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从墙外来的邪祟在咱们这里只是芥藓之疾,到了别的地方可就是大害了。
反正也是我们这些水师官兵的职责所在。”
挥挥手,统一着装的青衣帮、山海会人马开始打扫战场,确保不会在地上留下任何一点邪门的血肉组织,污染本地生态系统。
先前受九龙吐珠局影响,山海咒禁持续衰弱了好几天。
趁着这个机会,从墙外偷渡进来了不少诡异的“仙渣”,有的去追逐五艘冒险船里的不死药,有的则直接对不死药的原材料“人”动手。
这段时间以来,跟那些外来的海盗、野心家一道,搅得东海一片大乱。
却也变相促成了大昭中枢下定决心,重新整顿海防二十四卫,改革军制,下放募兵权和指挥权。
还不到二月中旬,社稷主就颁布了正式的诏令。
有早就乘坐【江海鳌】返回京城的陆绎在暗中运作,事情十分顺利。
兵部的任命紧跟在那道皇帝通传沿海的诏书身后,送到了“王富贵”这位世袭百户的手上。
在他那个只剩下空头虚职的正六品世袭百户官之外,又加封了一个从五品把总的实权官衔,可自行招募士兵,训练成军,上限500人!
卫所指挥使以下的世袭军官;募兵制千总、把总等中低级军官,都由兵部一言而决,不需要皇帝操心,运作起来也十分简单。
享受到了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便利,王澄从此算是打上了陆家的烙印。
至于,陆云尘承诺给“船员”的一票官位,自然也全都解决,总旗、小旗都由他这位新任把总自己任命。
张武、张文兄弟全都跟着王澄鸡犬升天,成了吃皇粮的正七品总旗!
张文跟着王澄往回走的时候,一手扛着枪,一手不住把玩着自己腰间那一块木质火印牌。
虽然只是微末小军官,也让这个从小受尽欺辱和白眼的疍民青年大感扬眉吐气:
“大船头儿,你说有了这官身,以后咱们是不是再也不用受那些州府的官军、衙差欺负了?”
王澄却出乎他预料地摇了摇头,告诫道: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一身官皮不只是便利也有麻烦,只有咱们自己的实力才是挺直腰杆的底气。
你小心一点,虽说靠着搭上陆家这条线,咱们兄弟算是上岸了,能自主募兵成军,大展拳脚。
可各地卫所以前的那些千户、百户可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机会。
他们压榨军户导致兵丁纷纷逃亡,只剩下光杆一根,若是抓不住这次军制改革的机会,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当个小地主。
所以,这段时间闽州治的地界上,看咱们兄弟不顺眼的红眼病多了去了。
从疍民中招募人手的时候,你和张武都给我好好把关,这才是咱们在东海乱局中安身立命,大展拳脚的本钱。”
福兮祸所伏。
大昭开国之时,置沿海水军二十四卫,每卫船五十艘,驻军士5000缮理,这就是最早的卫所制。
在重要的城镇设立“卫”,在小道和孤立的关隘设立千户所和百户所。
统领5000人者为指挥使,领1000人者为千户,领100人者为百户,领50人者为总旗,领10人者为小旗。
每卫下辖数量不等的千户所,一级一级向下延伸。
卫所有自己的屯田,士兵平时耕作,战时当兵,军官则代代世袭。
两百年后,百户的儿子还是百户,指挥使的儿子还是指挥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个小兵怀揣着一个成为将军的梦想怎么办?
那可不行,因为将军.也有自己的儿子。
太祖对这种兵制十分自得,号称:“吾养雄兵百万,不费百姓一钱一米!”
