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号弯的内线插入失败之后,束龙和博塔斯之间的差距其实一度被拉到了1.3秒之上。
但之后这一圈都还没有跑完,束龙便将两人的时间差给追进到了0.6秒。
步步紧逼的高压让博塔斯在出弯时的油门都多了几分的焦躁,明显看得出对方的车尾在积水中有了些微油门过量的甩动幅度,节奏也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影响。
束龙也没有着急继续迫近,反而一直保持着现在这么个若即若离的状态,在经过了发车大直道后才于第一段DRS区开始重新拉近距离。
霍根海姆赛道一共两段DRS,是少有没有在发车大直道上部署DRS的赛道。
第一段就在一号弯和二号弯之间,第二段比较特殊,直接部署在了一整个五号高速长距离弯弯中的位置。
现在的赛道条件当然不足以支持赛会批准他们打开DRS,但却不妨碍束龙能够利用前车的尾流给自己铺垫晚刹车的容错空间。
除了很多非常规赛车线的弯道超越,在潮湿的赛道上还有一种失误率和成功率都极高的超越方式,那就是凭直道末端的晚刹车。
就是因为地面的抓地力条件差,谁在这里的胆子更大,谁对于抓地力的感知更为精确,往往就能直接决定这一个弯角的胜负。
而绝大部分的赛车手,在雨地中的刹车点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保守的。
不是说相较于干地的比赛保守,这就是句废话,说的是他们选择的刹车点相较于自己体感上的直觉判断都要更保守一些。
雨地和干地终究是不一样的。
干地上有时候错过了刹车点,可以采用更重的刹车力度,可以调整自己进弯路线,哪怕抱死了也可以通过脚上对于刹车力度的调节很快找回抓地力。
雨地上要是错过了刹车点,哪怕只是0.1秒的误差,后续基本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首先你就不可能通过更大的刹车力度来弥补错失的那一点点制动,刹车但凡稍微重一点那都是直接开滑的。
而雨地上的轮胎一旦出现了锁定,有时候哪怕及时松开了刹车,轮胎也不一定就会像干地上那样立刻重新恢复滚动找回制动力。
总结就是横竖都弥补不了。
只要出现一丁点儿的失误,后果轻则偏离赛车线走大,重则直接冲出赛道。
雨战的重点就是能在赛道上存活下来,所以相较于去赌那0.1秒、0.2秒的刹车误差,很多人宁愿稍微放缓一点节奏也不愿意出现过于明显的失误。
霍根海姆赛道外的缓冲区又是比较常规的粗砂粒缓冲区,雨天一旦冲进去,可以确定赛车有极高的概率会陷在里面出不来。
所以说晚刹车这件事本身就是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豪赌。
尤其是在内线积水更多的地方拼晚刹车,赛道的条件几乎完全未知,失误率甚至超过了七成。
可是一旦刹住了,那超车的成功率就几乎是百分之百。
二号弯其实超车的条件并不充分,束龙在出弯阶段表现出来的牵引力比博塔斯更好,但对方的奔驰引擎反而让他能在直道末端重新把车距给拉开一点。
但是束龙在二号弯前还是稍微尝试了一下试探性的进攻动作。
既是为之后超越做一次预演,同样也是为了下一圈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尝试先去探探赛道内侧的抓地力情况。
一直关注着后视镜里情况的博塔斯吞了口唾沫,这个小疯子真是搞得他就连一刻都放松不下来。
不仅仅是担心对方把自己超了,博塔斯其实更担心这些小孩子在赛道上没轻没重的,万一到时候一个失控鱼雷把自己也带走了那才是真的蛋疼。
不过还好束龙应该也不是什么维斯塔潘二号,两度见识过赛道内侧积水对与刹车点的影响,接下来那一个长加速赛段末尾的六号弯应该不会再做这样危险的尝试了吧?
