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丸?你到益武药堂找贾掌柜,他认得我,你记在我账上就行。”
徐孝云随口说道。
“好嘞,谢了四哥。”
徐孝厚告别后赶到益武药堂。
整个桐古县有三家卖气血丸的药堂,益武药堂是其中之一。
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一座气派的三层楼阁坐落在显眼的路口交汇处。
楼阁顶端悬挂的牌匾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四个鎏金大字:【益武药堂】。
门庭若市,顾客来往不息。
徐孝厚走进其中,询问一番找到四哥说的“贾掌柜”。
偌大的益武药堂不止一个掌柜,贾掌柜只是其中之一,和徐孝云打过几次交道。
“我四哥是徐孝云,我要买气血丸,记在他账上。”
徐孝厚直说道。
“云安酒肆的徐老板?你是?”
贾掌柜打量着徐孝厚,问清楚其身份,免得有人浑水摸鱼来骗钱。
“我是老六,徐孝厚。”
“原来是徐少侠,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贾掌柜拱了拱手,他知道百壑村徐家,认出徐孝厚和他三哥徐孝苟长得像。
“掌柜客气了。能给我取气血丸了吧。”
徐孝厚漫不经心回了个礼。
“当然,你要几颗?”
“一颗就行。”
很快贾掌柜取来一颗气血丸和账本:“你在这儿签个字就成。”
徐孝厚见上面记账内容“气血丸壹颗”,确认无误后签上自己名字。
离开益武药堂,他去找三哥徐孝苟。
接下来的日子,他要苦练功夫!
————
金刚门武馆。
偌大的演武场很热闹,一群十五六的少年正在自由活动。
有人休息,有人自己比划琢磨,有人切磋比试。
角落里,徐孝苟在琢磨一套新的体术。
他早在五年前就放弃修仙,专精于武道。
起初得到《土元诀》的时候他很兴奋,跨入修仙门槛。可随后的修行让他绝望,花费大量的时间修行功法,实力提升却极其缓慢。
一番挣扎纠结后,他做出决定:放弃修仙。
如今他每隔一段时间会运转几遍《土元诀》,维持体内有一丝灵气:为了延年益寿,享受练气修士的寿命。
这是灵根对他最大的帮助。
第90章 铁面
灵气使得他身体状态很年轻,练《五行桩功》的效率很高。
加上偶尔服用气血丸,他两年前就达到先天二重,估摸着再有两三年能达到先天三重。
这个速度很快。
要知道他才三十岁,对于练气修士的寿命上限来说很年轻。
目前来看,他达到武道宗师境是板上钉钉,甚至有可能摸到武道之极:大宗师之境!
大宗师,堪比练气后期,是桐古县的天花板实力。
徐孝苟有练武的基础,因此继续走武道之路实力提升很快。
修仙的话,缺灵石、缺法术、缺法器,总之极缺乏资源,实力提升远远不如练武。
在他看来,反正修仙也不可能筑基,和练武没区别。
筑基?
以徐家目前的情况看,筑基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他家现在连练气中期、武道宗师的战力都没有,不需要考虑筑基的事情。
“嗬!”
“唬~”
“不对不对…”
只见徐孝苟时而拳势如风,时而脚下扎根,时而化掌轻绵。
“五行桩功,虽没有其他桩功之特长,可也没有短板。中正平和、五行归一,就是它的特点。
金锋锐,木迎春,水柔韧,火猛烈,土厚重……
不行,太多太杂了,我没有这个功底。”
他在给自家创造配套《五行桩功》的拳脚功夫。
徐家后代如今都练《五行桩功》,可没有配套功夫,只能学别家武馆的功夫,比如徐孝厚练的罗汉拳和迷踪步。
因此徐孝苟才产生了自创功夫的念头。
可自创一门功夫谈何容易,他就算再天才,也才先天二重境界,连武道宗师都不是。
“三哥!”
不远处一声呼唤打断徐孝苟的沉思。
“六子,你这是被谁揍了?”
徐孝苟看向徐孝厚,见其脸上带伤。
“切磋输了。三哥你给我加练,我要提升实力。”
“哈哈,好,有志气。”
徐孝苟没有追问对方是谁。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丢掉的面子得让徐孝厚自己捡起来。
之后几天,徐孝厚沉下心练武。
一边练拳脚功夫,一边服用气血丸之后练桩功。
————
距离县衙不远,有一座不大的宅院。
这是徐孝牛和陈秀莲在县城的住处。
除了二人、儿子忠磊,还有陈秀莲的老娘。
陈秀莲他爹在二人成婚没几个月后寿终正寝,留下比他爹小十几岁的娘。
之后她娘就跟着二人生活,如今六十多岁,有丫鬟伺候、安享晚年。
宅院门口,一名腰间挎刀的卫兵守着。
卫兵是当年带着徐孝牛到县衙的王荃。
王荃给徐孝牛当卫兵,职位高、轻松、钱多,是很不错的职位。
一位穿着打扮贵气的中年人前来,他手里提着礼盒,哀求王荃:“这位兵爷,你就让我进去吧,我都来了几回了。”
“不行不行。都和你说了,有正事到衙门,这是县尉家里,不是办事的地方。”
王荃摆着手,催促中年人离开。
此中年人的儿子把别家十几岁未出嫁的姑娘骗到家中、欲行不轨之事,幸好被路过的人发现报官。
他儿子被关在牢狱里,他三番五次来找徐孝牛,企图减免儿子的刑罚。
“兵爷,我爹是百壑村的,和徐县尉家是亲戚呢。你就帮我传个话吧。”
“你爹是谁都不顶事。你再纠缠,信不信我把你丢进狱里待几天?”
王荃不耐烦,动了怒气。
中年人无奈,只得离开。求县尉不成,只能想办法找找别的关系。
徐孝牛当县尉五年,逐渐传出“铁面无私”的名声。
他不贪不占,不收受礼物,也不讲人情往来,一切公事公办。
其不讲人情的程度,甚至得到“冷漠”、“不通人情”、“不会来事”的评价。
————
过了半晌,又有一对夫妇前来。
“敢问这位兵爷,这是徐县尉家吧?”
夫妇走上前询问。
王荃冷着脸:“快走,徐县尉不收礼,有事去衙门。”
“唉,衙门也没办法。我家娃儿丢了三天了,找不到,根本找不到啊。”
“兵爷,这是我家的青果,给县尉大人尝尝,还请县尉大人敦促那些官差呀。”
二人穿着打扮穷酸,手中提着的筐子装着青果。
王荃见二人为了孩子而来,冷漠的脸色增添了几分温度:“行吧,把筐子放门侧边,我见到徐县尉会说一声。”
“谢谢、谢谢兵爷。”
二人将草筐放在大门旁侧,连声道谢。
此时,宅院里。
“秀莲,走了,别让他们等急了。”
徐孝牛抱着儿子忠磊,准备回村给孩子办三岁宴。
他们徐家子嗣三岁宴是例行家宴。
“来啦来啦,我给娘说一声。”
陈秀莲穿戴整齐,戴着仅有的几件首饰、略微打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