可惜,两百年后的现在,这种卫所制已然彻底崩溃,再也救不回来了。
世袭军官自己就是卫所制的头号掘墓人,侵占屯田、吃空饷、占役军士、贪污漕运物资等等,没有他们不敢干的。
如今卫所制全面转作募兵制。
指挥使、千户、百户等世袭职位作为身份象征和法理地位虽然得到了保留,但大多数都已名存实亡。
没有实缺,就只能领几斗多为折色的禄米,比平民也强不了多少。
他们这些成功出头,完成转型的世官,在无形之中就已经四处树敌。
张文心中一凛,连忙答应:
“是,大船头,我知道了。
所有通过测试的新兵,我都让他们先去拜天妃娘娘、宴夫人和靖王爷,保证咱们招募的兵马不会出问题。
陆千户带来的亲军也在招募士兵,我也撒了咱们不少兄弟进去。
等这位大少爷镀完金回去,保证这一支人马也只知有四爷,不知有皇帝。”
“这主意不错。”
王澄点头赞许,张文这个遇到贵人就发达的“吉良命”还是有几分鬼主意的,当个狗头军师也没问题。
兵制改革之后,除了挑选一部分没有烂透的精锐军官吸纳进募兵军制外,承担主要战斗力的士兵则全部从民间募集。
农民、矿工、疍民、渔民都不限制,由军事主官自己说的算。
盛名在外的“俞龙戚虎”和他们的俞家军、戚家军在几年前就开始试点,不是什么太新鲜的玩法。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卫所被撤并、改编。
“王富贵”这位隶属于宝山千户所的百户兼把总也有了新的归属。
镇海卫作为曾经的四大卫之一得以保留。
只是宝山千户所的所城已经变成了世界贸易中心月港,不可能再变回原本的军事用途。
鉴于五峰旗和山海会打赢了实力强劲的士绅派和倭寇联军,朝廷派出官员和以【直岁堂官】沈雨亭为主的山海会代表达成协议:
“宝山千户所依旧在月港驻军,同时招募大量本地平民派青壮、水手参军,择优授予官职,由非士绅出身的陆云尘,担任正五品千户官兼千总。
同时具备世袭百户和直岁堂官弟子双重身份的‘王富贵’就是实质上的副千户,充当陆云尘的副手。
也不用担心驻军会危害一方。”
不仅如此,在战胜士绅派的四位大船头之后,平民派彻底拿到了整个月港的控制权。
王澄也如愿以偿地被推举为第三位大船头。
等他阿绡姐姐重建了八角楼和八方登风临阁局,便和黄远洲、韩泽长一起成为了新的月港三巨头。
除了本身的品级还有点低之外,权势、威望还要在原本的八大船头之上。
而且作为山海会和朝廷之间的纽带,位置更是举足轻重。
配合一身隐而不发的磅礴蛟龙气,就算老牌职官在他面前都会感到心头惴惴。
“我现在又有点德不配位,实力失衡。
武德配不上权位,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明天就是苦等已久的候应‘雷乃发声’,也是时候兼职【朝奉郎】,学来师父的那一门【五帝金钱剑】了。”
王澄带着跟邪祟鏖战一场的人马走进月港时,一路上不断有人问好。
“四爷!我家酒楼酿了一批好酒,您有暇一定要来尝尝。”
“大船头!我对港口旧仓库有些想法,可否入府一叙。”
“四爷,我们怡红院的姐妹们日夜盼着您来赏光呢,您要是愿意晚上留宿,一个姑娘五十两。
不是您给她们,是她们给您哦,咯咯咯.”
“下次一定。”
王澄加快脚步,落荒而逃。
却没有注意到,在附近一座能俯瞰港口的酒楼顶层雅间,正有一个身穿官袍面容阴鸷的中年人在冷冷盯着他。
直到他的背影远去,才对身边的另一人淡淡道:
“我已请托巡按御史王本固王大人向兵部说情,给咱们本地卫所世袭的世官一个机会,能者上,庸者下。
到时候你出来挑战那些募兵官,只需打断这小子的五肢,算是给他的那位举主陆少爷一个面子。
本指挥使不想再看到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出现。”
第112章 冤家路窄,虎欲伤人
“是,大人!”
大战之后月港来了一大批山海会的援军,单单中三品就有三位。
朝廷自知没有能力趁乱收回月港这个聚宝盆,又因为“闽州造反案”和“士绅勾结倭寇案”看透了士绅们的底线到底有多低。
而且,【龙胤】真的存在,汲取龙气逆天改命也真的存在。
白鳞卫一通调查之后却没有找到直接证据,证明到底是哪一个韩家宗室主导了这一切。
这人藏得远比他们想象中更深。
只能按图索骥抓捕了一部分跟蒲寿英过从甚密的中下层官员了事。
社稷主却绝不会就此放下警惕,也绝不允许宗室、地方官和士绅勾结起来的势力继续膨胀下去。
这才决定向拥有众多水班【直岁堂官】的山海会借力,让他们去管理一部分水班职官,承担一部分沿海防务。
只要他们在这里,就能大大减轻海防压力,并且遏制士绅势力失控,以免继续勾结倭寇。
在社稷主看来这是平衡之道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却引来了士绅派和原卫所将官的严重不满。
这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镇海卫世袭指挥使邢百川!
也是王澄现在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手下心腹看着王澄远去的背影脸上凶光一闪,答应出手之后却又有些迟疑:
“指挥使大人,王本固王御使可是构陷胡总督和靖海王勾结,致使前者明哲保身,后者无罪被杀的直接推手。
当日您受他之邀,亲自出海引靖海王那贼头入了埋伏圈,在有心人眼中已是一党。
咱们刚刚才躲过白鳞卫巡查,就继续私下里勾连,抗拒军制改革,打陆家这等天子近臣的脸面,会不会让陛下不满?”
指挥使邢百川却满不在乎,喝干杯中酒,又吃了一口咸菜滚豆腐:
“怕什么?国朝与士绅共治天下!
权力这种东西你不主动争取,就没人会给你。只要咱们做的不过分,有些事情就算至高无上的社稷主也得忍气吞声。
如今王富贵吃里扒外,陆云尘不识抬举。
本指挥使亲自来月港拉拢那鬼神妒,他都一点面子也不给,再不敲打敲打,还不蹬鼻子上脸?
我这指挥使的位置干脆让予他坐好了。”
皇帝只有一个人,有满肚子的官将、吏兵也不管用,总得跟一个统治阶级合作分享好处,才能顺利治理国家。
但显而易见,在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处于权力核心的皇帝与为他服务的统治阶层很多时候利益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