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寸心也是瞪大了双眼,灵动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深深的惊愕,原本活泼的性子,在这令人惊叹的智慧面前,也被震慑得没了声响。
此刻,洛神的内心仿若掀起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息。
自幼,洛神便深知父亲伏羲以八卦证道,那八卦之妙,开天辟地,奠定了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洛神心中,那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巅峰。
一画开天,创八卦,此中奥妙,几乎是阐述了整个洪荒天地的奥妙。
可此刻,眼前的殷子煜,竟能将十二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奥义剖析得如此透彻,这其中蕴含的大道,丝毫不逊色于父亲的八卦。
洛神不禁暗自思忖,若父亲伏羲知晓世间还有这般精妙绝伦的见解,又该是何等的震惊。
想到此处,洛神看向殷子煜的眼神中,除了震撼,更多了几分敬重与钦佩,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位成汤大祭祀。
“未曾想,比干兄地支之道,竟如此深奥不可思议,宓妃佩服!”
“比干道友之道,寸心拜服!”
殷子煜连忙说:“两位仙子过誉了,此乃是论道,你我论道之后,我甚为大祭祀,则将此法颁布与人族!”
洛神听后连忙说道:“十天干早已在洪荒之中存在,而地支则为比干兄所创,十二地支蕴含五行之奥妙,远在天干之上,天干只可阐述其象,则地支阐述其道,轮回与命运,皆在其中,如此,绝不在父皇八卦之下,一旦比干兄颁布与人族,必然广布与洪荒,则有大功德!”
如今的洪荒,并未有十二地支出世,也未有十二时辰的说法,最早的起源也是春秋之后的事了!
如今,六十四卦尚且还未出世,干支则是六十四卦之后衍生而出。
此功德,岂能不取!
第11章 圣贤之路!
在殷子煜的记忆深处,并无任何人因补全天地干支而获功德的记载。
干支体系,实则是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总结、沉淀,方才逐渐成型,并非由某一个人一蹴而就。
如今,天干的说法早已存在,然而地支却仍未现世。
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至少要等到六十四卦完善之后,再历经数万年的漫长总结,直至春秋时期,干支体系才会真正完备。
虽说干支与六十四卦看似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其形成过程中,却借鉴了不少六十四卦的精妙内涵。
比如在十二地支的规则里,帝旺之后便是衰,这体现的是物极必反的法则,与六十四卦中乾卦上九“亢龙有悔”所蕴含的物极必反之意如出一辙。
再看,六十四卦中的地雷复卦,象征着春雷乍起,一阳复生,这一规律在十二地支的轮回里,恰似在绝地之中孕育胎养,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十二地支的奥义与六十四卦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可其中所蕴含的洪荒法则却多有相通之处。
甚至十二地支之中,蕴含了六十四卦的全部奥妙。
故而,殷子煜知晓,唯有六十四卦出世,才会有十二地支的出世,那么,自己现在提前姬昌之前,让地支出世。
须知一点,无论六十四卦也好,还是十二地支所阐述的规律。
都是天地既有的规律,乃是发现,而非是创造。
那么,谁先发现,这就是谁的。
你可以领悟天地奥妙创建六十四卦,我可以领悟天地奥妙,创建十二地支。
而天道本源本身就放在那里,无论是六十四卦还是十二地支,属于是不同的阐述方式。
若殷子煜此时提前将十二地支演化出来,那么未来姬昌在创建六十四卦时,便成为了借鉴地支,甚至可能被人质疑剽窃了殷子煜的地支成果。
要知道,六十四卦的创立蕴含着大功德,能让姬昌一步登天,成为人族圣贤。
既然如此,殷子煜相信自己若先行一步,同样能够做到。
在这洪荒世界之中,修行之道并非仅仅局限于吸收天地灵气闭关修炼这一种方式,还有其他诸多路径。
姬昌的修行方式,便是创立一家之学说,借此获得磅礴气运,得到天地的认可,最终成就自身的圣贤之道。
未来的孔丘、墨翟等人,也都是遵循此道,从而成为一代圣贤。
这种修行之法,关键在于深刻领悟天地大道,无需通过吞吐天地灵气,便可一步达成非凡道果。
就当下而言,殷子煜已然下定决心,要提前踏上姬昌的修行之路,让姬昌在未来成为那东施效颦之人。
毕竟,即便六十四卦玄妙无比,但若是借鉴了十二地支,终究会落下嫌疑。
圣贤之身,对于殷子煜而言,很是重要。
纵然是圣人,将来也不能随意去动一个人族圣贤。
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若是殷子煜靠吞吐天地灵气,已经无法根本的解决问题。
修炼的在强,还能强过圣人?
