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367节

  像武夷山那棵茶树,道盟几个先天道长都过去清剿过,俱无功而返,难度最大,危险也最高,很有可能一无所获甚至身首异处。

  还有黔南的山精野魅,这个他们也多有耳闻,这些山精野魅喜披人皮混迹山村乡镇,极难搜寻,

  琼海蛟鼍,这个没有点避水的宝贝,水性不好,你连蛟鼍的影子都摸不到。

  思来想去,众人这才发现,九条路线都不简单,都是有先天妖兽的存在。

  众人还在思量中,李灵儿第一个动了,不出所料地上前拿了甲字玄冰鉴。

  再然后是杨心武,小卓玛,王书桓,张青邈,唐斩……

  或许是高手间的默契,这些高手俱都选择避开彼此,选择不同的线路。

  这却刚好打消了一些弟子顾虑,有了这些高手选择在先,至少每一条线路都有高手兜底。

  陆陆续续的,杨嘉琪,宋铃,柯特妮,李梦圆……一刻钟内,三百启灵俱都领完各自的选择的玄冰鉴。

  进了三清殿的弟子竟然没有一人选择弃权。

  也是,如果不是有点想法,又怎么会踏进殿来?

  一刻钟时间结束,李阳收回剩下的玄冰鉴,略一检查,便发现前面九条路线选择人数差别不大,但是三百弟子中却有近百名选择最后一类癸类。

  癸类,可自行选择路线。

  这些人是想查探回去清楚九条路线的信息,再行决定。

  李阳点点头,这和他预料的倒是差不多。

  “选择完毕,接下来我会给你们三天准备时间,这段时间勤务殿清霜剑的兑换任务点将会对你们折半。

  三日后,即灵历十年十月三日正式下山,寅时发轫,你们随身携带的玄冰鉴将会记录你们一路斩妖数量。

  四月之后,我会在南海琼州岛等待你们,届时凭此次斩妖情况综合往日表现,贫道会择优擢入室弟子,其余表现优异者,亦会有一场大造化。

  妖物狡黠,南方瘴气甚嚣,愿诸君谨之,慎之!”

  李阳吐完最后一句,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殿中的三百弟子,

  “诸君,四月之后,南海琼州岛再见!”

  “愿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说罢,李阳对着殿内三百弟子手掐太极,深鞠一躬。

  刘明王书桓等三百启灵只觉心神震震,握着手中的玄冰鉴,齐齐行礼,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山间,

  “愿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

  三天时间,勤务殿迎来最繁忙的一段时间,三百启灵弟子都知道此行凶险,他们大多都不是如李灵儿,小卓玛那样的变态,况且就算是这两位同样心神惴惴,几乎将身上攒的任务点全部兑换成资源和符箓。

  至于李阳许诺的半价清霜剑,这三天几乎人手一柄,

  十月三日,万众翘首中,三百弟子整装待发,迎着朝阳踏上了下山的路,

  外界媒体和官方早就知晓了此事,十月三日,几乎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白云山,有许多媒体记者拍摄这群青衣长剑的弟子负剑向南而去,

  是所谓,三百清霜下白云!

第481章 手持清霜,负剑向南

  #十月三日,手持清霜,负剑向南!#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这八个字都是华国各大媒体的热搜榜首

  从未发生过这种事,也从未有人想过这种事,

  华国灵气复苏才多久?灵历十年,华国十几亿的人口中先天高手才刚刚破百,是处于云端那批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国家战略级武力。

  相较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启灵,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天花板,而且是绝大多数人都接触不到的天花板。

  灵历九年全国修士普查,全国启灵修为高手将近六千,差不多三十万人里面才会出现一个,是整个华国社会金字塔塔尖的存在,大多都在道盟和特异局任职。

  除了白云山,没有任何一家道院能召集三百启灵弟子,也没有任何一家道院如此大张旗鼓耗费人力物力下山除妖。

  而对于东南一带饱受妖患的华国民众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福音,尽管有人怀疑,这三百启灵根本改变不了局势,但是在这个节点,对于华国上下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有道院做出了表率,为天下先,证明华国官方一直宣扬的‘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抚国佐命”俱不是虚言。

  九条线路近乎涵盖华国东南方所有的大型妖患灾区,南方又多瘴气沼气,是以三百弟子大都出没在深山老林中。

  民间许多媒体还有网红想要拍摄白云弟子,尽管真正能拍到白云弟子的人不多,但每个带有‘白云清霜客’词条的视频和推文都会瞬间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因为下山弟子皆手持清霜剑,所以三百弟子又被华国媒体称为‘白云清霜客’。

  清霜者,清天下寒霜!

  网络上每一条相关报道下,评论如海,文字虽不一,但是表达意思却大致相同:

  “我仿佛看到了一百年前乱世下山的那批道长!”

  “时代在变化,百年前那批道长想做但没能力做的,现代道士终于可以做了……”

  “手持清霜,负剑向南!”

  ——

  十月七日,蜀川青城山。

  残秋暮色中,有金色云涡自七十二峰间盘旋升腾,紫电如蛟龙游走云隙,将翻涌的云海劈作万顷琉璃碎片。

  天空中呈祥云金光数种异象,有仙鹤腾云,更有山下乡镇居民听到一铿锵剑鸣在山中响起。

  当天晚上,又是一条热搜词条霸榜,阅读量瞬间过亿。

  #恭迎齐魁首出关!#

  自此,华国的三大顶尖高手尽数出关!

