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赔钱的我竟然打造中超新豪门 第115节

  徐亮抹了把汗,向场外挥挥手,却引起一片嘘声。本山大叔曾经的那段视频仍在网路上流传,人们仍然认为徐亮才是那个在球队中踢假球的人。

  于汉超拿着考核的成绩单走向场边,场边的工作人员接过成绩单,在一份执业执照上盖章。

  于汉超接过执业执照,上面是刺眼的98分。

  “啧,怎么不是满分?”他撇撇嘴,金英权已经上场,正在和测试的球门较劲。

  “这阵仗和中超比赛也没什么区别了。”金英权紧张的擦着汗,他的表现并不能让自己满意。

  场边的观众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虽然他仍能通过考核,但成绩应该不会太好。

  三天后,没通过的球员也完成了补测。

  大部分能通过的球员都已经通过测试,拿到了执业资格证。而那些剩下的球员,是时候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要么退役,要么转做教练、解说员的工作。或者前往新加坡、越南联赛踢球。

  总之,他们在国内的球员生涯结束了。

  几个穿着运动服的年轻人跃跃欲试,领头的那个说道:“我早就说过了,这么高的通过率,能有多难?”

  他的同伴犹豫了一下:“问题是那都是职业球员啊。通过率高,有没有可能因为他们都是职业球员呢?”

  领头的犹豫了一下,他觉得同伴说的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可他还是不想放弃:“反正报名费才五十块,大不了我全出了。万一我们有人能通过呢?”

  “就是,五十块而已!就当体验了。”

  听到大哥愿意买单,大家的兴致都高了起来。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重拳。

  第二天,几个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交完报名费,信心满满地站在了考核场地上。

  三十米冲刺,他们拼尽全力,却比及格线慢了接近半秒钟。

  折返跑,才跑了七八趟,他们的腿就像灌了铅一样,而职业球员的标准是十趟起步。

  传球测试,他们踢出的球倒也没那么离谱。毕竟,作为业余爱好者,他们的自信主要便来自技术。

  可在完成体能测试之后,他们的技术动作都有些变了形。

  “这..这也太难了吧。”其中一人喘着粗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考官摇摇头,分别在几人的成绩单上填写成绩。

  最高的一人达到了41分的高分,距离及格还有二十分的距离。

  职业球员的稳定性不是业余球员能够比的,他们连最基本的体能关都过不了。

  “我就不信了!”带头大哥不敢相信,自己距离职业有那么远,说道:“咱们明天再来一次。从技术关开始,体能测试对咱们的技术影响太大了。”

  几名同伴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场外有些看热闹的孩子,正发出哄笑声。

  “笑什么?”大哥恶狠狠地说,然后领着同伴灰溜溜地逃走。

  还有几名没能通过考核的职业球员不死心,出现在了现场。

  张玉宁再次参与考核。

  他才31岁,正处在前锋最好的年纪。比埃尔霍夫、托尼都在这个年纪迈向自己的巅峰。

  他不愿意相信自己已经到了退役的关口。

  考官在一旁,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轻轻叹气。玉面杀手这才五年时间,就已经悄然陨落。

  他的速度一直都不快,体能状况也一般。这几年,伤病折磨着他,酒精摧毁了他。

  从身体到意志,张玉宁都已经不再适合职业足球。那个威风八面的杀手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像他发福的脸一样,他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张玉宁蹲在地上,剧烈地喘息着。

  他的技术考核成绩一般,哪怕是最熟悉的射门,他的成绩也并未达到满分,只是优秀。

  而体能考核,简直要了他的命。

  三十米冲刺,不及格。

  高强度折返跑,不及格。

  耐力测试,还是不及格。

  不,张玉宁艰难地向前挪动着,他的耐力测试不仅是不及格,他甚至没能完成。

  “咳咳。”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冷空气穿过他的呼吸道,像冰冷的刀子切割着他的肺。

  考官看不下去了,劝说道:“算了吧,岁月不饶人。”

  “什么岁月不饶人,我还没老呢。”

  考官的话刺激到了张玉宁敏感的情绪,他挣扎着'跑'了起来,虽然还没有普通人走的速度快,但至少在前进。

  考官咬着嘴唇,默默地在考核表上写下三个字——不及格。

  夕阳将铁丝网的影子拉的很长,张玉宁最终瘫坐在跑道边,盯着自己颤抖的双腿发呆。

  场边记者们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像是伏在尸体上呼朋唤友的乌鸦。

  张玉宁像是隔着一层玻璃,什么都听不到。

  已经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就这么结束了吗?

  “算了。”张玉宁挣扎着爬起来,双腿无力地颤抖着,顽强的支撑着他的身体。

  去年,如果裁判不在体测中放水,他根本就没法通过体能测试。

  一年时光过去了,他的体能状况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变得更差了。

  训练真的会变强吗?

  林乐风站在场边,看着张玉宁失落地离去,什么都没有说。

  这次职业资格的提案,是他和诸葛延共同商议提出的。这些一直赖着不退役的老将,已经成了联赛继续前进的阻碍。

  一些老将能踢到四十岁固然是一种财富,但也是联赛的悲哀。

  或许,张玉宁会感到不甘心。但他真的努力了吗?

