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三!”
“哼!”
“定住!这招是黑虎掏心,掏的是心,你看你掏的什么,掏别人裆么?……”
杜海偶尔出声指点个别动作不到位的。
“好了,前两排继续基础拳脚,最后一排练进阶式。”
他走到第三排。
第三排是他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一批,除了徐孝苟和他二儿子杜猛。
徐孝苟和杜猛同岁,今年都才十岁。练武三年的二人,都开始练习进阶的功夫。
“一!”
“二!”
“……”
“你练的是个球啊。”
杜海一脚踢在杜猛屁股上,将其踢得扑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
“这一招叫蛮熊靠,是像一头壮硕的熊撞过去,你这是狗熊蹭树挠痒痒呢!”
杜猛爬起身嘿嘿一笑,被自己爹揍习惯了,毫不在意拍拍身上的土。
旁边徐孝苟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不准笑,继续!”
杜海瞪了徐孝苟一眼,示意大家继续。
到了进阶招式,他们之间的差异显现出来。
杜海目光如炬仔细观察在场的每个人,看到徐孝苟动作标准,又看到自己儿子哪里都差一点的模样,不禁暗道:要是我儿子有这天赋该多好。
练武也有根骨、悟性等天赋的差异,只是不像修仙的“灵根”那么严格。
在杜海看来,徐孝苟就是天赋出众的那类天才。
他两个儿子的天赋其实都不差,和他当年很像,只是比徐孝苟差些。
“我当年要是有这等天赋,或许有机会登临先天之境。”
杜海心想。
他是高阶武者,是俗称的“后天武者”。跨入先天武道境界,相当于修仙中的炼气前期修士,是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修仙者”。
“停,先练到这儿,休息一会儿,接下来实战比斗。”
听到“实战比斗”,大家都兴奋了,个个摩拳擦掌。
杜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让他们进行一次实战比斗。
拳脚功夫练得好看有什么用,实战才是硬道理。
第9章 比斗
杜海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出方圆一丈的圈。
他们比斗的规则是出圈即为输。
“好了,开始吧。大勇,你和张赞来。”
杜勇是杜海的大儿子,和徐孝牛同岁。
别看杜勇才十三岁,他七岁就跟着他爹练武,也是和杜猛一样被他爹严管着长大,又有药汤滋补,练桩的进度比其他孩子快得多。
他的对手张赞,是在场年纪最大的,今年十五岁。
二人站在圈中,拱手抱拳行礼,随即开始。
二人不是第一次比斗了,也不客气,出手就是真功夫。
都是跟着杜海练的,一样的招式,就比谁的运用更灵活、谁的基本功更扎实。
拳脚相撞,砰砰作响。
围观的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这是他们之中最顶级的比斗,别看一方十三岁、一方十五岁,随便挑出一个都是能一打七八个普通成年人的水平。
双方你来我往,大家都以为要僵持许久的时候,杜勇一个变招,让张赞身体失去平衡、随即被踢出边界。
杜海点评道:“张赞呐,其实你基础更扎实,知道输在哪儿吗?你太直了,用什么招都写在脸上,谁还会中招?比如刚才……”
一番讲解后,张赞低头:“谢师傅指点。”
之后杜海照样点评了杜勇,只是杜勇表现得好,没挑出什么大毛病,只有细节瑕疵。
在杜海给二人讲的时候,徐孝苟听得入神。
别人的问题,也能成为他的经验教训。
之后又是几场比斗后,杜海点到徐孝苟的名字:“徐孝苟,你和李蓦。”
李蓦?
徐孝苟惊讶地走进圈中。
李蓦比他大两岁,怎么成了他的比斗对手了?在场的这些人,实力如何大致都心里有数。
李蓦是比徐孝苟高一个级别的。
“开始吧。”
杜海说完,双方行礼。
徐孝苟没有多想,既然师傅让他挑战一下自我,他就全力以赴。他之前没有和李蓦比斗过,不清楚双方实力差距。
不出所料的,徐孝苟被揍了。
但他不服气,在杜海点评他的时候找借口:“师傅这不公平,他比我大两岁呢。”
“李蓦才来了两年半,你来三年多了。再说,公平是什么,你在江湖上遇到对手,你对手还问一问你年龄?你知道自己实力不如人、还硬碰硬,会不会动脑子?……”
一番话说完,杜海见徐孝苟还一脸不服的样子,说:“不服气是吧,休息会儿,之后和二猛再比斗一场。”
“好。”
徐孝苟之前和杜猛比斗过,他略胜一筹。他和杜猛同岁,都练武三年,这比斗才公平。
又是两场比斗之后。
徐孝苟再次上场,对手是杜猛。
“苟子,你要不要再歇会儿?”
杜猛见徐孝苟休息的时间不长,不想占他便宜。
“不用,开始吧。”
徐孝苟抱拳,以他对拳脚招式的熟练程度,肯定比杜猛厉害。
刚开始确实如他所料,杜猛落入下风。
可是在关键时刻,杜猛爆发出徐孝苟意料之外的力量,将他掀翻出边界。
徐孝苟跌坐在地上,满脸茫然,刚才发生了什么?他怎么就出界了?
“知道自己输在哪儿吗?”
杜海趁机教育徐孝苟:“你输在以为自己必胜,输在麻痹大意。在比斗场上,你输的后果只是出界。若是在江湖上,你输了就没命了……”
这是他给徐孝苟安排两场比斗的用意。
徐孝苟什么都好,就是太骄傲。他知道自己天赋好,什么都比别人学得快,所以总是有种洋洋得意、看不起别人的心态。
“我……”
徐孝苟一时无言。在他面前,杜猛伸出手拉他。
徐孝苟拉着杜猛的手起身,忽然问道:“二猛,你是不是桩功突破了?”
“是,前几天打通任督二脉,只差六个命穴就能练成了。”
“难怪。”
徐孝苟的桩功进度慢些,还未打通任督二脉。
————
晚练结束,徐孝苟回家。
家门口碰到正在垒柴禾的爹、刚从田里回来的大哥。
他看着比他高半头的大哥,忽然心血来潮:“大哥,你能和我比斗吗?”
“比斗?比斗什么?”
“就是画个圈圈,看谁功夫厉害、能把对方推出去。”
“不比。”
徐孝牛摇头:“我比你大三岁呢,有什么好比的。”
“可我练武了啊,很厉害的。大哥你肯定比不过我。”
徐孝苟下午输了两场比斗,心里憋屈,想在他没练武的哥哥身上找点存在感。
“没工夫陪你玩。”
徐孝牛忙着手里的活计,喂猪喂鸡。
徐孝苟喋喋不休纠缠着。
徐孝牛忙完了手里的活,被他纠缠的烦了:“行行行,就陪你玩玩。我天天下田干活,力气可比你大多了。”
“大哥,你试试就知道了。”
徐孝苟心里暗想,大哥总算上当了。
就在家里的前院,徐孝苟拿烧黑的柴禾棍划好圈。
“咱们开始吧。大哥,三弟有礼了。”
徐孝苟抱拳。
徐孝牛敷衍的拱手抱拳:“虚头巴脑学的挺多。”
二人的动作,引来家里人围观。
徐孝苟先下手为强,一拳轰出,用了八成力道。
徐孝牛桩功一层已经练成,加上他年长三岁,论力量和体质肯定比徐孝苟强得多。只是他从未练过拳脚功夫,只会利用身体本能。
他见三弟攻势汹汹,也不反攻,就拿手臂硬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