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雷吉.埃文斯凭借着出色的篮板拼抢能力和整个职业生涯合计3200万美元的薪水重新解构了篮球经济学——原来无法得分也能成为千万富翁,只要你能让对手也得不到那颗该死的球。
他们各自承载着某项被上帝拆解的超能力,却因缺失其他天赋而被永远困在角色球员的躯壳里。
但如果这些角色球员最突出的天赋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呢?
被上帝拆解的那些神力碎片,此刻就正在林奇身上组合。
获得礼包后,眼前的小字又有了变化。
【30岁你的终于决定踏入球场准备比赛去勇敢追寻曾经的自己,但这只是个开始。】
【目标:不要惧怕,不要紧张,也不要拖着大肚腩在场上喘得像条狗。丢掉中年男人的腐朽味,在场上至少坚持五分钟。】
【奖励:根据比赛表现,获得球员模板。】
林奇的大脑疯狂处理着这些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信息,喜悦感难以抑制的直冲头顶。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比赛重新开始。看见特奥多西奇运球过半场并指挥自己挡拆的瞬间,林奇能感觉自己的身体在颤抖。
他分不清这到底是出于兴奋,还是出于纯粹的怯懦。
不过林奇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前者。
一线队教练弗拉德.杜罗维奇盯着那个肤色异于常人的孩子,他的影子在木地板上拉长,仿佛变成了一个问号。
一个动态天赋和静态天赋都如此出色的球员就这么轻易被放弃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看看他到底能做些什么吧。
特奥多西奇控球靠近三分线,林奇默契的给他设立掩护。
这个掩护非常扎实,防守人完全是撞到了一堵墙上,而受到冲撞的林奇不动如山。
博什科轻哼了一声,看来林奇确实有些改变。
但这点程度的改变还不够。
能挡拆,这是一个前场球员的基本素质。
挡拆过后,对方前锋不得不换防,让特奥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已经跳起来在空中准备投篮的特奥多西奇面对干扰,立刻变投为传,把球单手甩了出去。
这个传球看上去很勉强,但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就在于,天才们的打球方式普通球员得学到天亮——不是学会了,是天亮了。
即便传球难度很大,可特奥还是精准的找到了挡拆后迅速顺下的林奇。
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即使林奇只上场30秒也会找到他。
这朋友能处。
但一个球员想获得成功不能只靠兄弟。
特奥的传球让林奇获得了攻框机会,可青年队的最高点,210公分的中锋卢卡.莫德里奇已经第一时间回到篮下守护。
无论是曾经的林奇还是现在这个林奇都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跳投天赋,他的得分基本都仰仗于攻框。
所以当卢卡.莫德里奇出现在篮下时,林奇的进攻机会几乎已经被扼杀。
没人相信软弱的林奇敢挑战那座210公分的欧洲古堡。
博什科摊开双手,冲一线队教练杜罗维奇做出预言:“看着吧,他不敢攻框,甚至会把球传丢。因为他很有可能在卢卡的威慑下害怕得手忙脚乱,他就是这么软弱,这不是跑得快和跳得高能解决的问题,我用我的头发发誓他会失误的!”
林奇当然没有如博什科所说的那样传球,现在拥有麦克朗的弹跳,拥有AC.格林般耐艹的身体,那还怕个球!
体型庞大的欧洲洋马又有何可惧!?
这也许是林奇这辈子最勇敢的瞬间,因为他清楚这是他改变人生的机会,而机会并不会一直在那等着。
210公分的卢卡.莫德里奇明显没有料到林奇会直接攻框,他仓促的高举起双臂,甚至忘了起跳。
而卢卡条件反射举起双臂的行为完全是徒劳,林奇三天前还脆如薄饼的身体此刻仿佛喷涌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将他轻而易举的推到空中。
“轰!”
篮筐在暴扣中战栗,汗珠在空气中悬浮。
当林奇的双脚重新咬合地面时,他仿佛听见了时光裂变的脆响。前世平庸的生活、被磨平的心态、发霉的篮球梦,都在此刻变成了平行时空的灰烬。
篮球架仍在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林奇的新生正从这金属的哀嚎中分娩。
这是第一次,林奇尝试到勇气带给他的甜头。
一线队主教练弗拉德.杜罗维奇看着摇晃的篮筐,张大嘴巴。
他扭过头,用审判犯人般的目光盯着拿头发发誓的博什科。
“你刚刚好像是在说.他是全队打得最软的球员,对吧?”
(新书期一天两章,以后不出意外都固定在12点和16点更新。新人新书,跪求父亲们支持,谢谢了!)
新人新书,跪求收藏、追读,感谢父亲们!
第3章:一点点的KG大量的摩西马龙
在林奇隔着全队最高的那座山峰完成扣篮后,博什科突然弯下腰开始系鞋带。
他把本没有松开的鞋带解开了又系上,这么足足重复了三次,以逃避杜罗维奇审判的目光。
伟大的阿诺德.雅各布.奥尔巴赫曾经说过:“谁都有可能搞砸选秀。”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但他可没说过有人会把沙奎尔.奥尼尔看成夸梅.布朗!