  伤病打击了他的精神,酒精摧毁了他的意志。每一次复出,每一次训练都是得过且过,这样的态度怎么能重返巅峰呢?

  运动员可以骗过其他人,但永远骗不过自己。在训练中缺少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球场上得到反馈。

  类似张玉宁的情况,在各个考场都有发生。

  这些被淘汰的人也只能默默接受自己必须退出的事实。他们将为球队的大名单空出几个名额,让年轻人得到上位的机会。

  新的时代,已经没有船留给这些过去的人。

  只是林乐风看着张玉宁失落的背影,终究还是心软了,追了上去,问道:“就这么放弃了吗?”

  张玉宁看着林乐丰,露出苦涩的微笑:“不放弃又能怎么样呢?”

  “要不要跟着我们一起训练?一百万的训练费用,我保证你将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重获新生?”张玉宁看着林乐丰,反复品味着这四个字。“我还能重获新生吗?我已经是个废人了。”

  林乐风又重复了一遍:“要不要试试?再拼一次,踢上几年,风风光光的在所有人的掌声中退役。或者,像现在这样,在记者们的冷嘲热讽中黯然退役。”

  “一百万吗?”张玉宁晦暗的眼睛终于浮现出一抹光芒,“我虽然没多少钱,但还掏得起这笔钱。”

  “来吧。”林乐风拍打着他的肩膀,“大老爷们,别让人看扁了。”

第141章 超霸杯

  高鸿博整理着手中的战术手册,沈祥福在一旁等待着,一会儿他得在训练中将新思路灌输给球员。

  新赛季,球队的打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法尔考是完美的支点前锋,卡瓦尼可以继续做他最擅长的僚机工作。

  于汉超不需要太多思考,只需要单点爆破对手,为队友创造机会。

  沈祥福翻阅着手中的新战术手册,惊讶地问道:“徐洋呢?徐洋的战术怎么少了这么多?”

  高鸿博神色平淡:“李学鹏新赛季将和徐洋进行轮换,他们两人谁的状态好,谁就上场比赛。”

  “徐洋可是球队的老人了。”沈祥福有些担忧,新人的实力还没超过老人,就开始上位,很容易引发动荡。

  “这就是竞争,是该给徐洋提个醒了。”

  高鸿博做出的决定,从来都不会改变。其实,在他的心中,徐洋比于波更应该离开。

  过去一年里,徐洋的防守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不是杜振宇和刘建业积极补位,徐洋的背后是一大片开阔地,必定会被对手利用。

  已经踢了好几年职业足球,徐洋的防守还不如练了一年的李学鹏。

  这是态度问题!防守的天赋固然重要,但基本功的练习同样重要。

  李学鹏在防守中的身位控制,碎步都练的很好。尽管他还缺少最宝贵的经验,常常被假动作骗到,但至少他愿意在防守中全力以赴。

  沈祥福点点头:“我明白了。夺冠之后,徐洋确实有点飘了。敲打敲打他也好,给球队降降温。”

  沈祥福起身就要离开,又突然问道:“刘建业呢?确定要让他踢右后卫吗?我还是觉得这是一种浪费,李文博在训练中一直很努力,他的防守非常出色。”

  “不,文博的传球不够好。我们新赛季的战术要求更强的压迫,他达不到我们的战术要求。”

  沈祥福关上门,拿着战术手册走了下去。高鸿博的心够狠的,两名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边后卫,都在新赛季中沦为替补。

  或许,这就是他的球队战斗力强悍的原因。

  没有人能够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停止前进的人会被他从车上丢下去,淹没在后面的车轮中。

  更衣室里,球员们正在打闹。

  金英权没能藏好自己的职业执照,上面的‘79’十分醒目,被队友们抓着取笑。

  毕竟,作为全队唯二没能超过90的球员,他的79分有些刷新下限了。

  张烈捏住徐洋的后脖颈,说道:“笑!你还有脸笑?你87分很高吗?把咱们队的脸都丢完了。”

  徐洋讪讪一笑:“意外,主要是测试那天肚子不舒服,发力不顺。”

  “不是肚子不舒服,就是腿疼。你呀,总是有借口。”张烈白了他一眼,松开了手。

  徐洋在技术测试中表现糟糕,仅仅得到三十多分,是球队中最低的。

  他的传球还不如身为门将的张烈精准,天知道他是怎么在上赛季送出七个助攻的。

  沈祥福走了进来,将手中复印好的战术手册分发下去:“新赛季的战术手册下来了,每个人都需要注意看自己的那一部分。”

  王栋抓着厚厚的手册,痛苦地捂住了眼睛。

  作为球队的中场球员,他们每个赛季最大的考验,就是背下手册中的跑位线路。

  前锋球员只要记住自己与搭档的跑位线路就好,可中场球员不仅要考虑为他们输送炮弹,还要为身后的队友提供支援。

  刘建业翻开手册,幸灾乐祸道:“这赛季,我不用记那么多了。爷是边后卫了!”

  “算了吧。”王栋将刘建业的手册翻到后面,刘建业这才发现,他高兴的太早了。

  虽然刘建业已经在新战术中踢了几场训练赛,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教练对自己的战术要求。

首节 上一节 115/1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