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禁山海 第156节

  这些东西王澄不可能跟任何手下说,也不可能从任何臣属口中听到当君王的关窍。

  只能由主君自己去悟,自己去用。

  像绍治皇帝那样外藩入继,还能牢牢掌握住皇权的主,几百上千年都未必能出一个。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权谋之道上的“鬼神妒”!

  “两位去吧。我让龙尾爷跟你们一起去完成交接。”

  等到两人带着告身和孙女、女儿告辞离去。

  王澄端起师姐递上的茶水自嘲一笑:

  “清流士绅想要给疍民和采水人身上套一根绳索,千方百计防止他们挣脱,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彭老生麾下那帮人好勇斗狠,战斗力强,但是没有入货、出货的渠道。

  徐惟学那帮人以生意人居多,有货栈,有供应商,有遍布东海南洋的稳定客户,但整体武力偏弱。

  他们两个无论哪个,单纯靠自己也好像只有一根拐杖的瘸子,走不快也走不远。

  必须紧紧依附于东海国才能过得滋润。

  在经济生态位中的地位就让他们怎么跑都跑不掉,这是客观因素决定的,跟他们的主观意志无关。

  加上儿孙当质子这个双保险,这种体系几年内都不会问题。

  几年后,伟力归于自身的神道职官体系,就能帮我补足最后的制度短板,真正稳坐钓鱼台。”

  他却不知道,徐惟学走出行宫后。

  在给自家幺儿传信时,依旧没有完全放弃一开始的那个念头,始终保持着自己用“千金”开道的路径依赖。

  “质子一般都是在宫里当侍卫,但就算王爷收了我儿当‘书童’,我也可以接受。

  反正我生的千金很多,儿子也不少,一个两个赔的起。

  只是我有些摸不准这位爷的口味到底如何啊?”

  这么想着,从自己的乾坤袋里掏了掏,掏出一枚双鱼形状的黑白二色【龙阳泣鱼佩】。

  “传说战国时期龙阳君生的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因为他‘龙阳泣鱼’的传说太过有名,最终留下了这件一县之宝。

  戴上玉佩就能像传说中的‘形变闺女术’一样,化作女身,还能在男女之间随意转化,奥妙无穷。

  凡是体验过的,都说滋味十分不错。

  我便将这宝贝送给幺儿,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

  幸亏王澄的听雷还听不到一位五品的心声,要是能听到,保证掏出自己能飞足足一百步的【五帝金钱剑】,一剑攮死他!

第168章 五峰旗主,养虎为患!

  接下来王澄快刀斩乱麻,借着杀猪宰羊犒赏三军的时机,第一时间就把这支军队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并对他们重新改编。

  最主要的变化便是正式设立白峰旗、青峰旗、黑峰旗、赤峰旗、黄峰旗这五旗大统领。

  将老父亲留下来的那些已经跑到瀛洲各地去当大妖怪的【护法灵将】,全都排除到常规的五峰旗序列之外,腾出青峰旗的编制。

  又从其他各部抽调人手补足五峰旗的全部五大分支,以疍民和普通大昭人构成主干,三十六岛夷为辅助。

  每一旗都按照二十四将、三十六猛、三千五峰选的核心庙军鬼卒、数千战船和数十万部众、岛民一层层搭起骨架。

  将所有军民全部编入其中。

  王澄亲领实力最强的疍民嫡系赤峰旗、损失惨重后依旧实力不俗的黑峰旗;

  龙尾爷继续掌管重新补完之后的青峰旗,实际管理权还是属于王澄;

  由五品【庖厨】张三叔领白峰旗;五品【说书人】董七叔领黄峰旗。

  在这一批核心班底之外,才是东海国正常的内阁,拥有总百官,平庶政,理阴阳,经邦国之权,再之下是六部、鸿胪寺等行政机构。

  也算是符合当前儒家文化圈的主流特色。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王澄不可能在一个以渔猎、采集、农业等第一产业为主的国家里搞什么领先几百年的政治体制,那根本不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匹配。

  先定下框架,后面再慢慢调整细节。

  改编之后王澄才突然发现,五峰旗军民一体的渔猎耕战模式,好像一不小心跟别人撞车了。

  “以疍民为主的采水人向来都是以海为田,耕海牧渔。

  带着全部的家当生活在船上,鱼捕到哪里家就搬到哪里,关键时刻可以全民皆兵。

  祖上虽然在千百年前跟神州的大多数百姓一样都是农民,在历史各个时期因为各种原因下水生活,但现在确实像是一支海上的渔猎族群。

  除了不是从白山黑水里走出来之外,跟某人确实有点像。”

  “大昭人在神州王朝当然是占多数的主流。

  但到了外面就变成了少数,而且一旦开始攻略瀛洲,几乎不可能得到来自母国大昭的任何支持。

  那时候就轮到我们变成小族临大国了。

  这个模式确实不得不学。”

  既然已经这么像了,王澄想了想,干脆在这相当于嫡系班底的内五旗基础上,又增设外五旗。

  融合了有别于弗朗机帝国殖民1.0“烧杀抢掠”的不列颠尼亚殖民2.0版本“扶植代理人”。

  专门吸纳瀛洲、南洋的那些土著代理人,甚至是泰西诸国的优秀人才,再用这些代理人去统治土著,也承受土著的所有怨恨。

  这两种方案在历史上都被证明卓有成效,东西合璧,效果加倍!

