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第84节

  拐卖小孩,一个男娃能卖二三百两银子,一个女娃也能卖一百两。

  辛辛苦苦种田一年才能赚几个钱?不如随手抱走一个孩子赚得多。

  二人并非桐古县本地人,而是从别的地方流窜而来。

  他们本是村里贫农出身,因为种田纠纷、打架失手打死了人,成了逃犯。

  “咱赚够三千两就收手,买田、雇长工、再娶个漂亮媳妇,嘿嘿~”

  王年畅想着。

  其实二人至今没成功卖过一个孩子。

  唯一得手的一次,因为王月用迷药过多、孩子没活过来。

  想到这里,王年又踢了弟弟一脚。

  “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除了刚才那户人家,他们还盯上一个目标。

  百壑村有个大户人家,家中有个白白胖胖的三岁男娃。

  年龄太小的婴孩不好活、也不好偷。

  年龄太大的孩子能记事、卖不上价。

  三四岁的小孩正合适,不记事、好养活,能卖高价。

第97章 功过

  白天。

  农田里长工们在忙碌干活。

  徐孝安在旁边指挥、监督长工们劳作,一边陪着徐忠耳玩闹。

  他大儿子徐忠一,五岁。

  二儿子徐忠耳,再过几天满三岁。

  “忠耳啊忠耳,你爹在几个兄弟里最平凡,你和你哥可得争气,给咱老徐家出个人才。”

  徐孝安在他人面前从来不说,其实心里挺羡慕哥哥弟弟们。

  几个哥哥各个有出息,唯有他最为平凡。

  就连最小的徐孝厚也逐渐展露锋芒,更衬托出他这个老五平平无奇。

  起初他心里也憋着劲,苦练桩功。

  可别人练桩功进度蹭蹭提升,他练桩功进度慢如蜗牛。

  别人服用五行药汤,助益明显。

  他服用五行药汤,像是喝白水、收效甚微。

  时间长了,他只能认命:他没有练武修仙的命数,哪怕他知道五行桩功到先天后可以修仙。

  他不是不想,是做不到啊。

  虽然没有大本事,但他孝顺,留在村里打理农田,帮四哥酿酒,还能时不时回家陪爹娘。

  “爹爹…那个…”

  三岁的徐忠耳听不懂他爹这么复杂的话,伸手指着田间草丛中蹦跳的蚂蚱。

  徐孝安眼疾手快抓住一只蚂蚱,吓唬儿子:“这个会咬人的哦,来喽,啊呜~~”

  徐忠耳被吓得吱哇摆手,迈着小碎步乱跑。

  远处,大黑趴卧在田间土堆上,遥望着徐忠耳的方向。这些天有两个陌生的人影在村里晃悠,还总暗中观察徐忠耳,引起了它的警惕。

  它在村里生活这么多年,那两人气味很陌生,不是本村人。

  ————

  王月穿着粗布麻衣,头戴遮阳草帽,腰间别着个麻袋,微微佝偻着身子。

  其模样和村里干农活的长工、农夫没什么区别。

  他的首要目标不是徐忠耳,而是大黑。

  他和他哥在附近几个村转悠的时候,大黑经常注意到二人,朝着他们吠叫。

  “一条半死不活的老狗,倒是警觉。”

  他心里想着,眼看四周无人,从大黑身后偷摸靠近。

  大黑太年老了,嗅觉和听觉严重衰退,否则不会发现不了偷袭的坏人。

  王月靠近之后,在大黑终于发现转身之际,扑上去用胳膊勒在大黑脖子上。

  “呜呜~~”

  没几下,大黑便一动不动、没了声息。

  王月鬼鬼祟祟四处张望,将大黑拖到茂密草丛里。如此一来等到大黑被发现时,他们兄弟二人早就逃远。

  “就等哥哥行动了。”

  他和王年这次学聪明了,用上计谋,不再蛮干。

  ————

  远处忽然一阵骚乱,乌黑的浓烟升腾而起。

  有人大喊着:“着火啦!”

  “谁家柴垛着了!”

  “……”

  徐孝安望向起烟的方向,正是他家给长工们住的排屋。

  “好像是咱家?快、快回去救火!”

  他连忙呼喊着田里的长工们,一群人冲向着火的方向。

  起初他没忘记儿子,只是着火的地方危险、人多,不方便带着儿子靠近。

  “你就在站在这里,不要乱跑,听到没?”

  徐孝安想着村里都是熟人,儿子就在这里、丢不了。是他大意了,不知道着火是吸引他注意力的计策。

  “嗯。”

  徐忠耳注意力全在手中的蚂蚱上。

  “快,灭火!”

  由于被发现的早,大家齐心协力浇水,很快就灭了火。

  “真是怪了,这里怎么会着火?”

  徐孝安打量着烧黑一半的柴垛,疑惑不已。

  柴垛为了防火,都是专门单独堆放,旁边什么都没有。

  他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抬头扫了一眼远处徐忠耳的方向,然后怔住了。

  片刻之前,徐忠耳还站在那儿。

  现在,人没了!

  “不是吧?”

  徐孝安心中升起一个极为糟糕的念头,吓得他不禁腿软。

  他快跑几步,高声大喊:“儿子?忠耳~~忠耳!”

  他希望儿子只是走到哪个角落玩闹、离开了他的视线。

  可惜无人回应,他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我儿子呢?你们看到没?大家快帮忙找找!”

  徐孝安连忙求助长工和附近村民们。

  “主家,你儿子刚才不就在那边吗?”

  “咦?怪了。”

  “大家快找找,别是碰到人贩子了。”

  众人分头行动,帮忙寻找,很快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

  徐孝安意识到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冲回自家老宅。

  ————

  王月此时急匆匆低头赶路,肩膀上扛着麻袋。

  “有人!”

  他好不容易得手,带着一个孩子慌不择路,看到前方有人影就连忙绕路。

  如此绕路,没几次他就迷路了,找不到和哥哥说好的汇合地点。

  眼看前方又有人迎面走来,他见避不过,想到他哥说的要用脑子,急中生智放缓了脚步。

  那人是个四十来岁庄稼汉。

  王月抬起头,模仿本地口音、笑着寒暄:“哥,吃过饭了?”

  “?”

  那人以为是哪个不太熟的乡亲,回应着:“昂,吃过了。你这是?”

  “买个猪崽,回家养哩。”

  “挺好,猪肉最近涨价。”

  随意聊了两句后,王月离开。

  那庄稼汉脑子里还在思考这是哪位乡亲,哪个村的?

  王月走远之后,由于不敢在官道、大道走,只敢钻羊肠小道,以至于在这穷乡僻壤一时间寻不对方向。

  “和我哥约好的地方到底是哪儿来着?”

  他更不敢问人,就这么扛着麻袋漫无目的、往人少的地方去。

  ————

  徐家老宅。

  徐孝云特地从县城回来找徐孝厚:“爹,六子不在吗?”

  “他有段日子没回来,你找他作甚?他犯什么事了?”

  徐福贵见徐孝云有心事的样子。

首节 上一节 84/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