道:

  “老爷。第二批商船召集齐了,咱们还继续装货吗?因为您大肆采购,很多紧俏货贵了一成有余。”

  沈雨亭深深叹口气,还是坚定回应:

  “装!”

  现在支援关门弟子已经不再是帮女儿争口气的问题。

  如今的东海国已经成了所有疍民、采水人和所有有志之士心中的灯塔。

  证明靖海王不只是这么说,也是在亲自这么做,东海国的表现越好,就越能证明《海权论》的含金量。

  这个时候看好王澄的投资者,已经再也不止沈雨亭这一家。

第214章 八方来投: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山海会也是时候该下注了!”

  这几天时间山海会会长老吊爷一直窝在正气堂,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将手中的那本旷世神作看了一遍又一遍。

  即使偶尔强制性自挂一根绳的时候也舍不得放下。

  “我们这些被人为安排在缓冲带的疍民、采水人,还有山海会所有人都知道,必须要开海让更多的人一起加入海洋贸易,我们的后代才能生存。

  上千年来却一直都没有任何理论指导,证明我们主张的正确性。

  显得我们像是一直在无理取闹,要拉其他人垫背。

  靖海王的这本《海权论》就像指路明灯,烽堠灯塔一样照亮了所有采水人的未来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本《海权论》。

  老吊爷的关注焦点跟龟山书社又不一样,枯瘦的手指在纸页上一行行划过:

  “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地理位置、自然结构、国家疆域、人口数量、民族特性和政府性质。

  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竞争力.

  上面还提到了‘满剌加海峡’是沟通婆罗多海和沧溟大洋的关键航道,提到了‘开放口岸’能虹吸财富的效果。

  大昭王朝想要维持自身的地位就必须经略南洋,御敌于国门之外。

  这话说的太好了,把我这些年的感悟全都说了出来!

  大昭的那些士绅大族只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却没有意识到,大昭人不从陆地走出来,这海上的交通要道、口岸、矿产、无数资源可就要白白便宜了红毛鬼。”

  郑和宝船在婆罗洲留下了大量闽州治船员,更南方还有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官厂、苏门答腊官厂双补给核心。

  除了将旧港宣慰司让给了朱家之外,其他沿线建立起来的港口、据点,包括核心水道满剌加海峡目前都还在山海会的控制之下。

  但还能控制多久,连老吊爷也觉得不太好说。

  “那些红毛鬼来的年头还不算长,冲突不算激烈,但他们这些年以来一直在增兵,排斥我们在马尼拉的商人,海外侨民的压力已经越来越重。

  过去老夫虽然知道他们号称日不落帝国,却从来都不知道具体大到了什么地步,直到看到《海权论》才大开眼界。

  这等猛龙过江揭开面纱,南洋又有多少个国王难以安眠?

  希望这次能能形成合力,共同对抗弗朗机人,也引起社稷主的重视,意识到经略海洋的重要性。”

  老吊爷记得祖上说过,三宝太监第七次下西洋之前,为了让仁宗保留宝船舰队和海外事业,也曾经对那位社稷主谏言过: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则神州危矣。”

  然后他就失败了。

  士大夫们大获全胜。

  不然由礼部与翰林院共同拟奏的谥号,也不可能会是一个“仁”字。

  历史上所有谥号为“仁”的皇帝,对百姓仁不仁义先另说,但对掌握着喉舌的士大夫肯定是真的仁义。

  对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说辞,老吊爷觉得《海权论》的说服效果,肯定远比三宝太监的谏言有力的多。

  看着作者的名字,心里感叹:

  “少年英雄啊!二代靖海王王澄是在宝船舟师失踪之后,故土之上真正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老夫要为他扬名。”

  思忖良久,叫来自己的孙子孙天霸,将书上一句话重点标注出来,展示给他看:

  “师夷之长技”

  语重心长地孙子叮嘱道:

  “天霸,我们的火器装备、战舰、还有海战技术跟弗朗机人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多。

  有不足就要学习,这本书里也出现了各种明显已经十分成熟的海战战法。

  如今,东海国就是《海权论》的实验田,每一分变化都牵扯着所有采水人的气数,我们山海会不能置身事外。

  老夫写一封推荐信,你多带点咱们南洋的特产,投入到靖海王这位西洋通麾下,最好能拜他为师,多看多学。

  咱们采水一脉的未来就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了。”

首节 上一节 201/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