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上了赛道不到十分钟,韩立就被那两个小混蛋给气的不轻。
“你们两个在赛道上磨磨唧唧地干嘛?不想跑就下来!”
没有进攻也没有防守,韩立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两个家伙有这么和谐友好的时候,平时不都为了抢夺领先的位置恨不得把对方创出去吗?
也怪不得韩立这么蛋疼,要知道俱乐部里的教练之间别看平时都和和气气的,暗里互相之间的竞争也不少。
对于俱乐部来说,平时的月赛学员成绩如何与教练的绩效其实不怎么挂钩,能留住学员招收新的学员比什么都重要。
但家长们可不这么想,人家教练带出来的学员可以跑得更好,为什么不去选那个更优秀的教练带自家的娃娃呢?
韩立倒是希望自己的几个学员不说在比赛里像一个队伍吧,至少也别给自己人使绊子不是?可每次一比赛这几个小王八蛋巴不得一开始就把自己的队友干掉,每一次能有一个人跑出成绩来都算谢天谢地了。
业绩业绩,这都是业绩!韩立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保持住营业的微笑。
当俱乐部的教练实在是太难了,生气了还不能像学校里的老师那样可以发一发脾气,不仅如此还得哄着点这些小老爷。
“刚才你们什么情况?”
最先开口的是高扬,他先瞪了一眼边上满脸莫名其妙的束龙,怪声怪调用粤语开口:“教练你不是天天吹这个外地佬是天才吗?还用得着学我们是怎么开的?”
李子旭的语气倒是没有那么冲,但平时教练没有征询过意见就经常把他们的车载数据拿出来提高新学员水平,尤其是别人进步了之后又变成了教练口中的典范用来激他们,这换谁来心里多少都不会太舒服。
而且李子旭真的也很羡慕束龙每天能这么毫无顾忌地在赛道上刷圈。
要知道在俱乐部里学了快两年的时间,他除了比赛其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捡着别人换下来的便宜旧胎才舍得上赛道练车,要是他也有新来的这种条件,高扬刚才的提议他都可以不带叼的。
两人这般莫名其妙针对的态度,束龙大概明白了自己老爹昨天卖的那句谜语另一半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在他心无外物绕着赛道跑圈圈的时候,大概又变成了韩教练口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了吧?
设身处地带入一下,束龙觉得自己多半也会感到不爽。
对于这个年纪的小鬼头来说,承认其他人比自己优秀可能比闯了祸让他们认错还要更难。
眼瞅着今天的教学似乎有点进行不下去的态势,韩教练看着高扬和李子旭难得同仇敌忾的样子,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属于成年人阴险的鬼主意。
“你们不服气是吧?那这样,你们三个一会儿比一场,不管你们互相之间怎么商量对策,今天最后赢的人之后练习的新轮胎我给你们报掉一套。”
李子旭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一套全新的专业竞技胎价格最低也要一千块左右,这样的条件就连高扬也不免有些心动。
韩教练不是缺钱的人,但平白许诺出去一千多块也不免让他有些肉疼:“待会儿跑不过别人的那两个,以后我说什么都听着点。”
才怪!
最多过了这个星期,只要刚才许诺出去的轮胎一兑现估计原本是什么样后面又是什么样了。
但如果束龙还能再带来一点惊喜.看在束熊这段时间给他的绩效拔高了一大截的份上,一套胎回报回去心里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受了不是?
卡丁车比赛的发车形式有很多种,有些耐力娱乐赛制不仅需要赛车,发车前还要赛人。不管先前排位赛决定的名次的如何,腿脚跑得快先抢到车发动起来的人往往都会获得巨大的优势。
但FIA认可的正式比赛就不一样了,正赛一般为暖胎圈后列好队就直接衔接动态发车,现在束龙他们正在进行的比试就是这么一个形式。
可能是因为比赛经验的不足有些紧张,束龙像是没反应过来发车了一样一开始就落到了后面。
而跑在前面的高扬和李子旭才管你这了那了的,一看那个新来的天才菜鸟连起步都不会,赛前的联手协议当场作废,马上就在前面打了起来。
束龙确实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发车形式,以前看的比赛录像大家都是各自停在各自的发车格上静态发车,但这并不是他在一开始故意落在后面的原因。
在赛道上激烈争夺位置的过程中,因为线路受到挤占,每一辆车在各自驾驶员个人的习惯和技术特点的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偏向某一种风格的处理方式。
像是高扬,这家伙的驾驶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霸道冲动,格外喜欢通过晚刹强行挤占内线的空间。
而李子旭可能受到家境的限制,再加上心智更成熟懂事懂得早,就相对比较偏向于保护车架优先的保守驾驶风格,超车时也习惯于通过改变刹车时机走交叉线试图争取更直的出弯线路和更早的给油时机。
但是因为留的空间过于“谦让”,李子旭的交叉线很难在位置上对高扬的线路形成有效威胁。
韩立定下的比赛圈数只有二十圈,束龙在后面一直不紧不慢地跟了五圈,却在第六圈的三号弯像只幽灵一样毫无征兆地贴到已经完全陷入劣势的李子旭身后。
本来这两个人的最快圈速与之前的束龙也就半斤八两的差别,现在这么一争只会变得更慢,束龙耐着性子跟了这么多圈可不是因为他对新轮胎什么的不感兴趣,只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多收集点信息。
好吧,一套新轮胎的吸引力的确有限,但上场之前束熊可是悄悄跟他说过的,只要赢了就可以得到一辆最新款的电影版擎天柱玩具!