在博什科的描述中,林奇似乎只配去打塞尔维亚乡村女子联赛。
可看看现在,全队最高的人也只能在林奇的胯下待着。
他的运动能力比预想中的更惊人。
他的强硬程度则和预想的完全相反。
是的,仅仅一个球不能说明林奇就是个优秀的球员。
但已经足以说明林奇绝不是那种该被放弃的球员。
球场上,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就连历来不轻易把情绪显露出来的特奥多西奇都张大嘴巴。
林奇也正惊叹于自己现在这副身体的力量。
微弱的紧张感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渴望。
他此时迫不及待的渴望用这副身体继续蹂躏对手。
刚刚系统的任务是在场上坚持五分钟?
呵,林奇觉得他可以一直这么蹂躏对手五十分钟!这就是年轻的资本!
场边,博什科终于系好了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鞋带,不可避免的与杜罗维奇对视。
杜罗维奇和蔼的笑容消失,语气变得严肃:“博什科,我的老朋友,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你想像愚蠢的乌克兰人那样主动放弃自己的核武器吗?”
博什科不说话,只是拿出梳子梳头以掩饰尴尬。
不愿意谈论,某种程度上就是承认了错误。
作为青年队教练,最避讳不是输球,也不是头发少,而是看人不准。
一个看人不准的青年队教练如何判断谁值得培养呢?又如何给一线队输送人才呢?
因此对博什科而言,现在任何借口都显得苍白。
而接下来的比赛,简直是林奇对博什科的公开处刑。
博什科口中的“软蛋”,在比赛中根本就是场上最粗野的球员。
麦克朗的弹跳让林奇尝到了甜头,AC.格林的钢筋铁骨让林奇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之后,他想试试雷吉.埃文斯的篮板嗅觉究竟有多强。
林奇开始对队友们施展肘子、膝盖、推搡和捶打,一次次粗暴的挤开对手抓下篮板,抢爆了所有人。
出色的篮板嗅觉再加上顶级的弹跳,让林奇感受到了霸板的快乐。
除此之外,林奇在防守端也展示出了极强的统治力。
林奇毕竟是从12岁开始就到FMP梯队进行训练,所以他阅读比赛的能力非常强,这让他总是能够在防守端做出最正确的移动选择。
欧洲球队人人都能传球,人人都能投篮的比赛风格,总会让球迷产生一种误会——欧洲篮球肯定非常注重基本功训练。
其实不然,欧洲篮球真正注重的是训练球员打比赛的思维,注重教会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让球员搞懂篮球比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FMP的梯队里,个人基本功训练大概只占所有训练的四分之一。其他时间都是在上战术课,是教练在组织战术演练,是在打训练赛。
因此对欧洲球员来说,在球场上做出正确选择完全就是一种本能。
出身这一套青训体系的林奇自然也具备这种本能。
曾经的林奇拥有成为一个出色防守者的一切条件,却因为惧怕对抗而荒废了天赋。
现在这个更勇敢的林奇则完全将自己在防守端的统治力展现。
他有出色的速度和补防意识,灵敏的盖帽嗅觉和足以把对手投篮扇飞的弹跳能力。
杜罗维奇仿佛看见了一个黄皮肤版本的斯科特.皮蓬在场上打球,不,确切的说更像凯文.加内特,防守风格更偏内线。
林奇一次次抢走队友的球,抢走篮板,肆虐篮筐所有人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当下半场训赛进行到四分三十七秒时,林奇的铁肘像中世纪的攻城锤般扫飞了试图接近篮下的卢卡.莫德里奇,然后他立刻撅起屁股挡住了另一个人,在篮球砸框的瞬间,便用不可思议的高度跃到空中,掠夺到了五分钟以来的第4个前场篮板。
抓下篮板后的林奇立刻原地起跳,将球又一次狠狠砸入篮筐。
篮筐不知道第几次摇曳,看着队友们惊愕的目光,林奇感觉这大概是自己人生迄今为止最爽快的一天。
杜罗维奇和博什科都没有再说话,他们不愿意把眼睛从场上挪开哪怕一秒。
因为这是他们近期见过最彻底的“你和我不在一个水平”的表现。
是的,特奥多西奇也很强,但他的强大并不会带来那么强烈的视觉震撼。
你知道他的投篮很准,传球很好,可平庸的运动能力和瘦弱的身子依然在不断提醒着你他还是个孩子。
林奇呢?
他简直是闯入了羊群的雄狮,大开杀戒!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奇孜孜不倦的拼抢篮板、为特奥多西奇设立掩护、虐待篮筐并扇飞每一个对方的出手。
虽然看得出林奇的基本功并不太出色,运球和投篮都比较糟糕。可即使如此,林奇的天赋也让人垂涎欲滴。
场边,杜罗维奇试图在脑子里给林奇找一个模版。他脑中闪过了无数璀璨的名字,可最终结果是,他完全找不出一个契合林奇的模版。
若是真的要给林奇找一个模板,那大概是一个防守更好的摩西.马龙。
看看摩西.马龙的比赛内容吧,几乎和林奇高度重合。
卓越的运动能力、超级强硬、缺少足够细腻的进攻技术、能够用篮板球左右比赛。
摩西.马龙在NBA抢篮板的轻松程度就和林奇在青年队抢篮板差不多,他是历史上最好的篮板手,没有之一。
1983年费城横扫湖人夺冠时,摩西.马龙和贾巴尔的篮板比是70比30,他简直是把天勾先腌后烤。