故而,吞吐灵气修炼,终究不会有任何的意义,终究是蝼蚁。
殷子煜从未想过要走这条路。
而成就人族圣贤,则是殷子煜目前选择的路。
既有道,术尚可寻!
当殷子煜完善本身之道后,无论是神通法术,还是法力都将是细枝末节。
就如同一辆汽车,道乃是发动机,神通类似于四个轮子,方向盘等等,法力境界等同于油箱。
当有了发动机,其他的零件,都是细枝末节了。
故而,姬昌之前的仙人,都是从零开始,吞吐天地灵气修行。
后来,就有了领悟天地之道,创一家之言,凝聚无上气运,成就大圣贤。
殷子煜看向洛神问道:“既如此,洛神仙子,可愿为我大商少祭祀,与我共同参悟,补全这天地干支之道!”
洛神此刻已是拜服,立刻躬身说道:“道友大才,妾身愿附尾翼!”
殷子煜看向敖寸心:“辰,为朝阳出生,壬水为海,生与申而归于辰,故而,我定龙为辰,仙子意下如何?”
敖寸心立刻躬身说道:“即有道,自当遵从于道,以龙为辰,此乃道之理也,寸心岂敢有疑,比干道友给我龙族如此机缘,寸心无以为报,愿附尾翼追随道友!”
西岐城内,静谧的侯府深处,一处密室之中烛火摇曳。
西伯侯姬昌身着华服,神色恭谨,身姿微微前倾,目光满含敬重地望向端坐在上首的阐教南极仙翁。
仙翁鹤发童颜,道袍随风轻拂,周身仿若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仙光,尽显超凡脱俗之态。
“西伯侯,姬昌!”
南极仙翁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贫道此番前来,特为赐予你一个天大的机缘。”
姬昌听闻,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喜与期待,忙不迭起身,双手抱拳,躬身行礼:“仙长厚爱,姬昌感激不尽。不知仙长所言机缘,究竟为何?”
南极仙翁轻抚胡须,神色庄重,缓缓说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天地之演变,浩瀚无穷,又岂会就此停滞?依贫道之见,八卦当生六十四卦。贫道此来,便是要悉心教导西伯侯,助你领悟这六十四卦之精妙。待功成之日,你将获得莫大功德,一步成就圣贤之身。”
姬昌闻言,不禁面露诧异之色,眉头微蹙,眼中满是疑惑。他犹豫片刻,拱手问道:“仙长慈悲,姬昌深感不解。不知仙长为何独独选中姬昌,赐予这般珍贵机缘?”说罢,他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紧紧盯着南极仙翁,等待着解答。
姬昌身为人族西伯侯,不明白阐教为何选择自己,并且给予自己如此大机缘?
既然要给予如此大机缘,自己当有付出才是。
姬昌静静的看着南极仙翁,不知南极仙翁想要自己答应何种条件。
然而,六十四卦,一步可登天,这等诱惑,让姬昌怦然心动!
第12章 阐教动作!
姬昌心中清楚,阐教送来这般巨大的机缘,背后必有深意,自己恐怕需要付出巨大的因果。
试问,阐教拿出了堪比伏羲八卦的六十四卦!
这必然会彻底淘汰八卦,若是如此,那么自己也将真正的替代伏羲。
这样的好处,试问,自己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想到此处,姬昌急忙再次拱手,言辞恳切地问道:“仙长厚爱,姬昌惶恐。只是如此大恩,姬昌实在疑惑,仙长究竟为何全力帮吾?”
南极仙翁神色淡然,目光平静地看向姬昌,缓缓说道:“自黄帝起始,历经夏,数万载光阴流转,为人皇者皆为黄帝后裔。而姬家一脉,身为轩辕黄帝之后,传承着无上荣光。我阐教曾为黄帝之师,这份渊源,自然要助姬家兴盛。”
姬昌听后,心中顿时恍然,原来这是阐教有意扶持姬家。
但姬昌也深知,阐教也不会平白帮助姬家,既然有这般助力,自己必然要有所付出。
姬昌定了定神问道:“仙长之意,姬昌已明。只是不知,若要承接这份机缘,姬昌需要付出什么?”
