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16节

第38章 自贡盐商

  李道玄等二人离去后,方才跃然于屋檐上,顺着窗户悄步回到屋中。脱下衣物后爬回床上,左右睡不着。就借着月光看了看那到手的青铜令牌,左右不见有什么异样,便觉无趣。

  便是先放在一旁,等到日后回到山门,再寻老道问一问,看看老道是否知道这行龙令是个什么东西。

  且是沉甸甸睡去,不一会便是入了梦中。只是李道玄不知道,便就在他入梦时。这枕边的铜牌文字稍稍发生变化,时而成走龙落地,时而如飞龙在天。而那龙头更是惊奇,竟是顺着铜牌游动,朝着某一方向指去。

  直到许久月光隐去,这铜牌方才回归正常。依旧化为行龙令三个字,牢牢的刻在铜牌上。

  第二天起来,李道玄只觉神清气爽。翻身跳起来先是一套拳法,随后便是在丫鬟环翠的服侍下穿好衣裳。

  走于堂中照旧,大哥李明达的脸色是越发难看。李道玄总觉大抵是过不了多久,大哥或许就会和父亲闹翻,到最后父子两人莫要成了仇人才是。

  只是那卦象上分明显示吉利,大哥这婚事该是出不了问题才对。又想到自古以来卜卦者非全然知之,天数易变,卦象难测。万物万事非定性,总有变数的那一面。何况他学艺不精,这卦象也未必真。

  无论如何,且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李道玄也只能这样在心里安慰自己。

  又至午时,家中来客。李老爷出门迎接,就一年轻人登门恭贺。他衣着打扮光鲜,带着小帽儿,这大辫子是打理的油光水滑。走起路来两头甩,颇有些逗乐的趣味。

  李老爷亲切拥他进来,连声唤着贤侄。李道玄见李老爷对此人这么热情,便是悄悄问大哥此人是何身份。大哥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笑道:“是那李四有堂的来客。”

  “李四有堂?”李道玄听的迷糊。

  “自贡四大盐商,这李四有堂便是其中之一。前些年四有堂的总办李详庵去世了,如今继承四有堂就是这人的叔父李德山。四有堂与我们家在金陵有着生意往来,所以常会叫人过来打点一二。据说往上数辈分,咱们和他们家还是亲戚关系。都是送钱的财主,爹自然热情。”大哥说的轻描淡写,李道玄确实听出了其中的味儿。八成是这四有堂为了开江宁府一带的商路,就找上了老爷子攀情谊。

  毕竟这年头做生意可不是那么简单,地头蛇不打点好,自己又没什么过硬的背景关系。那即便是富可敌国,财力亨达,也不过是空中楼宇。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外地是甭想轻易踏近一步。这种山头地方主义遍地都是,也就出现各种晋商,秦商,徽商之类的称呼。

  所以李老爷虽不是金陵的大商贾,但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慈商。金陵多有门路,自然是能够亨通江宁府,在江苏各地做生意。

  李老爷先请那人喝茶,又将李道玄叫过去让人认识了一遍。这自贡李家的来者自然少不了见面礼,便是一个金镯子送来,套在他手腕上就叫他莫要摘下。见这状况,李老爷更是乐呵呵,这贤侄唤的越发热情。

  见两人都没唤他离去的意思,李道玄只能暂且坐于身旁,听着李老爷与这青年谈话。

  原来这青年来意便是要与李老爷商议合作之事,道是两江总督曾国藩上任后恢复淮盐销楚,对川盐多有抑制。如今四川总督丁宝桢欲以疏销缉似为由创办官办。这对自流井四大家来说实属重大打击,以至于李四有堂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李道玄对这些事情茫然无知,李老爷见他这般模样便也稍作解释。道是朝廷行盐制度向来是限定区域,楚地人多地广,素又不产盐,所以历来都是由淮盐销售。

  只是这太平军造反,阻断了淮盐的去路,以至于楚地严重缺盐。再加之洋人之事,朝廷就不得不让川地运盐于楚地。如今这川地总督想开办官运,吃亏的自然是他们这些私盐商贾。

  这民难以与官斗,李四有堂斗不过丁宝桢,只能开始另寻他路。这不就找上了金陵李家,借着拜年的好日子来说说事。

  “那大安寨那边又是什么反应,该不会也是认了吧?”李老爷问到。

  “大安寨,大安寨也是来人寻王家去了。说是要上诉户部,都察院。只是侄儿觉得这事不妥,哪怕王家在京里有些关系,那也难办倒那丁宝桢。”青年叹了口气,对于川地情况实属没太大信心。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京城里的官儿也难管地方总督。