  同日,李阳池彦泓还有已经修成种道的玉宝吴蓬同赴青城祝贺。

  十月十日,江西龙虎山。

  “轰!”

  正是清晨,嗣汉天师府中弟子只感觉山体一阵剧烈摇晃,以为是地震爆发,仓皇跑出房间。

  还未待他们反应过来,龙虎山诸峰山腹中突然传来岩层迸裂的轰鸣,而后千万朵祥云自山峰裂缝中升腾而起,

  须臾之间,龙虎山上尽是氤氲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正好从苏州道院返回龙虎山的张妙成见得眼前景象,未待动作,忽的看到一绿睛隆额的老道虚影在万法宗坛上空显化,

  那老道身穿蓝色道袍,身跨黑虎,头悬宝印,五官怪异,在云雾氤氲之中迎风便涨,须臾间便已经数百米之高。

  张妙成已经修成先天,气血一通,背上的肿块也已经消去,如今统领龙虎山十年,在众弟子心中无比庄重威严。

  只是仰头望着那老道虚影,张妙成顿时瞳孔猛地一缩,再不复平日沉稳严肃,

  “这是……阳神?”

  “我龙虎山什么时候有人修出如此神通?”

  张妙成面色惊骇,正欲赶往万法宗坛看个明白时,高逾百米身跨黑虎的老道虚影口齿轻启,一道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山中:

  “今日重启龙虎洞天,凡我张氏子弟暂且去往人间!待山门石麒麟转首西望,再行归山!”

  轰!

  声音刚刚落下,山上猛然吹起一阵劲风,吹的山间林叶婆娑作响。

  风沙席卷,似张妙成已经修成先天,仍只感觉被风沙迷得睁不开眼。

  再然后,张妙成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似有飓风将自己吹起,等再睁开眼时,自己已经从山上转移到了山脚下。

  一抬眼,此时的龙虎山哪里还看得见模样?到处都是云雾滚滚迷漾一片,大片大片的祥云正从山体裂缝中汩汩冒出。

  再一转身,山脚下正是同样一头雾水的数百龙虎山弟子,此时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最后将目光聚焦在张妙成身上。

  “怎么回事,我刚刚不是在房中冥想打坐?怎么一下子到山脚来了?”

  “难不成是外敌入侵,想要占我龙虎山福地?”

  有弟子想要入山探查个究竟,只是一头扎入云雾之中后便立时失去了五感,最后稀里糊涂的从另一个地方出来。

  张妙成尝试几次之后终于冷静下来,联想到刚刚看到的阳神虚影,面色难看:

  “这件事我们处理不了,子恒,你速去通知青城山,请几位真人来探查情况!!”

  “是!”

  晌午时分,一道晶蓝剑光率先落在龙虎山山脚,紧随其后的是一道赤色剑光。

  等到李阳和池彦泓显露身形,驾驭雷光的吴蓬第三个抵达,再然后是同样御剑而来的齐乾漱和玉宝。

  此时的龙虎山山脚已经围拢了数万前来看热闹的居民,又有特异局和当地警方正在维持现场,喧嚣鼎沸,一片混乱。

  李阳站在山脚下没有动作,其他四人先架起剑光围绕着龙虎山探查了一圈,探查结束后无不眉头紧皱。

  李阳看着山脚愁眉苦脸的张妙成还有一众龙虎山弟子,古怪一笑。

  他没有想到老张竟然如此谨慎,到了现在竟然还没跟山上弟子透露自己的身份。

  在张妙成的视角看来,可不就是一早起来自己老家被偷,鸠占鹊巢?

  李阳沉吟片刻,对着一众局促不安的张家弟子发声宽慰:

  “你们不用担心,非是异宝出世、外敌来袭,只是一位老前辈回来,想在山中取一些他之前遗留下来的东西……”

  听着李阳话中的意思,山脚下的张妙成面色一变,忙问道:“老前辈?不知真君说的是哪个老前辈?”

  “身跨黑虎,手捧玉圭,头悬宝印,加之黄云笼山,紫气盈庭,朱顶绿睛,隆准方颐……”

  李阳淡淡一笑,遥遥望向祥云翻腾的龙虎山山巅,开口道:“你们心中……不是有答案了吗?”

  一众年轻弟子尚且一头雾水,但是张妙成还有之前宝岛天师道的领袖张法贞却是瞬间面色大变,

  张妙成身体一阵战栗,几乎站立不住,被旁边弟子扶住后艰难出声:“难不成是,是祖天……”

  “嘘!”李阳轻声打断张妙成。

  张妙成咽了一口唾沫,环望一圈围在山脚的居民还有警察,不再言语,只是眼神仍旧是难以置信,

  张法贞凑了过来,在张妙成旁边轻声询问:“难道,真的是?”

  张妙成艰难的点了点头,回想起刚刚在山上的惊鸿一瞥,不正是张家宗族典籍中描述的样子?

  此时池彦泓齐乾簌四人也围了过来,眼看李阳神情,顿时心中有了计较。

  玉宝秀眉微蹙,上前一步:“李真君,难不成你清楚此次龙虎山异变的因果?”

  李阳点点头,语气感慨:“原本是打算过一段时间等我彻底查明真相再告诉你们,现在看来,这位老前辈的伤势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伤势?祖天……不是,那位竟然也会受伤吗?”

  张妙成和张法贞瞪大了眼睛,那位怎么可能会受伤?若真的是他,谁又可能伤他。

  李阳摇摇头:“前因后果极其复杂,此地不便细讲,我们返回青城山再说吧。”

  “可!”

首节 上一节 367/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