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问道 第110节

  “好狡猾的巨鳌。”

  “它的灵智,似乎已经不弱于常人了”

  叶临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但也没有去追这头巨鳌。

  无论是深海妖族还是浅海妖族,但凡能够一直生存下来的,自然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巨鳌至少活了上百年,如果能够轻易被斩杀,早就在残酷的深海之中被吞噬,根本就不可能修炼到筑基之境。

  事实上筑基修士之间,一个修士如果想要保命,尽量避免与强敌交手的话,哪怕是筑基初期在筑基后期面前都有很大活命的机会。

  毕竟哪怕打不过,也能通过各种手段藏匿起来不与之碰面,亦或者借助阵法相助抵挡一二。

  这巨鳌在这里呆了几年,早就将岛屿跟底下暗河挖的四通八达,有很多个直通深海的入口,普通筑基后期进去怕也很难将其抓出来。

  “既然走了,也省得我出手对付他。”

  叶临渊心中低语着,随后在这巨鳌岛上着手布阵。

  他忙碌了一天时间,将一套阵法布置完成之后,这才放出了那寒螭。

  那寒螭离了阵法,第一时间亲昵的围绕着叶临渊盘旋了起来,随后看向了岛上的灵泉,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别光顾着玩了。”叶临渊摸了摸寒螭的脑袋,随后开口说道:“你在此地突破,我来替你护法。”

  “嗷。”

  寒螭嗷嗷叫了两声,随后便沉入灵泉之中开始突破起来。

  这寒螭乃是血脉非凡的真灵遗种,这些年又吞吐寒螭妖王的龙珠修炼,其底蕴早就抵达了练气大圆满的极限。

  如今在此地突破,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仅仅半日时间,寒螭就成功完成了筑基,修为彻底踏入了筑基之境。

  “主人。”

  修为突破之后,寒螭发出了稚嫩的声音,如同年仅七八岁的幼童一般,语气之中充满了欢喜之意。

  “不错。”

  看着眼前的寒螭,叶临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寒螭虽然刚刚筑基,但身躯已经有数十丈长,整体实力已经抵达了筑基四重的水平。

  而且寒螭的肉身强度也很强大,无论是肉身强度还是力量,都已经比得上筑基初期的二阶体修了。

  “体法双修,都已经踏入筑基之境。”

  “不愧是拥有真灵血脉的真灵遗种,果然是得天独厚的资质。”

  叶临渊略显赞叹的摸了摸寒螭的脑袋,甚至有了一丝想要乘骑寒螭遨游天际的念头,不过他还是很快将念头压了下去。

  这寒螭乃是蛟龙的一种,形似独角的真龙,如果乘骑起来自然是拉风至极,不过却不是他现在能够享用的。

  要知道,这寒螭只要不半途陨落,日后成为金丹妖王的可能性至少有七八成。

  他要是骑出去被人发现,怕是第二天黑蛟妖王和天星剑派的两大剑主就会杀上门。

  叶临渊的高阶御兽魂印虽然很难去除,但不代表完全没有办法祛除,特别是叶临渊和寒螭修为还不高,只要那些人舍得拿出珍贵的二阶稀世奇珍,照样能够祛除这道魂印。

  “还是要低调为主。”

  叶临渊摸了摸寒螭的脑袋,随后开口说道:“现在我们实力不足,还是不要太过张扬,这些年让你一直待在叶家岛地下暗河也委屈你了。”

  “不委屈。”

  寒螭开口,而后坚定的说道:“总有一天,我会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天地间,让那些人看到我都要顶礼膜拜。”

  “会的。”

  叶临渊点头,随后笑着将它收入了灵宠袋之中。

  看着灵宠袋,叶临渊心中不由多了几分底气,这寒螭战力强大且修为进展神速,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都将会成为他最大的底牌,也是他最不能轻易动用的底牌。

  “若是寒螭先我一步结丹……”

  叶临渊心中低语着,又缓缓的将一切念头收敛了起来。

  但见他平静的收好阵法,随后悄无声息的架起剑光往星湖群岛而去。

  这金鹏群岛地处黑蛟妖域边缘,方圆数千里之内都渺无人烟,也只有巨鳌一头有灵智的妖族,所以自始至终都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

  “额地个老祖宗。”

  而在叶临渊走后,那巨鳌又悄无声息的潜了回来,它发出无比惊异之色道:“方才突破之妖气息那么恐怖,不会是一条蛟龙吧?”

  “还有那人,运势滔天,比起海底那头巨鲸还要可怕,莫不是大能转世不成?”

  “哎呀。”

  巨鳌连忙拍了拍嘴,后怕无比的道:“这些都与我老鳌无关,只要不抢了老鳌的灵岛,一切都好说得很。”

  “……”

  另一边,叶临渊回到了叶家岛,立即便将寒螭放入了地下暗河。

  随后他正准备潜修,却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当即来到了溶洞灵眼之中。

  却见水寒清正在闭关修行,她似乎正在承受着极大的痛楚,周身一股强烈的寒意不断涌现,化作漫天玄霜铺满了溶洞。

  “道体觉醒。”

  叶临渊眉心微皱,随后催动沧海明月功,引来漫天月华之力照耀水寒清,不断缓解她受到的痛苦,且引导着那股寒意。

  直至许久之后,水寒清突然闷哼一声,那股寒意又缓缓收敛,化作一道淡淡的银白色道痕出现在她的眉心。

  “先天玄素道体。”

  叶临渊略微松了一口气,带着几分感慨的开口。

  水寒清缓缓睁开眼,这才看向叶临渊道:“多谢夫君相助。”