  两人又是谈论一二,之后李老爷才放李道玄离去。

  虽是对这自贡盐商不大清楚,但李道玄也算是明白一些事。无非就是这些自贡的盐商趁着太平军作乱,在楚地挣了钱。这次四川的总督看不下去,也想掺和一脚。盐商们的利益被侵占又斗不过那总督丁宝桢,只能另辟蹊径缓解自身的情况。

  李道玄跑到自己大哥身边,将此事说与大哥听。大哥听了这事摸了摸他的脑袋,温笑道:“家中之事就不用担心了,咱们家也没做什么售盐的生意。多以茶叶丝绸,茶楼饭馆为主。今年还接触了些西洋玩意儿,父亲还准备跟洋人商谈一二。”

  “和洋人商谈什么?”李道玄好奇的问道。

  “父亲想弄些洋马儿进来,卖于金陵大户人家中。只是这洋马儿实在过于有伤风化,父亲便想着能不能加一些遮掩的东西。”

  听着大哥的话,李道玄不由对李老爷的商业眼光感到赞叹。这洋马儿就是自行车,在往后很多年间也是极为流行。若是能提前进一批进来卖,说不定还真能给老爷子拿捏住商机。

  不过想到这自行车,李道玄却是对另一样东西感兴趣。

  “大哥,你可听过洋火?”

  “洋火?”

  “对,就是呲的划一下,一个小木棒就能点火。”李道玄给大哥做了个形容,大哥算是明白那玩意儿是什么。

  “倒是听说过,你怎么对这些玩意儿感兴趣,又是从哪听的?”大哥兴趣问道。

  “只是从书上看到的罢了,那大哥你不觉得这东西其实应该很受欢迎吗?我觉得比爹那个什么洋马儿靠谱多了。”李道玄一本正经的说着。不过也如他所说的那般,这洋火柴的确是非常受大众欢迎。只要价格下来,那就是不愁销量的东西。

  看着大哥若有所悟的样子,李道玄再添了把火:“大哥伱想啊,如果这东西的价格能够降下来,买的人肯定不少。而且我听说这东西做起来也不难,对于洋人而言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你不如劝爹弄一个工坊试试,说不定会有些意外之喜呢?”

  大哥有些意动,不过也没被李道玄完全说服。他笑李道玄才回来几天,就将修道人的本性给扔了。顺便还安抚他,说自己会和李老爷说说这事。

  李道玄看大哥这幅样子,觉得回头还是和李老爷说说算了。

  随后又问起大哥家中有没有什么法器宝贝,大哥告诉他并没有什么名贵的法器。如果非要说有的话,也就那尊从茅山九霄万福宫里请回来的神像算是一个。

  听到家中没有什么名贵的玄门法器,李道玄也就歇了再追究的心思。算是把那日两人的入宅之事暂且埋在心里,往后有机会再看看。

第39章 采生折割

  自贡来的客人很快就离去了,听说那青年还有很多人家要拜访。

  李老爷坐在太师椅上歇着脚,这辫子头发披散,让丫鬟帮忙着打理。李道玄凑到他身边说起洋火柴的事情,李老爷是起了兴趣。

  毕竟这些玩意儿是真的能有销路,李老爷常年接触洋人,大抵也知道一些新鲜玩意儿。

  听着自家儿子这么一说,思路也就开了。的确,与其想着怎么进洋玩意儿,为什么不自己做些呢?这洋火柴那么简单的玩意儿,没道理自己做不成。

  “这事容爹想想。”李老爷深思道,李道玄听这话也就不再打扰他。

  独上楼与书房中研读道经,就忽然听闻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那锣鼓的震天响,就见一行人沿途吆喝放鞭炮。原是那一班子耍杂戏的入村中,宣传晚上于村口处表演。

  这对于村民来说倒是个新鲜事,于是观者如云,拥挤不堪。小孩们嘻哈笑着跑来跑去,就是为了蹭一这耍杂戏的热闹。

  就见各异人由前到后,玩圈的,喷火的,牵狗耍猴的。百般人,千般样。甚至于还有拖着车而过,那牢笼里豁然装着一只大虫。

  观者欢呼叫好,对于他们来说耍杂戏的来村中,是难得看热闹的机会。这般宣传之后,十里八乡的都会赶来凑热闹。到时候又是一次人声鼎沸的聚会,这卖糖葫芦的,吹糖人的,甚至卖花灯的小贩都会出来。