作为目前冠军车队梅奔的二号车手,博塔斯本身也只是相较于汉密尔顿和维特尔这样的冠军车手稍显逊色而已,并不代表他真的就菜了。
从他今年几度能以二号车手的资源硬刚汉密尔顿抢下杆位就能看出,博塔斯本身也是一个上限极高的顶级车手。
虽然目前看起来好像有点旱鸭子的属性在身上挂着,但这并不代表他对于赛道目前的掌握情况就比其他人弱。
因为六号弯这里整体的地势有一段下倾,也是目前赛道上积水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
就连常规的赛车线在这里都要小心翼翼地试探刹车的点位,就更别提积水更为严重的非常规赛车线了。
但如果只是这一条原因的话,其实并不足以让博塔斯彻底放下戒心。
同样也是因为六号弯地势的原因,这里的常规赛车线的积水情况其实并没有比非常规赛车线好到哪里去,束龙若是真想拼一下说不定还真有机会。
所以真正让博塔斯觉得那里不会是进攻点位的原因另有其他。
作为一个长加速赛段末端的弯角,六号弯的角度有点太小了,是全赛道速度最慢的一个弯角。
这就意味着这里的刹车力度通常需要比其他的弯角更重,在雨天就等价换算成所需要的制动距离比其他的弯更长。
而弯道的角度小,就导致这里无论是雨天还是干地,内线其实都不是最佳的行车路线。
硬去挤内线的话,不但可能因为入弯角度不足让赛车很难维持住弯速,同时出弯后的加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要稍微有些脑子应该都不会在这里做出尝试。
博塔斯猜得很对,六号弯确实不是束龙脑海里既定好的进攻点位,他真正想要做出尝试的地方就在五号长弯这个特殊的DRS区。
但是博塔斯有一点也猜错了,六号弯这里确实是束龙准备用来杀死比赛的屠宰场。
作为一个高速长弯,五号弯这里可不仅仅只是油门焊死就可以跑好的地方,尤其是在路面潮湿的情况下。
高速弯往往需要更稳定的赛车尾部,这也是为什么特性偏推头的赛车在这样的赛段优势更大的原因,但同样如何让赛车在高速弯不要真的推头才是这里真正的难点。
除了通过对赛车线路的调整来平稳地过度赛车重心,油门力度上的微调才是这里能让赛车速度发挥到极限的关键所在。
本来干地条件上的最佳线路就是在五号弯内逐渐向外抛至赛道外侧,然后等到弯道的弧度渐收才重新回到赛道另一侧做好进入六号弯的准备。
雨地为了让赛车在后段的加速线路更平顺一些,往往会选择在速度相对较慢的前期就提前进入赛道的外侧,而这就是束龙能够将这里作为进攻地点的真正原因。
没有在意前方极其糟糕的视线情况,束龙从四号弯出弯后就一路紧紧吸住博塔斯的尾流,将自己彻底藏入对方轮胎和气动部件掀起的白色水雾中。
后车突然从视线中消失,明明处于优势线路上的博塔斯偏偏却突然有些心慌,于是他很快做出了一个非常符合目前情况的决定——提前将行车线向赛道的外侧打开。
这个选择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毛病,外侧的赛道更干,也更有利于赛车的牵引力帮助赛车提速。
同时把身后的束龙重新暴露出来,也更有利于他针对对方的动向做出下一步的动作。
但是在上帝视角的人们看来
“唉?博塔斯怎么自己把束龙给让过去了?!”
只见一台红蓝配色的小红牛从水幕中如刺客般杀出,就顺着博塔斯让出的这条线路利用刚才吃完尾流的弹弓效应继续加速,稍微贴了一下弯心就借着更短的行车距离把前轮给捅到了博塔斯的身侧。
“啊?!不至于吧,博塔斯你作为一个冠军车队的二号车手是不是太旱鸭子了一点?这看起来也太没斗志了!”
很奇怪,明明应该站在束龙这边立场的兵哥,在看到这一次看似毫无难度的抽头并排之后居然反过来为博塔斯怒其不争了起来。
结合赛前兵哥质疑束龙雨战水平的那段对话,听起来简直就像是买了还买错边了一样。
飞哥和然哥在一旁也顾不得救场,因为束龙已经和博塔斯同时进入了六号弯最关键的这一个刹车区。
博塔斯这边在意识到自己错误地低估了束龙在雨地中对于赛道抓地力的把握程度之后,其实已经在努力地做出了补救,宁愿牺牲一点弯速也要向外压迫束龙六号弯进弯的角度。
奈何束龙这边寸步不让,再加上他已经向前插入了半个车身身位,规则上此时博塔斯也不能做出过于激进的防守动作,两辆车就这么以一种非常别扭的姿态并排进入了六号弯。
在雨天用非常规赛车线的高速弯超车终究比低速弯难了不是一点半点,说实话冒这么大的风险才抢来这么丁点优势其实是远不及束龙预期的。
内线的线路虽然短,但是几度出现的些微水滑现象还是极大影响到了他在DRS区后半段的加速效率,但好在这半个车身的优势其实也够了。
现在看似博塔斯还稍微领先了一些,实则对方已经被卡在了一个非常难受的位置,要么只能提早刹车给自己匀出足够的入弯角度,要么就只能冒着冲出赛道的风险赌一把了。
对方的轮胎就自己的旁边近在咫尺的地方,束龙几乎是瞬间就判断出了博塔斯的选择。
没错,博塔斯要在他先前判定为最不可能的地方,去实施他认为最不可取的操作了。
一脚失控边缘的晚刹车,博塔斯不出所料地冲出了赛道限制的范围,却也利用这一段霍根海姆少有的沥青地缓冲范围重新调整到了足够的入弯角度,硬是不惜出界也要维持住目前P2的位置。
“他怎么这样啊,这违规了吧!难道不需要交还位置吗?”