南极仙翁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这六十四卦,与你冥冥之中自有缘分。你可先参悟一二,若有所得,是否与你有缘,再决定是否要接下这因果。一切,皆看你自身的造化与抉择。”
南极仙翁抬手轻拂袖袍,目光深邃,开始详述六十四卦的精妙:“六十四卦,乃是八卦之基础,在做演变,如两个乾叠加一起,也为乾卦,对比与伏羲先天八卦,则此乾卦则有六爻,每一爻都有其变化,随着爻的阴阳转变,而变成新的卦像,吾得圣人传承,共有六十四卦,皆传授与你,如,乾卦六爻皆阳,阳之极致则物极必反而生生印,一阴自初爻而变,则为天风垢,阴继续上升,依次渐变,为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至此,整个全阳乾卦,最终被阴爻所剥,剩下最上方一阳,上方一阳变阴则为坤,阴之极致则生阳,则为一阳自初而生,为地雷复,阳气继续升腾,则为地泽临,阳气在生,为地天泰,如此上三为阴,下三为阳,则为三阳开泰,阳气在升为雷天大壮,泽天夬,最终完成一个轮回,为乾卦.”
南极仙翁简单的讲述了六十四卦的轮回之奥义。
姬昌听得入神,随着仙翁的讲述,只觉眼前仿若打开了一扇通往天地至理的大门。
卦象中的变化与世间万物的运转一一契合,姬昌心中涌起强烈的共鸣,刹那间,真切感受到这六十四卦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刻,姬昌深知,若能在人族率先悟出六十四卦,无疑会立下不朽功勋,届时大功德加身,必能直接成就人族圣贤之位。
这等荣耀,足以媲美上古圣贤伏羲,声名永载人族史册。
这般诱人的前景,令姬昌内心激动不已,眼神中满是渴望。
“六十四卦可是比八卦更为精细入微的存在!”
姬昌心中暗自思忖,神情凝重!
“一旦六十四卦现世,八卦势必被淘汰,人族将不再沿用。如此一来,伏羲氏恐怕真的会被我取而代之。”
要知道,伏羲可不单单顶着个人族天皇的名号。
其创立的八卦之道,长久以来被人族奉为圭臬,用于占卜、农事、祭祀等诸多方面,早已深深融入人族人心。
这八卦之道,就如同一份拥有永恒效力的专利,只要人族存在,只要它还在被使用,伏羲便能持续享受着与之绑定的磅礴气运。
可一旦六十四卦横空出世,成为人族探索天地、预测吉凶的新依仗,八卦便会如同昨日黄花,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与之相伴的,便是伏羲所享有的那份独特气运,也会悄然转移到创造出六十四卦之人的身上。
到那时,伏羲或许就只剩下天皇这个空有名头,在人族的影响力也会被新的圣贤所取代。
想到这儿,姬昌不禁面露忧虑之色,忍不住开口道:“若是如此,叫我如何向伏羲天皇交代?”
南极仙翁见此,轻轻摆了摆手,神色淡然,语气中透着几分不容置疑:“西伯侯,何惧之有?你乃人皇轩辕后裔,身负黄帝血脉。这六十四卦若由你创立,不仅能为自身赢得圣贤之名,更能大振轩辕氏的声威。你所行之事,乃是顺应天地演化之大势,为我人族开拓新的智慧疆域,又何须为此等顾虑所绊?”
南极仙翁将姬昌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脸上依旧是一派淡然,心中笃定姬昌绝难拒绝这等诱惑。
“西伯侯,意下如何?”仙翁悠悠问道。
姬昌定了定神,抬眼看向南极仙翁问道:“仙长,这机缘于姬昌而言,实在难得。只是不知仙长需要吾如何了结此因果?”
南极仙翁目光深邃,神色凝重,缓缓开口:“人皇之位,自黄帝以降,本就该由其血脉后裔承继。如今这商王帝辛,行事乖张,妄图颠覆黄帝所立的秩序。黄帝曾受教于我阐教,身为师长,我们又怎能坐视不理?”
南极仙翁微微一顿,语气变得柔和,目光看向姬昌,眼中满是期许:“故而,阐教决定扶持西伯侯你,助你重塑黄帝秩序,重新掌管人族江山。此乃顺应天命之举,亦是我阐教义不容辞的责任。”
姬昌听到这里,心中一震,既有被委以重任的激动,又有对未知的忐忑。
“不过!”
南极仙翁的声音变得严肃,“一旦事成之后,需要西伯侯立下誓言,不再承人皇尊号,而改称天子。往后,需配合我阐教,共同阐述天道,教化万民,维系天地间的秩序平衡。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