束龙赌班上至少九成九的同学肯定都没有,到时候他往学校里一带那风光的.
咳咳,言归正传!
尽管此前对于卡丁车束龙更多的是单纯沉浸于驾驶的快感,但无论是乒乓球还是赛车,他都不喜欢输的感觉!
来到7号弯前,这是一个向右的回头弯,后面接连全是向左的大弯,也是束龙针对李子旭选定的最佳进攻地点。
一脚极限的外线晚刹车争取到和李子旭并排的机会,束龙几乎把所有的左侧路肩全部吃满,极其强硬地保持着和李子旭轮对轮的状态。
来到8号左弯,依靠内线的线路优势拔头,一气呵成地成功过掉李子旭,转头吸住高扬的尾流。
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占据了胜势的高扬多少放松一点对身后的警惕,李子旭的驾驶风格他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只要这家伙改不了畏手畏脚的习惯基本上是对自己构成不了多少威胁。
但很快,目光余角里一个极具侵略性的车头就把高扬吓了一跳。
李子旭?不对是那个关系户壕佬!
下面接连的几个弯全是大角度的直角弯,在车辆性能都差不太多的情况下,想要防守其实只需要紧紧地卡住内线就可以了。
外线的超车意味着更长的线路,想要超车就只能冒着推头失控的风险以更高的急速扎进弯道,这人是没撞过车的吗?疯啦?!
高扬忽略了一件事,为了死守赛道的内线,他现在走的其实反而属于赛道的脏侧,在获得了更短行车线的同时代价却是轮胎的抓地力上限减弱。
更早的刹车点意味着高扬在直道上能争取到的优势微乎其微,但即便明白了这一点,高扬同样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试问,当车辆处于极限驾驶的状态中,你是更愿意在直道上冒险还是弯道上冒险?
擅长硬插内线超车并不等于高扬擅长处理车辆在弯道中的抓地力,本质上还是属于利用其他人畏缩的心理在入弯前的直道上抢夺更多的优势。
对于束龙来说也一样,直角弯中的外线反而属于赛道的脏侧,而直角弯相较于回头弯更高的极速则意味着想要复刻8号弯的超车所冒的风险可以说呈几何倍地增长。
束龙没有继续地拼晚刹车,相反他在比高扬更早的地方就轻轻踩下了刹车踏板,快要冒尖儿的车头一下又消失在了高扬的视野里。
“怂了?哈哈,就这?”
保住弯心路肩就感觉万事大吉的高扬还没来得及松下一口气,一道黑影便从右侧带起一瞬刺耳的胎噪一闪而过。
很喜欢某些人在这种情况下的一句话:“啊?”
扛着横向足以让头盔扯到脖子的G力,束龙控制着刹车的左脚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般,稳定地完成了由轻到重再从重到轻的任务。
提前轻点刹车让赛车以更稳定的高速入弯,在弯心处重刹衔接寻迹将重心平稳过渡到两只前轮吃满所有的抓地力,束龙在一个弯里的操作几乎把韩教练先前教他时提到过的忌讳都犯了一遍。
卡丁车因为没有ABS,先轻后重的刹车往往意味着轻的时候速度降不下来,速度下来了刹车力度一重又容易抱死,这通常是在雨地驾驶时为了防止第一脚刹车过度才不得已使用的方法。
偏偏就是这么既折腾轮胎又折腾圈速,然后还还几乎没有正向收益的操作,让束龙完成了在场外看来几乎可以算是粗暴的超车。
当然也很不理智!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将近一半的里程,束龙原本可以选择更稳妥的进攻方式,或者多跟两圈寻找下一次进攻机会,这其中但凡有一步出了问题后果都不堪设想。
但束龙一刻也不想等,刚才任由高扬叫嚣不是他脾气好,只是面对一个比自己大了一圈的男孩
【我是不会承认我当时确实被怔住了的,不会!】
总之赛车手的事情,还是要上赛道用赛车手的方式解决。
大佬们有票的捧个票场,没票的捧个追读谢谢。
小众题材不易,幼苗需要呵护,感谢支持么么
第10章 我是故事里的反派,背负的没有羁绊只有憎恨
莫名其妙被不熟悉的人嚷了一顿,错失了第一波回嘴的时机,再叫嚣就连束龙自己都觉得掉价。
但在赛道上就不一样了,等高扬和李子旭的利用价值被彻底榨干,束龙宁愿冒一些风险也要用这种近乎羞辱性的方式强硬的超上去!