“哦!但是束龙这边利用了交叉线,他表现出来的出弯牵引力明显比博塔斯好得多!”
“能超过去吗?能超能超.过了!”
都不用飞哥和然哥去想办法补救了,这一段兵哥的独自咆哮已经差不多洗清了前面的嫌疑。
看样子前面之所以听起来有点像背叛了自己立场,估计也是那种本该看到一场世纪大战,结果发现却是草草收场的结局烂尾那种心态吧?
可惜演播厅里还没高兴多久,然哥就注意到了画面左侧UI上那个醒目的黄旗标识。
“哎呀,出黄旗了!束龙应该不需要把位置给交还回去吧?”
“黄旗?这怎么能出黄旗呢?!博塔斯那是自己冲出去的啊,两辆车都没有发生接触,这肯定是一个有效的超车!”
很显然,脑子因为跟不上嘴巴已经消极罢工了的兵哥,现在估计是下意识地以为这一次黄旗是因为这一次超车导致的。
但别说兵哥了,此时就连束龙都在TR里大声的质问车队,因为他也差点以为这个黄旗是自己导致的.
“龙,我们需要把位置交还回去,黄旗出现在你完成超越之前。”
“我不.但.这不合理啊!他刚刚自己出去的!”
“我知道,但规则就是这样,他在入弯前和出弯后位置都在你前面,黄旗阶段是不允许超车的。”
“OK!OK!但你至少可以告诉我是哪个天才导致的黄旗吧?”
“是Checo(佩雷兹),他在一号弯后失误上墙了,现在即将出动安全车。”
Fxck!
束龙关掉了TR,闭着麦在车里怒艹方向盘,指着中间的屏幕疯狂输出,就好像那上面印着博塔斯或是佩雷兹他们其中某一个人的脸一样。
亦或者是两个人的脸都有。
可不管心里再怎么有意见,最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博塔斯给让了过去。
但不得不说,雨战的比赛之所以精彩不就是这样吗?
除了火星车与地球车之间的差距被糟糕的赛道条件抹平,超车和缠斗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DRS按钮,赛道上这些随时都有可能改变战局的导演戏码和乐子不也是观众们最爱的环节?
比赛还有很长,同样的招式束龙看看博塔斯能用几次,他就不信这个芬兰人还能一直顶得住自己的攻势。
“安全车出来了吗?考虑一下半雨胎怎么样?我觉得现在赛道条件已经可以上半雨胎了。”
“是的,我们正在考虑,一会儿给你答案。”
说的好听点叫考虑,其实就是等着别的车队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雨战一个错误的轮胎选择很有可能就会直接毁了整场比赛,束龙目前的这个位置让车队可不敢太冒险。
好在不仅仅只有束龙有这样的看法,赛道上一半以上的车手都觉得当前已经是更换半雨胎的最好时机。
“龙,我们这一圈确定进站更换半雨胎,记得把轮胎模式调到inter.”
“OK,copy!”
第137章 第二位导演,一波三折
哈梅林说的这个关于轮胎设置的调整,主要是因为雨胎、半雨胎和干胎的胎壁厚度、触地面积以及胎压高低上有些微的差别,他们需要及时更改传感器模式才能准确地获得轮胎实时的数据。
进站就是一个正常的进站,换胎的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慢,但是因为安全释放的缘故,这一次进站的耗时被拖延到了将近四秒的,出站后束龙还是落到了第四。
还算可以接受,毕竟现在黄旗还没有结束,只要没有因为换胎被身后的人过掉影响就不会太大。
大部分的车手都趁着这一次黄旗的机会进站换了半雨胎,少数有几个比较犟的人依旧固执地坚持着自己雨胎的选择。
就比如现在卡在了博塔斯之前的马格努森。
今天他的发车位置比较靠后,从第十三位起步,现在借着大家都进站换胎的机会一下跃升至了第二。
很难说对方的选择到底正确与否,尽管大家现在都换上了半雨胎,但其实目前赛道上的积水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有些地方可能用半雨胎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但像是六号弯末端这种积水比较严重的区域,显然还是全雨胎更有优势。
而且从比赛正式开始到出黄旗其实也就跑了一圈多一点而已,其他时候都是慢悠悠地跟着安全车巡游,起步的这套雨胎状态其实还非常好。
雨战的复杂就在于,慢车可以凭借地势更轻松地防守快车,而实力更强的车手也能有更多开着慢车进攻快车的机会。
所以有时候比起追求更快的圈速,在雨战中能有机会占据到前面的位置反而可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