  晚上李家村有多热闹,这是显而易见。

  李道玄来这儿后鲜少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心里就有些意动。想要晚上出去看看热闹,于是和李老爷说了这事情。李老爷欣然同意,家中几个小孩也都想出去。

  但除了几个儿郎外,闺女们则是被禁令外出。看到姐姐妹妹们有些失落的神色,李道玄想给她们求个情面。谁知道李老爷听此话后面色也不好,斥责他乱管闲事。

  “这入夜屋外面黑灯瞎火,叫人拐走了该如何是好?你两位兄长能出去,皆是他们成年。你随他们出去看看也就罢了,家中姑娘又如何能同去。”

  见李老爷不同意这事,李道玄也没啥办法。毕竟李老爷说的也对,这世道乱的很,便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到了晚上也不敢到处乱跑。

  只能与几位妹妹示意抱歉,等到了晚上就带着下人出去外面看杂戏。

  左右家仆守着,寸步不离半分。到村口处,已经是灯笼高高挂,火光照亮夜幕。

  从村头到街巷,都是来往拥挤的人。看热闹的很多,带着孩子的也不少。甚至于妇人都在其中,抱着孩子看着热闹。也没李老爷说的那么严重,拐小孩的多。

  不远处还有人放着烟火,端是这年味十足。

  闲逛在其中,就见各种耍乐的商摊摆了出来。有卖拨浪鼓的,有吹糖人的,有画年画的,还有看西洋万华镜的。

  李道玄也好奇西洋万华镜是什么,付了点钱就凑到那箱子前面看去。对着孔往里面看,就是个人儿出现在镜头里。借着灯火看的清楚,转动手里的东西里面的人儿还会跟着变化。

  只是看了几眼李道玄就没了兴趣,这跟他用过的手机相比,实在是毫无乐趣。看几张不会动的小人有什么意思,还需要花钱付费。

  但看到不断有孩子兴奋的凑上去观看,李道玄也算是明白孩子们娱乐的匮乏。

  毕竟村子里就那点有意思的东西,夏天还可以玩水摸鱼,到了冬天就只能缩在家里烤火取暖了。

  又逛一会儿,就见不远处一堆人正围着看些什么。

  李道玄好奇的过去凑热闹,才发现原来是个变戏法的。所谓五花八门,这变戏法的便属于三门彩。

  这架势看起来挺热闹,围观的人也是甚多。

  有些好奇这变戏法的会弄点什么戏法,就见他从笼子里牵出一条狗。先让这狗绕场走上一圈,然后又让它站在了椅子上。

  这狗长得倒是挺奇特,一副人模狗样。走起来也是颇为怪异,左右摇晃着屁股,就好似个攀爬的人儿。

  只不过这浑身毛发狗脸狗嘴的模样,也的确是只狗。

  旁观者看了都连连称奇,只道是见了新品种的狗。李道玄眉头微微皱起,看着这狗就觉得格外的显眼。这再仔细瞧上一瞧,不由的眼睛瞪大。

  也就在这时,那耍杂戏的指着站在椅子上狗笑道:“我这狗儿端是神奇,你且叫它唱歌便是唱歌,叫它说话便是说话。”

  旁观之人皆感到好奇,纷纷投出铜钱。

  耍杂戏的看着钱落如雨,这脸上喜不自胜。连忙拍了拍这狗的脑袋,令它先唱支小曲。

  说起来也是神奇,这狗站在椅子上当真哇哇的唱起小曲儿来。那声音如同孩童稚嫩,男女不分。虽歌不大好听,但胜在离奇。

  毕竟乡亲们活了大半辈子,这能唱歌的狗倒是第一次见着,纷纷吆喝着要再来些表演。耍杂戏的自然愿意,又让狗学人说了几句话。于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抢着扔钱让狗学说话。

  那狗说的声音嘶哑,唱的喉咙干裂,伸出舌头呕沥出血。随后被那耍杂戏的训斥一顿后,不得不流着泪唱歌。

  也就在此刻,李道玄挤进人群看向那耍杂戏之人。掏出一锭银子扔在地上道:“只是听狗这般叫唤实在不得劲,本少爷还想听点别的。”

  耍杂戏的看到那一锭银子,当即双眼放光献媚的跑过来。打量穿着光鲜的李道玄,便是笑没了眉毛:“这位少爷,您可还想听着什么?只要您说出来,我这就叫这狗办到。”