第146章 中品灵田

  “没事就好。”

  叶临渊平静开口,随后说道:“你的道体已经彻底觉醒,往后修炼之路必将一帆风顺。”

  他娓娓道来,把这玄素道体的玄妙告知了水寒清。

  原来这玄素道体,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先天道体,这种体质对水和阴属性的大道有着极大的亲和力。

  若是在上古时期,凭借这玄素道体的加持,水寒清至少能够修炼到元神之境,甚至有一窥炼虚境界的可能。

  而在如今这个时代,天地残缺大道不全,玄素道体仍然能让水寒清修至金丹之境,突破元婴之境的瓶颈也将会大大降低。

  这是真正的元婴种子,日后的潜力将不可限量,可是一旦泄露出去,势必也会给叶家带来灾祸。

  念及此处,叶临渊开口询问道:“你的先天玄素道体潜力非凡,但也会惹来很大的麻烦。”

  “切记,今后要好好参悟敛息术,在没有自保之力之前,务必要将玄龟敛息术修至入道之境。”

  这般说着,叶临渊将玄龟之甲交给了水寒清,而后面色凝重的说道:“在玄龟敛息术入道之前,你都留在叶家岛不要出去。”

  水寒清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当即面色凝重的点头道:“我明白的。”

  叶临渊点了点头,这些年他们经常一起参悟玄龟敛息术,水寒清已经将这门法术修至近道层次,接下来应该能在数年之内将此术修至入道了。

  而且叶临渊相信,有了道体相助之后,水寒清往后参悟道法的速度必将大大提升,将这玄龟敛息术参悟入道应该也不难。

  所以将玄龟之甲暂时交给了水寒清参悟之后,叶临渊便将大半精力放在了自身潜修之上。

  如此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之间又是一年多过去。

  这一天叶临渊正在闭关,却突然收到了一条书信,随后带着几分凝重之色出关了。

  “那韩老祖,终于要冲击假丹了。”

  叶临渊看着手中书信,面色沉静如水一般。

  身前的宋青鸣点了点头,而后开口说道:“那韩天仇的几个仇敌来信,想要邀请我这一脉出手阻道。”

  “而且他们的意思是,想要问问你愿不愿意出手。”

  叶临渊沉吟了许久,随后摇头说道:“你不过初入筑基初期,我的修为距离中期也尚远,冒险前去阻止一位筑基大圆满成道,稍有不慎便会彻底灰飞烟灭。”

  “那些人邀请你,是想让你我去当炮灰的。”

  言及此处,叶临渊在原地徘徊了片刻,最后开口说道:“这次,你们所有人都不要前去。”

  宋青鸣有些不甘,当即有些迟疑的问道:“可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的看着那韩天仇突破假丹吗?”

  叶临渊没有回答,只是反问道:“你以为,一位假丹修士的诞生,是你我这等筑基初期就能够决定的吗?”

  宋青鸣沉默了,也在瞬间明白了一切。

  是啊,假丹真人是何等人物,那都是筑基修士不可高攀的存在,他们不过筑基初期,又有什么资格来决定这等人物的诞生呢?

  明白这一点,宋青鸣不由叹息出声。

  “不必气馁。”

  叶临渊拍了拍宋青鸣的肩膀鼓励道:“你我还年轻,日后能走到哪一步还不好说,就算那韩天仇真的成功突破,两百年之后谁尊谁卑还不一定。”

  “我明白的。”

  宋青鸣颔首,目光中的不甘逐渐收敛,最终化作了一抹坚决之意。

  叶临渊见此,便笑着说道:“你继续去修炼吧,相信总有一天,你能够杀回天蒙海域之中。”

  言尽至此,叶临渊送别了宋青鸣。

  等到他离去之后,水寒清忍不住询问道:“韩天仇突破之事,我们真的不管吗?”

  “是否要插手,不仅要看我们的实力,而且还要看外部的环境。”

  叶临渊平静开口,随后起身说道:“玄元果快要成熟了,我先将今年的玄元丹炼成,再去天星剑派走一遭,顺便参加一下十年一次的易物大会,其他的都等我回来再说。”

  言尽至此,叶临渊来到了灵田之中,开始照料最近十年培育的玄元果。

  随着他的细心照料,半个月之后这六十亩玄元果终于开始成熟,最终结出了多达六百株玄元果。

  除此之外,叶家灵田种植多年的五行木之中,终于又有一株晋升成为了二阶下品五行木。

  叶临渊将这株二阶下品五行木砍伐,最终得到了十三截二阶下品灵木。

  其实二阶下品的五行木,还有一些继续晋升的潜力,不过在下品灵田之中已经不可能继续成长了,需要栽种在中品灵田之中才行。

  而且普通二阶下品灵木潜力有限,如果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培养,日后晋升二阶中品以上的希望不算太大。

  所以叶临渊将其砍伐下来,准备用来炼制三套二阶下品阵旗,为培育中品灵田来做准备。

  “灵贝壳储备充足,二阶灵木也有了不少,只需再买一些二阶灵蚕丝,培育中品灵田应该是不成问题。”

  叶临渊心中沉吟着,便直接带着这些玄元果和五行木,一路到了天星大陆拜访了明煌剑子。

  “你这次来,看来是玄元果又成熟了。”

  眼看叶临渊到来,明煌剑子请叶临渊坐下,让人给他沏了一壶茶,这才微笑着说道。

  叶临渊拿起茶尝了一口,便开门见山的说道:“我这次来,一是找你租借地火室,其次也是找你打听一下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10/5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