  “总之,我的理念就是什么好用用什么,走后金和不列颠尼亚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

  反正如果按照正常历史,北方那个两岁的小孩还在吃奶,跳起来也只能打到我的膝盖。

  后一种殖民模式的不列颠尼亚女王也才刚刚加冕,还是新手一个,不用怕她。

  双方都没法找我要版权。

  如今韩家从朱家手上偷走的天命,眼看已经进入倒计时。

  若是这个世界真的在冥冥中存在天命,为什么承接天命的不能是我呢?

  一个是东方的下一代神州之主,一个是西方的下一个日不落帝国,薅你们羊毛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王澄携带阵斩毛海峰的大胜之威,还有一方【靖海王之宝】顺利完成整编,没有任何一个刺头敢跳出来提出异议。

  之后的几天,改编之后的五峰旗和东海国渐渐走上正轨,各级官吏的职权分派下去,王澄也得以解放了大部分精力。

  早有腹稿只需适应性修改的《海权论》也迅速完善来到了尾声。

  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让专业的译者翻译成各国文字,然后由他重新校对一遍,就可以刊印、出版。

  王澄的野心极大,不仅要在大昭和周围的儒家文化圈发行,还要打回泰西诸国的老巢,疯狂收割一大波众生愿力。

  于是,刚刚有空闲他就放下手头上的事务,变化了一番样貌,拉着沈月夜兴冲冲到金玉坊的书肆里寻找出版商。

  “掌柜的,咱们的发行能力如何?能覆盖几国?.”

  王澄在跟书肆掌柜了解行情的时候。

  沈月夜就在书肆里随意闲逛,忽然在角落里的一个书架前驻足。

  这里不是什么最常见的经史子集,而是名字有些暧昧的话本小说:《怜香伴》、《美人香》、《杏花天》、《隔帘花影舞女泪》.

  很多都是地班职官【小说家】的作品。

  据说他们写出来的小说越是能引人入胜,越相信小说中构建的世界,小说家的实力也就越强悍,甚至能生出一方书中世界。

  沈月夜回头看了看王澄,发现他没有注意到自己这边,鬼使神差地拿起了那本《舞女泪》。

  只是看了个开头,脸一下子就红了,一双碧莹莹的狐狸眼却显得越发勾魂夺魄。

  看名字就知道,这其实是一本王孙公子和舞姬相爱的.小皇叔。

  感情刻画细腻,情节引人入胜,她情不自禁地就看了下去。

  根本没有注意到,身后王澄跟掌柜已经聊完后,已经悄悄站到了自己身后。

  “啧啧.”

  王澄没有出声,静静品味着师姐双颊绯红的美态,还有身上的阵阵女儿香。

  随意扫视了一圈书架上的这些小说,这些书他以前都看过。

  尤其是其中的一本《绿野仙踪》,这名字听着就十分耳熟。

  但是不要误会,人家从一开始就是正儿八经的小皇叔,可不是什么舶来的儿童文学。

  就连大名鼎鼎的古龙、金不换、连城璧都是这本书里首创的人物!

  王澄也不知道后世的那位翻译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一本小皇叔的名字挪用给一则童话故事?

  沈月夜直到看完样书的免费部分,好好回味一番才将之放回去。

  这时才突然注意到身后的呼吸声,一回头发现自家师弟不知道已经在自己背后站了多久。

  “呀——!”

  一声惊呼,腿都有些发软,刚刚看到的情节顿时浮现在她的小脑袋瓜里。

  书里刚刚告诉过她,一个身穿舞裙的【菩萨蛮】毫不设防地背对着男人,到底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若是放到《隔帘花影舞女泪》的经典场景里,恐怕接下来好几十页都是小王爷在隔着帘子软磨硬泡,她一边弹琵琶一边嘶喊:“不要不要。”

  “就会吓唬人的坏蛋!”

  嗔怒地伸手在王澄腰间用力扭了一下,当先走出书肆。

  王澄呵呵一笑,一点也不恼。

  还顺便吩咐掌柜:

  “把这面书柜的珍藏本全都给本少爷包好,我有个朋友喜欢看。”

  这才扭头去追沈月夜。

  看到耳朵还有些粉红的师姐在门口驻足,门前正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弗朗机人队伍走过。

  轻咦一声:

  “好像是四大镇海大将军里的那个濠镜兵长卡洛告。

  册封的官位已定,他们这是要走了?”

  距离那场大战已经过了好几天,使团的任务也渐渐尘埃落定。

  四位镇海大将军、八位蹈海将军的名额全都早已内定,这几天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王澄手里的三张镇海大将军,三张蹈海将军也都分了出去。

  一张镇海大将军告身给了【千金货郎】徐惟学,靠着众多“千金”和她们的夫家托举,这个位置倒也坐的稳固。

  一张给了刚刚结盟的红旗帮郑十娘。

首节 上一节 156/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