  “这个嘛,说起来也简单。”李道玄兴然笑起,指着他与那狗道。“这人牵着狗让狗说人话我是见识到了,可这狗牵着人让人说狗话的事,我还是从未见过。不如伱表演一番,让我长长见识?若是表现的好,这锭银子就赏你了。”

  这耍杂戏的听了自然万分乐意,便是连忙拿出狗链子给自己揣上。还唤来那狗,让它将链子牵住。自己则是趴在地上,嘴中学着狗汪汪的叫唤。

  “汪汪。”

  “汪汪汪。”

  ……

  耍杂戏的学狗叫唤的欢,围观众人自然是欢呼不已。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人竟然装狗叫个不停。那声音叫的嘶哑,喉咙叫的干裂,吐出的舌头都沾染血水,依旧乐此不疲的趴在地上学狗叫。

  众人这才幡然醒悟,皆是唤道中了邪。又是要去请神婆,又是准备去报官,围观之人也顿时都散去。

  而提出这要求的李道玄早已经离去,他的手中豁然掐着一张符箓。

  “采生折割,当真是残忍。既然人如畜,不如就去做做畜。”

第40章 寻来

  李家村这里热闹非凡,附近东阳镇的衙役自然来的也很快,皆是穿着厚衣缠着头巾。他们上身棉衣加身,下身则是厚裤与靴子。为首之人内套褂,扬眉结目的看向围观众人。

  “这晚上的又是闹得哪出戏啊?”衙役语气不善,颇有些言词。毕竟这年还没过去,大伙都在家过节。谁也没想着这时候还能发生些事,顶着夜风跑到李家村来。

  一听衙役的话,众人让开一条道。就见人群后的耍杂戏的摊位上,一人正被一条狗牵扯,在那趴在地上做狗叫不止。

  衙役一看也是人愣了会儿,不过见多了怪事。几人也很快镇定下来,将这耍杂戏的连人带狗一起抓走,等着明日大老爷审理。

  衙役走了,这事也就算是过去了。街上依旧热闹,只是杂戏团的众人像是收敛了很多,许多原本惊怪的事情都没展示出来。

  而位于小街角落,一群穿着寻常褂衣的人也看着这一切。为首之人面容刚俊有力,衣裳下的身躯肌肉鼓动着:“哼,看到了吗?到底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尽是用这等下作的手法。如今该是遭了高人,被反其道而行。刚才那小子是谁家的?你们查清楚了吗?”

  “坛主,是李家老三。”

  “这李家村有些怪异,你等行事需谨慎。前几天那流言传出去,这几日来这里的行道人倒是多了不少。”

  “是。”他身后数人低头应是,随后身影便是慢慢的消失在夜幕之中。

  “白门,术道,三教九流之辈能来如此多的人。看来这龙陵在李家村附近之事,多半是真的。”男人说着,拉了拉自己的斗笠,随后也慢慢走进了夜色里。

  李道玄回到家中,对于在夜市上闹出的动静自然是有些心理准备。他不过是略施小计,让那耍杂戏的真以为自己是条狗。等到有人注意到他的异样,也该明白那只会唱歌的狗是怎么回事。

  在这个混乱的世道上,有种拐子极其心狠。他们拐来数岁的孩子。先用药让孩子的皮肤溃烂,等到身上的皮都快烂完,再用狗毛烧成的灰和着草药敷在孩子的身体表面。外加内服汤药使其伤口愈合,这时通体便会长出狗毛来。这样再看时已经是一只狗了。

  这般手段之下,孩子通常早已经疼死过去,往往十个里面未必能活下一个。可一旦狗成,获利也是不少。加之孩子都是拐来的,死了也不心疼。便是人见人厌的采生折割。

  传闻这种拐子还有个手段,便是叫选木头。让拐来的小儿自己选个木头人,这些木头人或跛或瞎或断肢。一旦小孩选了,这些拐子就会按照木头人的样子摧残孩子,最后叫残疾的孩子出去乞讨。

  在这时候,交通难行,信息不畅,别说是现在,即便在前身时代监控林立,被拐子拐走的孩子也很难被寻回。这个时代的人,一旦被拐子拐了,那想找回的希望便是更加渺茫。官府也懒得管这麻烦事,来者报案后便是封册保存,做个记录罢了。毕竟被拐来残害的孩子多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进了青楼宫园,做了有钱有权人家的奴婢。

  人口拐卖之事只要不被抓,便是上下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潦草过去罢。

  外面闹出了动静,李老爷自然也是心慌。见李道玄与两个哥哥安全回来,也就放下心来。

首节 上一节 16/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