可惜不管是高扬还是李子旭没有给束龙展现出多少防守方面相关的技巧,大多是“我不好你也别想好过”的生堵,位置倒是守住了,那么然后呢?
比赛的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场上只有三辆车,为了硬防住某一个人牺牲掉自己的线路和速度,后面虎视眈眈的那些人又该怎么处理?
束龙自己也不太清楚,这里头涉及到更多的大局策略思维,对于目前暂时还只是一个无情的刷圈机器的他来说还为时过早。
当然,能被丢到自己身后的车,对于束龙来说现在也没有太多关注的必要。
至于像老爹说的那样收敛圈速?
呵~哪有赛车手在赛道上委屈自己的!
完成超车的束龙驾驶风格猛然一变,仅仅用了三个弯的时间,就把身后的高扬甩出了可以通过直道刹车逼近距离的安全距离之外。
场外高扬的家长脸色已经有点不好看了,本就不太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束熊多少显得有些坐立难安,可看着自己儿子几乎以每圈半秒多甚至越来越大的优势迅速拉开着差距,心里又觉得一阵暗爽。
介于另外两家客户的面子,韩立也没有跑去找束熊嘀嘀咕咕。
他就一天的时间没有跟进,怎么感觉束龙的驾驶技术就完成了一次相当大的蜕变.
雨天?是了,雨天!
雨天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就是驾驶的禁地,但对于极少一部分的天才,当适应了湿地条件下噩梦一般的抓地力之后,往往就会获得技术上的脱胎换骨。
用流传在赛车界的一句话来说,雨天才是检验天才的唯一标准。
眼见几辆车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可能在剩下的时间里被填补,韩教练干脆提前叫停了比赛。
没有办法,都是客户,他这个教练至少要在面子上一碗水端平,不然遭殃的终究还是自己的业绩。
不过韩立也算说到做到,当即兑现了先前的承诺,一套崭新的轮胎。
【我想我可能永远都忘不了那天那场微不足道的胜利。】
【这和看见手下败将找到自己的家长哭哭啼啼地抱怨找理由没有关系好吧,可能多少有一点。】
【关键在于除开态度不讨喜的高扬,独自来赛道练习的李子旭只能苦闷地承担失败的苦果,一个人抚摸着磨损严重的轮胎唉声叹气。】
【我得承认看见这一幕让我的心里很不舒服,外界条件的差距让这一场比赛对于他来说并不公平。】
【我不知道他的天赋到底如何,但如果给他足够充分的条件保障,或许他会有比高扬更出色的表现从而树立起信心,而不是像后来那样彻底败给现实选择了籍籍无名。】
【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拿到的是主角的剧本。但在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更像阻拦在其他人实现梦想道路上的黑暗反派,享受着赞美的同时必然也会背负相应的厌恶甚至是憎恨。】
【但这就是事实,赛车的世界就是这么的残酷,有人崛起就必然伴随着其他人的陨落,世界之巅的圆桌上容不下更多的骑士。】
【这个世界永远都不可能对所有人公平,富人之上永远有更富裕的人,天才之上永远有更天才的怪物,包括我脑海里的这个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公平的吗?】
【我觉得不是。】
【当然啦,新款的擎天柱确实让我开心了好一阵子,不过和在秋游时就被同学五马分尸的‘汽车人领袖’不一样,韩教练那天送我的轮胎直到现在我都还好好保存在卧室的书架顶上。】
【就像是乒乓球兴趣班每天结束后的烤肠,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依靠赛车为自己赢得了的东西,而不是继续向自己的父母索取什么。】
那天之后,束龙算是被自己彻底孤立了出去,哪怕韩教练有心也无法帮束龙找到其他的训练搭子。
这完全偏离了身为教练的韩立一开始让几个小家伙比赛一场的初衷。
按照韩立的设想,剧本原本不应该是高扬和李子旭被真正的速度所折服,然后三个小孩老老实实听他安排在月赛上齐心协力地好好帮他出一次头吗?
电视剧里的桥段果然是骗人的!
好在束龙有一项其他人都没有的优势,他有他爹。
束熊虽然屡次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被无情地摧残着信心,但至少在驾驶经验和相关的理论储备上是不差的,于是赛道上极其少见地出现了一对你追我赶的父子。
一直到月赛开始之前,一个崭新的词条不知不觉地出现在了束龙的面板当中。
【上帝之眼:28%】
意义不明的词条,也不知道出现的条件是什么,但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和【过目不忘】、【摩擦掌控】以及【语言精通】这类一样属于技能类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